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饲养育成鸡_育成鸡饲养方法
育成鸡饲管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家禽体型指标符合品种标准、群体均匀度好、健康无病、适时开产的群体,即体成熟与性成熟同步 。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育成鸡饲养方法,一起来看看。
育成鸡饲养方法
1、合理进行日粮过渡
(1) 传统的饲养法是0~6W喂雏鸡日粮,7W后开始喂能量、蛋白水平均低于雏鸡日粮的育成鸡日粮: ME:11.91MJ/kg→11.70MJ/kg(即2.85→2.80)P:19.0%→15.5%)。这种饲养方案不考虑每个鸡群的变异,这就可能对体重、胫长不足的鸡群构成最大危害。传统饲养法的弊端:大多数鸡群6W体重往往难达标。若变日粮则终生产蛋性能不佳。即便是6W体重达标,如果继续喂雏鸡日粮到8~10W,无非是每只鸡多消耗2枚左右蛋的成本,但实验证明这种投资是利大于弊, 体重大的育成鸡,特别是16W前体重大的鸡高产性能好。16W前体重小,16W后“补偿”增重的鸡多是体格小而肥的鸡,产蛋性能不佳。 雏鸡日粮可延长至8~10W。因为此期主要还是长骨骼、肌肉、内脏器官。即增加体重之有效成份。脂肪增加较小。这种延长饲养法可将体重不足并具有潜在问题的鸡群使其体重达标,其“补偿”的生产效益十分显着,可保证产蛋高峰期发挥最大的遗传潜力。我国2004年饲养标准要求7~8W继续采用雏鸡日粮标准。此后应用育成鸡标准。 9~18W:ME:11.70(2.8)MJ/kg,CP:15.5%。
(2)根据目标体重、胫长的上限更换日粮类型。例如:褐壳鸡6W的标准体重440~500g;白壳蛋鸡360~400g。
(3)以10W前体重、胫长同时达标、育成后期以体重达标为主来调整日粮。
(4)培育16~18W体重大的鸡群有利于高产 。研究表明,给体重轻的鸡组喂高营养日粮(CP:20%;ME:3000大卡(12.54MJ/kg),也不及体重大的鸡喂低浓度日粮(CP:14%,ME:2600大K.10.87MJ/kg日粮)的产蛋性能好。
2、合理应用限制饲喂制度:限制饲喂——对体重超标的鸡,在较短期限内,通过限制其进食日粮的数量或质量,以达到接近标准体重的目的,将这一饲喂技术称之。
(1)限饲目的
①核心是控制鸡的生长,维持标准体重主要是对育成后期增重过快易形成的体型小而肥,脂肪积蓄过多的鸡进行限制。为增加产蛋量奠定基础。
②抑制性成熟 限饲可使性成熟适时化和同期化。它控制了卵巢的发育,开产整齐,达50%产蛋率所需日数短。
③节约饲料 比自由采食一般可节约10%左右。
④减少产量期死亡率限饲有淘劣保优之作用,降低了产量期死亡率。
⑤保证正常的体脂肪蓄积: 将大于4%体脂部分去除,有利于提高产蛋。
⑥提高群体体重均匀度
(2)限饲的条件与方法
①条件:体重超标鸡降。一般在标准体重10%以上;严控限饲期限。一般在14W至开产前。在我国目前多采用蛋鸡日粮能量水平普遍低于国外标准现状下,一般不采用限饲或慎用限饲。
②限饲方法一是限量法:比自由采食减少10%~20%;具体方法:每天定时采食,1W停1d或3d停1d,不停水,停喂越多,限饲力度越大。二是限质法:即降低日粮能量和蛋白质、氨基酸水平,适当增加粗纤维。
③限饲中注意事项:严格执行限饲方案和限饲目标。一般较不限饲鸡体重降低10%~20%;减少应激,僻开防疫等。食槽充足,保证每只鸡有足够采食槽位;严格监测体重,限饲期间不定期检测群体体重变化。 挑选出残病鸡。
3、充足、清洁饮水
保证每只鸡有足够的饮水位(3cm)。
4、喂砂砾
有助于肌胃(砂囊)研磨饲料,每周每1000只鸡2~3kg;砂砾规格:径4~6mm。
养殖育成鸡的方法
一、搞好鸡舍内外环境的消毒,为鸡群创造较为安全的生存环境
蛋鸡场的很多疾病是通过横向传播方式造成的,所以通过对鸡舍、周围环境和鸡体的消毒,切断疾病横向传播的环节,是控制疾病发生,减少鸡只死亡的有效途径。具体采取的技术措施是:
①进鸡前2周首先进行彻底清扫、清洗鸡舍,然后用百毒杀或爱迪伏等消毒药品清洗消毒。
②用福尔马林加高锰酸钾,按30毫升加15克的比例熏蒸消毒,密闭1~2天,并注意提高鸡舍的温湿度,以提高消毒的效果。
③在进鸡前1天用优氯净或碘制剂消毒液喷雾消毒一次,地面用1%~2%的烧碱溶液消毒。
④进鸡后每周进行1~2次带鸡消毒,消毒药物交替使用,避免耐药性的出现。在疾病的多发季节每周进行2~3次消毒。炎热的夏季每天进行1次消毒,还可同时起到一定的防暑降温作用。
二、按照鸡群的体重和体况提供不同配方饲料,培育出最佳体重、体型的鸡群在育成鸡的培养过程中,要调控出最佳体重体型的鸡群,不能简单地依据龄期的变化变更饲料配方,必须根据育成鸡的生长发育特点、鸡群的体重与体况,提供饲料配方。在养鸡生产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鸡群,由于育成阶段的频繁免疫,夏季的高温、疾病、不良环境等应激因素的作用,造成了育雏结束时鸡的体重不足。所以,我们应针对不同状态的鸡群,采取不同的营养对策,来加以"纠正"。
具体采取的措施是:在鸡群转入育成舍后,继续饲喂雏鸡料,充分利用12周龄前体重快速增长的潜力,使鸡的体重尽快达到育种公司提供的标准,在体重达到标准的上限时,将雏鸡料逐渐更换成营养浓度较低饲料,一直饲喂至达到理想的性成熟体重。此阶段建议使用的日粮营养水平:粗蛋白18%~19%,代谢能11.50~12.13兆焦耳/千克。另一类是育雏期末体重接近或达到标准的鸡群,对待这样的鸡群可采取下面的措施:鸡群转入育成舍后,经一周的恢复,在体重达到标准的上限时,将雏鸡料逐渐换成营养浓度较低的饲料,并对体重进行监控,以防鸡只过肥超重。当出现超重现象时,不要急于减料,应保持上一周的饲喂量使体重匀速达标,防止体重下降,影响日后的产蛋性能。此阶段建议使用的日粮营养水平:粗蛋白15%~16%,代谢能11.75~12.13兆焦耳/千克。
近年来,由于品种的不断改良,鸡只出现了早熟化,体重小型化,采食少量化等新特点,加之一系列应激因素以及充分利用现有设备与减少饲养密度的矛盾等问题的存在,在大的商品蛋鸡群,出现超重现象并不多见,笔者的经验是:限饲对商品蛋鸡来说,已不像种鸡那样重要,只要我们注意日粮中能量、蛋白质平衡,其他营养素齐全,就能保证育成鸡有一个良好的生长发育状态,不会出现个小体肥的鸡群。
三、分群管理,提高鸡群的均匀度
均匀度是衡量后备鸡群质量的一项重要生产指标,提高育成鸡的均匀度,既减少了过肥鸡和瘦小鸡的数量,避免饲料浪费,降低死亡率,又可使鸡群按时达到产蛋高峰,且峰值高而平稳,持续时间长而多产蛋。有研究报道,在70%均匀度的基础上,均匀度每提高3%,鸡多产4枚蛋。因此提高均匀度是养好育成鸡的根本措施之一。在育成期里,要提高鸡群的均匀度,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分群管理,具体措施如下:按10%的比例随机抽样测定鸡群的均匀度,并以品种标准体重为指标,将鸡分为超重、适宜、不足三群,淘汰病残鸡和过于消瘦的鸡,对低于标准且生长发育缓慢但仍为健康的鸡和体重小的鸡,采取刺激食欲和喂给蛋白水平较高的饲料的方法,使其达到最大营养素进食量,尽快赶上标准体重。对体重过大的鸡适当限饲,避免过肥。在整个育成期里,每两周进行一次称重,并根据测定的结果及时调整鸡群;否则在接近性成熟时,以免体重太低的鸡难以补救;超重较多的鸡,严格限饲,以免影响生殖系统的发育。
四、光照管理,控制鸡群适时达性成熟
对育成鸡进行光照时间和强度的控制,是控制其适时达性成熟的主要手段之一。光照的基本原则是:育成期不增加光照时间和强度,具体措施是:控制光照强度在5个勒克司,这样既可省电,又可防止啄癖的发生。光照时间的控制:对密闭式鸡舍光照制度的制定较为容易,由于光照不受自然季节变化的影响,光照时间、强度完全靠人工控制,因此可采用恒定和渐减的光照制度,对开放式或半开放式鸡舍光照制度的制定比较繁琐,应根据出雏时间,确定具体的光照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