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种植黄秋葵

2017-05-13

黄秋葵按果实外形可分为圆果种和棱角种;依果实长度又可分为长果种和短果种;依株形又分矮株和高株种。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大棚种植黄秋葵,一起来看看。

大棚种植黄秋葵

1.培育壮苗 大棚栽培黄秋葵一般在2月上旬育苗。播前晒种2~3天,种子催芽至露白后播种。选用专用商品基质,每平方米基质加入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克,浇透水,充分拌匀,装入50穴塑盘中,每穴播1粒种子,塑盘2横1竖,整齐摆放在苗床内,上覆基质厚1厘米,平盖地膜,苗床上搭小拱棚,覆盖薄膜保温。当有2/3种子子叶出土后及时揭除地膜。出苗后白天温度控制在25~28℃、夜间12~13℃。齐苗后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防治苗期病害。幼苗长有2片真叶时,逐渐加大通风量,延长光照时间。定植前7~10天进行炼苗。

2.定植 移栽前清理前茬,深耕平整,每亩施腐熟有机肥1500公斤、复合肥50公斤。肥土混匀后筑小高畦,畦宽90厘米、高20厘米,畦沟宽60厘米,畦中间摆放滴灌带,用于冲施肥水,畦面覆盖黑色地膜,一般8米宽大棚筑5畦。黄秋葵幼苗长到3~4片真叶时定植。在畦两侧按株距30~35厘米开穴,从育苗塑盘中拔出秧苗栽入穴中,每穴1株,每畦栽2行,栽植深度以子叶露出地面2厘米为宜,定植后浇足团棵水,以利缓苗。

3.田间管理

(1)中耕培土。第1朵花开放前加强中耕,以便适度蹲苗,有利于根系发育。开花结果后,植株生长速度加快,每次浇水追肥后均应进行中耕。封垄前培土,高度10~15厘米,防止植株倒伏。

(2)肥水管理。黄秋葵植株生长旺盛,需肥水量较大,特别是开花结果期如果缺肥水,易导致结果不良、产量低、品质差。定植活棵后,每亩追施尿素10公斤,开花结果期每亩施硫酸钾型复合肥40公斤,距植株根部30厘米处开沟深埋。大棚栽培黄秋葵一般每周灌水1次,以保持充足的水分。夏季应在早上9时以前、下午日落后浇水,在高温下浇水易伤根。生长中后期酌情多次喷施腐殖酸、氨基酸类叶面肥,防止植株早衰。

(3)植株调整。生长中后期,及时摘除已采收嫩果以下的各节老叶,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养分消耗。主茎长有15~16片叶时摘心,可促进侧枝结果,提高早期产量。

(4)温度管理。黄秋葵生育期适温为25~30℃,夏季需揭膜通风换气,使棚温不超过35℃。

(5)病虫害防治。病毒病:发病初期可用20%病毒A400倍液防治,隔7天防治1次,连防2~3次。蚜虫: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防治。地老虎:地老虎昼伏夜出,苗期常咬断主茎,造成缺苗断垄。出苗后,一般于清晨在被害苗根部挖土捕捉,也可用90%晶体敌百虫800倍液喷雾防治。

4.采收 当黄秋葵植株有7~9片叶时始花,通常花谢后4~6天、角果长至7~9厘米时采收嫩果品质最佳,大棚栽培采收期一般在5月上旬至12月上旬。宜用剪刀及时采收,过早采收产量低,过迟果荚变硬,失去其独特风味。

黄秋葵环境要求

1.温度

黄秋葵喜温暖、怕严寒,耐热力强。当气温13℃,地温15℃左右,种子即可发芽。但种子发芽和生育期适温均为25~30℃。月均温低于17℃,即影响开花结果;夜温低于14℃,则生长缓慢,植株矮小,叶片狭窄,开花少,落花多。26~28℃适温开花多,坐果率高,果实发育快,产量高,品质好。

2.水分

黄秋葵耐旱、耐湿,但不耐涝。发芽期土壤湿度过大,易诱发幼苗立枯病。结果期干旱,植株长势差,品质劣,应始终保持土壤湿润。

3.光照

黄秋葵对光照条件尤为敏感,要求光照时间长,光照充足。应选择向阳地块,加强通风透气,注意合理密植,以免互相遮荫,影响通风透光。

4.土壤

营养黄秋葵对土壤适应性较广,不择地力,但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或砂壤土较宜。肥料在生长前期以氮为主,中后期需磷钾肥较多。但氮肥过多,植株易徒长,开花结果延迟,坐果节位升高;氮肥不足,植株生长不良而影响开花坐果。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