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语录经典_净空法师名言语录

2017-06-19

净空法师,俗名徐业鸿,一九二七年出生于中国安徽省庐江县。一起来看看净空法师语录吧!!以下是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净空法师语录经典,希望你喜欢。

净空法师语录经典

1) 经读多了、听多了,对于这些事情知道得很清楚,自己也会讲,为什么还会被它障碍?这就是一些人所说的“看得破,忍不过”。为什么忍不过?习气太重,也就是妄想分别执着太重了,我们没有在这上下功夫。

2) 拜佛,这也是修恭敬心,修一切恭敬——我们对人对事对物,都要像对佛这样的恭敬。我们以诚敬心处事待人接物,无论顺境逆境都用真心,这就是拜佛。

3) 我们供养父母,甘旨无缺是事相上的供养,如能成圣成贤,符合父母的希望,是真供养。供养佛,香花灯烛是事相上的供养,依教奉行乃是真供养。

4) 古大德常教人回头是岸,从哪里回头?从五欲六尘回头,从自私自利回头,从迷惑颠倒回头,从一切罪业回头。

5) 命由我作,福自己求。

6) 佛经的文字称为“变体文”,换句话说,是当时的白话文,它比古文容易懂得多。翻经大德为什么要这么作法?目的是让文学水平低的人也能看得懂佛经。

7) 我们多读一点佛经,多听、多记一些,以为自己智慧开了,错了,那是记问之学。智慧开了,你烦恼、无明没断,要晓得那不是智慧,那叫“世智辩聪”。

8) 佛看我们迷惑颠倒,他以种种方便来诱导我们、启示我们,希望我们豁然觉悟又恢复到本觉,这就是佛度众生。

9) 真正佛弟子,第一个对于佛陀真诚的教诲,要深信不疑;第二对于佛所讲的道理,要透彻地理解;第三个佛所说的至善的行为,要真正做到。

10) 佛门常讲,“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这是真正的慈悲。这个慈悲心是从本性里面生的,自然流露的,是清净的,是平等的,没有说对这个我特别喜欢,那个讨厌,没有。

净空法师名言语录

1) 佛讲众生有八万四千烦恼,八万四千是无量烦恼的归纳,并不是只有八万四千。佛是大医王,能治一切众生的病。八万四千烦恼是病,八万四千法门是药,佛用各种法门来对治不同根性众生的病。

2) 起念即妄,真如本性中并无念故。凡夫染念不停,不得不借用念佛之念,治其住尘之念。盖念佛之念,无非真如之本体,却是趋向真如之妙用。真如是清净心,佛念是清净念,同是清净,得以相应,所以念佛之念,绵绵密密,能至念而无念,故曰胜方便。

3) 上善是根本善,我们身口善是下善,不是上善;上善是指心里头没有一个恶念,对人、对事、对物一片慈悲,全心全力照顾别人、帮助别人。

4) 如果在世界上有八千人,真正断恶修善,放下贪嗔痴慢,学习伦理道德,起心动念与一切善法相应,把这个恶法统统都放下,地球上这些灾难都沒有了。

5) 佛法重实质,不重形式,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只有讲经教学,没有形式;形式上大众在一起修行,是以后祖师大德们提倡的。修行是个人事情!自己认真努力断烦恼,把自己的贪嗔痴习气除掉,这才叫修行。

6) 阿弥陀佛这一句佛号,确实能治众生一切病,能治众生烦恼病,能治众生妄想病,能治众生牵肠挂肚的一切病,能治众生生死病,所以释迦牟尼佛赞叹阿弥陀佛是大医王。

7) 要积功累德,不但要抓住机会,还要有高度的智慧。佛法里面常讲要种福田,你是不是真的种在福田上?你要认识哪些是真正的福田,哪些是假的福田,你自己要用智慧去辨别。

8) 正觉,梵语讲“三菩提”,是阿罗汉跟辟支佛的地位;正等正觉叫“三藐三菩提”,是菩萨的地位;佛是无上正等正觉,在佛经里面称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们学佛,求的是什么?求的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9) 一切染幻皆应空有不著,娑婆是染虚妄,西方是净虚妄,西方极乐世界以及华藏世界均是唯心所现,不是外面来的。知道西方佛全是心中变现出来的,即不著有,而求见佛生西即不著空。非仗他佛之力,自佛不易现前也。

10) 世出世间法,都是以做人为基础。做人里面,最重要的,就是如何把人际关系处好。古人有所谓“做事难,做人更难”,这是真的,一点也不假。

11) 每天不一样,这个我们现在还做不到,我们现在充其量只能做到每个星期都有进步,进步的幅度有高有低,最低的限度也有一点小进步。心愈来愈清净,业障愈来愈少,智慧愈来愈增长,这样修学才能得到佛法真实的利益——离苦得乐、法喜充满。

12) 善人、恶人,都是修行人的一面镜子!善人是我们的大善知识,恶人、冤家对头也是我们的大善知识,没有这些人,我们不能成就。

13) 一定要知道,凡是会引起你发脾气的,都是魔现前。魔看到你功德修得那么多,没法子破坏,就想办法让你生气。你也真乖、真听话,就把功德烧掉,这是什么?没有智慧。

14) 佛法是为道,不是为学。老子说得很好,“为学日益,为道日损”。道修什么?就是修的清净心。

15) 这个世间人,被财迷了心窍,患得患失,一生都过着苦日子——没有的时候想贪有,有了又怕丢掉,真的是天天在操心,结果那都是冤枉心。

16) 六祖讲“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世间有没有过?过太多了,什么叫不见?不是你眼睛没看见,不是耳朵没听见;眼也见,耳也听,眼见耳听为何不见?心清净,没有放在心上。

17) 佛法永远是慈悲的,永远是和谐的,如果家庭不和,那你就要特别留意,要认真地去反省,你要肯定佛法没有错误,是你自己学错了!

18) 我们晓得,所有一切法门,在今天一生当中决定可以成佛的,只有念佛求生净土,所以我们要把这个法门介绍给已经学佛的人。他不能接受,那他有障碍;他有障碍,我们要有耐心慢慢地等,等他业障消除之后,他就会回头。所以要有耐心,要能够欢欢喜喜地去帮助他。

19) 我们自己得到了,知恩报恩,我们要怎样报佛恩?我们要帮助佛弘法,推广佛陀的教学,让一切众生都能得到佛法真实的利益,这就是报佛恩。

20) 真诚清淨平等正觉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

关于净空法师名言语录

1) 佛没有心想,所以佛境界里一切法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不常不断,不一不异,法尔如是,这是诸佛如来、法身菩萨所见到的真实境界。

2) 十大愿王以礼敬诸佛列为第一,礼敬并非仅向佛像叩头礼拜而已,是无论善恶,对一切人均要恭敬,一律平等看待,此系菩,不要想到“有能布施的我”,不要想到“有接受我布施的人”,不要想到“我布施的这些物”,这叫“三轮体空”。

3) “一心称念”,这个频率跟诸佛如来心波的频率相同,自自然然就结合成一体,频道就接通了,通了就是加持、保佑。稍有妄想、分别、执著就不通。

4) 佛的大殿我们叫大雄宝殿,这“大雄”就是大英雄,他能吃人所不能吃的苦头,能忍受一般人不能忍受的苦难,能为人之所不能为,这是大人物。换句话说,一般人做不到的事情,佛可以做到。

5) 闻不到正法,没有圣贤教诲,苦难就多了!在一切苦难当中,愚痴最苦,为什么?愚痴,对于一切事实真相无知、迷惑,于是随着自己的情绪造业,这一桩事情就太可怕了!

6) 有人学佛以后半信半疑,还要找鬼神卜卦算命看相看风水,还要知道吉凶祸福,对佛菩萨没有信心。这样夹杂,何时可得一心,何时能得禅定?何时能开智慧?殊为渺茫。

7) “护持一切佛种”,先要萨道之基础。

8) 文殊菩萨教我们要“系心一佛”,系是系念,心里面常常挂念着,念什么?念一尊佛,系念在一尊佛上。我不系念行不行?不行。你要不系念一尊佛,你会胡思乱想,你系念的东西太多了。

9) “无我、无私”,我常常念着这两句话。我们学佛,转恶为善、转迷为悟、转凡成圣,就从这个地方转。

10) 世间第一桩事业,真正有价值的事业,真正有意义的事业,莫过于教育。你看这些从事于教育工作的人,为国家、为社会,奠定和平、安定、繁荣、兴旺、幸福的根基,他们在播种、在造福,让大家享福,所以这是无比殊胜伟大的事业。

11) 学佛,要紧的是学放下。佛教我们放下,这个“放下”不是事上放下,是心上放下。

12) 依照经典所说的理论、方法去修学,契入的境界与经典上所讲的相应,这就是正法;如果我们废弃戒律,曲解经典的理论,在日常生活当中与佛菩萨的境界完全相违背,这就是邪法。

13) 佛法重在行。解是手段,行是实质,你能解不能行,你一生所修学的全都是福德,没有功德;能解又能行,福德就转变成功德。

14) 他没遇到佛法,这是没这个福份。即使遇到了,遇到了不懂,也等于没有遇到;或者是懂,懂得不多,懂得不够深度,影响了信心。如果不能够建立坚固的信心,那个信心就像俗话所谓的露水道心,若有若无。

15) 人生苦短,弹指之间就过去了,所谓是“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何必去造业?人不能不觉悟,不能不及早回头,所以断恶修善要趁早,要赶快!

16) 清净是自受用,慈悲是他受用。清净是对自己,不是对别人;慈悲是对别人,不是对自己。

17) 无论什么事情,看淡一点好,不要太认真,心地愈清净愈好,心量愈大愈好,为什么?与自性相应。

18) 身的恶业有三个,杀生、偷盗、淫欲;反过来就是身的三善业,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你看这个标准多么简单!这个标准的境界浅深广狭,完全看你自己的善根、因缘、程度。

19) 古大德教我们多念佛,诸位要晓得,念佛就是消业障,为什么?你起心动念打妄想就是业障,你一天到晚讲废话是业障。

20) 世间法叫“为学日益”,它是讲知识,讲学术,我知道得愈多愈好。佛法是为道,道是心,为道要日损,损是减少,减少什么?减少你的妄想,减少你的杂念。

21) 一定要晓得,清净心起作用就是般若智慧;我们心不清净,你再聪明、再有智慧,都叫世智辩聪,不是般若智慧。

22) 依智不依识,智是理智,识是感情,学佛的人不要感情用事,头脑要冷静一点,要理智一点,才不至于做错事情。所以要冷静、要理智,决定不能感情冲动。

23) 你不信、不愿、不念佛,没有佛保佑你,你就是无福之人!你真肯信、肯愿、肯念佛,一切诸佛都保佑你、都护念你。一切诸佛之所护念,这是福大。只要你发心,万缘放下、闻经受持,无论你是菩萨、是罗汉、是凡夫,甚至是阿鼻地狱众生,统统都得不退转于无上正等正觉,这是慧大!

24) 改过是修福的基础。修福先要改过,就是先要消灾。先不求福,先消灾,修的福才能真正得到受用,诸佛菩萨、天地鬼神赐福,我们才能接受。积习不消除,去修福,福来了往往造更大的罪业。

25) 真正学佛的人,永远生活在感恩的世界!无论是顺境逆境、善缘恶缘——缘是讲人事,善的人事、恶的人事,对我们修行人来讲,统统有恩德。什么时候你能够在这个角度里面看清楚,你的境界就会不断向上提升。你的功夫得力了,你肯定是烦恼轻、智慧长。

26) 我们世间,有的父母对于儿女,儿女有时候不孝顺,父母有的时候还会痛恨这个儿女。佛不会的,众生做再大的恶业,佛还是念众生,这真慈平等。

27) 的确是多生多劫的善根福德因缘今天成熟,这才能遇到。遇到佛法,听到佛法能够听得懂、听得欢喜,又能发心信受奉行,这个好难得。更难得的是遇到正法,现在是末法时期,要遇到正法,实在不容易。

28) 一定要知道,道场的功能是教化一方!能劝这一方人断恶修善、破迷开悟,这个道场建的有功德;如果这个道场做不到这桩事情,甚至于把众生修行道路指错,那他要背因果责任,这个因果责任都是在地狱。

29) “福”是从善行来的,行善是因,得福是果,业障没除,福也不易得到。先要修清净心,心地清净是第一善。心地不清净,纵然修善,善里有搀杂,不纯,业障消得不彻底。使自己心地清净,要改过,将心地真正做洗刷的功夫。

30) 佛家的宗旨是“慈悲为本,方便为门”,可是佛家又说,“慈悲多祸害,方便出下流”,我们听起来好像是很矛盾,其实它有道理,就是慈悲跟方便都要建立在般若波罗蜜的基础上。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