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的个人修养
荀子“所創的是一個儒家的新派,而不是流於儒家之外的其他學派,其主旨是弘揚周孔德禮和王道仁政。”那荀子所提倡的个人修养是什么呢?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些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荀子的个人修养:以“仁”為本
苟子之“仁”是身心修養的道德人文主義之學,始終以“愛人”為中心點。“仁者愛人,愛人故惡人之害之也。”①苟子的愛與孔孟一如,指有差等的愛,“親親、故故、庸庸、勞勞,仁之殺也。”②“仁”內在地具有差等性,需要“禮”來維護。依張奇偉先生《仁為禮本與行禮為仁——荀子“仁禮之辨”內涵剖析》中的觀點,表現在“先仁後禮”、“仁為本禮為末”兩方面。
1.“王者先仁而後禮”
“仁”有倫理準則、治國之道的意蘊,是“禮”內在的支撐,有了內在的“仁”,才會有外在的等級秩序及治國之術,“仁”在先,“禮”在後。苟子認為“禮儀者,聖人之所生也。”③聖人制禮關鍵在於聖人有“偽”的能力,通過偽達到“仁”的境地,而後才可制禮。也就是說“仁”是“禮”的前提,仁人是實現仁道的保障。另外,仁人也是禮治的前提條件。“故仁人在上,...夫是之謂至平。”④仁人治國,才可達到天下禮治。有了“仁”,恰當智慧地運用它才可做到盡善盡美。“人主仁心設焉,知其役也,禮其盡也,故王者先仁而後禮,天施然也。”②以“禮”去發揮“仁”內在的魄力,方可做到和諧完滿。
2.仁義禮法“仁”為本
“禮”本然地含有道德準則的層面,“人之所好者何也?日:禮義、辭讓、忠信是也。”⑤作為一種道德,與污漫、爭奪、貪利相對立,最後顯揚“仁”的本性。“古者先王分割而等異之也,...使足以避燥濕、養德、辨輕重而已,不求其外。”⑥制禮的目的在於使人們按照地位的高低或親疏遠近的不同得到相應的滿足,以確定社會等級,穩定人倫秩序。通過行外在的“禮”去追求內在的“仁”,“禮”不過是彰顯“仁”的末節而已。苟子有言:“君子處仁以義,然後仁也;行義以禮,然後義也;制禮反本成末,然後禮也。三者皆通,然後道也。” ‘仁”、“義”、“禮”三個層級是依次向外推演的,其中“仁”是最核心的,“禮”處在最外層,它的作用是通過系統的“禮”來表現至上的“仁”。“禮”是達到“仁” 的途徑,通過“禮”的規範達到“仁”的本體狀態。
荀子的个人修养:以“禮”為用
苟子首先對“禮”做了功能主義的解讀,認為“禮”是為了調節人欲而起,“故君子之度己則以繩,接人則用拽”,目的是社會安定。
1.個人道德修養
“禮”本身就有道德的意蘊,另外,它也是一種外在的束縛,使人格達到完善的境界,以形成“仁”的人格模式。“今夫仁人者,將何務哉?上則法堯、舜之制,下則法仲尼、子弓之義,以務息十二子之說,如是則天下之害除,仁人之事畢,聖王之跡著矣。”⑦“堯、舜之制”、“仲尼、子弓之義”廣義上其實也是“禮”,通過禮天下之害則除,如是仁人事畢,聖人的事跡就可明顯起來。苟子還曾說:“厚者,禮之積也;大者,禮之廣也;高者,禮之隆也;明者,禮之盡也。”⑧推崇“禮”、實踐“禮”,呈現在個人身上就是君子人格,也即“仁”之體現。
2.社會倫理準則
“禮”是用來規範社會秩序的,行“禮”是為了“仁”。“仁有里,義有門。仁,非其里而虛之,非禮也。義,非其門而由之,非義也。推恩而不理,不成仁;遂理而不敢,不成義;審節而不知,不成禮;和而不發,不成樂。故日:仁、義、禮、樂,其致一也。君子處仁以義,然後仁也;行義以禮,然後義也。” ‘禮”是決定仁義的本質,離開了“禮”,“仁”在這裡就成了假仁。於日常生活中“禮”貫徹於繁瑣的禮儀細節中。我們應該明瞭的是繁瑣細緻的禮節不是因“禮”而禮,而是為了有序的背後——“仁”這一重要概念範疇。一整套儀式所追求的是“仁”這一目的,“禮”不過是“仁”的外顯及路徑罷了。因此,設“禮”是為了達“仁”、顯“仁”。
3.仁政王道追求
仁人代表了一種政治人格,“仁人之用國,將修志意,正身行,伉隆高,致忠信,期文理。”⑨他們明辨以“禮”,以“禮”為階梯,以期做到仁道。先王制禮以使人有差等之分,制禮則是為了“明仁之義,通仁之順”,以“禮”來達到“仁”。“先王之道,仁之隆也,比中而行之。曷謂中?日:禮義是也。”⑩因“比中而行”所以達到了“仁”的境地。“中”實際上指的是禮義,所以說,“禮”是達到“仁”的根本的途徑。
荀子的个人修养:“仁”本“禮”用
在苟子的思想邏輯中,雖然仁、義、禮、法都是很重要的概念,但“仁”是優先的,根本的,是聖人治道之本。義是仁之理的表述,禮法是仁的運用。所以,我們將苟子的基本思維模式概括為“仁本禮用”。
苟子明確地發表了對“仁”、“禮”關係的看法,他認為:“仁”在先,“禮”在後,“仁”為里“禮”為表,二者是“仁本禮用”的關係。“人主仁心設焉,知其役也,禮其盡也,故先王先仁而後禮。” ‘故禮之生,為賢人以下至庶民,非為成聖也,然亦所以成聖也。” 還有就是“將原先王,本仁義,禮正其經緯,蹊徑也。”②“禮”是行仁與成仁的途徑,“仁”是“禮”的目的,對“仁”有規定作用,二者之間是體用的關係。
“仁”與“禮”二者走或由內向外或由外向內的路徑,但其目的卻是一致的,兩條道路殊途同歸,旨在通過“禮”,培養君子人格,建立仁道的理想社會。“仁”和“禮”不僅僅是字面上的意義,它們深層次里是指的一種理想人格和精神境界。儒家這種超越意義上的理想追求最終要落實到個人的道德修養、社會倫理及王道仁政等具體的實踐當中,以“仁”為本,以“禮”為用,在“仁本禮用”的體系下構建道德、倫理、政治三位一體的道德人文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