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企业精细化管理论文

2017-02-23

企业精细化管理是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广泛影响而逐渐形成的适合当前企业发展需要的管理模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企业精细化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有关企业精细化管理论文范文一:浅谈对企业成本精细化管理的认识浅谈对企业成本精细化管理的认识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逐步向集约型转变,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加强企业管理的深远意义,提出了以管理促发展、靠管理增实力、向管理要效益的目标,并将精细化管理工作提上议事日程,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实现新的跨越。

一、以人为本,树立成本精细化管理理念

精细化管理是源于发达国家的一种企业管理理念,是一种管理技术,主要通过规则的系统化和细化,运用程序化、标准化和数据化的手段,使组织管理各个单元精确、高效、协同和持续运行。精细化管理成本管理是一种成本管理的集成,浓缩了精益生产管理的理论精华,纵贯产品研发、原料采购、集约生产、顺畅物流一销售服务等整个价值创造与利润形成过程。精细化成本管理广义上讲就是对一条供应链从源头到终点的集约化管理。由于精细化追求的是一种精益求精的理念,是意识、态度和文化的集合体,所以要实施资金精细化管理,首先要以人为本树立资金精细化管理理念。

要树立全员参与成本控制与管理的意识。资金是企业的血液,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粮草”,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每一环节,涉及到企业的每一位员工,资金成本精细化管理理念不仅仅要深植于企业财务人员心中,还要渗透到每一位员工心中。要向全体员工宣传成本精细管理的必要性,加强成本意识教育。让员工了解成本控制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实现员工从“要我精细”向“我要精细”的转变,是企业精细化管理的一个根本性问题。

二、大力推行“系统节点”精细管理,发挥全员力量降本增效

为将全员成本目标管理落实到最基层,针对企业生产、经营等各系统的不同特点,将每个系统内的工作重点、管理难点、关键环节确定为多级节点,明确相对应的成本目标和管理指标;按照从企业总部到三级、小队、班组和岗位的五级责任体系,分解和落实各岗位、各环节的节点目标和管理责任,使每个节点成为管理目标点、岗位责任点和业绩考核点,让每一项工作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实现工作系统化、系统工作节点化、节点工作目标化、层级目标具体化。确保全员成本管理落实到每一项生产任务、每一个工作岗位、每一个流程环节。

三、深化制度机制建设,确保全员成本目标管理全方位、全过程推进

全员成本目标管理,就是以企业的远景目标为导向,通过全员参与制定成本目标、全过程控制成本目标、全方位管理成本目标,形成一整套面向全业务、覆盖全要素、贯穿全过程的成本控制措施。就是在完善运行保障机制上做文章,成立行政一把手为组长的领导机构,下设系统节点精细管理、区块经营管理等项目组,以工作制度、工作例会、会议纪要等形式保障日常工作开展。制定总体方案和实施细则,以生产系统成本项目作为落脚点,建立以“责任体系、目标体系、激励约束机制”为核心的全员成本目标管理体系,实行成本全预算管理制度体系,即实行成本管理机制和管理制度。要通过制订《全预算管理办法》、《成本管理制度》、《经济活动分析例会制度》、《目标成本管理办法》、《物料消耗定额管理办法》等,用制度规范成本管理工作,使成本与员工收益挂钩,确保成本费用指标的有效降低,实现预算从月到周、从周到日的逐步细化,进行单井、单车核算,通过成本管理,真正做到考核兑现到位。

四、细化成本预算管理目标

精细化管理对企业最大的贡献在于成本控制,通过管理的精细化,一般都能够把成本控制到最优,因为管理的精细化能够优化流程、提高品质、降低不必要的损耗,把可以省的钱都省下来。实行成本控制,由管理部门在内部经营承包考核办法中,对经营承包指标进行层层分解,及时督促各三级单位将经营单位进一步化小核算和考核,以全面预算管理为主线,要求各部门要顾全大局、密切配合、全力协作,把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扎扎实实地深入落实到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去,把各个部门、基层队生产目标与预算结合起来,也就是做好静态与动态管理相结合,并有效提高职工节约消耗、降低成本意识,以保证成本指标的完成,使成本控制顺利进行,收到实效。

其次是依据成本预算指标,制定目标成本,生产过程中降低成本是最直接的,抓住生产过程环节是实现目标成本的关键。把预算投资拨给生产单位,让后勤服务单位通过劳务取得收入,把成本转移到真正的成本中心。在每个小的内部单位,通过节约材料、修旧利废等措施实现降本增效。材料费在成本中占有较大比例,从每个小的生产单元做起,强化节约意识,能有效的控制材料开支。要按照“趋同存异、同级同权”的原则,形成一体化内控手册,实施成本预警、成本公示、成本问责和经营管理等制度,建立财务稽核、兑现审计、追溯考核、责任追究等考核制度,从而保证全员成本目标管理有序运行、落到实处。

五、定期开展财务分析,成本管理制度化

企业财务管理职责明确后,必须积极行使财务管理人员的权利。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的具体要求,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企业的财务管理、会计核算、资金管理、固定资产管理、预算管理、成本费用管理、对外担保、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内部审计、责任会计、财务会计报告等一系列管理办法。定期对财务人员、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使企业及所属企业的财务管理更加规范化、制度化,从而有效地杜绝因个别人不按财务制度规定的程序办事而造成成本损失。

财务管理始终做到服务于生产经营这个中心,做到对重点业务和重要财务变动情况进行跟踪,每月召开一次经营分析例会,如生产情况分析、成本费用支出情况分析、主营业务收入分析、财务收支情况分析、固定资产投资效益分析、项目经营效益分析以及针对生产经营中的特殊业务进行专项分析,如某项目结算分析、经营情况分析等。及时主动将生产经营相关数据反馈给领导和职能管理部门,客观揭示企业经营的全貌,为领导经营决策提供依据,确保经营方向的正确。

六、加快信息化建设使资金管理手段精细化

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信息传递的及时性、精确性和全面性直接决定了企业的兴衰成败。资金的精细化管理要加快资金信息化建设进程,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先进的管理软件,对企业业务系统、资金系统、甚至是银行支付结算系统进行资源整合,实现“数出一门、集中共享”。要通过建立、推广和完善企业的ERP系统,实现财务流程和业务流程的完美结合,减少以往财务人员对各类资金信息的二次采集,使企业采购、生产、仓储、销售等环节的各类业务信息在发生时即被资金管理系统提取并进行加工处理。要实现预算系统与资金管理系统的互联互通,使计算机系统自动控制预算执行。

资金精细化管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它需要企业在实践中不断地摸索,在实践中创新、在实践中前进。同时资金的精细化管理还需要和企业其它管理体系相互衔接、相互配套,使之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只有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企业才能又好又快地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有关企业精细化管理论文范文二:浅议怎样提高企业后勤精细化管理水平

管理是组织将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效能的过程。作为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精细化管理是源于发达国家的一种企业管理形式,最早由日本的丰田汽车公司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旨在减少一切不利于给产品和服务的最终用户带来好处的活动,对工作流程、工作方法、工作质量等进行持续的改进,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精细化管理排斥人治,崇尚规则意识,强调建立科学量化的标准和可操作、易执行的作业程序,以及基于作业程序的管理工具;二是要求管理者实现从监督、控制为主的角色向服务、指导为主的角色转变,更多关注满足被服务者的需求。从某种意义上讲,精细化管理为企业后勤管理工作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范式。

一、实施精细化管理是企业后勤工作的必由之路

1.实施精细化管理是企业后勤工作改革发展方向。后勤工作在保障企业日常工作平稳运行过程中,不但要具有的“公益性”,还要遵循市场规律来运营,唯有如此,企业后勤管理才能一方面体现存在的价值性,另一方面是在与企业这一特定市场需求的互动中实现可持续发展,也即企业后勤工作要以企业为关注焦点,主动分析、研究其价值诉求,持续改进服务质量,最终达到共赢。

2.实施精细化管理是适应企业发展战略和自身工作性质的客观要求。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为社会服务是企业的三大功能和任务。企业后勤工作是保障企业正常运行的具体实施部门,实行准企业化管理,其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成为了广大职工关注的焦点,从客观上要求企业后勤工作必须实施以精细化管理为主要内容的科学管理,通过程序化、规范化、科学化运作,降低成本,将有限资源投入到更迫切需要加强的环节。

3.实施精细化管理是增强综合竞争力的必然要求。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内部一系列互补的技能和知识的结合,具有使一项或多项业务达到竞争领域一流水平、具有明显优势的能力,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效仿的能带来超额利润的独特的能力。核心竞争力主要包括核心技术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对外影响能力和应变能力,其本质内涵是让消费者得到高于竞争对手的不可替代的价值、产品、服务和文化。

技术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中坚力量,这一点毋庸置疑。但从世界优秀企业的发展看,只有技术创新,而无管理的创新是不行的。因此,企业后勤工作要想发展壮大,提高综合竞争能力,就必须大力实施精细化管理。

二、精细化管理水平的提升途径

1.广泛宣传教育、营造氛围,树立精细节约意识

(1)转变观念、达成共识。目前,精细化管理和节约型企业建设主要有三个方面的观念性误区:一是断章取义,错误理解精细化管理的涵义。二是习以为常的心理,满足于“差不多”。三是节约型企业建设是后勤的事儿,与其他部门和个人没什么关系。转变观念,领导要加强学习,从自身做起,率先垂范,先行一步。同时,需要全体员工在思想上得到转变,深刻认识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认识到自己所肩负的重担,实现和衷共济,共同致力于精细化管理建设目标。

(2)加强宣传、营造氛围。精细化管理的主要特征可以用精、准、细、严四个字来概括。精:就是做精,精益求精,追求最好,不仅把产品做精,也把服务和管理工作做到极致,挑战极限。准:就是准确的信息与决策,准确的数据与计量,准确的时间衔接和正确的工作方法。细:工作细化、管理细化特别是执行细化。严:就是严格控制偏差,严格执行标准和制度。这些精细化管理思想和知识要渗透到每位职工、每个岗位,并反映到常态工作中,需要大力加强舆论宣传与教育,通过会议、培训、报纸、网站等各种形式和手段,切实营造学习、落实精细化管理的浓厚氛围。 2.制度创新,构筑精细、节约的防线

(1)明确岗位职责,实行指标管理。制度科学合理的关键点是要职责明确、标准清晰、奖惩结合。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制定详细的精细化管理方案,将后勤管理工作进行划分,对每项工作从管理目标、管理内容、管理工作标准等进行详细分解,并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各中心、部门在集团统一要求下,通过详细划分责任区域,明确各岗位职责,将具体任务和指标的控制落实到各个班组和工作岗位,做到每一个水电开关、每一台机械设备都有专人负责,定期检查,定期维护,以防责任事故的发生,同时避免能源浪费。

(2)优化工作流程,降低运行成本。建立并落实科学量化的标准和可操作、易执行的作业程序和工作流程,是实行精细化管理的必由之路。对影响和制约后勤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和工作流程进行认真分析研究,抓住要害,经过充分的酝酿讨论,集思广益,形成共识,固化形成切实可行的制度机制,力求精密细致,便于实施。

(3)规章制度固化节能经验,归口管理封堵资源流失。为确保将节能降耗作为一项长效机制加以贯彻实施下去,要经常性地汇总梳理服务一线各部门、人员的宝贵经验,整理形成质量手册或各类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予以明确固化,实行归口管理,封堵各类资源的流失,真正实现“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人监督,凡事有人负责”。

(4)激励与约束有效结合,营造公平和谐氛围。严格的绩效考核机制一方面可以作为选拔任用员工的参考。在公平、公正、公开的阳光操作的考核制度中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向成绩倾斜,向正气倾斜,让德才兼备、业务精湛、道德高尚、成绩突出的职工得到相应的认可、干得心情舒畅,让“有作为就有地位”的意识深入人心。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考核结果探寻提升执行力的途径。从考核结果优秀的方面总结出工作经验,加以推广;从考核结果不理想的环节探查原因,加以改进。

3.素质提高,建设精细、节约队伍

(1)加强培训,提高素质。培训是提升后勤管理干部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和手段,一方面使后勤管理干部更新观念、增长知识、提高技能、改进方法,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潜能;另一方面可以增强他们自身的素质和能力,提高人力资源价值。对于一些专业性特别强的岗位,可选派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专项技能训练和学习,鼓励员工学历深造。在培训中,要讲究质量和效果,必须根据后勤干部的文化程度、社会阅历等情况,选择不同的培训内容,把理论培训和实际案例结合起来,让干部带着问题参加培训,使培训工作能对实际工作产生实质性的指导作用。在培训过程中要努力提高员工几种技能:经营能力、管理能力、科学决策能力、协调能力、服务能力,使后勤管理队伍成为一支专业型、知识型的年轻化服务队伍。

(2)选拔任用好干部。选拔聘用的干部首先应具备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其次,热爱后勤管理工作,有先进的服务理念和灵活的工作方法,能规范员工服务,保障企业日常工作顺利进行。此外,后勤管理人员还应有一定的市场策划意识和经营管理能力,能深入社会,分析市场,做出预测,制定与企业建设和发展相适应的方案措施,满足企业发展的各项社会需求。新时代的企业后勤管理队伍必须具有建立在科学合理知识结构基础上的雄厚扎实的文化底蕴和专业知识。

(3)规划好职业生涯。职业化的内涵可分为三层:一是职场氛围,二是专业化的队伍和标准,三是员工的技能和敬业精神。在新聘期内,后勤部门把提高员工的职业化素质和专业化水平作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把员工培训、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和后勤企业的长远发展结合起来,建立一套初级、中级、高级培训的晋级培训制度,使培训不仅是学习的机会,也是考察人、选拔人的机会,以人的全面发展来带动后勤事业的发展。

总之,企业后勤精细化管理就是要把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结合的目标点放在提高后勤保障的资源效益、结构效益和保障功效上,后勤建设既要考虑自身效益又要兼顾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既要考虑当前利益又要实现自身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有关企业精细化管理论文相关文章:

1.公司精细化管理演讲稿

2.浅析电力市场营销精细化管理论文

3.企业精细化管理实施方案范本

4.精细化管理知识

5.精细化管理心得体会范文

6.精细化管理演讲稿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