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励志学习的事迹材料
名人学习的故事可以鼓励我们学习,那么关于名人励志学习的事迹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名人励志学习的事迹,供大家参阅!
名人励志学习的事迹:王充书铺站读
王充是东汉时期杰出的思想家。他小时候不但聪明而且用功。6岁开始识字读书,8岁被送入本乡书塾。
20岁的时候,王充被推荐到洛阳的太学里去学习。他还感到不满足,就用课余时间读各种书。日子久了,他把太学里收藏的书几乎都读遍了,没办法,他又去街市的书铺里找书来读。因为他买不起书,所以每次都站在书铺前拿着书看,而不买。
洛阳的街道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非常嘈杂,而王充就像没有听见一样,只顾专心致志地读书。加上他的记忆力超强,有过目不忘的能力,往往拿到一部新书,读书一遍就能把主要内容记下来。
卖书的老人知道王充的情况后,被他的精神所感动,同情地说:“你以后尽管来这里读书好了,随便读多久都行。”还专门为他准备了一个凳子呢!
就这样,王充脑海中积累的知识越来越多。后来,他终于写成了思想巨著《论衡》。
名人励志学习的事迹:带经而锄的典故
常林,字伯槐,汉末河内郡温县人。他年幼时,就表现出超过常人的机智沉稳。有一次,父亲的一位朋友来访,一进门看见常林,就问:“伯先(常林父亲的名字)在家吗?你这孩子见了长辈怎么不下拜?”
常林说:“你是客人,应当尊敬,但你当着别人儿子的面直呼其父的名讳,这样不懂礼貌的人我为什么要下拜呢?”
别人听说后,都认为这孩子不平常,以后一定有出息。
后来,常林因家境贫寒,就搬到上党郡的山野间居住,自己开垦荒地耕种。他非常好学,下地干活还带着经书,干活的间隙,就拿起书来读,十分用功。
有一年,上党郡正逢大旱,煌虫成灾,邻居的庄稼都被惶虫吃光了,惟独常林的地里未受损失,获得丰收,他就把所有的邻居都喊来,把收获的粮食全都分给众人。
过了几年,并州刺史梁习推荐常林及一批贤士任各县县令,常林任南和县令,因政绩突出,治理有方,逐步升迁为博陵太守、幽州刺史,后一直在朝为宫,直到八十三岁去世。
后来,“带经而锄”这一典故,用来称誉人贫而好学。
名人励志学习的事迹:欧阳修以地为纸
欧阳修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
他从小就没了父亲,他的母亲带着他艰难地过生活。他小时候看到别的孩子去学堂学习,就非常羡慕。有一天,他问他的母亲:“妈妈,我什么时候可以上学啊?”
妈妈听了很高兴,但是也很伤心,因为家里没有什么钱来交学费,怎么让小欧阳修去学堂学习啊?
“孩子,你等一等吧,你还太小,等过几年吧。”
“好吧。”欧阳修有些失望,他是多么希望自己能去上学啊,听了母亲的话,他静静地走到一边不说话了。
又过了一段时间,欧阳修又问母亲:“妈妈,我现在可以去上学了吗?”
母亲的眼泪快要流出来了,怎么办?家里没有多余的钱啊!妈妈内疚地对欧阳修说:“我们交不起学费啊,怎么办?这样吧,妈妈教你写字好了。”
“好啊,”欧阳修懂事地说,“妈妈教我,一定比学堂里的老师还要好。我一定好好学习。”
于是,妈妈开始每天教欧阳修学写字,家里又得多花一些钱买毛笔、纸还有墨,妈妈很为难,有时候就背着欧阳修暗暗地流泪,可是,这可躲不过欧阳修的一双眼睛。有一天,欧阳修一天都没有学习,而且还不在家里,妈妈很奇怪,这个孩子跑到哪里去了?天都黑了,妈妈就外出找他。
妈妈走到池塘边的时候,看到欧阳修正在池塘的地上蹲着,正在专心地干什么。妈妈很奇怪,这个孩子在干什么啊,这么认真?她没有喊欧阳修,而是悄悄地走到了他的后面,原来,欧阳修正在用芦苇秆子在地上练字呢!
妈妈很感动,这是个多么热爱学习而且懂事的孩子啊!欧阳修发现了妈妈站在身后,兴奋地对妈妈说:“我今天学会了好几个字,而且您看,我发明了这种芦苇笔,以后就不用再花钱买纸和笔了。”
后来,欧阳修一直刻苦学习,终于成为一位非常有成就的文学家、政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