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黄帝妻子的传说故事

2017-05-27

我们中国人都会说我们是炎黄子孙,这里的黄指的就是黄帝,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有关黄帝妻子的传说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有关黄帝妻子的传说故事

黄帝的家庭生活比正常人要热闹些,因为他有四个妻子。

老大叫嫘祖,也是一个伟大的女性发明家,她发明了养蚕抽丝,用蚕丝制成轻柔的绸缎。可以说,中国纺织品至今仍然在世界享有盛名,就是得益于嫘祖的创造。嫘祖除了养蚕,还喜欢休闲旅游,她南游时,死于衡山的道路上,因此又被后人奉为道神。

老二叫女节,她虽然没有什么伟大的发明,但也在历史上据有一席之地。曾有一次,大概是黄帝不在家,女节怀孕了……据研究,她怀有身孕之时,夜空中忽有大星如虹,跌落到江水中央的一座小岛之上,女节眼见如此怪事,忽然之间就怀孕了。黄帝本人对女节的解释信之不疑,别忘了,黄帝本人的母亲附宝,也是以这种方式怀上身孕的,黄帝家人显然更中意这种先进的怀孕文化。

老三叫彤鱼氏,四个妻子中属她最低调,既没有什么伟大的发明创造,也未曾亲睹不明飞行物。

黄帝的第四个妻子却是大名鼎鼎,她叫嫫母,是中国历史上四大丑女排名第一的。传说她的容貌,额头像锤子,鼻子坍塌下陷,肤色黝黑。虽然容貌不漂亮,但黄帝最爱的就是她,因为她道德高尚,为人端庄。黄帝经常拿嫫母为例子,劝说那些容貌不佳的女子,说:长得丑点又有什么关系?没有关系,女人丑点不可怕的,可怕的是内心缺少贤良。

据记载,黄帝之所以喜欢嫫母,是因为她还担负着保护黄帝人身安全的重责。每当黄帝出巡,就让嫫母在前面开道,她的模样吓得路人惊恐逃窜,所以嫫母又被奉为险道神。后来黄帝的正妻嫘祖死于衡山之道,黄帝命嫫母在衡山监护,如果老百姓敢不供奉嫘祖,就由嫫母出面镇吓。

黄帝的前三个妻子分别来自三个势力庞大的部族。正妻嫘祖是西陵氏的女儿,第二个妻子女节,是方雷氏的女儿。最低调的第三个妻子,来自彤鱼氏。这表明,黄帝时代的婚姻与爱情,都沾染上了浓重的政治色彩。婚姻不过是政治联盟的产物。

第四个妻子嫫母,却没有任何势力背景,所以她在家中的排行最低,实际上是沦为了家族的仆佣。但也有研究学者怀疑,所谓嫫母的丑陋,不过是她为了震慑敌人,取得战场上的胜利,出门时脸上故意戴上凶恶的面具,实际上她是一个很美貌的女战士,是黄帝的贴身护卫。

年代过于久远,事件无可查。但据记载,黄帝一共生了三十五个儿子。但遗憾的是,这支家族的神性到了黄帝之后戛然而止。黄帝的儿女们个个都是普通平凡之辈,再也未能重演先祖时代的荣光。

虽然如此,黄帝仍然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他对中华民族的贡献,除了奇特的家人之外,还有些同样痴迷于发明创造的臣子。

轩辕黄帝的传说故事

传说中的黄帝是一位圣王明君,也是一位修道的人,他一统华夏,“职道义,经天地,纪人伦,序万物,以信与仁为天下先”,在治世的同时修身证道,以德教化百姓,为中华传统道德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传黄帝生下来两个多月就会说话,十岁时就对当时情形有相当了解,明了自己的责任,注重修身积德,长成后更是个聪明非凡的人物。

他即位后,看到当时诸侯中的九黎族蚩尤暴虐百姓,诛杀无辜。为了拯救人民,他征召各路诸侯兵马讨伐蚩尤。但蚩尤凭借妖术,黄帝之兵不能前进。于是黄帝在琼林台虔诚向上天祈祷,请求天命,西王母便命使者授给黄帝玉符,天帝又命玄女教给他兵机,授予《九鼎神丹经》、《阴符策》等,赐给他九天六甲兵信之符,黄帝在神兵的帮助下克伏了蚩尤之党,平定四方,天下始归一统。

黄帝划分州野,制礼兴乐,教化百姓,率民以事天。黄帝在打败蚩尤后,于当年七月又来祭天,感谢上帝帮助之恩;三年后的八月第三次祭天,报答上帝使国家强盛,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他在泰山上举行了“封禅”仪式祭祀天地。在泰山顶上筑坛,行祭天礼,叫封;在泰山下的小丘除地作平坛,行祭地礼,叫禅。黄帝得到了天赐的宝鼎——铜鼎,在那时是极其珍奇的;有凤凰衔着卞图送给他,图中之字是“慎德、仁义、仁智”六个字;又有黄龙捧河图洛书献给他,这些都表明是天下安宁、大祥的征兆。

黄帝曾向玄女询问治国之道,玄女回答:“君无为而民自化,君好静而民自正,君无事而民自富,君无欲而民自朴。以文善化,循循诱导;惩恶扬善,扶弱济困;上应天理,下顺民心;行仁义,施德惠;立正法,塞邪道;修庙堂,祭祖明;四方怀德,百姓感化;以正治国,以德服众,以理教化,慈悲宽宏……”黄帝又问:“何谓王道之弊?”玄女回答:“官昏庸而贪,丧德而暴;积乱于内,引患于外;伐民纵暴,好歹倒悬;民冤不伸,恶暴不除;不树中枢,众心散乱;疏于善化,邪风盛行;浪费铺张,天降饥荒……”,黄帝问道“有人隐居山林修行,言能归九天,可否?”玄女回答:“有根基者、有善慧者、有功德者,天必应之,随缘而归。若不修心、修德,多邪念,则难有机缘,纵然修行百年也难归矣。”黄帝问:“可否知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玄女回答:“观现在,就知过去;看今世作为,即知后世祸福。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天道昭昭,善恶分明。”黄帝本来是智慧绝伦之人,经玄女一说,自然是声人心通。

黄帝几经跋涉,寻真访隐,问道修道。他登崆峒山,问广成子以大道,广成子告诉他至道之精要:“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摇汝精,存神定气,方可长生”。之后他又到过峨嵋山,见天皇真人于玉堂,天皇真人讲道:“顺应大道,以德治世,便可以把天下交给他;一切行为合乎天理,便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

黄帝尊奉有德,任人唯贤,他常听从贤臣的忠告。黄帝还将全国共分九州,提出以“德”施天下,修德立义,惟仁是行;设立“九德之臣”,教养百姓九行,即孝、慈、文、信、言、恭、忠、勇、义,要求官员节简朴素,以身作则。

黄帝观测日月星辰运行规律以制定历法,确定天下万物名称;教百姓造屋筑城,播百谷草木,制造舟车,养蚕制衣,史称当时的百姓“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黄帝还以甲、乙等十天干,子、丑等十二地支、六十甲子循环来纪时、纪日、纪年,定度量衡之制。黄帝令擅长描摹绘画的史官仓颉搜集、整理文字。仓颉揣摩文字,废寝忘食,感动了神明,有凤凰衔来神书,历经数年,造出?a href='//www.xx.com/aihao/zhongzhi/' target='_blank'>种植煌姆牛⑶叶ㄏ铝嗣扛龇潘淼囊庖澹斐晌淖郑铱颂斓丶涞陌旅兀姑褡逦幕哟擞辛艘桓鑫裙痰脑靥濉;频哿罾止倭媛鬃髀桑媛自谏焦戎姓业绞屎系闹窆芤宰黧铮邓纳糇骰疽簦褪?ldquo;黄钟之宫”,又制成长度不同的十二个管,应十二律,并以他听到的凤凰的鸣声来校正它们,后来又相应铸了十二个钟作乐音的标准。黄帝祭天于泰山时,亲自创作了第一支乐曲《清角》,人称天乐,曲调昂扬激荡,感天动地,流传后世。黄帝与岐伯诸人讨论医理,作内外经,有《素问》、《灵枢》等各种医书,使百姓疾患得以治愈。

相传黄帝后来以功德隆重而得道升天,民皆仰望和赞颂。《管子》一书写道:“黄帝之治天下也,其民不引而来,不推而往,不使而成,不禁而止。故黄帝之治也,置法而不变,使民安其法者也”

黄帝带头实践修之身而天人合一治世,依据大道的规律法则创立了符合大道规则的人间法律,给人们指明精神回归、淳德归道之路,使道德作为人们恪守不离的思想行为准则。当时社会,尊道是人们共同自然信守的共识,维系着仁治社会状态,人们的心灵和行为都充满着上善,通过修身能够直接与大道相感通,与神相感应,与人为善,慈爱万物。黄帝的丰功伟业和海纳百川的精神,使人们充份感受到人文始祖和中华民族祖根文化的魅力和身为华夏儿女的骄傲和自豪。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