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技术哲学的研究图景论文

2017-03-19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它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坚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是吸收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优秀成果,尤其是在批判的继承、吸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在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科学总结工人阶级斗争实践的基础上,创立并发展起来的。以下是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马克思技术哲学的研究图景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马克思技术哲学的研究图景全文如下:

长期以来,由于受到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的影响,人们对于唯物主义的理解就定位于凡是认为是物质决定意识的、凡是认为自然界是世界本原的,就属于唯物主义的观点。从而导致人们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主义解读为对感性存在事物的哲学思考,这就将马克思的唯物主义简单化和凝固化了,并且这种误解彻底抹杀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特质,从而也忽视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先前哲学的区别。不仅如此,对于唯物主义的理解,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同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批判过这样的观点:“庸人把唯心主义理解为贪吃、酗酒、娱目、肉欲、虚荣、爱财、吝啬、贪婪、牟利、投机,简言之,即他本人暗中迷恋着的一切龌龊行为;而把唯物主义理解为对美德、普遍的人类爱的信仰,总之,为‘美好边界’的信仰。”

与这种偏见相反,在一个时期内,人们又简单地用政治上的革命与反动、进步与保守、正确与错误等等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将唯物主义视为是革命的、进步的、正确的,将唯心主义视为是反动的、保守的、错误的。其结果,必须使得哲学的唯物主义庸俗化和绝对化。其实,在马克思的技术思想当中,如同理解唯物主义是我们理解马克思技术思想的一个关键点,如果我们仅把唯物主义理解为对直观事物的反思,那么我们所看到的马克思技术思想也必将是抽象性的、凝固化的。因此,我们有必要考察一下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从而重新理解马克思哲学的唯物主义真实内涵。

唯物主义的发展形态,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古代的唯物主义、近代的唯物主义和现代的唯物主义。古代的唯物主义是在反对原始宗教的斗争中产生的,它试图对客观世界做出一种自然的解释,将世界的本原归结为一种或几种物质形态,因此形成的观念是以笼统的直观为基础,再加上想象和猜测而形成的,具有明显的自发性和朴素性,因而人们又将古代的唯物主义称为“自发的唯物主义”或“朴素的唯物主义”。

在古代的唯物主义视野中,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并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一切都在运动、变化、生成和消逝,这是古代的唯物主义思想中辩证法思想的体现。然而,古代的唯物主义几乎是在以一种下断言的方式探求世界的本原,它确信人的认识与事物本身是保持一致的,而没有去反思“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就此而言,古代的唯物主义还是一种非反思性的理论;近代的唯物主义以实验科学对自然现象的实证研究为基础,摆脱了古代的唯物主义的朴素性。

这一时期的唯物主义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客体的唯物主义;一类是人本学的唯物主义。客体的唯物主义主要指17世纪英国霍布斯以后的唯物主义和18世纪法国的唯物主义,它将人逐出了哲学的研究视野,将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变成了自然界自身的抽象的几何学,人在唯物主义中消失不见了,物质成为了一切变化的主体,唯物主义变成了“见物不见人”的客观唯物主义。人本学的唯物主义指的是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在他的唯物主义当中,除了自然界之外,又出现了人,这也是费尔巴哈哲学的可贵之处。关于自然与人的地位,费尔巴哈这样明确指出过:自然界是第一性的实体,但不过是时间上的第一性而不是地位上的第一性。

人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物的实体,在时间上是第二性的,但在地位上则是第一性的。也就是说,费尔巴哈的哲学是以人为本的,他将近代唯物主义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水平。但是,近代的唯物主义又有着明显的局限性:首先是机械性,它运用机械力学的观点,把事物的运动看作是简单的移动。其次是形而上学性,它孤立地看待事物,将事物看成为静止的、片面的。最后是不彻底性,它是自然观上的唯物主义与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的结合。

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费尔巴哈的评价“当费尔巴哈是一个唯物主义者的时候,历史在他的视野之外;当他去探讨历史的时候,他决不是一个唯物主义者。在他那里,唯物主义和历史是彼此完全脱离的。”[2]78不论是古代的唯物主义,还是近代的唯物主义,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误区,那就是割裂了自然与人、自然史与人类史、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从而使自然成为了孤立于人而存在的异物,而人为了自身的需要则可以向自然界单纯地索取。显然,这种人与自然相对应、社会与自然相剥离的观点是抽象的、虚幻的、不真实的。

现代的唯物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人们又称之为“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实践唯物主义”。在我们研究现代的唯物主义之前,有一个人物是我们不可绕过的,那就是费尔巴哈。马克思认为,费尔巴哈实际上是旧哲学的真正征服者,同时,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的错误过程中,发现了黑格尔哲学的根本性缺陷。可以说,费尔巴哈的人本学的唯物主义为马克思恩格斯的唯物主义的创立在理论上做了准备,具有重大理论意义。费尔巴哈是马克思之前的一位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他的功绩在于敢于向唯心主义的权威发起挑战,打击了封建主义意识形态和资产阶级的保守势力,恢复了唯物主义应有的地位,然而,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存在着两大严重的缺陷:一个是直观性,一个是不彻底性。对于费尔巴哈人本学唯物主义的直观性,马克思做过这样的批判,他说:“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

因此,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不知道现实的感性活动本身。”这一著名论断,从总体上对费尔巴哈人本学唯物主义的直观性做了批判。所谓直观,即静观,它指对事物、对对象不加思考而直接认知。在马克思看来,费尔巴哈并不否认自然界的存在与人的认识对象的客观性,他的错误在于对自然界和认识对象只从直观的形式上去理解,而没有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主体活动和实践活动去理解。费尔巴哈将“直观”视为其构建新哲学的原则,从而导致其一方面仅仅能对眼前的事物进行普通直观,从而忽略了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开天辟地以来始终如此的,而是工业和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另一方面人也只是生物学意义上的自然人,而不是现实的、历史的人,不是社会中的人,不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和阶级关系中的人。

从某种意义上讲,直观性与实践性是相对立的,或者说直观就是排斥实践的,这就注定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只能看到人的生物形态,而看不到人在社会生产中的革命的实践作用,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只能看到自然界对人的作用,只能看到人在与自然界关系中的受动方向,而看不到人的实践活动对自然界的改造作用。总之,直观的唯物主义所看到的必然是单一的、片面的;费尔巴哈人本学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主要表现在他的历史观的唯心主义,换句话说,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和历史是彼此完全脱离的。这种不彻底性正是由于直观性所导致,因为费尔巴哈哲学固有的直观性,使得它只能看到感性的世界和肉体的人,而看不到作为实践主体的人在改变客观世界和创造历史中的作用,看不到在实践中形成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等在实践活动中所展示出的能动的世界。

因此,当费尔巴哈由研究自然界转而探讨社会历史时,由于看不到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和来源,又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历史唯心主义的泥潭。费尔巴哈在自然观上坚持了唯物主义,而在历史观上又放弃了唯物主义而陷入唯心主义,因此我们又将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称为“半截子的唯物主义”。尽管费尔巴哈的哲学存在致命缺陷,但它却为马克思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石,马克思并没有全盘否定费尔巴哈的哲学,而是在充分肯定其合理价值之后深刻清算了其存在的局限性,并进而对其实现了全面超越。马克思对费尔巴哈哲学彻底超越,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关于自然界的理解。费尔巴哈认为自然界是先于人而存在的,人是自然界的产物,并且自然界自存在以来就始终如一,而马克思则认为实践活动构成了自然界存在的基础,自然界并非从来就有,也不是永恒如此,它是在现实的个人的实践活动中生成的。

(2)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解。费尔巴哈眼中的人只是感性的存在,而不是感性的活动,他将宗教的本质归结为人的本质,他假想出一种抽象的人类个体,并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类”,理解为许多个体内在的无特色的一般性。而在马克思看来,人并不是抽象的人,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从事一定的实践活动的人,即“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3)关于人类历史发展基础的理解。费尔巴哈认为历史的发展是由于宗教的变迁引起的,而马克思则明确指出实践活动是人类历史的基础。

(4)关于宗教的理解。费尔巴哈认为宗教不过是世俗世界的幻想。对此,马克思是赞同的,但马克思又进一步对宗教产生的根源做出了说明,他认为宗教产生后根源就在于世界的生产和交往在实践活动当中。因此,宗教的本质不存在于虚幻的上帝那里,而应该到物质世界中去寻找。综上所述,马克思克服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直观性缺陷,将整个感性世界置于人的实践活动的基础上进行考察,从而,旧唯物主义就被新唯物主义――实践的唯物主义所取代了。

马克思通过对费尔巴哈哲学的批判和超越,通过对历史的研究和分析,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彻底批判,发现了其全部哲学思想的基础――实践的唯物主义。这使得马克思在研究社会、历史、技术、经济等问题时,始终坚持贯彻其研究的基本准则,这些基本准则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有着较为全面的论述,具体讲:首先,马克思强调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就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

个人并不是抽象的,而是现实的个人,是从事一定物质生产活动、处于一定社会交往关系中的个人。这一前提不是任意提出的,也不是教条的理论,而是根据历史的发生、发展与人类的活动的发生和变化而提出来的。其次,马克思指出哲学研究的真正出发点即为现实生活的世界。因为“在思辨终止的地方,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的实证科学开始的地方。”同时也“只有在现实的世界中并使用现实的手段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

再次,马克思认为人类活动的前提是生产。“可以根据意识、宗教或随便别的什么区别人和动物。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即迈出用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这一步的时候,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分开来。人们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同时间接地生产着自己的物质生活本身。”

生产并不是简单的制作,生产与生活、社会和历史是四位一体的,同步发展的,生产创造了人,同时也创造了人的历史。生产性的活动构成了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它既包括为满足人们生活需要所进行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也包括物质生活本身的生产,同时还包括社会关系的生产和意识的生产。生产是人类活动的前提,一定的生产方式决定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一定的生产方式也决定了社会的存在状况,历史的主题即是生产性的。以上这几个方面共同构成了马克思进行哲学研究的基本准则。

由于马克思始终关注人、关注现实、关注生产,因此,马克思的技术哲学始终面对的是技术的事实本身,他看到了技术实践的重要作用与意义。在技术问题的研究过程中,技术不单单是与生产、与机器有关,技术与社会、历史、政治都有着联系。

正如马克思将机器大工业时代的机器比喻为“机械怪物”一样,看似是形象的比喻,实则透过怪物我们体会到的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严苛、工人生活状况的卑微以及资本家为了牟利而不择手段的丑恶嘴脸。马克思从未孤立技术活动,而是始终将技术活动与资本主义制度、科学发展水平、工人生活状况、社会发展背景等紧密相连。其实,这就是技术的事实本身,它所展现给我们的不是一幅画,而是一个广阔的图景,透过这一图景我们才能真正洞悉到人的本质和历史的本质。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