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幼儿心理的论文

2016-12-24

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普遍承受存在及潜在的精神压力。心理疾病已成为了普遍存在的问题。幼儿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幼儿心理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关于幼儿心理的论文范文一:幼儿心理安全教育探讨

园隐性课程中存在的幼儿心理安全教育隐患

(一)部分幼儿教师职业品质不高

幼儿教师职业品质包括思想品德品质、基本文化素质、教育技能素质、个性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等等。但有些幼儿教师认为自己面对的是幼儿,因此降低了对自身的素质要求,表现出把幼儿教育事业作为谋生的职业追求;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幼儿教育理论知识的动力不足,自我发展能力弱;缺乏追求教育专业化的意志。由于部分幼儿教师缺乏应有的爱心和责任心,致使幼儿园虐童事件层出不穷,这将不利于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

(二)环境创设存在基础性的方向错位

目前,幼儿园无论是在班级环境创设上,还是对幼儿园的公共区域环境规划方面,都存在着基础性方向错误,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物质环境创设过分地以美为价值取向。环境是会说话的教育要素。教师根据幼儿对色彩的认知偏向,通过精心布置班级环境,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和兴趣,强化其色彩刺激。但是,如果教师不顾及幼儿的年龄特征,一味地追求视觉上的刺激,在班级内装饰过于花哨,那么环境将失去教育的作用。另一方面以成人的观念为价值取向。环境是需要教师和幼儿共同交互创设的,但在一些幼儿园中,仍存在着一切教育活动以幼儿教师为主导,完全忽视了幼儿主体性作用的现象。在环境创设中,幼儿只是被动的接受者,完全丧失了环境创设的主人公身份,因此,这样的环境只会让幼儿感到疏远,产生焦虑,不利于其心理安全感的满足。

(三)一日活动安排和衔接不合理

幼儿的学习和生活主要是在一日活动中进行的。有些幼儿园盲目地追求小学化,忽视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增加一些小学内容课程,减少幼儿户外活动时间,给幼儿造成心理上的负担,不利于幼儿心理健康发展。同时,部分幼儿园在制定一日活动安排时,忽视了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和实际情况,这样往往会使幼儿表现出焦虑不安、恐惧等情绪。

(四)师幼关系和同伴关系存在不和谐因素

部分幼儿教师由于职业素质不高,容易对某些幼儿形成刻板印象。由于幼儿身心都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不能较好地理解“规则”和“秩序”,这给幼儿教师的管理与教学带来了难度。此外,部分幼儿园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出现“小学化”趋势,“成绩”“幼升小指标”成为考核幼儿教师的重点,使得那些影响教师教学进度的幼儿就成了教师冷落的对象。这种不和谐的师幼关系严重地影响了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幼儿之间形成的同伴关系,能减少不利因素对幼儿社会化发展的影响,它在幼儿人格的形成和情绪情感的培养等诸多方面的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长期的幼儿教育实践也表明,对于中途转入到其他班集体的幼儿来说,他们需要一段时间来融入新的集体,无论生活还是学习,他们都处于被接受的阶段,不容易从同伴那里获得心理满足感,往往会表现出攻击他人、保持沉默等情绪特征。

三、充分发挥幼儿园隐性课程对幼儿心理安全教育作用的策略

(一)提高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

爱是行为的内在驱动力,幼儿教师只有热爱幼儿教育事业,才能全心全意投入到幼儿教育工作中。同时,幼儿教师对幼儿的热爱,是推动其无私地为幼儿服务,并能有所作为的内在精神动力。幼儿教师不仅要关注幼儿的生理成长需要,而且还要关注幼儿的心理成长需要。这就要求幼儿教师首先了解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善于运用幼儿教育规律,不断提高自身专业化水平。

(二)提供真实的准生活环境和有准备的学习环境

蒙台梭利认为外部环境对幼儿的心理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在蒙氏教育中,教师的职责是为幼儿提供一个有准备的环境。一方面,幼儿教师要为幼儿提供尽可能是真实的和可操作的活动材料。这样既能使幼儿熟悉幼儿园环境,获得心理安全感,也可以使幼儿通过基本的生活活动与练习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另一方面,教师要充分尊重幼儿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鼓励幼儿主动参与到幼儿园环境的创设中,成为环境的主人。在瑞吉欧教育的基点中,环境是重要的教育元素,被称为“第三位老师”。他们把包含着丰富教育信息和资源的环境作为教育的“内容”,以更好地促进幼儿学习。无论是幼儿园的物质环境还是精神环境都属于幼儿园的隐形课程,都对幼儿心理安全教育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合理制定幼儿园一日生活的规章制度

幼儿园一日生活时间不宜划分过细、过碎,要尽量减短各环节的转换时间。如,大班幼儿喝牛奶的时间完全可以在自由活动中进行,没有必要统一进行,这样既可以避免因个别幼儿拖延而导致过渡环节时间长,也可以培养幼儿的自我纪律和自我管理意识。同时,一日生活安排要相对稳定,这样有利于增强幼儿的时间观念、秩序感和计划性。如果安排过于混乱,容易使幼儿成为时间的“随从”,迷失自我,容易焦虑,不利于其心理安全的满足。但是,每个环节的具体时间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应该存在一定的灵活性。

(四)建立良性的师幼关系

建立良性的师幼关系是幼儿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和谐的师幼关系能极大地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有利于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社会行为的发展。首先这要求教师要掌握丰富的心理学知识,并时时刻刻关注幼儿的心理动向,做幼儿的知心朋友;其次,要真正地爱幼儿,对幼儿要一视同仁,不能区别对待,让幼儿真正体会到幼儿教师的博爱;另外,教师要合理地分配集体谈话和个别谈话的时间,既要促进每位幼儿的发展,又要尊重幼儿的个别差异,做幼儿心灵的工程师;最后,老师要善于借助家庭、社区的资源来建立和谐的师幼关系和幼儿之间的同伴关系。

关于幼儿心理的论文范文二:幼儿心理健康与早期家庭教育论文

一、早期家庭教育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家庭教养方式指父母在抚养、教育儿童的活动中通常使用的方法和形式,是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概括,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的行为风格。在早期家庭教育中,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心理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幼儿个性的影响,家庭教养方式直接影响幼儿良好性格的形成。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和个性心理学家奥尔波特认为,个性是决定人的独特行为和思想的个人内部的身心系统的动力组织。帕金森把家庭看成是“制造人格的工厂,直接影响儿童良好性格的形成。”因此,有必要探索早期家庭教育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的策略。

二、早期家庭教育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的策略

为进一步提高早期家庭教育对幼儿心理健康的有效性,在了解早期家庭教育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早期家庭教育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的策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下文将逐一进行分析:

1.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状况

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状况是早期家庭教育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的策略之一。幼儿心理健康状况关系到幼儿的健康成长,早期家庭教育尤其要重视幼儿心理健康状况,在了解幼儿心理健康状况的基础上,遵循幼儿的个体差异,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幼儿表现为情绪安定、积极向上。个体的心理健康状态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表现出来的。在早期家庭教育中,判断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准较多,如充沛的精力、性格开朗、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等,家长根据幼儿的实际表现情况,了解幼儿的心理健康状况,这样才能客观、准确地把握幼儿的心理脉络,对症下药,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2.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

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是早期家庭教育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的关键。早期家庭教育对家长而言,过分溺爱将会阻碍幼儿的正常的心理发展,应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用科学的教养方式指导幼儿教养行为,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心理。从幼儿的心理发展方面来看,幼儿由于受自身年龄特点的影响,在心理特征上往往表现为自信心差、成就感低、自卑怯弱,无法适应,形成紧张焦虑的情绪,养成不良的心理品质。对此,家长应发挥家庭教养的主观能动性,采取科学的教养方式,帮助幼儿形成健康的心理。

3.营造良好的家庭心理氛围

营造良好的家庭心理氛围对早期家庭教育促进幼儿心理健康至关重要。幼儿往往好模仿、易受感染和暗示,早期家庭教育应营造良好的家庭心理氛围,使幼儿在良好的家庭氛围中成长,进而形成健康的心理。在具体做法上,由于父母与孩子朝夕相处,很容易成为幼儿的模仿对象,父母乐观、自信,孩子则会变得活泼、开朗;父母暴躁紧张,孩子可能急躁焦虑。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父母的言谈举止、情感态度都应对孩子起着示范和指导作用。

4.合理减轻幼儿的心理压力

合理减轻幼儿的心理压力是早期家庭教育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环节。积极、乐观、向上的情绪是幼儿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的外在表现,压力过大、过多会损害身体健康。早期家庭教育中,幼儿的心理压力也是幼儿健康成长的必经之路,首先需要家长满足幼儿的合理需要,如充足的睡眠、适当的运动、充分的肯定和表扬,可以使幼儿情绪饱满、愉快。与此同时,幼儿在成长过程中,也会受到一定的心理压力,面对遭受挫折处在良情绪中的幼儿,家长可用转移注意的方法让幼儿忘掉不愉快,以减轻幼儿心理的压力,获得心理上的平衡。

5.鼓励幼儿形成良好的习惯

习惯是人生活中最大的引路人,幼儿期是个体性角色形成的关键期。早期家庭教育促进幼儿心理健康还应注重鼓励幼儿形成良好的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有益于幼儿精神饱满,情绪稳定。对幼儿而言,良好习惯的形成建立在一定的基础知识,即需要幼儿掌握一定的基本的生活技能作基础,如会自己穿衣、吃饭,会收拾整理自己的物品,会独自入睡,知道危险并能躲避危险等。早期家庭教育中的家长应加强对幼儿的指导,指导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让孩子在儿童世界里身心健康地成长。

三、结语

总之,早期家庭教育与幼儿心理健康紧密联系,利用早期家庭教育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而言,要提高家长的心理健康意识,发挥早期家庭教育的作用,必须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状况、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营造良好的家庭心理气氛、合理减轻幼儿的心理压力、鼓励幼儿形成良好的习惯,积极探索早期家庭教育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的策略,只有这样,才能不断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关于幼儿心理的论文相关文章:

1.浅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2.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3.浅议如何促进幼儿心理健康论文

4.儿童心理论文2016

5.浅谈儿童心理情感的构建平台论文

6.浅谈色彩在幼儿教学中的心理影响论文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