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三严三实第三专题研讨发言稿
广大党员干部应该认真学习党章、增强党章党规意识、严格遵守党章党规,自觉践行“三严三实”,带头树立和发扬“严、实”作风,朝气蓬勃地带领人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共同奋斗。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党员干部关于三严三实第三专题研讨发言稿3篇,希望对你有帮助。
党员干部三严三实第三专题研讨发言稿篇1
“三严三实”作为党员干部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丰富了管党治党的思想理念,具有丰富的理论意蕴和明确的实践要求,为加强党员干部党性修养、深入推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提供了重要遵循。党员干部要将“三严三实”作为终身践行的基本修养,体现到具体工作中,真心做个好党员好干部,用心做些实事好事。
明确务实的基本内涵
落实务实要求,就要提倡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跟上时代发展步伐,并不断为其注入新的内涵和时代精神。就当前辽宁而言,务实,就是要培养法治、民主、诚信、公正等具有时代性的价值理念,尤其是要树立法治思维,强化信用意识,培育创新精神,消除束缚辽宁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不合时宜的价值传统和地域文化障碍。务实,就是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锐意进取,抛开依赖资源、依赖人际关系、依赖单位的传统思维定势,从“等靠要”向自主创业转变,要开掘辽宁文化自身的艰苦奋斗、忍辱负重、自强不息的拓荒者创业传统,重塑适应新阶段、新形势发展的创业文化。务实,就是要摒弃 “知足常乐”、“小富即安”的小农意识以及指令性强的计划经济观念,改变泛行政化思维,增强市场经营理念与资本运作意识,按照市场经济要求,弘扬契约精神、竞争思维、效能意识,培植肥沃商业文化土壤,打造重商、务商的优良营商环境,塑造辽宁市场文化新形象。务实,就是要消除历史发展中积淀下来的务虚的政治心理、习惯和政治态度等传统政治文化的羁绊及消极影响,“讲诚信、懂规矩、守纪律”,做到“三严三实”,培育务实的政治文化,营造务实的政治生态和从政环境。
培养提升理性认知能力
理性是人把握主体自身需求与客体对象本质、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的能力,是做到求真务实的基本要素。要扬弃习惯于感性化、经验化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的历史传统,倡导和高扬以理性精神面向事情本身,把握主体人的内在需要、现实诉求和辨明面临的具体情况及外在客体因素的影响。要树立理性的务实心态和提高理性思维的反思、批判与建构能力,并转化为内在的情感、态度、气质性格和行为习惯,不断提升人的理性的“深度”与“品位”,增强人的理性精神力量。在社会实践中,人的精神世界要以理性为主导,用理性协调自身行为,“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单纯感官娱乐不等于精神快乐”,理性始终代表人类精神的发展方向,人应当配得上人自身的高贵本性,感性的非理性因素要不断得到扬弃、提升并符合理性方向,追求更高尚的境界和显现更博大的情怀。
做务实风尚的践行者
务实风尚的塑造和形成有赖于领导干部的表率、示范作用的发挥,打造务实文化要从领导干部做起。
一是讲真话,言行一致。领导干部自己要讲真话,不哄骗上级,也不欺骗群众,要从向上级负责与对群众负责统一的立场出发,敢于直言不讳,要鼓励别人讲真话、讲实话,尤其是对自己的批评更应鼓励,听不进不同甚至反面意见,这无异于允许、鼓励别人不讲真话、说假话。要言行一致,台上台下一个样,不做“两面人”,做好慎独慎微功课。二是按规律办事。务实文化的精神实质是坚持实事求是,探求和掌握事物的内在本质和发展规律,要反对唯心主义先验论和主观主义,坚持唯物论和实事求是,“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坚持分析的客观性,从分析事实中认识规律并加以遵循,找出方针、政策和办法,做到讲实情、出实招、办实事、见实效。三是领导干部对自身需要和价值追求的把握要真实、客观。要始终做到“三严三实”,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真正做到执政为民、廉洁奉公、为民造福,从而深得群众信任和爱戴而取得实效,而说假话、做假事、造假账,大搞掺水政绩工程,这是虚假的甚至是扭曲的虚效。要追求实效、摒弃虚效,以实际行动和高尚人格感召群众、带动群众。
加强激励务实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是弘扬务实作风的有力保障。
一是建立健全赏实罚虚、扬真抑假的制度,把求真务实制度化、法律化,通过制度建设激励务实和惩治、打击务虚行为,充分发挥制度法规的规制和导向作用。二是加强各种监督制度建设,组织部门要履行责任,紧密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严格监督检查,引导党员、干部培育和践行务实作风。广大群众要提高自身的监督意识和参与热情,对有违务实的现象要勇于揭发、检举并加以制止,自觉承担起监督的责任与义务。报刊、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大众传媒要加强舆论监督,揭露、批评弄虚作假的言行和丑恶现象,在社会上形成以务实为荣、以务虚为耻的良好风尚。三是强化关于务实的绩效考评,科学的考评体系是推动务实作风建设制度化常态化的重要手段。要把务实作风的培育和践行工作纳入党员、干部考核范畴,并将考核结果与工资、奖金、晋升结合起来,研究培育践行务实作风的项目分类、指标设定和参数设计等,制定出相关测评系统,形成指导有力度、落实有参照、考核有标准的良好态势。通过制度激励和约束功能来实现对党员、干部确立务实的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的引导和管理。
党员干部三严三实第三专题研讨发言稿篇2
“三严三实”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形势下对各级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它明确了领导干部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成事之要,彰显了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和政治品格,是思想与行动、内修与外为的辩证统一。
“三严三实”是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理论创新
“三严三实”将党的最终目标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有机统一起来。坚持党的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辩证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一条基本规律。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了正确处理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关系的一些原则,列宁明确提出了党的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概念,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高度重视实践总结和理论创新,为正确处理这一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重大课题不断作出新的贡献。实现共产主义是党的最高纲领和最终目标,党根据革命或建设不同发展阶段的客观实际,有不同时期的最低纲领。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统一不可分割,二者要求共产党员不仅要具有崇高的理想信念,还要具备行为规范和实干精神。毛泽东曾讲过:“现在的努力是朝着将来的大目标的,失掉这个大目标,就不是共产党员了。然而,放松今日的努力,也就不是共产党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远大理想,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总书记引经据典,生动地阐明了远大理想对现实追求的能动作用:“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 “三严三实”指出了党员领导干部的修身之本、为政之道和成事之要,切中现实,着眼长远,将党的总目标、阶段性目标以及达到这些目标必须坚持的理想信念、党性锻炼、行为规范、工作方法、实干作风和进取精神等要求,完整统一起来,阐明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理想信念和现实奋斗的关系、最终目标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系,回答了党的目标任务和实现这些目标任务的根本保证之间的关系。
“三严三实”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有机统一起来。党的伟大事业与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紧密相连。早在1939年,毛泽东就指出,“把我们党建设好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党的十七大首次明确提出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建设的五个重点,指出思想建设的重点是理想信念,组织建设的重点是造就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的重点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制度建设的重点是健全民主集中制,反腐倡廉建设的重点是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党的十八大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路径更加清晰,提出要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正在领导人民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的伟大事业。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接近目标,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紧迫。新形势下党面临“四大考验”、“四种危险”,党要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就必须真正做到“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践行“三严三实”,从修身、为政、成事,从人生观、权力观、世界观,从目标、方法、途径等党的建设的多个维度上,保持党的纯洁性、先进性和战斗力,进一步解决本领不大、能力不足的问题,努力夯实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顺利推进党在新时期的伟大事业。
“三严三实”将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有机统一起来。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在改造主观世界,主观世界的改造又会促进客观世界的改造。“三严三实”阐明了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三严”是主观认识要求,主要针对主观世界的改造。改造主观世界重在“严”,要求做到慎独慎微、自守自律、忠心忠诚、坚持原则、明辨是非。“三实”是客观行为要求,主要针对改造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重在“实”,要求做到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处实效功,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以“严”行“实”,以“实”促严,严实相济,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党要有强大的真理力量和人格力量,重要的也体现在严和实的品格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修身、用权、律己,都必须于实处用力,在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有新状态,提振精气神、锻炼好作风、展现新作为,认清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特征新趋势,既不能坐而论道,更不能行而忘道。践行“三严三实”,就必须把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结合起来,从辩证唯物主义的高度把握其逻辑关系和内在要求,认识矛盾、解决矛盾,在矛盾中进步,在矛盾中发展,推动党的伟大事业和伟大工程实现新跨越,迈向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