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新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新生入学教育是高等学校每年的常规工作,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新生入学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对大一新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我们该如何写有关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论文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推荐的浅议新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浅议新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篇一
《关于高校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思考》
摘要:当前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现代工业文明的日益渗透,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越来越成为影响我国大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文章主要从高校新生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问题的具体表现和产生的原因等方面来分析,积极探索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和对策。
关键词:高校新生;心理健康;健康教育
大学新生从熟悉的中学环境来到陌生的大学环境,来到了他们人生征途上又一个新的起点。当他们生活初步安顿下来,正常的学习生活开始之后,激动振奋的情绪往往被新的困惑所取代,由于生活环境、学习方法、生活方式、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变化,他们面临的将是一段艰难的大学适应期。有相当一部分大学新生不能处理好由中学到大学的过渡,时常感到困惑、迷茫,感到无所适从、不知所措、怨天尤人,有的甚至产生失眠、神经衰弱等痛苦,有少数人无法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如果能采取科学的引导,提高新生适应能力,就能缩短新生适应大学生活的时间,这对提高大学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预防心理问题的产生都有着积极的意义。近年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已经受到了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只有了解新生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以及产生的原因,高校教育工作者才能有效地引导新生实现心理适应的转变。
一、高校新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及具体表现
概括起来,大学新生主要会出现四个方面的心理问题。
1.理想与目标的失落而引起的茫然
对于刚刚进入大学的新生,在他们脑海中所想象的大学往往是“芳草绿树”、“明窗净几”、“书山学海”、“友情善意”。然而,跨进大学校门后,就会发现现实的大学生活不是想象中的那样诗情画意,学习不是预料的那样妙趣横生。有的新生由于没有考上自己感兴趣或者热门的专业,就认为自己所学的专业没有前途,便开始对自己的专业抱有不满情绪,埋怨自己的专业。所以,学习没有精神,有时干脆逃课,甚至沉迷于网络或睡觉。
2.中学与大学的落差引起的心理失衡
经过高考拼杀的大学新生,自然不是弱者。在中学时代他们经常是教师赞扬的对象、同学学习的榜样。这种优越感和自豪感使他们充满着自信与愉悦。带着良好的自我感觉进入大学校园之后,突然发现自己只不过是大学生中的普通一员,面对新一轮的排列组合,昔日那种“鹤立鸡群”的优越感已荡然无存,“常胜将军”的桂冠也不翼而飞。这种心理上的落差使他们原有的优越感和自豪感变成了自卑感和焦虑感,导致自我认知失调。
3.人际交往的障碍
与来自不同家庭、不同社会背景的人相处,是大学新生要学习的第一堂课。然而这第一课引发的人际矛盾和心理不适往往给一些大学新生带来许多烦恼。有的学生与同宿舍的同学长期关系冷漠;有的学生不愿与人交往,也很少参加集体活动,对外界很少关心;还有的新生奉行“我行我素”的处世原则,过度考虑自己的需要,而忽略他人的需要和交往,对他人缺乏关心和谅解。这样的新生多数出现人际关系失调造成的焦虑不安、心慌意乱、孤单失落、寂寞失眠甚至社交恐惧等症状。
4.自理生活能力较差,“恋家”情绪严重
步入大学后,新生从中学时代那种被家长、教师管束的状态中“解放”出来,环境的改变和角色的转换使得广大新生产生独立的自我意识,他们希望摆脱依赖,按自己的意愿去做自己该做的事。相当一部分新生能逐步适应这种环境和角色的转变,能较好地安排好生活和学习。但有些新生生活自理能力差,不会管理时间,不会管理钱物,对一些基本的生活问题束手无策。一些新生更是无法从心理上摆脱对家庭和亲人的依赖,总感觉还是“家里好”,出现严重的“恋家”现象。
二、高校新生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
大学新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因素。
1.家庭因素
家庭环境和教育对个体人格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一项调查表明,我国城市家庭的孩子平均每天劳动时间只有11分钟,不及美国的六分之一,而在家学习的时间平均超过3小时,近乎美国孩子的5倍。在家长对孩子生活上的放纵和教育上的严厉刻板并行的管理方式下,孩子的学业可能出色,但依赖性强,一旦离开父母,以自我为中心的偏执型心理便暴露无遗,很难独立面对外面的世界。因此,我们不能孤立地看待大学新生中出现的心理问题。
此外,一些家庭对子女的影响起着消极的作用。例如家庭的变迁和离异,父母错误的价值观和不当的言行,使孩子形成与众不同的错误的价值尺度,对人对物都有自己的一套方式和观念,结果使他们形成了一种孤独多疑、不善交际的闭锁心理和自私自利、小气计较的不良心理定势。因此,我们不能孤立地看待大学新生中的心理问题。一个人进入大学后的表现,相当程度上是他大学以前较长岁月所形成的人格的影响和延续。
2.社会因素
可以说,现在的大学生是从考试中熬出来的。从小学到中学,父母和身边的人一直告诫他们“学习不好什么都妄谈”,而学校的“应试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更大。“应试教育”主要是以升学考试为目的的教育,这种教育的教学活动基本上全部是围绕应考而开展的,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压抑了学生的创造能力、适应能力和自主能力的发展,也引导了许多学生极端看重分数,无暇顾及其他方面的发展,致使大学新生会考试却不大会生活,不会与人相处,对待挫折的心理承受力过分脆弱。这样的学生一旦从中小学应试教育的环境进入到大学的素质发展氛围中,各种心理不适会接踵而至。
3.个人因素
18~19岁的大学新生正处于青年初、中期,这一时期是人一生中心理变化最大、心理发展最为曲折的时期,是从幼稚走向成熟、从未定型到定型的急剧变化时期,有的心理学家称之为“心理断乳期”,许多人生和生活问题都要在这个时期出现,面对新的环境和背景,由于大学新生在认知、情绪和意志等方面都尚未成熟,他们中的许多人以往积累的心理“资源”已经不足以供他们应付眼前的情境,必然会出现一系列的心理问题,这是一个人正常成长的必经阶段。而有的大学生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一正常变化,因而产生了过分的烦恼和恐惧心理,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