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茶起源于中国,于16世纪传入欧洲,可以说在国内外处处可以感受到茶文化的足迹。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茶文化的国内外研究综述,一起来看看。
茶文化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外国学者就“茶”写的专著不多见,但他们在经济史、贸易史、文化史等相关著述中对之往往有所涉及,或是提供了一些贸易和消费数据,或是对当时消费情况的社会背景做了研究。如克拉潘的《现代英国经济史》以及《剑桥欧洲经济史》(4—6卷)。其中《欧洲经济史》第2卷提出茶消费的社会原因,并介绍了1649年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茶叶贸易情况。著名历史学家布罗代尔在《15至18世纪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第一卷第三章“饮料部分”谈到了“茶”,其间对茶文化有较多的讨论。他提出新的看法,即认为欧洲人在印度而不是中国首先品尝到茶,是荷兰而非葡萄牙率先开始欧洲的茶叶贸易;关于英国人饮茶形成风尚的时间,他认为应当是在1657年左右,而更多的著述则将时间限定在18世纪上半叶。
此外,斯特尔卡普(Ann Stalcup)的《中亚细亚的茶肆》、莫尔的《寻找午茶的片刻宁静》和亨尼西(Gail Hennessey)的《沏上一杯茶吗?》都以茶文化作为研究对象,第一篇讨论了中西茶文化的异同,后两篇文章主要介绍了西方人下午茶的有关情况。德国学者希施费尔德的《欧洲饮食文化史:从石器时代至今的营养史》、英国学者奥尼尔的《勃朗特姐妹的世界:她们的生平、时代与作品》对茶贸易、茶事和茶会等茶文化现象均有所涉及。
中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因此中国本土对茶文化的研究成果显著,主要表现为:有相对稳定的研究队伍,成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创办了一批报刊,出版发表了一系列论著,茶文化交流日益活跃,茶馆数量有增无减,茶艺表演十分热闹,茶叶网站发展迅速。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四川一带已盛行饮茶。神农氏是“三苗”“九黎”部族首领。在《史记・吴起越》与《说苑》等古籍中有“三苗氏,衡山在其南,歧山其北,左洞庭之坡,右彭蠡之川”的记载。从《五褒僮约》的记载的饮茶、卖茶的事实看来,我国汉代以前,川东鄂西地区生产和利用茶叶的事业已相当发达。苏东坡在《汲江剪茶》中道“活水还需火煎,自临钓石取深情。大瓢贮月归春瓮,小勺分江入夜瓶……枯肠末易禁三碗,坐听荒城长短更。”再如“诗写梅花月,茶煎谷雨春”。有了文人的参与,茶开始逐渐有了它的文化内涵。
茶文化的内容
中国人饮茶,注重一个“品”字。“品茶”不但是鉴别茶的优劣,也带有神思遐想和领略饮茶情趣之意。在百忙之中泡上一壶浓茶,择雅静之处,自斟自饮,可以消除疲劳、涤烦益思、振奋精神,也可以细啜慢饮,达到美的享受,使精神世界升华到高尚的艺术境界。品茶的环境一般由建筑物、园林、摆设、茶具等因素组成。饮茶要求安静、清新、舒适、干净。中国园林世界闻名,山水风景更是不可胜数。利用园林或自然山水间,用木头做亭子、凳子,搭设茶室,给人一种诗情画意。供人们小憩,不由意趣盎然。
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很重礼节。凡来了客人,沏茶、敬茶的礼仪是必不可少的。当有客来访,可征求意见,选用最合来客口味和最佳茶具待客。以茶敬客时,对茶叶适当拼配也是必要的。主人在陪伴客人饮茶时,要注意客人杯、壶中的茶水残留量,一般用茶杯泡茶,如已喝去一半,就要添加开水,随喝随添,使茶水浓度基本保持前后一致,水温适宜。在饮茶时也可适当佐以茶食、糖果、菜肴等,达到调节口味和点心之功效。
中国茶文化的内容主要是茶在中国精神文化中的体现,这比“茶风俗”、“茶道”的范畴深广的多,也是中国茶文化之所以与欧美或日本的茶文化的分别很大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