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丽水三宝的导游词
浙江绿谷,秀山丽水,丽水是一座美丽的旅游城市。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到浙江丽水游玩的游客有增无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关于丽水三宝的导游词,欢迎参考!
关于丽水三宝的导游词1
丽水,地处浙江西南面,早在4000多年前这里就留下了人类活动的足迹,龙泉青瓷、宝剑和青田石雕等传统工艺品伴着远古的气息誉满天下。龙泉青瓷、龙泉宝剑、青田石雕合称"丽水三宝"。
走进丽水市白云森林公园,清新的空气迎面扑来,带着些许的花草芬芳。公园入口处几幢明清仿古建筑伫立在丛山绿树中,这就是丽水三宝展示厅,将集中展示龙泉青瓷、宝剑和青田石雕精品的场所。龙泉宝剑、龙泉青瓷、青田石雕都是历史非常悠久,龙泉青瓷烧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晋代,龙泉宝剑则有2000多年的生产历史,而青田石雕生产历史也有1700多年。然而这些文化瑰宝曾一度处于无人问津、濒临失传的状态。
解放后,龙泉宝剑、龙泉青瓷、青田石雕相继得到发展,并成为"丽水三宝",成为丽水文化的一个代名词。丽水三宝还经常被当作国礼,享誉海内外。比如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的时候,五百只中国的青田石雕小象被作为国礼赠送给客人。青田石雕并不是第一次享受这样的荣耀,从印尼总统苏加诺、日本首相田中到朝鲜的金日成主席,青田石雕都曾荣幸的担当了中国艺术的代表,人民友谊的使者。
近几年来,丽水市委市政府努力扶持丽水三宝行业,并积极推荐"丽水三宝"。在义乌的文化产品交易博览会,丽水三宝与世界文化产业接轨;在杭州举行的丽水文化精品展上,丽水三宝惊艳了整个杭城;丽水三宝借力上海世博会,让传统的"丽水三宝"亮相"世界之窗",推向全世界。作为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蕴含着中华文化精神的传统工艺,丽水三宝将得到永久的保留和传承。
关于丽水三宝的导游词2
丽水市三宝博物馆,坐落于丽水市白云山森林公园出口处,文化底蕴深厚,庭院式的生态环境优美,隶属丽水市委市政府对外接待窗口之一,由丽水市三宝收藏鉴赏协会创办,从事“丽水三宝”文化传播,藏品展览陈列,旅游观光,休闲品茗,文化礼品交流的场馆。
我们都知道丽水有三宝:宝剑、青瓷、石刻。这个博物馆就是展示此三宝的博物馆。第一楼下面是玉石石刻和青瓷展示,都可以买卖,有价格标识。青瓷做成很多日常可以佩戴的项链、手链、挂饰等。还有喝茶的器具等。玉石非常让人惊叹,不同颜色刻成不同素材。第2楼楼下是大型宝剑。宝剑也很有看头,有的注重铸造过程,有的注重雕刻镶嵌。楼上是青瓷作品。第3楼楼下是大型石刻,都是青田籍的艺术家的藏品,每件都让我赞叹。很多都是得奖作品,叹为观止。特别有一套108将,运用不同石头,不同颜色,新奇的刻工。还有很多马的马鬃,人的胡子都栩栩如生。博物馆的房子也很有特色,古色古香。
关于丽水三宝的导游词3
丽水市三宝馆,坐落于丽水市白云山森林公园出口处,隶属丽水三宝收藏鉴赏协会下属机构,经营三宝工艺品销售、三宝收藏品陈列展示,茶馆经营等服务.我们都知道丽水有三宝:宝剑、青瓷、石刻。
龙泉宝剑
1956年,考古工作者在龙泉发现了古代铸剑大师欧冶子的两把越王剑,虽在地下埋藏了两千多年,但仍然光彩夺目,锋利无比,毫无锈蚀。
龙泉宝剑的传统铸造方式,全部由手工完成,从原料到成品,要经过锻、铲、锉、刻、淬、磨等28道主要工序。其中锻打是剑师们必须熟谙的基本功,流传着"进门先敲三年铁"的说法,这个阶段的铁匠、剑师同为一家。象这道工序是磨剑,从粗磨到细磨,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
龙泉宝剑以锋刃锐利、寒光逼人、刚柔并济、纹饰精致四大特色而著称,人们常说,宝剑出鞘必要伤人,这显然是夸张之词。可是龙泉宝剑冷不防从剑鞘中霍然抽出的寒光,令人不寒而栗。只有在一种叫"亮石"的磨石上,磨制出来的宝剑,才能闪烁道道寒光。正是这种神奇的寒光,才能吸引人们的注目。
龙泉青瓷
2007年12月27日,"南海一号"古沉船整体打捞出水。在沉睡了800多年的古船里,珍藏了大量出自龙泉古窑的青瓷器。
古代制瓷工匠龙泉烧制青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晋代。到北宋时,龙泉青瓷生产已经初具规模,宋元之际,进入鼎盛时期,形成了中国著名的龙泉窑系,为宋代全国最大的瓷业中心。龙泉青瓷有哥窑和弟窑之分,哥窑的特点,是黑胎厚釉,瓷器釉面布满裂纹,呈现金丝铁线,瓷口铁柱的特征。弟窑的特点,是白胎厚釉,瓷器的外形特征是光洁不开片。
龙泉青瓷既感动了中国,也震惊了世界。在国外它的美名叫"雪拉筒"。从宋代起,龙泉青瓷就通过一条海上的陶瓷之路,远销到亚非欧三大洲,这是法国巴黎的一家博物馆,它以收藏中国瓷器闻名与世,在这个博物馆里,我们看到它收藏了一万两千多件中国瓷器,几乎涉及了中国瓷器史的整个体系,这些藏品中有许多是龙泉青瓷。在今天的世界各大博物馆,只要收藏瓷器,几乎都会有龙泉青瓷。
青田石雕
公元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在这一次改变了世界格局并给国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访问中,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细节,五百只中国的青田石雕小象被作为国礼赠送给客人。大洋彼岸的客人对青田石雕并不陌生。三百年前,一批来自东方古国的人们,正是用这些奇妙的石头敲开了欧洲和美洲的大门。青田石雕并不是第一次享受这样的荣耀,从印尼总统苏加诺、日本首相田中到朝鲜的金日成主席,青田石雕都曾荣幸的担当了中国艺术的代表,人民友谊的使者。
在一千五百多年的青田石开采历史中,青田人把这一座封门山看作是心中的圣山。这里出产了青田最名贵的石料,封门青、灯光冻、蓝星、黄金窑,材质美与外观美的相互交融,完美结合,点燃了文人雅士创作收藏的欲望,倾倒了古今中外数不胜数的石谜、石痴。 最早发现青田石的与众不同并使它脱颖而出的是古代的文人雅士,第一个用青田石制印的是明代的篆刻艺术开山鼻祖文彭,宣告了沿袭二十多个世纪的铜印时代的寿终正寝。
到了清代,青田石从众多名石中脱颖而出,广受宫廷内外和朝野上下的喜爱。公元1790年,正逢乾隆八十寿节,当时的浙江巡抚投其所好,用上好的青田灯光冻石赶制了六十枚形态各异的宝典福书印章,作为寿礼献给乾隆。乾隆看后,龙心大悦。这一套宝典福书印章,至今仍珍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馆。
近代青田石以其卓越的品质,渐渐托起了以杭州为中心的国际级的印学社团--西泠印社。青田石堂而皇之的登上了大雅之堂,融入到博大精深的东方文化之中。
对许多名人雅士来说,青田石既可寻笔墨情趣,亦可以托物言志。随着时代的变幻更替,岁月的潮涨潮落,它们和这大自然的精灵,两情相悦,结为了知音,成为了知己。在倪东方大师的书斋里,有这么一块名扬天下的奇石,看上去就像一位身姿曼妙的女子,披着薄纱在小睡,给人以美妙的观感和联想,实际上这是一块原石,倪大师只是对它抛光去痕,大器晚成的倪大师,出身在石雕世家,30岁开始石雕创作,50岁才开始真正步入艺术殿堂。五十年来,勤奋过人的他留下了数以千计的石雕艺术品。今天年已八十的大师,虽然名满天下,但依然每天孜孜不倦,刀耕不已。正是历代艺人的不懈探求,勇于实践,青田石雕逐渐形成了精细入微,繁简有致,造型逼真的风格和特色。汇集了中国四大雕法于一身的牛克思的作品,成为人们争相收藏的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