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报告范文,案例分析报告范文样式

2016-11-03

案例分析报告是指把自己的案例分析以简明的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案例分析材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案例分析报告范文,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

案例分析报告范文:

范文1:心理咨询师案例分析报告

通过对一例女性同性恋求助者的咨询案例研究,结合咨询过程,运用合理情绪疗法对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形成原因与发展过程进行了解释和分析,节选部分咨询过程说明了合理情绪疗法相关技术的使用和咨询效果评估的有关问题,最后结合该案例总结了作者对合理情绪疗法的应用体会。

阿兰是一位26岁女性,某公司的秘书,她一共在我的咨询中心做过6次个别咨询和15次团体咨询。阿兰出生在大西北,十几岁时,随父母举家迁到北京。十九岁时,她曾因学业中的困难感到焦虑、抑郁,并在她所在大学的咨询中心做过几个月的心理咨询,但疗效不佳。大学三年级后阿兰退学了,开始做一些秘书工作。到我们这接受咨询时她正在一边工作一边参加自学考试。

由于阿兰相貌非常出众,早在中学和整个大学期间就有众多的追求者,并且,她曾与一个男同学同居过几个月。她说,尽管和男朋友在一起也感到很愉快、很高兴,但是好像在性与情感方面并不是特别的满足。此外,她抱怨,当在学校里遇到困难或感到心烦时,男友对她并不关心同情,也不愿意为他们关系的分歧做任何努力。当她因同样的原因,在痛苦和泪水中与最后两个男朋友分手后,她最终感到跟男人在一起就象跟石头在一起一样,得不到情感交流和沟通。

大学二年暑假,阿兰参加了学校旅游协会组织的一个“女生夏令营”,发现与女性朋友在一起时要比与男性高兴得多,能让她体验到更多性和情感的满足,而且她的确与一个女同学建立了性关系。尽管这个关系因为她又去“调戏”别的女性只维持了几个星期,但是她开始明确地意识到:她的情感与性欲更多地与女性联系在一起。去年,她和一个叫阿紫的女护士确立了比较稳定的性关系,并且不久前她向父母公开了这件事。父母对此表示强烈反对,严厉禁止她们的这种交往。由于阿兰仍我行我素,父母感到非常丢人,一气之下告诉她,绝不允许阿紫进家门,阿兰从原来的掌上明珠一下变成了眼中钉,并且,这给她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现实 困难,因为她目前的工资很低要靠父母的资助补贴生活、完成自学考试。

阿兰到咨询中心来的主要原因是:她时常为公开同性恋后的结果和担心能否完成学业而感到焦虑、沮丧。她对咨询也抱着一种矛盾的心态,一方面,她担心咨询师会像她父母一样认为她变态;另一方面,她又希望咨询师能够帮助她,解决她的困难,从困境中把她拖出来。咨询中,消除了她上面的顾虑后,阿兰列出她希望咨询能够达到的目标:

1、能更好地处理因同性恋给她带来的各种麻烦;

2、增强学习上的自信心、能顺利的完成她自学考试;

3、减少因沮丧造成的暴饮暴食、体重超标;

4、消除过低的自我评价。

收集临床资料、评估问题之后,在第一次会谈的剩余时间里我用表格的方式(如下)向她简单介绍了合理情绪疗法(ret)的基本理论模型(abc模型)。

诱发事件a

父母不让我和阿紫交往

不合理性信念b

一般的不合理信念:我必须得到赞同。

具体的不合理信念:

1、他不能用否定的态度对待我。

2、他们那样做,对我来说是糟糕至极的。

3、他们那样做,说明我是不好的。

一般的不合理信念:我必须感到舒心,必须得到公正对待。

具体的不合理信念:

1、我的生活不应该有这么多困难。

2、他不应该不公平地对待我。

3、他们这样对待我简直不是人。

4、我不能忍受这件事。

情绪及行为上的后果c(非功能性的)

情绪表现:沮丧,自我贬低

行为表现:回避,退缩,过食,牢骚,焦虑,气愤。经常与父母和情人发生冲突,工作拖踏,过食。

表格中包括了她的感受、信念(对事物的态度、想法)和行为。我把这个表格让她带回去,以期使她看出,她的不合理信念与情绪及行为反应之间的联系。我向她强调:她可以尝试把所有问题,都用这种表格的模式划分成三部分即诱发事件a(如:社会对她作为同性恋者的态度、学习压力、过食等)、信念b(对事件的看法和态度)和结果c(情绪反应和行为表现)。

此外,我向阿兰解释,会谈后布置的家庭作业是咨询的重要部分,对自己的信念的思考、检查越认真,咨询的进步就会越快。我还强调:咨询的目标不是要消除所有的负性感受,只是学会使感受与事件相一致相符合,消除过度的反应。

阿兰的第二次咨询中,重点主要集中于两个不同的问题上:对父母不认可她的情人,认为她变态感到极端愤怒;及因工作拖拉受公司领导的批评感到非常不满。从分析阿兰主要的非功能性情绪、认知和行为入手,经过双方的协商修订了阿兰咨询的目标。

行为目标:

1、学会以更有效地方式与父母及其他反对同性恋者沟通,而不是以敌对的、挑衅的方式对待他们。

2、纠正完美主义倾向及由完美主义而产生的对学业的过高要求。

3、纠正过食现象,降低或至少维持目前的体重。

情绪目标:

1、降低她在学业和社会困难(因同性恋而遭受的困难)方面感到的沮丧和无助感。

2、降低由人们对同性恋所持偏见而产生的愤怒。

3、降低因工作中的困难而产生的焦虑。

认知目标(须予以纠正的靶目标):

1、“我不应该总是面对这么多困难,生活不应该如此艰难”(如:我父母不应该阻挠我的爱情;老师不应该总给我布置这么难的作业;一边工作一边读书,钱又挣得这么少,这太可怜了;我的情人不应该在我很累的时候提出额外的要求)。

2、“社会和家庭必须认可我所做的每一件事”(我必须总是写出出色的论文,假如做不到我就是不好的,说明我不聪明、太笨)。

3、“因为我过去的生活一团糟,未来肯定也是这样,我没有什么希望了。”

阿兰:把世上的不合意、不公平视为糟糕至极(这导致了她的愤怒和挫折感)。或当自己的行为不能得到认可、接受时,她也认为那是糟糕至极的(这导致了她的沮丧)。其实,这都围绕着一个中心即“糟糕至极”,这也是阿兰各种不合理信念的核心之一。在第一次咨询中已经对病人讲过,可以把她的任何问题都放入abc模型中去分解,找出介于情绪和行为之间的信念是什么。第二次咨询我们开始了这个具体工作,以下是第二次咨询中的对话节选:

c(阿兰):我父母坚持让我参加表哥的婚礼,我说,除非阿紫陪我,否则我是不会去的。他们非常生气,我们为此几乎两周彼此没有讲过话,现在我觉得很内疚。

t(咨询师):你的情人被排除在家庭活动之外,你感到很生气,我是能理解的,你还有其他的感受吗?

c:是的,还有觉得非常沮丧。好像无论我做什么她们都不满意,我已经厌倦了总是这样挣扎着生活。

t:当父母要求你参加表哥的婚礼,并禁止阿紫同去时,你在想什么?

c:我都26岁了,他们无权告诉我可以带谁去出席婚礼,他们应该支持我自己的决定。

t:你是不是认为他们“没有权力批评你”的背后是“不应该批评你”?

c:他们就是不应该么!你是不是打算告诉我,他们批评我是对的,是件好事?

t:这当然不是好事,对你来说这是很痛苦的!我想你非常希望与阿紫关系被家人接受,不希望和他们处得这么僵,是吗?

c:是的。

t:那让我们做一个小的练习好不好?

c:可以。

t:假如你认为是希望与他们处好,而不是觉得他们和社会必须接受同性恋这种现象,或不觉得不被接受对你来说是件可怕的事,那么你的感受会怎样?

c:我还是不喜欢这种情况。

t:当然,你没有理由喜欢这种情况,我猜你仍会觉得失望和受挫,但不再是愤怒或沮丧了。但是,当你把希望你的家庭不去阻挠你的爱情变成他们必须不能阻挠你的爱情时,通常会感到愤怒、懊恼,而这些情绪又往往给你和家庭关系带来更多的麻烦和冲突,还使你为此感到内疚。

c:是的,每次我都特别烦,他们就把这作为进一步的证据,说我不正常,说这就是为什么我要搞同性恋的原因。

t:所以,我们可以试着谈一谈你的“应该”和“糟糕至极”。看一看会不会有不同的发现。首先,有没有哪条法律规定人们不能持有偏见?

c:很多人对很多问题都有偏见,我想没有法律禁止偏见。但是偏见的确很可怕,它能使人非常痛苦!

t:是,偏见是会带来许多不良后果,但是控制偏见比漠视或容忍这些偏见要难得多。偏见与死亡相比哪个更可怕?或说偏见给你带来的痛苦是不是最严重的?

c:也许换了您,可能不会象我一样,但他们向我和阿紫施加压力时我真的不能忍受了。

t:很自然,你不喜欢这样,但是没有理由说你应该象现在这种样子。而且你也正在忍受着你所谓不能忍受的事情,现在我们要做的,只是学会怎样痛苦更小地忍受它。

c:可为什么非要我改变呢?是我们父母又固执又烦人啊!

t:对,我也认为如果他们不固执,不让你心烦,完全接受你是最好的,遗憾的是,我们没有办法去控制世界、控制别人。他们可以愿意也可以不愿意改变自己的感情和行为。但是,如果你通过改变自己对别人的过分反应,第一,可以使自己的感受好一些,第二,可以有机会让他们更认真地考虑和容忍你对生活方式的选择,或至少不会因为父母拒绝接受你与阿紫的关系而对他们大嚷大叫,这样他们就不再有进一步的证据指责你不正常。(暂停一会儿)来,让我们在做个小的练习,这个练习叫“合理情绪想象”,请闭上眼睛想象你与父母正在吃饭 时,他们责怪你带阿紫出席表哥的婚礼,你感觉非常心烦非常生气,对你的父母非常恼火,并感到做一个同性恋者怎么这么难!能想象得出吗?

c:能,太能了,这个场面跟昨天晚上发生的情况差不多,我非常沮丧、气愤、心烦!

t:好的,继续闭着眼睛,想象相同的情绪,但是,只让自己感到受挫、失望而没有沮丧和愤怒……,继续想象只是对他们的行为感到不高兴,继续想象……你是能够想象出来的……。

c:(大约两分钟后,睁开眼睛)这很难做,不过你说的情境我最后还是想象出来了。

t:好的,你做的很好,你是怎么想的?

c:我告诉自己,我不喜欢他们对待我的态度,但是他们非常困执。不过,尽管我不喜欢,我觉得还是能够忍受的。正如您上次的说的一样,这情况对我只是个困难,但算不上灾难,现在我好像能体会到这句话的含义了!

t:你做的非常好,假如你不仅在想象中而且在现实中也对自己说这番话,那你就可以大大地减少自己的沮丧和愤怒,当然,我想你可能仍然会体验到一些负性的感受。你说过你并不认为同性恋是缺陷或病态,如果你非常坚定地相信这一点,你还会不会对别人的不接受感到极端气愤呢?是不是别人的批评让你觉得自己是有缺陷的、是病态的呢?

c:从某种程度上您说的是对的,但是如果每个人都拒绝接受你、都反对你,要想感觉良好太难了,难道我们不需要别人的接受和认可吗?

t:大多数人都希望自己被喜欢、被接受,尤其希望得到对自己很重要的人的认可。否则,就会感到失望和某种程度的挫折感。但我认为,在你的例子中你感到自己被贬低了,因此你对贬低你的人感到愤怒。假如你放弃这样的信念,即:“别人认为我没有价值我就没有价值了”,那么你就不会总是感到被贬低和无助。能明白我的话吗?

c:理智上讲是这样的,但是从感情上说,如果受到父母或领导批评,我还是会感到相当沮丧。

t:理智上的理解,只会让我们短暂地明白:只是他们认为我不好,并非我真的不好。但多数时间,我们还会觉得他们认为我不好,我可能真的就是不好,我有缺陷,没价值或不正常。

c:是的,我就是这么想的,我怎么才能改变这种想法呢?

t:躯体上的肌肉可以通过锻炼变得有力,情绪的肌肉也是可以通过锻炼增强的。关键在于:锻炼!每次当你因被否定被拒绝而感到愤怒、沮丧时,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第一,什么法律规定不能对同性恋有偏见?为什么我的所作所为别人必须赞同?第二,他们这样对待我,真是这么可怕吗?我真不能容忍吗?第三,他们这样对待我就说明他们是卑鄙的父母吗?第四,他们的批评能降低我做人的价值吗?此外,你也可以给自己一些正面的信息:“即使我同一般人的性取向不同,即使别人认为那是病态,但这并没什么,我有权选择自己的性取向,我并没有伤害别人。同样道理,别人也有权选择自己的好恶,有权不同意我的选择,虽然我不希望这样,但权力是别人的。”

c:我想在现实生活中能做到象您说得这样太难了!

t:的确,生活不容易。但是,通过学会当别人批评你时不再感到受侮辱,通过学会拒绝自己陷入“我太可怜了,生活怎么这么艰难”的自怜之中,可以大大改变你悲惨的境遇——愤怒、沮丧、强烈的挫折感——这些都是你对困境的反应。(暂停一会)好的,我给你布置两个作业,好吗?

c:作业!怎么干什么都这么难呢?

t:阿兰,你有没有注意到刚才你的这句话恰恰和我举的例子一样:“我太可怜了,生活怎么这么艰难”?

c:是(求助者笑了),是有点像。

t:当你那样想的时候,你有什么感受?

c:非常着急、沮丧。

t:好的,你的第一个作业是认知方面的,要和自己的这些信念辩论:“世界不应该如此不公平,我不应该为了高兴这么费力”;“我父母不应该反对我与阿紫在一起”;“我不应该非得来做心理咨询”。第二个作业是行为方面的:你用一种自信的而不是攻击性的态度让父母知道:虽然理解他们拒绝接受你的同性恋及你和阿紫的关系,是对你的关心,但是你的确为此感到受挫和伤心。

讨论:

当阿兰暴露出她的主要问题时(即:她的同性恋不被父母和社会所接受时,她感到极端的沮丧和愤怒),会谈把注意力放在问题背后的不合理信念上,这些不合理信念不仅存在于这个问题之后,同样存在于其它她认为不公平、不合意和被批评的情形下。因此,咨询的基本工作在于帮助病人提高挫折阈限。

在4次个别咨询之后,阿兰又参加了ret(合理情绪疗法)的团体咨询。在第2至6次会谈中,工作重点一直集中于提高她的挫折阈限和增强她的自我接受上。在自我接受方面,具体的工作是处理阿兰因体重过重引起的自我贬低;为要到27岁才能得到本科文凭感到无能;以及为经常缺课而感到焦虑。

提高挫折阈限的具体工作是:处理阿兰每逢因作业、工作感到焦虑时就大吃大喝;每当想到不能向同学、同事公开自己是同性恋者时就感到气愤。

在每次会谈中,我们都会讨论位于她问题背后的信念,她比较典型的自我贬低的认知如下:

1、由于现在的体重,我又胖又丑。

2、我又懒又笨。

3、我永远都不会快乐和成功。

按照ret的原则,我告诉阿兰,人的任何一个单独品质或行为都不等同于这个人的全部价值。一个人过去的失败并不意味着将来不能成功。在每次会谈中,与这些不合理信念争论的结果,是使阿兰有了一些相对应的合理信念,并要求她每天至少花10分钟时间强化这些合理信念:

1、即使我有一些缺点,犯一些错误,并不能说我不好,我有很好的品质,是一个有价值的人。

2、体重超标我不喜欢,但这并不会使我变得丑陋和令人厌恶。

3、尽管过去和现在表现得不好,但并不意味着我是傻瓜,永远不能完成学业做好工作。

咨询中阿兰逐渐识别出容易受挫和愤怒的不合理信念:

1、“我受不了这么繁重的工作,我的生活应该是舒适的,所以即使变得更胖,我也要把这些巧克力全吃了。”

2、“我太可怜了,我的生活不应该总是这么艰难。我的情人不应该在我又忙又烦的时候抱怨我没时间陪她。”

3、“做为同性恋者,不仅给我带来这么多麻烦,而且我不能像那些有丈夫的女人一样可以依靠丈夫的收入辞掉工作专心完成我的学业。”

4、“在外面被男人纠缠真是太可怕了。”

在咨询和家庭作业中,不断地让阿兰自己对这些不合理的信念进行辩论,逐渐得出以下建设性的态度。

1、“当我筋疲力尽的时候,我不喜欢阿紫对我提出额外的要求,但对我来说这只是一个困难,并不是什么极端可怕的事。阿紫也只不过是向我表达她的要求而已。”

2、“尽管我不能得到作为异性恋夫妻中的某些好处,但我与阿紫在一起时毕竟有很多愉快的感受,能得到情感与性的满足。”

3、“我不喜欢被男人们纠缠,但他们并不知道我是同性恋者,这个世界是复杂的,他们也和我一样,有时会犯错误。”

在第二次至第六次咨询中总共给阿兰布置了下面这些行为方面的作业:

1、和阿紫一起邀请你的姐妹和姐夫谈一谈你与阿紫的关系,争取他们的理解,并建议他们帮你找个合适的场合,使父母和你们两个有坐在一起沟通的机会。

2、当父母指责你时,努力表现得自信一些,而不是显示敌意。

3、每周为你父母做一件让他们高兴的事。

4、每天站在镜子前想自己的三个优点,多小的优点都可以。

5、当因为学习、工作感到焦虑时,做一些放松活动(如听听音乐、散散步等)而不是一味地吃巧克力。

6、与阿紫手拉手外出,不要因为别人觉得恶心就自我贬低或认为这是糟糕至极的事。

到第六次个别咨询结束后阿兰取得了很大进步,已经不为繁重的学业、工作和父母的批评感到过分的挫折和气愤,也不再为不能完美地完成作业和达不到理想的体重而过分担忧了。此外由于不再总是发脾气,和父母的关系也有所改善。父母不再指责她“情绪不稳定”,而且真的接受了她姐姐,姐夫的邀请和她与阿紫一起吃了顿饭。尽管父母仍然希望她能找一个男人过正常的生活,但是,也逐渐开始接受她与阿紫的关系,并且允许让阿紫来家里做客,参与一些家庭活动。

最后,她在完美主义方面的要求也大为降低,因此感觉很放松,这种放松的心情提高了她工作学习的效率,成绩反而有所好转,这种好转又进一步强化了她放松的心境。

在这样的情况下,阿兰转到ret团体咨询中,一方面继续巩固强化以前取得的进步,另一方面运用团体咨询的特点对人际关系中的不合理信念予以纠正。

结论:

在这个个案中,咨询师并没有对阿兰的同性恋问题给予纠正,因为dsmiv中不再把同性恋置于疾病分类中,更重要的是阿兰并不认为同性恋是变态的,她认为自己有选择同性恋的权力。注意到这一点很重要,它涉及了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但是同性恋者在异性恋的人眼中仍然是异常的,由此带来的诸多问题及阿兰对此的非功能性认知、情绪、行为模式成为了咨询的重点。

在咨询中,对于阿兰的每个问题,首先要致力于减轻其面对具体情境产生的过度情绪反应(如愤怒、内疚、自我贬低、焦虑等),然后,再与她一起分析讨论引起问题背后不合理信念的核心是什么,以扩大咨询的影响,使之能从更高更抽象的层面上理解情绪反应的来由,有更多的机会确立建设性的适应模式。

参考文献:

1、钱铭怡<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版p89—94

2、王登峰<临床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p270—278

范文2:案例分析报告范文

摘要:本文是一例因参与传销投资失利,而产生心理问题的咨询案例报告。求助者陈某某因不慎投资5万元参与某保健品的传销,还未开始销售产品就得知该产品是假的,传销组织已被相关部门取缔。因承受不了这个事件的打击而自责,造成失眠,胸闷、无食欲等不良躯体反应。因不愿对周围的人诉说而烦躁不安,工作中容易分心和健忘,故情绪更加低落,对家人脾气暴躁而主动上门求治。

心理咨询师收集了求助者资料相关,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测验,并与求助者商定咨询目标,主要运用合理情绪疗法消除了求助者自我评价降低、暴躁、焦虑不安的不良情绪和行为,咨询效果显著。

关键词:现实刺激、严重心理问题、合理情绪疗法

一、一般资料

(一)人口学资料

陈某某,女,35岁,某上市集团公司职员,已婚,女儿7岁,丈夫在省外的某公司任副总经理。家庭经济较好,父母双方家族无精神疾病史。

(二)个人成长史

陈某某在家中排行老四,有三个哥哥一个姐姐还有一个妹妹。足月顺产,母亲身体健康,孕、产及哺乳期未服用特殊药物。自幼性格外向、热情、争强好胜。父亲在其上初一时因病去世。大学四年的学费是母亲退休工资提供。母亲现年70岁,常与陈某某共同生活。母亲没有文化,父亲去世后母亲一直未再婚。在兄弟姐妹六个人中,只有陈某某受过高等教育。

(三)精神状态

感知觉尚好,思维清晰,情感表达自如一致,精神显得疲惫,情绪略显低落,自控能力尚可。

(四)身体状态

失眠,无食欲,有时心慌、胸闷。最近脸部突然长了很多痘痘。医院体检过,没有检出病症。

(五)社会功能

可以正常上班、但烦躁不安,提不起精神,有时写着资料会走神,前几天发生了几次记不住领导交待的一些工作细节的情形。最近常对母亲发火,动辄就打骂女儿。对工作、生活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最近不愿与朋友有过多的交往。

(六)心理测试结果与分析

根据求助者的陈述,选择scl-90量表测试其心理卫生问题及其严重程度。

说明求助者在躯体化、人际关系、焦虑、敌对、偏执、恐怖、其他因子分数均≥2,总分288分,明显高于常模临界值。

二、主诉和个人陈述

主诉:3个月以前,一个朋友向我介绍一种保健品,称该保健品是从美国正宗进口,服用三个月能补充激素,祛除脸上的斑点,延缓衰老,推迟更年期10年,还可以治疗很多疾病。邀请我加入她的销售团队,并告诉我她购买了14万元的产品,获得旗舰店经理级别,团队已经有十几个下线,她一个月可以净赚5000-6000元。我当时并不心动,但她多次跟我讲这个组织的好处和发展情景,以及该保健品的功效,同时还带我去参加他们组织的培训。在培训会上很多人都积极主动发言,称自己服用该保健品后效果神奇。一个自称是该组织的高级总监的女士还称自己就是辞去在安利集团的钻石级经理人加入该组织,现在年收入60万元。我就这样被会场的现身说法打动,心想能保健还能赚钱,很希望自己在事业之外还有其他所成,就投资5万元购买了保健品和保健仪器等,并成为那个朋友团队里的一个下线。正在我做着发财梦的时候,这个传销组织被一锅端,其所谓的保健品和保健仪器都是假的,卖价1680元的保健品成本价就只是35元的简单材料加工的。我看了新闻后才知道自己上当了,差点气晕了。打电话给那个朋友却关机,以后都没有找到她。我的5万元就这样打水漂了。觉得自己像个白痴,一无是处。越想越不能原谅自己,于是心烦意乱。最近2个多月以来失眠,无食欲,有时心慌、胸闷。在我被骗的那几天,我丈夫又被总部调省外的分公司上班,我觉得家里的担子一下子全压给我了。我感到生活中面对的人和事太复杂了,这个世界上没有好人,我现在根本不想与朋友们来往。母亲与我一块居住,最近忍不住经常对母亲发火,看着女儿不顺眼就动手打骂女儿。上班时不能集中精力,对领导交代的事情总会忘记,要提醒我好几次。我感到我快要崩溃了,我不知道该找谁诉苦,也不好意思跟别人诉说,两个多月来一直心烦意乱、情绪低落,想想还是决定找你们咨询。

三、咨询师的观察和他人反映

求助者身体和智力均发育正常,讲话声音清晰,情绪明显低落,意识清楚,接触交谈合作,言语流利,无幻觉、妄想,无智能障碍,自知力完整,有明确的求助动机。从进入咨询室到叙述完毕,语气比较低沉、带着自责、神情无精打采。求助者脸部皮肤无华,脸面部长了许多痘痘。

四、评估与诊断

(一)综合分析所收集的临床资料,对心理状态的评估

1、求助者精神状态:情绪不稳定,脾气暴躁易怒,心情压抑。

2、社会工作与社会交往:虽然可以正常上班,但效率降低,不愿与朋友交往。

3、相关资料:被骗5万元的事实;父亲过世较早,对丈夫形成依赖,母亲年岁已高,女儿还小需要照顾。心理压力大而工作效率降低,不愿与别人交往。

4、资料可靠性:可靠。求助者有自知力,对自己的状况有客观的评价,并能认识到自己问题所在并主动求助。

5、求助者问题的关键点:症状的表层都是与发生重大生活事件有关。其背后的实质是:认知、信念不合理。

6、原因分析:该求助者性格外向、争强好胜、情绪易激动,发生被骗巨款的事件无法原谅自己,父亲去世早,对丈夫有依赖倾向。加之求助者自尊心较强,不愿将被骗巨款的事件对朋友亲人诉说,内心自责较严重。由于刺激突然,不能及时疏通,导致情绪失调,行为暴躁;由于内控归因使他对人或事物的看法有所偏颇,不能正确对待挫折。

(二)诊断:

该求助者的问题符合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标准。

(三)诊断依据

1、由强烈现实刺激引发;

2、痛苦体验持续时间相对较长,在2个月以上半年以下;

3、初始情绪反应激烈,情绪反应不能理智控制,已泛化;

4、社会功能

(四)鉴别诊断

1、根据郭念锋教授判断心理正常与异常三原则,该求助者的主客观世界是统一的,对自己的症状能自知,内心感到痛苦压抑,能主动寻求帮助;精神活动内在协调一致,提及对母亲、女儿的态度时表现出内疚、不安等情绪;个性相对稳定。没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可以排除精神病性障碍。

2、由于该求助者内心冲突与现实刺激相关联,涉及公认的重要生活事件,有明显道德性质,属于常形冲突,因此可以排除神经症和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3、由于该求助者问题持续时间较长,情绪反应强烈,情绪有泛化现象,社会功能有一定受损,所以可以排除一般心理问题。

4、求助者除了脸上长痘痘外,没有其他躯体性病变,可以排除躯体疾病。

(五)主要表现为:

1、情绪低落,抑郁、晚上入睡困难。

2、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下降。

3、与身边的亲人相处时易激惹。

(六)对该求助者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1、生物因素:没有明显的躯体疾病和器质原因。

2、社会因素:上当受骗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与丈夫突然两地分居,生活次序突然改变。未及时向亲人或朋友倾诉而得不到理解和关注。

3、心理因素:求助者性格争强好胜,自尊心较强,情绪不稳定。

五、制定咨询目标

根据以上的评估与诊断,参照有效咨询目标应该具备的具体、可行、积极、双方可以接受、属于心理学性质、可以评估和多层次统一等七要素,同求助者协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1、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缓解求助者的烦躁不安、抑郁等不良情绪,缓解睡眠障碍,消除陈某某对母亲和女儿的暴躁易怒的不良行为。在日常生活中适当运用放松技术或积极的自我对话,以降低其抑郁水平,增强其自信心,使求助者能正常地学习生活。

2、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完善求助者的认知,形成合理信念,增强其心理承受和包容能力,提高有效处理各种生活挫折的能力。促进求助者的心理健康发展,达到人格完善。

六、咨询方案的制定

(一)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

方法:合理情绪疗法。

过程:四个阶段,即1、心理诊断阶段;2、领悟阶段;3、修通阶段;4、再教育阶段。

原理: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阿尔波特·埃利斯首创。该方法旨在通过纯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辨的途径,改变求助者的非理性观念,以帮助他解决情绪和行为上的问题,以合理的人生观来创造生活,维护心理健康,促进人格的全面发展。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本理论主要是abc理论。在abc理论模式中,a是指诱发性事件;b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相应而生的信念,即他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和评价;c是指诱发事件发生后,个体的情绪反映及行为结果。通常人们认为,人的情绪和行为反应是直接由诱发性事件a引起的,即a引起了c。但合理情绪疗法的abc理论指出,诱发性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不是直接原因,而人们对诱发性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评价和理解即b,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的更直接的原因。

(二)双方约定了责任、权利和义务

1、求助者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责任:

(1)向咨询师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资料;

(2)积极主动地与咨询师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3)完成双方商定的家庭作业。

权利:

(1)有权利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执业资格;

(2)有权利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

(3)有权利选择或更换咨询师;

(4)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5)对咨询方案的内容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

义务:

(1)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

(2)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

(3)尊重咨询师,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咨询师。

2、咨询师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责任:

(1)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

(2)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

(3)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

权利:

(1)有权利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

(2)有权利选择合适的求助者;

(3)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有权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义务:

(1)向求助者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出示执业资格等相关证件;

(2)遵守咨询机构的在关规定;

(3)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各方面的内容;

(4)尊重求助者,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求助者。

(三)咨询时间:每周1次,每次约50分钟。

(四)咨询收费:不收费

七、咨询过程

(一)咨询过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1、心理诊断阶段;

2、领悟阶段;

3、修通阶段;

4、再教育阶段

(二)具体咨询过程:

1、第一阶段即心理诊断阶段:首先咨询师利用言语和非言语行为对求助者充分表现了尊重、共情、积极关注等态度,与求助者建立了良好的咨询关系,形成了安全、信任的咨询氛围;然后通过摄入性谈话搜集了求助者大量的临床资料,并形成了初步诊断;在找出求助者最希望解决的问题的基础上,和求助者共同协商制定咨询目标;最后,咨询师向求助者解说合理情绪疗法关于情绪的abc理论,使求助者能够接受这种理论及其对自己问题的解释。

以下为咨询片段:

咨询师:你认为是什么原因使你这段时间一直处于暴躁易怒这种情绪状态中?

求助者:我的钱被骗掉5万元,而且还是认识的人骗的,哪个会受得了!

咨询师:这个事件的发生的确是让人伤心,发生的这件事我们称之为诱发事件,但他们可能并不是你情绪不好以及对家人发火生气的原因。

求助者:不会吧?那是什么原因呀?

咨询师:是你对发生这件事后的一些观点和看法。

求助者:难道我的看法不对?

咨询师:人们对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看法,但这些看法不是全都有道理,有的合理有的不合理,不合理看法会误导人们做出不合理行为,也会左右人们的情绪,所以才会产生不良行为和心灵困扰。

求助者:那是没有发生在你的身上,所以你说的轻松。

咨询师:如果这件事发生在你的同事身上,你会怎样看待?

求助者:我会劝他往开处想,事情已经发生了,社会就是复杂,不要一味的怪自己。

咨询师:那你为什么不也这样劝劝自己?

求助者:我劝了,可就是没有任何效果。我觉得这样的事不应该在我身上发生。

咨询师:为什么就不能发生在你身上?你认为你就不会犯轻信别人的错吗?

求助者:是的。

咨询师:因为你轻信别人,所以你不能原谅你自己,是这样吗?

求助者:是的。

咨询师:那你为什么就不能原谅自己呢?

求助者:我在家里是学历最高的,家里人有什么大事基本上都听我的,而且我做事一般也不差。

咨询师:你是说你在家里说话做事一言九鼎,所以发生了自己上当受骗的事就不应该。

求助者:是的。我很自信,觉得自己明聪明能干,周围的人也是这样看我的。我还经常提醒我家的人不要轻易相信别人而草率投资。现在我却被骗,真丢人,发生这种事真是糟糕透了!

咨询师:你认为自己聪明能干,做事做得好,当然地就不能有错误?

求助者:是的,我已经习惯这种情况了,我一向很自信,甚至很骄傲。

咨询师:所以你就认为在你身上不应该发生这样的事。

求助者:是的。发生这样的事情,我觉得很丢人,不好意思跟周围的人和要好的朋友诉说。

咨询师:那我们来看看你的不合理看法是哪些。第一,你很聪明能干,做事一向很好,所以不应该有错,更何况是这样的错;第二,在认识你的人的眼里你很棒,所以你就不能有瑕疵,;第三,你给别人的印象一直很好,有了不足之处自然不能对外诉说,而且这次发生的事情很丢人,所以不能告诉周围的亲戚朋友,否则你没有面子。是这样吗?

求助者:的确是这样。

……

布置家庭作业:(1)看一些合理情绪疗法的资料;(2)ret自助表。要求求助者列出事件a和结果c,并在十几种常见的不合理信念中找出符合自己情况的b。

2、第二阶段即领悟阶段:咨询师通过理论的进一步解说和证明,使求助者在更深的层次上领悟到他的情绪问题不是由于生活经历的影响,而是由于他现在所持有的不合理信念造成的,因此他应该对自己的问题负责。在此阶段咨询过程中,咨询师进一步明确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

以下为咨询片段:

求助者:因为相信朋友投资做生意却被骗,再也不愿意相信别人了。

咨询师:被欺骗上当是一件很强烈的刺激事情,谁也不希望它发生,这是一种合理的反应和想法,由此产生的不愉快情绪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因此再也不愿意相信人,看着身边的每一个人都不顺眼,这就是一种不合理的信念,它完全符合不合理信念中“以偏概全”的典型特征,难道一个人欺骗了你,就代表所有的人都是骗子吗?

求助者:也不是所有人都是骗子,只是我受不了被骗的事件而心烦。

咨询师:那你的情绪不能平和是不是还有其他原因呢?

求助者:我被骗钱的事已经过去了2个多月,可就是不能原谅自己,觉得我真是糟糕透了,也恨这个社会坏人太多。因此觉得自己深受打击是应该的,反正觉得自己一无是处,非常糟糕。宁愿压抑自己,给家里造成这么大的损失,是我对不起这个家。

咨询师:你的家人就失去5万元这个事件有没有责怪你呢?

求助者:没有,我丈夫还安慰我。

咨询师:那你的非常糟糕是指这个世界的其他人还是指你这个人呢?

求助者:是指我的身上发生这样的事太糟糕。同时这个社会也是糟糕得很。

咨询师:这个社会本来就是好人坏人并存。我很理解你的这种感觉,也觉得的确有些糟糕。但你真的觉得这件事情就让你糟糕透顶了吗?

求助者:还能有比我这更糟糕的状况吗?

咨询师:那当然了,我还可以举出比这还要糟糕十倍的事,你若遇到这些事情,你又会怎样呢?

求助者:是吗,都是些什么事情呢?

咨询师:你想想看,至少你现在还有高收入的工作,基本上不会失业;还有你丈夫的工作岗位令多数人羡慕;你也不会因为失去5万元钱而使生活陷入困境;尽管你最近失眠严重,但你仍然还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而且没有残疾;假若你身患重病,将不久于人世;假若你因更大的错误触犯刑法而身陷囹囵,失去人身自由,那么你连现在坐在我的对面、看着我说话这样简单的事都无法做到;如果是那样,情况是不是更糟呢?

求助者:……(沉默)

求助者:这样看来,我的情况还不算是最糟的……

咨询师:那么,是什么让你觉得现在的情况糟糕至极呢?

求助者:我想……是我自己的想法造成的吧。

咨询师:对呀,正是因为你消极的想法造成了你现在这种压抑的心态,对待同一件事物,如果咱们多从其他角度去看待,就会是两重天了。

求助者:(沉默,似有所悟)

求助者:(沉默一会)我想是这样。

……

布置家庭作业:ret自助表。让求助者列出事件a和结果c,并在十几种常见的不合理信念中找出符合自己情况的b,要求求助者对b进行逐一分析,写出自己认为合理的b。

3、第三阶段即修通阶段:这是合理情绪行为疗法中最主要的部分。在此阶段中,咨询师主要利用与不合理信念辩论的方法,使求助者修正或放弃原来的非理性观念,并代之以合理的信念。

以下为咨询片段:

求助者:我最不能原谅的是朋友欺骗了我。

咨询师:你就能肯定你的朋友是真正欺骗你的人?或许她也跟你一样是受害者呢?

求助者:她怎会是受害者?她电话都关机了。

咨询师:那如果她也跟你一样是不能原谅自己,而且还觉得因为引荐你而同时害了你,无脸见你呢?

求助者:这个我可没有想过,只想着是她欺骗我。

咨询师:我们可以从几方面来看她的情况:第一看她在传销组织里是不是组织者?肯定不是吧。第二,她投的钱比你的还多,也许她也是才加入不久,同样是一个受害者呢?所以,你能肯定她就真的是故意害你的?

求助者:她也是才加入不久的,只在我前面2个月。我不能肯定她是不是故意欺骗我。

咨询师:是呀。你的朋友不一定欺骗你,或者她比你更难受,也许她现在的情况比你还糟糕呢?

求助者:(沉默)……

求助者:也许她也是受害者。

咨询师:你说的很有道理呀!

求助者:(沉默)……

咨询师:我们可以换个角度来看看:或者虽然朋友欺骗了你,但她因此受到良心的谴责,整日除了叹息钱财损失外,还自责、悔恨不该把你也拉进去……但你实际上除了损失一些钱财之外并没有丧失比你以后的幸福生活更重要的东西。

下一页更多相关精彩内容!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