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善宫茶文化馆
去过重庆的人都会想去宝善宫茶文化馆,为什么宝善宫茶文化馆这么有名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宝善宫茶文化馆的资料,一起来看看。
宝善宫茶文化馆
宝善宫原是磁器口的一处百年道观,修建于清朝年间,是磁器口著名的“九宫十八庙”之一。宝善宫的建筑方法和道观的阴阳五行观念相符,正因如此,这个院子才能多次躲过劫难,至今保存完整。宝善宫天井中间有一处100平米的拜台,以前的信男善女都是在这里上香祈福。拜台边上还有一口古井,相传用古井中的水净手,再攀16级台阶到大殿叩拜许愿,这样才会灵验。如今宝善宫还保留着原来的样子,只不过早已改为了展现山城地方特色的茶文化馆。
在即将走入宝善宫的当口我还一度担忧,由道观“变身”而来的茶馆会不会因为气氛太过敦肃而乏味。好在,宝善宫到底是宝善宫!因为下雨,游客稀少,于是宝善宫内外,也随之笼罩在一片幽微的静谧气氛中。经历数百年岁月积淀的宝善宫呈现出一种古雅的、宛若禅定般的从容。由于宝善宫身处古镇中,四合院式的建筑风格使得这里除了自有的庭园外,再无任何外在的景观。但即使如此,却还是俯拾皆景。它的中庭。最醒目是一颗高大挺拨的黄葛树,繁茂的枝叶可遮阳挡雨。树下有桌椅,茶客们三两围坐,微笑细语。据说,这儿一年四时,依节气、季候随时变换着不同的场景。我想若是遇上中秋之日,此处绝对是一赏月佳境。还有二楼的茶室是更清幽的所在,开向庭院的门窗由竹帘半遮着,上半部只留着些许光影,下半部只见绿油油的庭园和顺着房檐流下的雨水,看着便觉得心静。
重庆人喝茶与北方人不同。北方的茶馆多是高桌长凳,大瓷茶壶茶碗,这样泡出来的茶,口感粗糙也不耐喝,因而茶客总是来去匆匆。重庆人就不一样,在宝善宫,一张小茶几,一把竹躺椅,可躺可坐;一盏“盖碗”,慢慢品茗。当然,宝善宫的茶也别有特色,除了代表重庆特色的沱茶外,由于原是百年道观,所以还特别推出了道茶。道茶历史悠久,原来是供道观、寺院的道士、僧人享用,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与道家文化和禅文化融为一体。宝善道茶属于绿茶,色泽温润,汤绿而透明,最难得的是有一种特有的兰花香气。
在宝善宫喝茶的乐趣还有很多,比如他们那盏能将白水喝成甜水的青瓷杯,比如他们举办的各类书画展览,比如他们专门为各类茶种配制的小吃,当然最特别的还是中庭表演民间艺术的戏台。这里每天都会表演不同节目:有川剧变脸、四川清音、四川竹琴、茶艺表演。每当表演开始,宝善宫便打破了以往的宁静,庭园中人络绎不绝,座无虚席,叫好声更是不绝于耳。
茶的起源
(1)神农时期:唐·陆羽《茶经》:“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在中国的文化发展史上,往往是把一切与农业、与植物相关的事物起源最终都归结于神农氏。归到这里以后就再也不能向上推了。也正因为如此,神农才成为农之神。
(2)西周时期: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茶蜜......皆纳贡之。”这一记载表明在周朝的武王伐纣时,巴国就已经以茶与其他珍贵产品纳贡与周武王了。《华阳国志》中还记载,那时已经有了人工栽培的茶园。
(3)秦汉时期:西汉。王褒《僮约》:“烹荼尽具”,“武阳买荼”,经考该荼即今茶。长沙马王堆西汉墓中,发现陪葬清册中有“一笥”和“一笥”竹简文和木刻文,经查证“一笥”即“槚”的异体字,说明当时湖南饮茶颇广。 人们现在还饮用着与很古老的祖先如姜太公相同的饮料,确实是很使人心潮澎湃的事情。能够给人们很多的遐想。在古代史料中,茶的名称很多,但“茶”则是正名,“茶”字在中唐之前一般都写作“荼”字。“荼”字有一字多义的性质,表示茶叶,是其中一项。由于茶叶生产的发展,饮茶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茶的文字的使用频率也越来越高,因此,民间的书写者,为了将茶的意义表达的更加清楚、直观,于是,就把“荼”字减去一划,成了现在看到的“茶”字
① 三国以前的茶文化启蒙
很多书籍把茶的发现时间定为公元前2737-2697年,其历史可推到三皇五帝。东汉华佗《食经》中:“苦茶久食,益意思”记录了茶的医学价值。西汉以将茶的产地县命名为“荼陵”,即湖南的茶陵。到三国魏代《广雅》中已最早记载了饼茶的制法和饮用: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茶以物质形式出现而渗透至其他人文科学而形成茶文化。
② 晋代、南北朝茶文化的萌芽
随着文人饮茶之兴起,有关茶的诗词歌赋日渐问世,茶已经脱离作为一般形态的饮食走入文化圈,起着一定的瘛⑸缁嶙饔谩?br> ③ 唐代茶文化的形成
“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新茶。”中唐时,陆羽《茶经》的问世使茶文化发展到一个空前的高度,标志着唐代茶文化的形成。《茶经》概括了茶的自然和人文科学双重内容,探讨了饮茶艺术,把儒、道、佛三教融入饮茶中,首创中国茶道精神。以后又出现大量茶书、茶诗,有《茶述》、《煎茶水记》、《采茶记》、《十六汤品》等。唐代茶文化的形成与禅教的兴起有关,因茶有提神益思,生精止渴功能,故寺庙崇尚饮茶,在寺院周围植茶树,制定茶礼、设茶堂、选茶头,专呈茶事活动。在唐代形成的中国茶道分宫廷茶道、寺院茶礼、文人茶道。《茶经》是个里程碑。干百年来,历代茶人对茶文化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无数次的尝试和探索,直至《茶经》诞生后茶方大行其道,因此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④ 宋代茶文化的兴盛
宋代茶业已有很大发展,推动了茶叶文化的发展,在文人中出现了专业品茶社团,有官员组成的“汤社”、佛教徒的“千人社”等 。宋太祖赵匡胤是位嗜茶之士,在宫庭中设立茶事机关,宫廷用茶已分等级。茶仪已成礼制,赐茶已成皇帝笼络大臣、眷怀亲族的重要手段,还赐给国外使节。至于下层社会,茶文化更是生机活泼,有人迁徙,邻里要“献茶”、有客来,要敬“元宝茶”,定婚时要:“下茶”,结婚时要“定茶”,同房时要“合茶”。民间斗茶风起,带来了采制烹点的一系列变化。
⑤ 明、清茶文化的普及
此时已出现蒸青、炒青、烘青等各茶类,茶的饮用已改成“撮泡法”,明代不少文人雅士留有传世之作,如唐伯虎的《烹茶画卷》、《品茶图》,文徵明的《惠山茶会记》、《陆羽烹茶图》、《品茶图》等。茶类的增多,泡茶的技艺有别,茶具的款式、质地、花纹千姿百态。晚明时期,文士们对品饮之境又有了新的突破,讲究“至精至美“之境。
在那些文人墨客看来,事物的至精至美的极至最后之境就是“道”,“道”就存在于事物之中。张源首先在其《茶录》一书中提出了自己的“茶道”之说:“造时精,藏时燥,泡时洁。精、燥、洁茶道尽矣。”他认为茶中有“内蕴之神”即“元神”,发抒于外者叫做“元体”,两者互依互存,互为表里,不可分割。元神是茶的精气,元体是精粹外观的色、香、味。只要在事茶的过程中,做到淳朴自然,质朴求真,玄微适度,中正冲和,便能求得茶之真谛。张源的茶道追求茶汤之美、茶味之真,力求进入目视茶色、口尝茶味、鼻闻茶香、耳听茶涛、手摩茶器的完美之境。
张大复则此基础上更进一层,他说:“世人品茶而不味其性,爱山水而不会其情,读书而不得其意,学佛而不破其宗。”他想告诉我们的是,品茶不必斤斤于其水其味之表象,而要求得其真谛,即通过饮茶达到一种精神上的愉快,一种清心悦神、超凡脱俗的心境,以此达到超然物外、情致高洁的仙境,一种天、地、人融通一体的境界。这可以说是明人对中国茶道精神的发展与超越。到清朝时,茶叶出口已成一种正规行业,茶书、茶事、茶诗不计其数。
⑥现代茶文化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茶叶从1949的年产7500T发展到1998年的60余万T。茶物质财富的大量增加为我国茶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1982年,在杭州成立了第一个以弘扬茶文化为宗旨的社会团体---“茶人之家”,1983年湖北成立“陆羽茶文化研究会”,1990年“中国茶人联谊会”在北京成立,1993年“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在湖洲成立,1991年中国茶叶博物馆在杭州西湖乡正式开放。1998年中国国际和平茶文化交流馆建成。随着茶文化的兴起,各地茶艺馆越办越多。国际茶文化研讨会已开到第五界,吸引了日、韩、美、斯及港台地区纷纷参加。各省各市及主产茶县纷纷主办“茶叶节”,如福建武夷市的岩茶节,云南的普洱茶节,浙江新昌、泰顺和湖北英山及河南信阳的茶叶节不胜枚举,都以茶为载体,促进全面的经济贸易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