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写给弟弟的一首诗

2017-02-10

曾国藩、曾国荃在大功告成,声名显赫的时候,曾国藩写了一首诗给弟弟,对贪恋权势不放的人,应有很好的警示作用。下面是小编跟大家分享的曾国藩给弟弟的诗,欢迎大家来阅读学习~

曾国藩写给弟弟的一首诗

左列钟鸣右谤书, 人间随处有乘除,

低头一拜屠羊说, 万事浮云过太虚。

诗歌分析1

这首诗是清朝大臣曾国藩给弟弟曾国荃的诗,诗的意思说,左边挂着你的许多高官任命书和奖状,这里钟鸣是指成语“钟鸣鼎列”的借用,意思指官高位重。但是右边也有许多上告你的谤书。说明人生是变幻莫测的,人生有许多风险,上上落落像加减乘除的算数,做人还是要谦虚谨慎。要崇拜历史上的屠羊那样谦虚谦让。屠羊是庄子篇中《让三篇》故事,楚昭王时候有一个卖羊肉的屠户,是一位道家的隐士,帮助楚昭王平定天下,功劳很大。楚昭王封他为臣相,他不居功自傲,再三推辞。这里曾国藩借用历史典故,告诉弟弟,不要以为你现在对朝廷有功而得宠,如果你得意忘形,有可能祸患就在此中。你要学习屠羊,谦虚谨慎,任何事情都要想得明白,不要刻意去追求,任何事情就像浮云,会在太空中飘散,名利也一样都是空的。

曾国藩是道家思想的崇拜者,他推崇道家“功成、名遂、身退”的道理。他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有功,官封一品大臣,但也有人说他滥杀无辜,给他个绰号叫“曾剃头”,后来北上“剿捻”失败被免职,天津教案与法国和谈说他卖国求荣。皇帝还是不信任他,他把全部家书拿出来证明自己是一个什么样人,所以后来他的家书得以流传。历史上对他的功过评论不一,但是作为一个谋事的忠臣来说,这样正气的官,历史上还是少有的。也许是曾国藩的亲身经历和中国传统儒、道思想的影响,他用这首诗是教育弟弟曾国荃把功名看得淡些,处事要谨慎些。因为太平军宣告失败以后,曾国藩赏加太子太保、一等侯爵。曾国荃赏太子少保、一等伯爵。兄弟俩双双加封,在胜利面前他给弟弟打了一支镇静剂。

一个人要做到十全十美是没有的,即使像曾国藩这样的人,可以说是修身齐家治国比较全面的人,也是生前毁誉参半。他既有“中兴第一名臣”的美称,又有“卖国贼”的恶名。这首诗也是他后来人生的写照。

曾国藩小时候的天赋并不高,但是他勤奋好学,机智聪明。有一天,他在家中阅读一篇文章,不知道多少遍,还是背不下来,这时候来了一个贼,潜伏在他的屋檐下,希望等读书人睡觉之后捞点好处。可是等啊!等啊!就是不见他去睡觉,还是翻来复去地读那篇文章。贼人大怒,跳出来说:“这种水平读什么书?”然后将那文章背诵一遍,扬长而去!这个故事说明他小时候天赋并不高。但是他机智聪明,也有一个故事,有一天,年幼的曾国藩从学校放学回到家,刚放下书包,父亲就焦急地说:“我明明煮了五个鸡蛋,怎么只有四个了?”于是就把曾国藩叫来,对他说:“煮熟的鸡蛋是分给你们吃的,现在少了一个,不知是那个偷吃了,快帮你母亲查一查。” 曾国藩思索了一下,答到:“这个很容易,我有办法查出来。” 说罢,曾国藩端出一个脸盆,倒了几杯水,把家里的人都喊拢来,叫每人喝一口水嗽口,然后吐到脸盆里,他站在旁边观察,结果有一个佣人吐出的水里夹有鸡蛋黄粉。曾国藩的机智聪明让父亲高兴极了,认为儿子将来能当官审案子,果然,曾国藩当了清朝一品大臣。

曾国藩治家讲究严格、俭朴,他给儿子信做说:“世家子弟,最易犯一奢字、一傲字。”“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庶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富贵气习,则难望有成。” 他写给女儿信中说:“衣服不宜多制,尤其不宜大镶大缘,过于绚烂。”他还告诉儿女、家眷:“今家中境地虽渐宽裕,且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勤字工夫,第一贵早起,第二贵有恒。俭字工夫,第一莫着华丽衣服,第二莫多用仆婢雇工” 他还要求:“吾家男子于看、读、写、作四字缺一不可。女子于衣、食、粗、细四字缺一不可。家勤则兴,人勤则健;能勤能俭,永不贫贱。”他不仅教育子女这样,而且自己以身做到,他三十岁时,做一件青缎马褂,遇庆贺及新年时穿一次,三十年后,衣犹如新。在南京总督府任内,要求夫人和儿媳们,每晚要绩麻纺纱,下厨作饭。据说他当了一品大臣以后,天天也是二菜一汤,非常节约。他非常崇拜孔子的治学精神,孔子教育学生要戒骄戒殆,提倡中午不睡午觉。曾国藩以身示范,从来不睡午觉,只是晚饭之前睡一小时。他在指挥平定太平军的战争中,远离家室,他有皮肤病,需要服侍,有人建议他纳妾,他写信征求老婆意见,老婆同意,可是他后来还是没有纳妾,可见他是非常注重立身治家的人。

曾国藩治国讲究修养,博学,他提出立功(完成大事业)、立德(成为世人的精神楷模)、立言(为后人留下学说)的“三不朽”之说,他打败太平天国,保住了大清江山,做到立功;他“匡救时弊”、整肃政风、学习西方文化,第一个制造轮船,使晚清出现了“同治中兴”;他克已唯严,崇尚气节,标榜道德,身体力行,获得上下一至的拥戴,做到立德;他的学问文章兼收并蓄,博大精深,是近代儒家宗师,做到立言。所以后世提出“从政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自近代以来曾国藩就被政界人物奉为“官场楷模”。他熟读中国历史,对官场之道参深悟透,积淀一整套官场绝学,用之于中国官场,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他的《冰鉴》一书、家书、诗文中可以集中体现。

上面这首诗不仅仅是他教育弟弟的一支“镇静剂”,也是他自己立功、立德、立言的生动写照,他明白当官从政需谦虚谨慎,即使你做得再好,还会有人评说,更何况骄奢淫逸。曾国藩到最后还是有人说他烂杀无辜,卖国求荣,甚至连皇帝不信任他,遭到免职,他曾经五度想自杀,真可谓是“左列钟鸣右谤书,人间随处有乘除啊!

诗歌分析2

诗中“屠羊说”的典故,出在庄子的《让王篇》;屠羊说,本来是楚昭王时,市井中一个卖羊肉的屠夫,大家都叫他屠羊说,事实上是一位隐士;当时,因为伍员为了报杀父兄之仇,帮助吴国攻打楚国,楚国败亡,昭王逃难出奔到随国;屠羊说便跟着昭王逃亡,在流浪途中,昭王的许多问题,乃至生活上衣食住行,都是他帮忙解决,功劳很大;后来楚国复国,昭王派大臣去问屠羊说希望做什么官;屠羊说答复道:楚王失去了他的故国,我也跟着失去了卖羊肉的摊位,现在楚王恢复了国土,我也恢复了我的羊肉摊,这样便等于恢复了我固有的爵禄,还要什么赏赐呢?昭王再下命令,一定要他接受,于是屠羊说更进一步说:这次楚国失败,不是我的过错,所以我没有请罪杀了我;现在复国了,也不是我的功劳,所以也不能领赏;

楚昭王从大臣那里听到他这样的话,知道这个摆羊肉摊子的,并不是普通人物,于是叫大臣召他来见面;不料屠羊说更乖巧,他回答说:现在我屠羊说,在文的方面,没有保存国家的知识学问,在武的方面,也没有和敌人拼死一战的勇气;当吴国的军队打进我们首都来的时候,我只因为怕死,而急急慌慌逃走,并不是为了效忠而跟随国王一路逃的,现在国王要召见我,是一件违背政体的事,我不愿意天下人来讥笑楚国没有法制;

楚昭王听了这番理论,更觉得这个羊肉摊子老板非等闲之辈,于是派了一位更高级的大臣,官司马,名子綦——相近于现代的国防部长,吩咐子綦说,这个羊肉摊的老板,虽然没有什么地位,可是他所说的道理非常高明,现在由你去请他来,说我要请他做国家的三公高位;可是屠羊说还是不吃这一套,他说我知道三公的地位,比我一个羊肉摊老板不知要高贵多少倍,这个位置上的薪水,万钟之禄,恐怕我卖一辈子羊肉也赚不了那么多;可是,我怎么可以因为自己贪图高官厚禄,而使我的君主得一个滥行奖赏的恶名呢?我还是不能够这样做的,请你把我的羊肉摊子还给我吧!

当然事实上,楚昭王能复国,许多主意并非都是由这位羊肉摊老板提出来的;后来他再三再四地不肯作官,就是“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的老庄精神,正是最有学问的人;

曾国藩写这首诗,引用屠羊说的典故,是对他的弟弟曾国荃下警告;他知道,这时的客观环境,对他的危险性非常大;不但上面那位老太太——慈禧太后,非常厉害,难侍候之至,自己不能不居高思危;而外面议论他,批评他,讲他坏话的人也很多;尤其是曾国荃打进南京的时候,太平天国的王宫里面,有许多金银财宝,都被曾国荃搬走了;这件事,连曾国藩的同乡至交好友王湘绮,亦大为不满,在写《湘军志》时,固然有许多赞扬,但是把曾氏兄弟以及湘军的坏处,也写进去了;这时曾国藩兄弟也很难过;曾国荃的修养,到底不如哥哥,还有一些重要干部,对于外来的批评,都受不了,向曾国藩进言,何不推翻清朝,进兵到北京,把天下拿过来,更曾有人把这意见写字条提出;曾国藩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