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的经营模式

2017-05-27

工厂又称制造厂,是一类用以生产货物的大型工业建筑物。大部分工厂都拥有以大型机器或设备构成的生产线。接下来请欣赏小编给大家网络收集整理的工厂的经营模式。

工厂的经营模式

1 品质观念缺乏,制作模具不用心,仅是为做模而做模,不以量产考量进行设计、制作。

2 制作前之会议检讨不足,制程中模具品质技术检讨也不足。

3 上下观念不同,管理监督不严格,以致失误率增多。

4 依图施工理念不足(设计能力与模具相关经验不足)造成修正或设计变更时未能充分对应。

5 为降低成本,采用相当品或偷工减料,造成模具强度不佳,量产时常产生毛边、滴水、EP折断等常见现象。

6 机械精度不准,操作人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

7 部件加工后随量测的观念不足,结果经常造成不良发生(另外加工设备的维护保养不足与模具加工制作过程中的质量掌握不足)。

8 制程管理不周,交期拖延,未能如期交货。

9 职场环境不佳(整理、整顿习惯不良)造成模具咬伤、生锈、精度不良等。

10未能依照客户指示或制作式样书要求重点制作。

11 3M(没有问题,没有关系,没有办法)观念重,导致延误客户正常生产计划。

12 检查标准不合适(IQC、IPQC、OQC及自主检验作业不足)或检测仪器不足(检验设备基本配备不够齐全),无法使制品的精度确保在公差范围之内。

13 模具制作的精度,从材料、部件、机械设备、设计理念、加工技术、测定工具、成型设备及条件等都有关系,普遍性模具厂对此要求不足,改良改善也未考量。

14 业务联络窗口或各工作担当区分不清楚,因此信息的回馈不良,对应管道不畅通,影响时效性。

15 试模后,模具修正的积极性与责任感不足,影响客户交期(配合医院和服务品质不佳)。

工厂的经营选址问题

在大众运输普及之前,工厂需要设置于工人密集之处和工业区。故早期的工厂多设于城市之中,甚至有随着工厂建设而产生城市发展的事。工厂之间亦倾向于互相集结──很多时候一所工厂的成品或废物能成为另一所工厂的原料。

后来,运河和铁路等运输网络随着工厂的繁荣而不断扩大,工厂亦开始建于就近廉价能源、原料或市场之地。运输网络完善也是工厂选址的考量之一:曾有工厂建于四野无人但交通连接方便之地,结果成功发展并获得丰厚利润。

由于工厂一般会产生污染,很多工厂都改建于经专门规划的市郊地区,工人则于住宅区工厂之间通勤。

全球化使工厂选址更具弹性。一些发展中国家(如中国) 便成立经济特区,在区内发展工厂设施以振兴工业。外判等理念亦使在极少工业化的地区开设工厂变得更为可行。

工厂的经营用电

制定厂用电的运行方式,必须从"安全、可靠、方便"的原则出发结合本厂的实际情况进行考虑:

1、工作厂用变压器与备用厂用变压器不得接在同一条母线或同一个电源上。必要时,应从厂外引接备用电源。

2、厂用电的运行方式。一般采用明备用,即工作厂用变压器运行、备用厂用变压器断开的联动备用。

3、备用厂用变压器带负荷后备用容量不足时,应限制备用电源自投的段数或将全部工作厂用变压器的联动开关断开。

4、特别重要的厂用电源应双路供电,设相互联动自投,并分别接到厂用电不同段的独立电源上。

5、柴油发电机作为事故时的交流保安电源,在系统连接上要做到:启动迅速(1s)、切换方便、供电可靠。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