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2015全国两会心得体会

2017-03-13

3月4日,2015年全国两会开幕的第二天,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就来到民革、台盟、台联界别联组会听取委员意见并发表了“四个坚定不移”的对台讲话——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坚持共同政治基础、坚定不移为两岸同胞谋福祉、坚定不移实现民族复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也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对台工作做了进一步阐述。这些从全国两会传出的“重量级声音”,从理性和情感两个层面,集中表达了大陆继续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实现民族复兴的自信,坚决反对“台独”分裂行径的立场以及全心全意为两岸民众谋福祉的真诚态度。笔者试图从三个方面——“九二共识”不可回避、两岸道路不可走错、台湾问题不是热门——来对此进行解析。

一、“九二共识”不可回避

在专程看望出席政协会议的民革、台盟、台联委员时,习近平特别强调了“九二共识”对于两岸和平发展的“唯一性”。他指出,“九二共识”对两岸建立政治互信、开展对话协商、改善和发展两岸关系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如果两岸双方的共同政治基础遭到破坏,两岸互信将不复存在,两岸关系就会重新回到动荡不安的老路上去。两岸同胞要对“台独”势力保持高度警惕。翌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阐述对台政策时表示,“我们将坚持对台工作大政方针,巩固两岸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政治基础,保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正确方向”。习李在阐述对台工作方针时相继强调“九二共识”、反对“台独”,岛内舆论普遍认为,这释放出“九二共识”不可回避的信息。

“九二共识”不可动摇,早已是深入两岸民心的主流民意,在两岸人民追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必须有“九二共识”的保驾护航。然而,这个过程并不顺利。2014年初,台湾爆发“反服贸运动”,使原本有利于台湾民众福祉的两岸服贸协议被无限期搁置。去年底的“九合一”选举后,面对两岸和平稳定重要基石的“九二共识”,某些得势的政治势力或是不承认、或是模糊处理,甚至还有人发出“只要赢得大选,大陆就会向自己靠拢”的荒谬言论。面对即将到来的2016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期待和平与发展的许多台湾民众无不忧心忡忡。

有台媒注意到,今年是继2012年后,“反台独”再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再上一次是2008年,恰巧都是在新的台湾地区领导人就职前;所以,习李此次对“九二共识”清晰而坚定的表态,是给仍做着“台独幻梦”、夜郎自大的岛内政治势力划下的一条不容亵渎、不容逾越的红线。台媒并强调:百年前神州为之恸哭的“甲午割台国殇”在中国醒狮已然雄踞东方的今天,不仅不会重演,也决不允许任何人任何势力在“两岸同属于一个中国”的根本问题上反反复复地耍小聪明、打擦边球。

始终把“九二共识”作为同台湾当局和各政党开展交往的基础和条件,这是大陆的一贯观点,也是现阶段两岸关系继续和平发展的必由之路。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坚守“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九二共识”,两岸才得以建立了政治互信,双方关系才得以改善并实现了历史性突破。诚实面对这一事实、积极参与到和平发展进程中来,才是真正为两岸民众谋福祉,才是真正有良知的政党该做的事。对于大陆的表态,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3月5日通过公开场合向美国客人再度重申“九二共识”,被认为是对习总书记讲话的快速回应,这表明两岸在“九二共识”上有着高度的认同,表明在马英九剩下的任期内两岸关系将继续保持、推进稳定的和平发展关系,同时也是在提醒岛内某些势力:在“九二共识”一点上,没有任何回避与妥协的空间。

二、两岸“道路”不可走错

2008年以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同时也伴随着不断涌出的新情况新问题,影响着台湾民众对未来道路的信心。此次全国两会,习近平与李克强同时将坚持“九二共识”和反对“台独”在同一段落中陈述,正是为了确保两岸关系的发展始终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行。“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一条维护两岸和平、促进共同发展、造福两岸同胞的正确道路,也是通向和平统一的光明大道”,这是两岸和平发展8年来的经验总结,所以“两岸同胞要精心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果”。

过去的2014年,大陆与台湾的两岸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实现互访,两部门常态化沟通机制得以确立;两岸贸易额近2000亿美元,大陆居民赴台旅游超过300万人次;大陆新晋首富马云在岛内一路好评,成为台湾青年的“创业榜样”;大陆选秀节目走红台湾,变身许多年轻人追梦的新舞台……尽管这一年两岸关系经历不少波折,但仍然展现出合作共赢的良好前景,正是由于双方共同选择的和平发展道路展现出了强大力量。

最新民调显示,台湾岛内认同自己是中华民族一分子的受访民众比例依旧高达84.9%。习近平此次讲话首次使用要扩大台湾基层民众“获得感”这一表述,并重视为台湾青年提供发展机遇,体现了大陆对台政策重视普通民众受惠,这些富有人情味、手足情的郑重表态,也让人们看到了两岸关系值得期待的未来。人民群众是两岸关系的主体,是决定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最根本力量与最终决定力量,让和平发展成果成为百姓的幸福增长点,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应有之义。就像大陆各级政府机关的名称都冠以“人民”二字,对于两岸关系的未来,大陆也从来都是以两岸百姓的福祉为行为准则,正所谓“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两岸关系发展的每一步政策里都有着“人民”,才造就了两岸今天的骄傲。

“和平统一”与“台独分裂”,这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也必然带来截然不同的结果。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反对“台独”,才能避免重蹈覆辙;两岸同胞需要携手维护并延续来之不易的和平发展成果,选择光明正确的道路。就大陆方面来说,随着综合实力的增强,也日益有自信、有能力主导两岸关系沿着这个正确方向前行,将两岸民众的福祉最大化。习近平强调,从根本上说,决定两岸关系走向的关键因素是祖国大陆发展进步。这便是大陆对于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强烈意志与高度信心,当前的两岸关系,离不开这种自信。

三、台湾问题不是“热门”

台湾《旺报》发文指出,细看历年的总理政府工作报告,在几万字篇幅里涉台只有几百字,对大陆来说,解决台湾问题绝对不会比解决十几亿人民的温饱问题重要,更不会比解决钓鱼岛问题重要。加上美国官员最近也说,台湾问题不是热门问题,才是一件好事,“可见中美都不希望因为台湾问题而挑起争端。台湾的在野党,将来可能的执政党,是否也应该思考:怎样让大陆不再重视台湾问题?”

也许,台湾问题不再是热门话题,便是两岸和平发展达到了一个较高境界,两岸一切的交往与交流都变得自然而然、水到渠成,自然也就不会再是引发各方关切的“新闻”。“拉近心理距离”的提法此次进入政府工作报告,便表明了大陆在这方面的努力,未来在推动两岸关系发展时,大陆会更加注重两岸民众的感受,重视两岸民众的沟通和相互理解,这是“两岸一家亲”理念的深化与延续,也是两岸达到“较高境界”的必经途径。当然,不“热门”不等于不重视。习近平在今年两会参加的首场会议就是围绕两岸关系展开,即表明了中央领导对于对台工作的高度重视、对台湾人民的关切。

对于两岸同胞共圆中国梦,对于让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带来的红利,大陆一直站在统筹全局的高度看待和解决,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不为茶壶内风暴所动,以实力为先导、以民生福祉为政策依归,这便是“两会最强音”传达出的要义。“统则强、分必乱”,这是历史规律;从来都是实力共同体赢得胜利,亦是一条真理。它们告诉两岸民众:一定要共同努力,合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给自己带来真正的幸福,因为“台湾的前途系于国家统一,台湾同胞的福祉离不开中华民族的强盛”。

习总书记第一次以“获得感”表达对政策的期许,李总理第一次将“拉近心理距离”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国台办主任张志军强调“台海和平稳定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最大的‘有感’红利”——这些全国两会中的“两岸最强音”,不仅带给台湾同胞善意承诺,更展现了大陆在制定两岸政策时的同胞情与自信心。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两岸同胞命运紧密相连,无论是从理性还是感情上讲,两岸同胞都没有理由不携手同心,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