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灾害知识
地震是避免不了的自然灾害,但我们可以多一些了解地震有关的信息将伤害程度降到最低。那么,你想了解地震灾害知识吗?接下来就跟着小编一起去看看地震灾害知识吧!
地震灾害知识
地震灾害有哪些特点?
地震灾害是群灾之首,它具有瞬间发生、破坏剧烈、次生灾害严重、监测预报困难、社会影响深远等特点。
影响地震灾害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有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包括震级、震中距、震源深度、发震时间、发震地点、地震类型、地质条件、建筑物抗震性能、地区人口密度、经济发展程度和社会文明程度等。
地震破坏性作用有何特点?
①破坏面积大;②具有连锁性,常称为地震灾害链;③多发性;④破坏社会功能。
地震直接灾害有哪些?
地震直接造成建筑物破坏以及山崩、滑坡、地裂、地陷、喷沙、冒水等地表的破坏和海啸。
什么是地震次生灾害?
因地震的直接破坏而引起的一系列其它灾害,包括:建筑物工程设施破坏而引起的火灾、水灾和煤气、有毒气体泄漏;细菌、放射物扩散等对生命财产造成的灾害;社会功能瓦解、社会经济瘫痪等社会性灾害。
什么叫次生灾害源?
次生灾害源是指因地震可能引发水灾、火灾、爆炸等灾害的易燃、易爆物品和有毒物质的贮存设施等。
地震造成的最普遍的灾害是什么?
各类建(构)筑物的破坏和倒塌。
为何城市的地震次生灾害十分突出?
城市是支持城市运行的各种生命线工程高度集中的地区,如交通、通讯、电力、煤气(天然气、液化气)等地上地下各种管网密布,所以地震次生灾害突出。
影响人员伤亡的因素有哪些?
①地震强度(震级和烈度);②震中距离;③震区人口密度;④建(构)筑物的抗震性能及分布密度;⑤发震季节和时间;③有无地震预报;①有无地震应急预案;③抢救速度;⑤人们是否具有防震抗震知识;④生命线工程的抗震性能。
世界地震史上,造成人员伤亡最多的是哪次地震?
1556年l月23日发生在我国陕西华县的8级地震,死亡人数约83万。
地震的预防措施
要避免地震的灾害,最有效的办法是依靠自己,以自己的力量做好预防灾害的准备。一般家庭常备的东西有粮食和饮水,以每人平均保存5天的份量为佳。另外再准备一些防灾用品,如防灾头巾、手电筒、急救药品、蜡烛、半导体收音机等以及一些逃生用具,如毛毯、便携式炊具、固体燃料等。
由于住宅不宽裕,人们总是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如棚、架、搁板)。不过,由于地震的震动,搁板上放置的重物是很容易掉下来的。因此,平时放置东西要多加考虑。
人们对黑暗很难适应,这不仅仅是看不见,还在心理上增加了压力。因地震而停电是不奇怪的,黑暗中就是在自己的房间也很难分辨东西南北,所以手电筒随时带在身边,就不会有太多的恐惧了。
地震发生后,电视中断,电话不通,报纸停刊,信息来源完全被断绝。此时,只有小型的收音机可以获得源源不断的重要情报,从而可以更好地应付不断变化的情况。
当大地震平息后,首先感到困惑的是饮用水的问题。这种场合,水道断水是经常的事,城市中井水很少,所以在不知道什么时候发生地震的情况下,有必要每晚睡前准备一些应急的饮用水。
考虑到地震后的混乱情况,准备好三个月的现金花销是必要的。因为地震之后,银行、邮局等处往往取不出款。
人们总喜欢把急救用具藏在某一角落,或不起眼的地方。可是,这些东西在地震中又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平时要把它们放在某一固定并且容易拿到的地方。
地震时,穿高跟鞋对避难百害而无一利。平时应穿或备用跑得快、耐用、平跟的棉鞋或运动鞋。拖鞋和草鞋都不合适,高跟鞋绝对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