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行政管理论文
农村行政管理直接影响着新农村建设的质量和效率。小编整理了关于农村行政管理论文,欢迎阅读!
关于农村行政管理论文篇一
创新乡镇行政管理机制 促进新农村建设
作者:谢开勇 童敬党 王秀梅
摘要:农村行政管理直接影响着新农村建设的质量和效率。要通过完善乡镇党镇关系协调机制和管理机制创新,建立自下而上的决策机制、村镇联动机制、市场对接机制和长效的综合的培训机制等,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行政管理;机制;创新
引言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于2006年初颁布以来,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宗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已实施两年,取得的成效是明显的,表现为全社会关注“三农”问题的意识明显增强、农民收入逐步提高、村容村貌得到改善、各种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不断创新、人民的综合素质逐步得到提高。但同时也必须看到,由于种种原因,要全面实现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宏伟目标,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为使新农村建设工作能有效地进行,有必要对各种影响因素做客观的分析。在众多影响因素中,乡镇行政管理是关键的因素之一。然而,从最近我们对农村乡镇行政管理所做的调查情况看,仍然存在着与新农村建设不相适应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乡镇党政关系没能理顺,职责界限较模糊。受计划经济制度下的行政管理惯性的影响,乡镇党委包揽一切事务,事无巨细都由党委书记一揽子安排布置,而乡镇政府不能独立履行其职能。像这样的工作模式,目前仍占相当大的比例。
第二,经济发展采取“自上而下”的决策方式。仍然沿袭传统的以行政命令方式来确定经济增长和发展目标的做法,不太愿意花时间深入生产一线去调查研究,去收集群众的想法与建议,靠文件与指标来规划生产发展目标。
第三,村镇两级协调性差。多数情况下,乡镇领导遇事需要安排时,就通知村干部开会布置任务,将开会作为安排工作的一种途径,而不是充分听取他们的看法或意见,致使村干部处于“传声筒”的尴尬境地,工作十分被动。
第四,对市场持续的关注度不够,重市场短期行为,忽略对市场未来风险的预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现在的乡镇干部具有一定的市场意识,也能结合市场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但问题是市场是发展的、变化的,今天看来是正确的,明天可能就是无效的。有的乡镇规划是大手笔,实施起来需要若干年甚至更长时间。这样的规划遇到市场变化就会前功尽弃,一些工商(企业)加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无疾而终就是有力的证明。
第五,有效的沟通机制尚未建立。劳作是艰辛的,市场需求是变化的,当农民在生产中遭遇损失时常常会有许多不满和怨气,甚至对我们的领导严词激烈。这时,一些农村行政管理干部不是耐心的协调沟通,而是工作简单化,常导致矛盾激化。
第六,培训工作缺乏整体规划和体系。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劳动力的有效转移,都需要对村民进行培训。受投入的影响,乡镇组织的农民培训不多,一些培训几乎是“三下乡”的志愿者或外来单位组织的,这些培训功利性强,综合性差,对农民长期致富作用不明显。
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乡镇行政管理的机制僵化或不健全。这些问题不解决,势必会制约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和质量。为此,本文对农村行政管理机制的创新进行一些探讨。
一、完善党政关系协调机制
乡镇行政管理的权责主要体现在乡镇党政领导身上。他们之间关系协调是决定农村行政管理效率高低的根本。关系协调首先必须明确各自的权责,然后才清楚协调什么、怎样协调。
1、明确权责范围与边界。根据党管党务、政管行政,党政职责分明的原则,可以对乡镇党委书记和乡、镇长的权责做大致划分。
2、相互关系明确。权责的划分不是条块分割,各干各的,而是明确职责,便于集中精力管好自己该管的工作。相互之间应形成目标一致的工作团队,合力领导。相互关系是:必须坚持在党的统一领导和指挥下,乡镇党委书记积极支持乡、镇长行使权力,把握好方向,不能包揽一切;而乡、镇长应主动坚持党委的领导和执行党委决策,在充分行使权力时要主动向党委请示汇报,并摆正位置接受监督。
3、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党政工作的总目标一致,但各自的工作性质和完成的具体目标是不同的。所以,在工作的执行过程中双方有必要加强协调。为使协调有效,应使协调机制化。党政关系协调机制应制度化,可减少人为的影响。一是建立定期协调机制。定期协调的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①有关新农村建设的大事要定期协调;②工作开展的阶段性协调,可以以月、季度、半年或年终为时间单位,具体协调时间以工作性质确定。定期协调利于工作推进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二是建立随机协调机制。环境是变化的,工作推进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突发事件,需要党政立即协商,及时解决问题,减少损失,利于工作健康进行。随机协调需突破常规,可以将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是定期协调的必要补充。
二、建立自下而上的决策机制
决策方式一般分两种: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农村行政管理的对象是村民,由于主客观原因,长期以来,农村行政决策绝大多数是采取自上而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决策方式存在以下弊端:
一是与实际出入较大。缺少村“两委”和村民意见的决策,无疑是闭门造车,实施起来成本较高,加大了各方的投入。
二是推行困难。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再完美的决策在村民不知情或没参与的情况下推行,一方面他们不可能准确理解决策宗旨,执行起来有些茫然;另一方面由于决策是上面做的,与自己所想所思所需关系不大,没有必要那么认真,如此导致决策实施效果大打折扣。
三是客观上弱化了农民的主体意识移年来,社会上存在着一种惯性认识:农民是素质低的代名词,长此以往,被决策遗忘的他们会在更狭小的空间中定位自己,被动接受乃“天理”。为此,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在这种决策方式中慢慢消减,一切听从上级安排,这对新农村建设是极不利的。
现代农民思维活跃,极富创新精神,他们有很多切合实际的新想法和主意,也非常愿意为自身利益的决策献计献策,建立自下而上的决策机制不仅切实可行,也是现代决策管理的时代要求。
自下而上的决策机制可分三个步骤:第一步,决策前深入农民中调查研究,充分听取意见,对意见进行分类整理;第二步,形成初步决策,主动邀请村民代表参加讨论修订与完善;第三步,再次广泛征求意见,做出最终执行决策。
三、建立村镇联动机制
所谓村镇联动机制,就是村镇两级政府在建设新农村工作中,思想统一、协调一致,发挥各自的优势和作用,形成合力,共同行动来面对和处理相关问题与事项。村“两委”是贯彻和落实乡镇决策的执行者,是反映村民诉求的代言人,是连接村民与乡镇之间的纽带。扮演着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双重角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是提高农民的收入,提高收入的关键是实行“一村一品”,强调特色生产与经营。各村因地理位置、气候、资源状况与人员素质等差异,产业结构和生产发展模式是不一样的,加之内外环境的不断变化,农民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会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要解决好这些不同的问题,仅靠乡镇是不够的,即使能解决,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太高,效果也未必好。至此,必须建立村镇两级联动机制,在乡镇的统一领导下,遇事充分发挥村级政府的作用,相互密切配合,共同行动,会大大提高工作的效率与质量。建立村镇联动机制应做到:
1、充分认识到村镇联动机制的价值。联动乃共同配合与行动,它既有助于密切村镇的联系,增加双方的信任度,保障工作的顺利推进;同时又能调动村级政府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双方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2、明确各自责任。联动机制必须以明确联动各方的责任为基础,若是缺乏责任的联动,在处理问题时,形式上大家都在动,其行动是忙乱的、无序是,遇到责任谁都不承担,联动机制也成了摆设。
3、构架有效的联动方式。当有工作需要开展、遇到问题需要解决时,采取什么方式就显得很有必要。联动机制应针对不同的工作性质,规定相应的联动渠道、方式方法、措施选择、运作模式等。这样,联动工作才有序、高效。
四、建立市场对接机制
新农村建设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提出来的,其实施自然会受到市场环境的制约。市场有自身的运行规律和特点,政府可以调控市场,但不能替代市场的作用。所以,农村行政管理一方面要坚决贯彻党的方针政策,把握好发展方向;另一方面还要遵循市场规律,用市场准则来指导所辖区域的经济建设与生产发展。为保障农村生产与经营能随时适应市场需求,必须建立与市场的对接机制。市场对接机制内容包括:
1、市场信息对接。当今社会,谁占有信息越丰富、越准确,谁就能取得发展的主动权。乡镇要高度重视并抓好这项工作。一是设立专门的信息管理岗位或机构来从事该项工作,落实责任,制定相应的激励与约束制度,以保证该项工作能真正地开展起来。二是要注意信息的收集。包括两方面:采集本区域生产经营等信息;收集外部市场与本区域产业发展相关的信息。两方面信息进行比较,才能形成对接。三是对获取的信息进行筛选、归类与整理,形成信息分析报告,为乡镇领导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四是动态地更新信息。市场是变化的,要密切跟踪市场,将新信息随时补充进信息系统中,以此提升信息的有用性。
2、市场人才对接。经济发展离不开人才。乡镇要对本区域的人才结构、分布、类别等情况清楚,并根据发展规划明白缺什么样的人才、需要什么人才、市场能提供什么样的人才、从何地获取等。一旦需要就能及时满足,否则就会陷入无米之炊,工作陷入被动,严重妨碍新农村建设步伐。
3、科技对接。乡镇行政管理工作要随时关注科技的发展,对需要的科学技术要及时引进并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当然,科学技术的前期投入可能较高,有的乡镇领导可能会就此打住,问题是使用科学技术发展有希望,拒绝它会使发展越来越萎缩,甚至死路一条。
五、建立长效的、综合的培训机制
为满足国家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土地的经济价值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农民的土地资源在逐步减少,在这种情况下,农民致富的渠道由原来的单一依靠土地转为种、养殖和外出务工多种渠道。要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种、养殖致富,就必须依靠科技,需要农民具备相应的技术和技能,而现在农民在这方面的素质普遍较低。据我们进行的一次调查统计,自推行新农村建设以来,农民年人均收入增加100~200元,其中国家的惠农政策(农业税费免除、农业直补)占了大部分。另外,受知识与技能的制约,农民外出务工主要从事体力劳动,收入也很低,甚至有的人因没有一技之长,出去很长时间找不到事干,空手而归。可行的办法之一就是对农民进行知识技能培训,使其掌握一两门致富本领。
目前大多数乡镇的培训情况。总体上讲是很不够的,离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差得很远,这客观上要求乡镇必须建立起一套长效的、综合的培训机制。
所谓长效的培训机制,就是要求乡镇根据本区域长远发展规划、结合各村的产业特色和农民的素质现状与他们的未来发展需求,做出的前后连贯有序的培训的制度性安排。建立长效的培训机制要求做到:一是将培训工作纳入农村行政管理的议事日程,统一安排,与总体发展规划相衔接;二是培训内容要符合农民当前和未来需求,前后连贯,通过培训使农民的技能和素质有序提升;三是落到实处,加强监督与检查,否则再好的培训规划也会流于形式。
所谓综合的培训机制,就是要求乡镇从新农村建设提出的生产、生活、乡风、村容和管理各方面出发,对培训做出完整的、系统的制度性安排。新农村建设内容广泛,涉及到农村和农民的方方面面,培训安排在突出利于农民增收的技能基础上,还应教育农民破除陋习,树立新的生活观念;教育他们知法、懂法和用法,学会用法律武器解决争端和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帮助他们树立并提高民主管理的参与意识,积极主动地为家乡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献计献策。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惠及亿万农民的长期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所面临的环境变化多端,作为最基层、最直接的乡镇行政管理组织,要视野开阔、审时度势,不断创新管理机制。只有这样,农村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才能更好更快地推进。
来源:《理论导刊》 2009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