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管理论文毕业

2017-05-31

教育管理本身不是目的,而只是一种手段,其目的归根结底是保障全体公民的受教育权利,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育管理论文毕业,希望你能从中得到感悟!

教育管理论文毕业篇一

论教育管理主义

【摘 要】在许多教育工作中,教育者都更倾向于管理主义,期待通过管理来教育好学生,并让学生能完全按管理的指示来。这样做严重忽视了教育中因材施教的原则,且扼杀学生自主发展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创新能力。所以,在教育活动中,应该提倡自主与管理相结合的教育思想理念,有条件的教育机构尽可能的实施小班教学,以及教学管理制度与实际的学生情况相结合,两者合理的调整,让学生有最好限度的发展。

【关 键 词】教育管理主义倾向;个性;创造力;自主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6-0005-02

一、教育管理主义倾向含义及其表现

(一)教育管理主义含义

1. 管理主义。管理主义(managerialism),又称为新公共管理、新管理主义,也翻译为经理主义、管理至上等,主要运用在商业企业管理、公共行政中,其核心的思想是让所有的成员统一服从权威的管理,这样能方便管理以及提高效率。管理主义也成为了教育领域内的关键词之一。

2. 教育管理主义。教育管理主义在学校教育中是指忽视学生的个别差异,以方便管理为首要考量态度。管理主义的教育讲究对权威的服从,因为学生愈是服从,愈方便管理者管理。由于管理主义能增加学生的集体性和一致性,使他们服从权威,故管理主义在学校管理中很普遍。

在教育领域里,学校常常是根据一定的科学管理原则,再按部就班地运用到实际教学管理中来,虽然学校有分班,甚至每个班还有分小组,但教育指导思想是一致的,就是一个教育机构或教育场所的所有学生都按照相关科学原则进行统一教育、管理。

(二)教育管理主义倾向的表现

教育管理其旨在对一定的集体进行统一的管理,特别强调学生的同一性,而不是差异性与多样性。教育机构制定许多班条班规,就是要约束好学生,以保证学生在校期间的安全或是方便老师的教管。教育管理主义倾向就像把一个定额分量的蛋糕让每个人吃,不管这个人的胃大小,有的人吃不下,也要硬让他吃下,而有的人或许会吃不饱。

二、教育管理主义的优、缺点及其后果

(一)教育管理主义的优点

教育管理主义,顾名思义就是用统一管理的方法对受教育者进行同意的教管,对一定范围内的所有儿童按统一的原则进行教育。这样的教育模式无疑是效率非常高的,在一定时间内教育、培养的学生是成倍上涨的。例如,有几名学生违反校规了,学校若觉得事件严重,召开个全校教育大会,批评这几名同学并统一矫正了别的同学的行为规范,这就让全校同学都明白违反校规的后果,以至于不敢再犯。

而且,教育机构里实行统一的管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节约教师资源。例如,将同一年龄段的学生划为一个年级,这一年级的龄段划分的跨度越大,学生分的年级就少,而每个年级负责管理的老师就也相对减少。

所以教育管理主义的倾向在一定程度上是高效率且较节约教育教师资源的。

(二)教育管理主义的缺点及其后果

在教育管理主义中,其缺点也是不可避免的,且后果也是比较严重的。我国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校内部与外界的联系,经常是抵制来自外界的影响。也就是说,学校被看成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另外,从心理学、自主学习和批判教育学看来,管理主义的教育有害于学生的自我实现,并且会扼杀学生的创造力。教育活动实行统一的管理,老师对所有的学生都是“一锅端”,不管学生各自的情况或想法,大家都统一服从管理,这样老师与学生的交流少了,就不少学生也许刚迸发出创新的想法,还没说出口,就被老师的统一要求给扼杀了。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

在学校日常教学活动中,管理主义倾向也会严重影响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正常和轻松的交往。低年级的同学都想要做老师眼中的“乖学生”,于是就经常打小报告,而有的老师,为了方便管理,竟然鼓励学生这样的行为,这就严重影响了学生之间的和睦。而高年级,爱打小报告的同学少了,可是学生之间为了不受老师批评就相互包庇,让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变成了“无间道”。

管理主义在教育教学中过分使用便会导致为追求教育效率而忽视教育公平。管理主义认为,政府治理的基本价值原则就是“经济”和“效率”。可是过分强调这些就必然会忽视“权利”、“公正”。学校为了将就效率,而按部就班地执行规定好的规章制度对学生进行统一管理,无疑是不利于学生个人发展的。

三、如何避免教育管理主义倾向

(一)小班化教育

小班化教育的班级人数一般在24~32人,可是走访大部分县城学校,班级人数至少在45人以上,快是小班教学人数的两倍了,教师当然没办法在教育的同时还兼顾学生的个人发展。[1]小班化强调师生、学生之间的交往,只有人数少了,才方便交流,且小班化教育更加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

很多学校师生人数等硬性条件达到了小班化教学的标准,但实际教育中,仍存在管理主义的倾向,这就要求:社会、学校改变师生的评价标准,不是说哪个班级的孩子最听老师的话,这个老师的管理就是有效的;其次,教师要从管理主义倾向中解放出来,要与学生多交流,了解学生内心真实想法,且多鼓励学生自主、创新,真正成功的老师培养出的学生是能进行自我管理的。

(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

理论是来源于实践的,所以理论具有它自己科学的合理性。根据理论来实践也是合理的,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各项章程,这些章程制度就像理论一样指导教育各项活动的展开,但是实际情况是不断变化的。所以,想通过理论来指导实践只是一种理想的状态。理论也要根据实践的具体情况不断的调整才更科学,更合理。所以,在日常教育管理运作中,管理是需要的,但不是一味地进行的,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调整管理的尺度,并且在实际教育教学中,管理应该是尽可能的宽,这样才能给学生足够的发展空间,充分发挥学生自己的主观能动性。[2]

(三)自主教育与管理相结合

自主教育是培养教育者独立、自信、自强、自律精神,促进其身心俱健的全人教育;是培养受教育者的学习能力和主体意识,促进其主动发展的终生教育。

其内容是开发受教育者的体、智能并完善人格,原则是以人为本,对受教育者无条件积极关注。苏姆霍林斯基说:只有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能否把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变成学生的自主教育,是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也是教育的终极目标。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应该是一种对话的关系:学生能够理解教育者的指示,然后对教育者采取有意识的态度。教育者要向年轻人传授技巧和能力,可以提出建议并鼓励,但不能剥夺年轻人自己的正确思想和努力。[3]要促使年轻人自己做出决定,不能强制年轻人理解,也不能强制年轻人去创造。

自主教育的实现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合一,使教育的对象成为主体,由于自身掌握了主动权,个人将在发展的过程中拥有无穷的能量和智慧。同时,自主教育从另一个侧面提出了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每一个独立个体的充分发展来实现社会的发展。当然,社会是由各种小群体组成的,也不能没有公共的制度来约束大家。所以,对于教育,一项施加最大影响的事业,必须是管理与自主相结合的。在教育中,没有管理,大家就没了约束,老师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学生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但是教育业不能完全依赖管理,这会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所以,真正有效的教育应该是在一定的管理范围内,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充分地进行自主教育。

参考文献:

[1]邹碧海,万月.小班化教改必须消除管理主义倾向[J].重庆科技学院报(社会科学版),2009,4.

[2]刘悦彬.浅析教育管理的后现代主义模式[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1,1.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教育管理论文毕业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