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研究

2017-03-16

一、战略成本管理概述

众所周知,战略主要是谋划整体发展目标和发展趋势,对企业整体计划和策略起着极其关键的指导作用。战略一旦确定,将会在很长的时期内对未来整体格局的发展演变产生重要的引导作用。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战略化将日益对企业生存和发展产生重大影响,正是在这种环境下逐渐形成了战略成本管理。所谓战略成本管理就是从战略的高度从成本的源头识别成本驱动因素,分析和管理价值链,以降低成本并提高战略地位为目标而最终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一种现代成本管理方法。战略成本管理作为管理会计的新领域,在战略管理上运用成本管理信息,其目的在于促进企业履行管理职能,以提高长期效应,减少或避免短期行为损害长远利益,确保企业以正常的活力和秩序运行,并促进企业实现战略规划。这就要求人们不但要考虑成本节约,而且更要重视成本避免,以成本预防为立足点,关注整体经济效益的提高。

与传统的成本管理相比,战略成本管理具有长期性、全局性、外延性等特点。首先,战略成本管理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地工程,其目的不只是为了降低成本,更重要的是为了获得并保持长期持久的竞争优势,并为企业长期生存和发展提供保障,以长远的战略目标为落脚点;而传统的成本管理则偏重于短期的管理,属于战术性的成本管理。其次,战略成本管理从企业的全局出发,进行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成本管理,以企业整体发展战略为依据制定成本管理范畴。它以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作为出发点,不仅分析企业内部价值链,而且还分析行业价值链和竞争对手价值链,以知己知彼,总揽全局;传统的成本管理则仅仅局限于为降低成本而降低成本以达到成本最低化,而成本最低化并不意味着企业能够取得长期的竞争优势。再次,战略成本管理从企业的外部环境出发,不仅重视与上游供应商的联系,而且还重视与下游客户和经销商的联结。因此,它必然将成本管理向前延伸到采购环节乃至前期设计环节,向后延伸至售后服务环节。而传统成本管理则主要侧重于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过程,却忽略了与外部环境密切相关的供应与销售环节。

二、战略成本管理的优势

第一,有助于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成本管理是企业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的有力手段,也是企业培养核心竞争力的一种有效途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获得并保持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是企业进行战略成本管理的主要目的,由此可见,企业成本管理的目的不只是为降低成本而降低成本,更重要的是为了获得并保持企业长期持久的竞争优势,成本管理与企业的战略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如果某项成本降低途径不利于保持或提高企业的战略地位,则应弃之不用,反之,如果某项成本的增加能够促进企业竞争实力的增强,则增加这种成本是值得的。由此可见,战略成本管理是以系统的、全方位、多角度的观点来看待企业成本的。决定成本的存在与否主要是成本与企业发展战略的一致性。

第二,拓展了企业成本管理的范围。企业战略成本管理是以企业采取的战略为基础,通过建立一系列相应的成本管理制度与措施,展开对企业经营战略的全面成本管理。其成本管理的范畴是全局的、系统的、多角度的,突破了传统的企业边界。首先,战略成本管理把降低成本的工作从管理部门拓展至采购、生产和研发等各个部门,形成全员式的降低成本格局,形成纵横贯穿企业内部各部门的“组织化成本意识”,并且成本管理不再仅停留在产品生产过程的耗费上,而且还包括研究开发、采购及售后服务等环节,如生产前的产品研发与设计成本、材料采购成本、生产后的产品销售成本和售后服务成本等方面。其次,战略成本管理将成本管理的对象从单纯地关注企业内部活动,延伸到企业外部,不仅重视与上游供应商的联系,而且重视与下游客户和经销商的联结,形成系统的全过程的成本管理格局。另外,战略成本管理要求企业对竞争对手的成本信息进行推测并分析,通过比较分析找出企业自身与竞争对手之间的成本差距,改善企业的成本结构,提升企业的成本与竞争优势。

三、我国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现状

(一)成本管理观念落后

从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来看,当前战略成本管理的工作未得到有效的执行很大程度上由于管理人员的疏忽大意。部分管理人员不熟悉甚至不了解新的管理理念,观念更新意识淡薄,其成本管理理念依旧滞留在传统成本管理的方式下,更多的关注生产阶段的费用而忽视研究开发、采购及售后服务环节等非生产阶段的费用支出,成本管理的重心仍然是为降低成本而降低成本,未能从战略的高度统筹兼顾,系统地进行成本管理,以实现企业整体价值最大化。很显然,这种简单地只依靠内部和短期的成本节约来获得短期微薄的收益,难以促进企业取得并保持长期竞争优势。

(二)成本过程管理机制不完善

目前我国企业成本管理机制仍然不够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缺乏严格有效的成本管理监督制度。没有严格的成本管理监督制度,成本管理部门和人员很可能为了粉饰其经营业绩而篡改成本数据资料。这样导致决策人员因无法获得真实、准确的成本信息资料而无法科学决策,而且不能促进成本管理机制正常地运行。第二,缺乏健全的成本管理激励制度。对于成本管理效果理想、经济效益较以前有所提高的部门和人员,如果缺乏有效的激励或者激励制度未能有效地贯彻执行,则会挫伤这些部门和人员参与生产经营及成本管理的积极性。第三,缺乏主动性和全员参与意识。成本管理的工作需要全员的配合与共同努力,而今仍有部分部门和人员把成本管理当作财务人员的工作,而没有积极地、主动地参与成本管理,结果导致企业通常难以实现其成本预算和成本控制目标,甚至使全过程控制的成本管理最终演变为财务部门的“秋后算账”。

(三)战略成本管理人员的素质偏低

目前,我国企业的管理者和会计人员对战略成本管理的认识还不够深刻,缺乏战略意识,更谈不上对其开展广泛的应用研究。战略成本管理所涉及的知识非常广泛,这就对会计人员或其他从事战略成本管理的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我国企业会计人员及其他管理人员的素质仍不能适应战略成本管理的要求,其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 成本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目前,虽然我国一部分企业存在内部控制,但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健全,没有覆盖一切部门和全部人员,仍未渗透到企业所有业务领域和所有操作环节,使企业会计信息因内部控制失效而造成的会计工作秩序混乱、核算不实而严重失真。如伪造会计数据,私设“小金库”,虚列成本,瞒报收入,人为调节利润,偷税漏税等。另外,相当一部分企业管理人员对内控制度的认识仍不够到位,认为内部控制制度就是企业内部资产安全控制、内部资金控制,即内部会计控制,而忽略了包括成本控制在内的全过程、全方位的内部控制。因此,对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仅停留在内部会计控制上,而且参与内控管理的也仅仅局限于财务人员,而将所有的其他员工完全排斥在外。

四、对我国企业应用战略成本管理的建议

(一)更新企业成本管理观念,树立战略成本管理理念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企业的成本管理观念仍然十分落后,虽然能够全面引进战略管理并能很好地开展,但它的成本管理依然滞留在传统的成本管理理念里,甚至有些企业虽然意识到成本管理工作的意义但并未认识到战略成本管理的重要性,通常它们的成本管理工作是通过优化成本管理体系以及细化成本控制目标来实施的。这势必导致许多企业缺乏战略成本管理的长远意识,片面追求短期经济利益,而忽略企业的长远发展。针对上述情况,现代企业战略管理工作的开展应从更新企业成本管理理念出发,从根本上改变仅局限于产品生产领域,以降低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生产费用为主要的成本管理方式与手段的传统成本管理理念,树立战略成本管理理念,从战略成本管理角度出发,以成本核算为基础,开展企业的成本分析、成本管理、成本控制等工作,以此达到企业成本管理目标与企业长期发展战略的协调统一,从而实现企业的整体价值最大化。

(二)建立健全企业成本管理体系,确保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顺利实施

企业实施战略成本管理的基础是建立健全的成本管理体系。只有建立健全的成本管理体系,才能提高企业成本管理实施效果。现代企业开展战略成本管理工作应以全员、全过程的成本管理理念以及系统的、全方位的成本管理框架为基础,同时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特点与管理工作流程等完善企业成本管理体系。通过完善企业成本管理体系并注重与企业战略管理的协调统一,以战略管理为基础,结合成本管理目标优化管理体系和改进管理流程,确保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顺利实施。

(三)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为企业应用战略成本管理提供保障

人的活动在成本发生、形成的各个阶段占主导地位。人的素质、技能极大地影响着企业成本,尤其是从业人员的素质对企业成本的影响最大。因此,要想真正地全面实施战略成本管理,那么就必须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战略成本管理终究要靠企业自身各部门的工作人员共同努力来完成,特别是要依靠成本管理人员来实现。成本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战略成本管理实施效果的优劣。战略成本管理本身的理论方法以及辅助的信息系统要求成本管理的从业人员具备更高的业务素质与专业技能。这就要求战略成本管理人员不但要掌握传统的成本管理知识,而且还要熟悉企业的经营活动,对相关的信息辅助系统要有足够的涉猎。因此,我们应广泛开展现代化管理知识和生产工程技术知识教育、培训,努力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为应用战略成本管理提供人员保证。

(四)强化内部控制,提高成本管理的预防和监控能力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我国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企业成本管理既是企业生存、经营、发展的根本,同时更是企业管理工作的中心。近年来,随着企业成本管理经验的不断积累,企业越来越重视内部控制工作对成本管理的促进作用。企业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能够促进企业各项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能够优化企业管理流程,同时通过内部控制工作还能够使企业成本管理的各项工作得到有效的执行。因此,现代企业应充分认识到内部控制对企业成本管理工作的促进作用,以内部控制工作促进企业成本管理工作的开展。为此,企业首先应加强管理层的内控意识,提高管理者的素质,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其次,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再次,要加强内部审计制度的建设,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监督作用,将内部审计工作的重点,在时间上从事后审计转向事中、事前审计;将从查处违规违纪审计转向内控制度审计和绩效审计,理顺资金运行管理机制。对企业财务收支及其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规性和有效性进行审核,提出意见和建议,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使内部控制和内部监督达到有章可循、有据可查的要求,充分发挥内部监督在日常工作全过程的控制作用。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