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测试卷

2017-02-13

同学们为能在初二物理的期末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同学们要准备哪些期末测试卷来熟悉题型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测试卷,希望会给大家带来帮助。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测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30分,每小题2分)

1.在下列单位中,长度的国际单位是

A.光年 B.千米 C.米 D.厘米

2.1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色散的是

3.二胡是我国劳动人民发明的一种弦乐器,演奏前,演员经常要调节弦的松紧程度,其目的是调节弦在发声时的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振幅

4.下列物体中不属于光源的是

A.月亮 B.烛焰 C.电灯 D.太阳

5.甲、乙两车并排停着,当甲车司机看乙车时,感觉自己的车正在缓慢倒退,但当他看到地面时,却发现自己的车并没有运动。对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车是运动的 B.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是静止的

C.以地面为参照物,乙车是静止的 D.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是运动的

6.下列有关光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商业楼的玻璃幕墙造成的光污染是由于光的漫反射引起的

B.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间最大的速度,这个速度为3×108km/s

C.当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为40°时,反射角的大小也为40°

D.站在河边的人透过水面看到河底变浅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

7.如2所示的一束光沿着平行主光轴的方向射到凸透镜上,关于它的折射光的方向正确的是

8.下列声音属于噪声的是

A.从正在装修的邻居家传来的电锯声 B.央视春节晚会现场响彻演播厅的锣鼓声

C.做探究实验时小林和小刚轻声的交谈 D.修理工检修汽车时仔细听发动机发出的声音

9.小丽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镜中有她的像。当她向着远离平面镜的方向移动1.5m时,她在平面镜中的像

A.比原来小;到平面镜的距离增加1.5m B.大小不变;到小丽的距离变为3m

C.大小不变;到平面镜的距离减小1.5m D.大小不变;到小丽的距离增加3m

10.如3所示的四幅示意中,表示近视眼成像和近视眼矫正后成像情况的分别是

A.乙和丙 B.乙和丁 C.甲和丙 D.甲和丁

11.关于误差,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测量过程中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就会造成实验误差

B.随着科技的发展,测量的误差越来越小,但都不能避免误差

C.精心设计,不断改进实验方法,就可以避免误差

D.利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办法可以避免误差

12.下列有关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大桶水比一小杯水的密度小 B.密度跟质量成正比,跟体积成反比

C.气体受热膨胀后,其密度变小 D.国际单位kg/m3比常用单位g/cm3要大

13.4是利用每秒闪光10次的照相装置拍摄到的同一个小球从左向右运动的频闪照片。关于小球各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在AB两点间运动的平均速度最大

B.小球在BC两点间运动的平均速度最大

C.小球在CD两点间运动的平均速度最大

D.小球在DE两点间运动的平均速度最大

14.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一瓶500ml矿泉水的质量约为1 kg B.冬天教室内的气温约为35℃

C.一支普通牙刷的长度大约是15cm D.做一遍眼保健操需要15min

15.小刚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用由发光二极管组成的“上”字屏代替蜡烛,他把“上”字屏放在原来放蜡烛的位置上,如5所示。移动光屏直至看到清晰像。此时他在不透光的白板光屏上看到的是6中的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符合题意的选项均多于一个。共8分,每小题2分。

每小题选项全选对的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错选的不得分)

16.下列现象中可能出现的是

A.寒冷的冬天,冻冰的衣服不会变干

B.有风的秋天,游泳的人上岸时会感到冷

C.潮湿的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饮料瓶上会出现小水珠

D.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内走到室外,眼镜上会出现“雾气”

17.下列有关7所示的情景,表述正确的是

A.天坛的回音壁是利用声音的反射,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使声音加强

B.传统的自行车尾灯是将照射来的光反射回去,达到安全警示的作用

C.石油气主要是利用降低气体温度的方法,液化后被储存在钢瓶内

D.验钞机能够发出红外线,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出荧光

18.如8所示的四种常见的物态变化过程中,需要吸热的是

物质 熔点/℃

(在标准大气压下) 沸点/℃

(在标准大气压下)

酒精 -114 78.5

铝 660 2327

碘 113.5 184.4

铜 1083 2595

水银 -38.8 357

19.小林根据下表中的数据,得出一些结论,

其中正确的是

A.90℃的碘不会升华

B.零下10℃的酒精也能汽化

C.零下20℃的水银是液态的

D.用来熔化铜的容器可以用铝制成

三、填空题(共10分,每空1分)

20.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1500mm=________m (2)20 m/s=________km/h

(3)7.9×103 kg/m3=________g/cm3 (4)6.3t=________kg

21.201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活动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9所示是八架“歼10”战斗机在“空警2000”预警机的引领下,拉出绚丽彩带飞过天安门上空的情景。“歼10”战斗机相对于“空警2000”预警机来说,是________的。(选填“运动”或“静止”)

22.当大象进行交流的“声音”是次声波时,人类就听不到大象的“声音”,这是因为人耳不能听到频率________(选填“高于”或“低于”)20Hz的声音。

23.把一滴水滴在平铺的透明塑料纸上,透过水滴看塑料纸上的字。看到的是字被放大了的________像(选填“虚”或“实”)。

24.太阳发出的光,要经过大约8min才能到达地球,请你估算太阳到地球的距离约为________km。

25.900cm3的水结成冰,它的体积比原来增加了________cm3。(ρ冰=0.9g/cm3)

26.小明在上学的路上以跑步的方式锻炼身体,刚出家门时做准备活动,他以2m/s速度行走了1分钟,然后以5m/s的速度跑了5分钟,最后1分钟以1m/s的速度步行到学校。则小明从家到学校经过的路程为________m。

四、实验与探究题(共37分。29题2分,38题2分,41题4分。其他小题每空1分)

27.用刻度尺测量物体A的长度,由10可知,物体A的长度是________cm。

28.11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C。

29.在12中,根据反射光线OB,画出入射光线AO。

30.如13所示,将钢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拨动伸出桌面的一端会听到声音,这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________产生的;显著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与上次相同的力度拨动钢尺伸出桌面的一端,能听出声音的________发生了变化。

31.如14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中,为便于确定跳棋子甲通过反射面A所成像的位置,A应选用________(选填“平面镜”或“透明玻璃板”),跳棋子甲经A所成的像是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

32.小文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如15所示。

(1)为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________调整(选填“上”

或“下”)。

(2)实验过程中,当蜡烛距凸透镜20cm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_cm。

(3)接着把蜡烛再向左移动5cm,此时如果将光屏向________ (选填“左”或“右”)移到某一位置,就能在屏上得到如16中________所示烛焰的像。

33.如17所示,把点燃的蜡烛放在音箱前,当音箱发出声音时,烛焰被音箱所发声音吹得来回摆动。此现象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

34.两个实验小组同时分别探究“蜡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和“海波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记录数据如下表:

(1)根据记录表中的数据,可以判断甲是________;(选填“蜡”或“海波”)

(2)在t=6min时,乙物处于________态。(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

35.小龙通过实验“探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过程如下:

(1)他按照18组装实验器材后,还需补充一个测量仪器是:________。

(2)补全仪器后,给水加热至90℃时开始计时,读取温度计示数,并将数据记录在下表中。由表中数据可知,水从t=________min时开始沸腾;水的沸点T=________℃。

(3)根据数据可以推断,在其它条件都不变的情况下,在t=8min后继续

加热,水的温度会_______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4)小龙观察并分别描绘了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的两种景。

如19所示为水沸腾________(选填“前”或“时”)的景。

36.小军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物体A的密度。

(1)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发现天平指针在分度盘中央两侧不断摆动,摆动的幅度如20甲所示,此时,小军应该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侧调节(选填“左”或“右”)。

(2)调节天平平衡后,小军将物体A放在天平的左盘,在右盘添加砝码并移动游码,当天平再次平衡时,天平右盘内所加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20乙所示,则物体A的质量为________g。

(3)如果量筒中盛有20ml的水,小军将物体A放入量筒后,水面位置如21所示,物体A的密度是________g/cm3。

37.在中国科学技术馆2层的“探索与发现”展厅中,有一组体验声音聚焦的装置。它是由两个具有抛物面的圆形物体组成,22所示为其中的一个。小莉和小刚分别站在两个抛物面的焦点处,小莉小声说话,小刚可以清晰地听到小莉的声音。这是因为小莉发出的声音先后在两个抛物面上发生________,并使声音________于小刚所在区域。

38.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并且定量地描述物质的这种特性,小莉用某种液体做实验。实验中,她用量筒和天平测出该种液体在不同体积时的质量。下表记录的是实验测得的数据。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出该种液体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式为:m=________。

39.晓伟在观察提琴、吉他、二胡等弦乐器的弦振动的情况后猜测: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高低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于是他想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下表是他在实验时选用琴弦的相关数据。

控制因素

编号 琴弦材料 琴弦的长度

L/cm 琴弦的横截面积

S/mm2

A 钢 20 0.3

B 钢 20 0.7

C 尼龙 30 0.5

D 铜 40 0.5

E 尼龙 40 0.5

(1)在探究一个物理量是否与多个因素有关过程中,常常采用________的方法。如果晓伟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是否与弦的材料有关,你认为他应选用表中编号为________的琴弦。

(2)如果选用编号为A、B的两根琴弦,可探究弦发声的音调是否与弦的________有关。

40.在地球上淡水紧缺,海水充沛。在科技活动课上,小刚和同学们利用已学知识制作了一个简易的海水淡化装置,如23所示,装置底部是一个盛有海水的容器A,上部盖着一个透明玻璃罩B。通过太阳照射容器内的海水,产生大量水蒸气,水蒸气在透明罩内壁凝结成水珠,收集即可得到淡水。

(1)上述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先________,后________。

(2)装置组装完成后,通过实验,同学们对获得淡水的速度不满意。请你给他们提出至少一条改进建议,用于提高获得淡水的速度。你的建议是________。

41.利用身边的物品、廉价的材料进行物理实验,探究物理规律,是学习物理的好方法。给你一个透明玻璃杯、一支铅笔、足够的水和一张白纸,请你利用这些器材或从中选用部分器材,设计一个小实验来研究(说明)相关的物理问题或现象。

(1)要研究(说明)的物理问题或现象;(2)选用的器材;(3)简述实验过程及现象。

五、科普阅读题(共8分,每题4分)

42.阅读下面的科技短文,回答问题。

世界上最轻的固体——“碳海绵”

2013年3月19日,浙江大学高分子系高超教授的课题组向人们展示了神奇的“碳海绵”。一个由这种材料组成的8立方厘米大小的物体可以放在一朵花上,而花瓣完全不会变形,如24所示。“碳海绵”是世界上最轻的固体。它是一种用石墨烯制造出的气凝胶,每立方厘米的质量只有0.16mg,比氦气还要轻,约是体积同样大小的氢气质量的两倍。

“碳海绵”可任意调整形状,弹性也很好,体积被压缩80%后仍可恢复原状。它对有机溶剂有超快、超高的吸附力,是已被报道的吸油力最强的材料。现有的吸油产品一般只能吸自身质量10倍左右的液体,但“碳海绵”能吸收250倍左右,最高可达900倍,而且只吸油不吸水。“碳海绵”这一特性可用来处理海上原油泄漏事件——把“碳海绵”撒在海面上,就能把漏油迅速吸进来,因为有弹性,便于把吸进的油挤出来回收,“碳海绵”也可以重新使用。另外,“碳海绵”还可能成为理想的储能保温材料、催化剂载体及高效复合材料,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1)“碳海绵”是世界上最轻的固体。这里的“轻”实际上是指它的________小。

(2)24中“碳海绵”的质量是________g。

(3)氢气的密度是________kg/m3。

(4)“碳海绵”可用来处理海上原油泄漏事件,是因为它具有________这一特性。

43.阅读下面的科技短文,在空格处填入相应的物态变化的名称。

人工增(降)雨

“人工增(降)雨”是指运用现代新科技控制气象动态的技术,其原理是通过播撒催化剂,

影响云的微物理过程,使本来不会产生的降水得以产生,已经产生的降水强度增大。

人工增雨需要根据不同云层的物理特性,选择合适的时机,可用飞机在高空作业,向云中播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等催化剂,干冰迅速地________吸热,致使高空云层附近的气温骤降,云层中的水蒸气直接________成小冰粒,小冰粒不断变大,这些小冰粒下落过程中________成了水滴,水滴降落就形成了雨。另外云层中的部分水蒸气遇冷________成小水滴,小水滴相互碰撞并不断变大,降落到地面,形成降水。人工降雨也可以在地面作业,用高射炮或火箭弹将含有碘化银(冷云催化剂)的炮弹打入含有大量积雨云的4000m至5000m高空,碘化银在高空扩散为肉眼都难以分辨的小颗粒(只有头发直径的百分之一到千分之一),成为云中水滴的凝聚核,水滴在其周围迅速凝聚达到一定体积后落向地面,形成降水。

人们常说“天有不测风云”,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这种观点已成为过去,几千年来人类“行云布雨”的愿望,如今已成为现实。

六、简答与计算题(共7分,44题3分,45题4分)

44.如25所示,将盛有水的试管放进盛有水的烧杯里,用酒精灯加热烧杯,

当烧杯里的水沸腾后仍继续加热,试管里的水能沸腾吗? 为什么?

45.为保证行车安全,我国高速公路的最高限速为120km/h。同时在道路上行驶的车辆还应保持足够的车距。当车辆在高速路上超速行驶,或是车距过小时,发生事故的机率就会大大增加。如果人的反应时间(从发现问题到做出反应动作)最短为1s。某型号轿车的最短刹车距离(从开始刹车到车辆静止)跟车辆行驶速度的关系为s制动=kv2,公式中系数k= s2/m,轿车行驶速度v的单位为m/s,刹车距离s制动的单位为m。某人驾驶该型号轿车在高速路上以144km/h的速度行驶时,发现道路前方100m处有危险情况发生,他能否在安全距离内把车停住?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测试卷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B B A D D A A D C B C A C A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8分)

题 号 16 17 18 19

答 案 B、C A、B B、D B、C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20.(1)1.5;(2)72;(3)7.9;(4)6.3×103(6300)

21.静止

22.低于

23.虚

24.1.44×108(1.4×108)

25.100

26.1680

四、实验与探究题(共37分)

27.2.55(±0.01)

28.-16(零下16)

29.(本题2分)见右

30.振动;音调

31.透明玻璃板;虚

32.(1)上; (2)10; (3)左;A

33.能量

34.(1)蜡; (2)液

35.(1)秒表(停表或钟表、计时工具); (2)5;99; (3)不变; (4)时

36.(1)左; (2)32.4; (3)3.24

37.反射;聚焦(会聚或集中)

38.(本题2分)1.8 •V; 或(1.8 g/ cm3)•V; 或1.8 gcm-3•V

39.(1)控制变量; D、E; (2)横截面积

40.(1)汽化(蒸发);液化;

(2)给容器A(中的海水)加热,加快海水的汽化速度;或是给玻璃罩B降温,加快水蒸气的液化速度。(评分原则:在下方加热或从上方降温)

(其他建议合理即可得分)

41.(本题4分)

[方案一]

(1)光的折射 ……………………………………1分

(2)玻璃杯、铅笔、水 ………………………………1分

(3)玻璃杯内倒入适量水,将铅笔插入水中,从玻璃杯上方看,水中的铅笔向上弯折;从玻璃杯侧面看,水中的铅笔部分发成侧移。 ……………2分

[方案二]

(1)凸透镜(柱镜)成像

(2)玻璃杯、铅笔、水

(3)玻璃杯内倒入适量水,将铅笔放到玻璃杯后方,透过杯中的水看铅笔,看到的是铅笔放大的虚像。

(其他方案合理即可得分)

五、科普阅读题(共8分)

42.(1)密度; (2)1.28×10-3 (或1.3×10-3);

(3)0.08; (4)对有机溶剂有超快、超高的吸附力(吸油力最强)

43.升华; 凝华; 熔化; 液化

六、简答与计算题(共7分)

44.试管里的水不会沸腾。 ……………………1分

水沸腾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即达到沸点并能继续吸热。 ……………………1分

烧杯中的水沸腾后,温度保持不变。试管内的水温达到沸点时,由于没有温差,无法继续吸热,所以不能沸腾。 ……………………1分

45.解:v=144km/h=40 m/s

s=s制动+ s反应=kv2+vt ……………………1分

= s2/m×40 m/s×40 m/s+40 m/s×1s ……………………1分

=120 m ……………………1分

答:他不能在安全距离内把车停住。 ……………………1分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