滴答雨教学反思

2017-06-05

《滴答雨》是一篇丰富学生语言,积累学生语言,训练学生语感能力,获得初步情感体验的好课文。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了滴答雨教学反思,希望大家喜欢!

滴答雨教学反思篇1

作为新教师,我们每一个活动都应该是非常用心的准备,准备很充分,然而对于这次片段教学的活动组织严格来说得先反思我们的态度。片段教学在之前有接触过一次,在我最初的定义里片段教学就是自说自话,在原有的教案基础上添上你对幼儿的回应,类似一堂没有孩子的活动课。然而对着全段老师片段教学之后,在张珊珊老师讲评下,发现认知里的片段教学差别挺大。片段教学片段教学的特点是具有虚拟式、节选式。

幼儿园的片段教学:15分钟内,实质上是模拟教学,演绎整个教学过程。在片段教学中,起先我的环节是设定组织幼儿玩游戏,引导幼儿感受“雨前”和“雨后”的情绪变化。显示活动中我直接对听课老师说明了我这个环节在做什么——玩游戏。后来,听了张珊珊老师的评价才明白原来片段教学不用将你这个环节要做什么告诉评委,只要用你的行动让评委知道你现在要做什么就可以,这就需要教师起身面对幼儿“指导幼儿玩游戏”最好是配上游戏音乐,把动作做出来。而不是就“这时候是引导幼儿玩游戏”等等简单的言语带过。

滴答雨教学反思篇2

“滴答滴答像闹钟发出来的。”“噼里啪啦像放鞭炮的声音。”“哗哗像海浪拍打着岸边的声音。”接着,我又戴上小燕子的头饰把学生的思路引到了“春雨在招呼谁回来?能和小燕子打个招呼吗?能和我说说话吗?”上,在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的交流中,我带着他们一遍一遍地读着“丁零当啷,丁零当啷,它在招呼小燕子,快快回来盖新房。”每一次读似乎都有新的体验,孩子们喜欢极了。于是,我借势引导学生春雨还可以招呼谁?做些什么呢?请仿照诗歌最后一句续编儿歌吧!

孩子们一边想象春天万物的变化,一边将想象到的内容以儿歌的形式表达出来,在自编儿歌中展开想象的翅膀,对春雨的认识不再局限于课文。有的说:“它在招呼小青蛙,快快醒来捉害虫。”有的说:“它在招呼小树苗,快快长出新叶子。”还有的说:“它在招呼桃花,快快露出笑脸来。”多美的诗句啊!孩子们把书上的语言变成了自己的语言,在无拘无束的想象与交流中展现个性的童真,对春天的热爱之情也得到了升华。

滴答雨教学反思篇3

片段教学的意义:可考核教师——教学能力、教学水平、专业素养、教学理念。我们都将片段教学误认为很简单,至少比完整的一趟活动课简单,不用面对孩子前言不搭后语的回答,不用使劲的想着下一个环节要提问什么,要如何抛接孩子的回答并将之引导到接下来预设好地环节上。在经过试教、正式片段教学演绎、教师评委的指导和改正,恍然醒悟,片段教学是所有教学形式活动中最最难把握的一种活动形式,虽然是模拟教学,但却要在短短的15分钟内演绎整个教学过程,即使现场没有孩子配合,执教者在心中要有孩子,有孩子的回答,有孩子的虚拟动作示范,要保护心中孩子的自尊心和孩子的学习兴趣。就比如活动中有个让幼儿自主阅读的环节,教师必须走下讲台和“幼儿”互动,引导“幼儿”观察页面信息,参与“幼儿”的讨论,并适时地提出建议。还有很多细节都需要细心关注,例如:小图书是由传阅的方式分发还是放在小椅子后面,观察图书画面时,小图书是放腿上阅读吗?阅读时有什么要求?看完后图书怎么处理,收起来还是让幼儿放椅子下?等等等等这些细节都需要考虑得再细致点。

再来,片段教学的问题设计:必须合适,富有开放性、启发性,能引发幼儿积极思考。由于片段教学中没有真实幼儿存在,所以教师的问题设计要更具启发性,更能推进环节的顺利进行,在问完问题后停顿一下会儿后,教师的回应必须清楚明白的让听课的人知道“这个幼儿”回答了什么。几乎每个问题的提出都要有2—3个“幼儿”的回答,问题后教师要进行小结,对这个问题进行提升。技法更高级的教师还可能设计“幼儿”回答出错误的答案,教师进行引导、纠正。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