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上册地理期中试题

2017-02-13

面对即将到来的初二上册地理的期中考试,同学们要如何准备期中试题复习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初二上册地理期中试题,希望会给大家带来帮助。

初二上册地理期中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说法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一位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0kg B.普通课桌的高度约为70cm

C.光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是3×108m/s D.人的眼睛迅速眨一下的时间约为2s

2.下中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 )

3.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 可知,该物体的( )

A.速度大小恒定不变 B.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C.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D.以上说法都对

4.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之比是3:5,通过的路程之比是1:3,则所用的时间之比是( )

A.5:9 B.3:2 C.2:3 D.9:5

5.如1所示,光在玻璃和空气的界面MN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入射角为60°,界面右侧是空气

B.折射角为60°,界面右侧是玻璃

C.入射角为30° ,界面左侧是空气

D.折射角为60°,界面左侧是玻璃

6.甲乙两车并排停在路面上,当甲车司机看着乙车时,忽然感觉自己的车正在缓慢运动,但当他看到地面时,却发现自己的车并没动,对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车是运动的 B.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是静止的

C.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是运动的 D.以地面为参照物乙车是静止的

7.小明在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把一枚硬币放在一个没有水的碗里,把碗放在桌子上并慢慢向远处推移,直到眼睛刚好看不到硬币为止。保持头部不动,缓缓地向碗中倒水,当水达到一定的深度,小明又重新看到碗底的硬币。如2所示的四幅光路中,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原因的是( )

8.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象分别如3a和b所示。由象可知( )

A.甲、乙两车的速度相同 B.甲通过2.4m时,乙通过3.6m

C.两车相距1.2m时,运动的时间是6s D.经过3s,甲、乙相距0.3m

9.如4所示,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20cm处时,在另一侧距凸透镜20cm处的光屏上出现了一个与烛焰等大的清晰像,若保持物距不变,更换一个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要想在屏上出现清晰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

A.使屏靠近透镜 B.使屏远离透镜

C.使屏向上移动 D.使屏向下移动

10.小翔同学看到学校中的一个水管在滴水,马上前去拧紧。在此过程中他突然想到水滴下落的快慢有什么规律吗?于是他和几名同学找来秒表、刻度尺、数码相机等器材开始了研究。首先他们调整水管阀门使水能一滴滴的下落,并保持水管向下滴水的时间间隔相等。此时他们将刻度尺放在水滴下落路径的旁边,用数码相机拍照。分析照片之后发现,每滴水的运动规律基本相同。其中一幅照片如5所示。水滴从中最上面一滴水位置至最下面一滴水位置的运动过程中,下列四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水滴下落的过程中速度逐渐增大

②水滴在前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全程的平均速度

③水滴在前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较全程的平均速度大

④水滴下落过程中平均速度随着下落高度的增大而增大

A.只有① B.①② C.①④ D.②④

二、填空作题(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作题23题2分,24、25、26题各3分,共11分)

11.一块铁矿石的质量为0.25kg,合 mg。将这块铁矿石压成铁饼后再运送到月球上,它的质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2.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同向行驶在江北大道上,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是 的(选填“运动”或“静止”),以大道两旁的树木、房屋为参照物,甲乙两车都是 的(选填“运动”或“静止”)。

13.课堂上,教室里各个位置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这是因为光在黑板上发生 (选填“漫”或“镜面”)反射的缘故。湖边的路灯距湖面高3m,湖水深2m,映在平静湖水中灯的“倒影”距离湖面______m.

14.在6所示的四幅中, 正确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的是_______, 其矫正做法是_______。

15.有五名同学先后用同一刻度尺对同一物体进行五次测量,记录结果是:17.82cm、17.81cm、17.79cm、17.28cm、17.81cm。根据数据分析,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_,则测量的结果应记作_________ cm。

16.小霞同学测某物体长度时的情景如7所示,则物体长度是________cm。为了减少测量误差,小越同学采用如8所示的方法测量硬币的直径。测得硬币的直径D是 ________cm。

17.如9所示,一束斜射到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O点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40°,经反射后光的传播方向改变了 °。若要使反射光线向左水平射出,则平面镜应绕O点逆时针旋转 °。

18.如10所示,是一款人脸识别门禁一体机,通过摄像镜头捕捉人脸信息,并将所拍像与系统教据库中预先录入的人脸照片模板进行比对。该摄像镜头相当于一个 镜;若该摄像镜头的焦距是10cm,则人脸到镜头的距离应 才能形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特快 T31 车次 特快T32

北京→杭州 自北京起/公里 站名 杭州→北京

19:30 0 北京 ——

14:10

23:21

29 495 济南 32

09:24

06:45

53 1458 上海西 24

23:16

08:30

—— 1664 杭州 21:40

19.在北京和杭州之间对开着一对特快列车T31和T32,右表中所列是这两次列车运行时刻表的一部分,则特快 T31全程行驶的平均速度是 km/h。 T32从上海西到济南的平均速度是 km/h。

20.小华从眼镜上取下一块镜片,透过镜片观看邮票上的文字(如11a所示)。小华用的镜片是_______透镜(选填“凸”或“凹”)。小华将此镜片放在蜡烛和光屏之间,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然后在镜片前放置另一眼镜(如11b所示),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向后移动光屏,像又清晰了。此眼镜是________(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

21.下列光现象:①树荫下的圆形光斑;②池水变“浅”了;③水面倒影如镜;④海市蜃楼;⑤在潜水艇中用潜望镜观察水面上的情况;⑥用激光引导掘进方向;⑦用照相机拍摄美丽的风景。属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是 (填序号)。

22.商场里的自动扶梯用30s可以把站在扶梯上的人送上楼;如果扶梯不动,人沿扶梯走上楼需10s钟,则人沿开动的扶梯走上楼需 s。

23.如12所示,画出两条入射光线通过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24.将一平面镜斜放在装有水的水槽中,有一束光线垂直射向水面,如13所示,请画出这束光线在水中行进最后射出水面的光路。

25.电视机的遥控器通过发射一种不可见光——红外线,来实现对电视机的控制。有时不把遥控器对准电视机的控制窗口,而是对着墙壁按一下按钮,利用光的反射也可以控制电视机。请在14中画出红外线经过墙壁反射的光路。

26.如 15 所示,O´是 O 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在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并画出物体 AB 在该平面镜中的像A´B´。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共3个小题,每空1分,共22分。)

27.某班同学在课外实践活动中,进行“测量纸锥从某一高度下落到地面过程中的平均速度”的实验: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 进行测量的。

(2)该实验所用的测量工具是:秒表和 。

(3)小军所在的兴趣小组用闪光照相机探究纸锥竖直下落的运动情况,照相机每隔0.2s曝光一次,拍下的照片如16所示,由此可以判断纸锥下落的速度变化情况是

(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若测得纸锥在A、B两位置间的实际距离为7.8cm,则在此过程中,纸锥的的速度为 m/s。

28.如17a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实验器材有:带底座的玻璃板、白纸、笔、火柴、光屏、刻度尺各一,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A和B。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便于确定 。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面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 (选填“前”或“后”)侧观察,直至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 。

(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在玻璃板后面观察光屏,将 (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像(选填“虚”或“实”)。

(4)当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时,蜡烛A的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5)小勇同学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都不能与蜡烛A的像重合,其可能的原因是 。

(6)如17b所示是小华同学的实验记录,通过分析他发现像与物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玻璃板垂直。小华同学实验的不足之处是 。

2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由18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2)把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放置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整烛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在 。

(3)调整后,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20cm处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生活中的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应用了这个成像规律。接下来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与光屏的位置对调后,在光屏上还会出现一个清晰的像,这时所成的像是 、 的实像。

(4)实验中,光屏上已成清晰的、缩小的像,若此时将蜡烛远离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 (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在此过程中像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蜡烛随着燃烧而变短,光屏上成的像将向 (选填“上”或“下”)移动。由于影响到了实验的进行,这时最合理的调整是 。

A.将凸透镜和光屏向下移一些 B.只需将光屏向上移动些

C. 只需将凸透镜向下移动些 D.以上均可

(6)实验中,当小明用白纸遮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时,光屏上成像的情况是 。

A.只出现烛焰的上半部分的像 B.只出现烛焰的下半部分的像

C.仍然是完整的像,只是变暗些 D.成像情况不受任何影响

四、论述与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30题8分,31题7分,共15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解答步骤和公式,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30.暑假里,小勇乘火车去游玩时,他乘坐的火车总长为180m。当火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穿过一条隧道时,他坐在车上测出自己通过隧道的时间为60s。求:

(1)此隧道有多长?

(2)火车完全通过隧道需要多长时间?

(3)若该火车以同样的速度通过一座长为600m的大桥,求火车完全在桥上的时间?

31.研究发现:人在饮酒后驾车的应急反应时间是未饮酒时的2~3倍。反应时间是指司机从看到意外情况到踩刹车需要的这段时间;在反应时间内汽车要保持原速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反应距离。如19所示,某人酒后驾车沿马路直线行驶,车头中央距马路边沿3m,车在到达某位置时,发现一个行人正从路边闯红灯过人行横道,此时汽车的速度为15m/s,距离人的行走路线为30m,若该司机的反应时间为1.1s,刹车后汽车由于惯性还要继续行驶,再经过1s刚好驶到人的行走路线上。

(1)求这辆汽车的反应距离是多少?

(2)若人以1.5m/s的速度匀速行走,请计算说明汽车是否有撞上行人的可能?(提示:该车的宽度为1.8m)

初二上册地理期中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A A D C B D B C

二、填空作题(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作题23题2分,24、25、26题各3分,共11分)

11. 2.5×105 不变 12. 静止 运动

13. 漫 3 14. C A

15.1mm(或0.1cm) 17.81 16. 2.50 1.85

17. 80 70 18. 凸透 大于20cm(或20cm以外)

19. 128 96.3 20. 凸 近视

21. ②④⑦ 22. 7.5

23. 24.

25. 26.

三、实验与探究题(本题共3个小题,每空1分,共22分。)

27.(1) (2) 刻度尺 (3) 变大 0.13

28.(1) 像的位置 (2) 前 等效替代法

(3) 不能 虚 (4) 不变

(5) 玻璃板没有与水平桌面垂直

(6)只有一次实验具有偶然性,不能得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物理结论,应多次实验

29.(1) 15.0 (2) 同一高度(或同一水平直线)

(3) 投影仪 倒立 缩小

(4) 靠近 变小 (5) 上 A

(6) C

四、论述与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30题8分,31题7分,共15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解答步骤和公式,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30.解:(1)v=72km/h=20m/s

由 可得:

(2分)

(2) (3分)

(3) (3分)

答:

31.解:(1)由 可得:

(3分)

(2)t人=t反+t1=1.1s+1s=2.1s

考虑到车的宽度问题

当人走的距离在2.1m~3.9m的范围内汽车有撞上行人的可能

∵2.1m<3.15m<3.9m

∴汽车有撞上行人的可能 (4分)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