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创业故事,女性创业成功故事

2017-02-23

女性创业是一个挑战,女性创业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女性创业成功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女性创业成功故事篇1:

——28岁漂亮女总裁,续写家族企业神话

吉林万通集团总裁、万通药业营销公司总经理潘巍,是一位年仅28岁的漂亮女士。其父潘首德是万通集团的创始人、董事长。作为家族中崛起的第二代商界新锐,长女潘巍正一步步从父亲手中接过权杖。在公司,潘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父亲是女儿心目中的英雄

潘首德从一个钟表学徒工做起,成为供销社采购员,再成为采购经理,再之后竞聘当选通化市钟表眼镜公司总经理,一直在商界摸爬滚打。

1997年岁尾,潘首德临危受命,接任通化市第二制药厂(万通药业的前身)老总,次年他就让这个欠债累累濒临倒闭的厂子实现了盈利。

在潘巍心目中,父亲是英雄,是榜样,是一面威风凛凛的大旗。

“受家庭氛围影响,我从小就有经商意识,感觉自己也有这方面的天分。”潘巍笑容动人。

上小学时,老师曾提出那个很经典的问题:“将来的理想是什么?”同学们纷纷答科学家、解放军、老师、运动员等等,只有潘巍一个人脱口而出:“总经理”。

大学主修了会计与中文两个专业的潘巍,1999年毕业后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自己创业。

女儿被父亲列入了接班人的候选名单

潘巍从父亲那里得到50万元的启动资金开了一家服装店。她找到一个空白点:男士们热衷西装革履,穿西装需要配衬衫,但当地尚无一家衬衫专卖店。

“衬衫店每天都营业到很晚,顾客非常多。我们经常一大车一大车地卸货,别的店都羡慕不已。”潘巍认为,之所以生意兴隆,一方面是商机把握得准,另一方面,是因为服务到位。

“我爸对我的引导也很重要。经营过程中,他给我出了很多点子”。潘巍说。潘首德则感觉,通过服装店,他看到了女儿身上许多令人欣喜的经商潜质:“会管理,店面打理得井井有条;会用人,对老会计批评起来不留情面,用起来又充满人文关怀;作风严谨,做事细致,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处理问题果断……”

两年时间,潘巍开了两家服装专卖店,挣得纯利润100多万元。最重要的是,潘巍在商场得到了许多磨砺,开拓了视野。

父亲认为,潘巍的服装店这个平台,对她实在太小了。

同时,2000年6月19日,万通由国有企业转制为股份制企业,潘首德也从国企老总的身份转换为民营企业家。从那一刻开始,他就意识到了未来接班人的问题,便将已在商界崭露头角的长女潘巍列入了候选名单。

“要打造‘百年万通’,不是一两代人就能完成的。我现在50多岁,必须着手培养接班人,培养企业的年轻人。”潘首德认为,女儿最大的特点,一是悟性强,二是勤奋,三是严谨。

应父亲之邀,潘巍帮助父亲一同打理万通。

她清楚地记得进入万通的那个日子:2001年2月5日。

虽然是父亲的公司,但潘巍并没把自己看得特殊。“我告诫自己,要以普通员工的身份出现,从基层扎扎实实做起。”潘巍语气平静而坚定。

潘巍的第一个岗位是市场部科员。她认为市场部业务多,是“最能学到东西的地方”。当时全国医药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态势,刚步入快车道的万通急需招聘大批人员,但那时万通的名气还不大,广告打出去,应聘者寥寥无几。负责这项工作的潘巍,仔细分析求职者心态,亲历亲为走出去宣传企业,介绍企业政策,与毕业生谈心,为应聘者培训,仅在白山市工业学校,她就一次性招回30名优秀毕业生。同事惊讶于潘巍的“效率”。

凡事想在同事们之前,做在同事们之前。从认可潘巍勤奋的态度、踏实的作风开始,到认可她与众不同的思路与无可争议的成绩,同事们很快折服。几个月后,市场部部长离职,推荐考核新任部长人选时,潘巍以绝对优势当选。

2002年初,潘巍升任营销公司副经理,成为公司中层干部。对于已经步入正轨的药厂来说,关键是产品如何大规模进入终端客户,所谓“渠道为王”。当时万通药业仅在4个省设有销售网点,潘巍的雄心壮志是要迅速组建一支庞大的销售队伍。她先后招募培训的1200多名销售员奔赴全国31个省份、300多个地级市、100多个经济强县,她的宏伟蓝图一步步变为现实。

父女两代人的碰撞与磨合

生活中,潘首德与潘巍是父女关系;工作上,两人是地道的上下级关系。在公司,二人从来都是以职务相称,有什么不同意见,双方也会展开激烈争论。

潘首德印象较深的一件事是,他想往营销公司安排一个阅历丰富的“老手”,女儿说啥也不同意,硬是把这个人给“退”了回来。摩擦源起于父女二代不同的用人观念。“我倾向于用老成持重的,这些人身经百战,有多年经验,来之即能战。潘巍则愿意用年轻人,认为他们有朝气,充满激情,有进取心,富有创新精神,她宁可花大成本去培养、选拔年轻人。”潘首德说。

“年龄结构不同,自身经历及外在大环境不同,我们在经营理念、管理方式上,肯定是存在一些差异。”潘首德并不隐讳与女儿间的“碰撞”:“我自己比较传统,相信传统理念,比如,我认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有些老员工犯了错,我的想法也是‘宽以待人’,能过去的,就过去。潘巍呢?她重视制度建设,用制度去制约权力、监督权力,奖惩分明,实行‘无情制度,有情管理’,是一种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手段。”

老;一个思维活跃,锐意创新,敢为人先。尽管有分歧,父女二人总体配合还是很默契,在大的宏观决策及发展战略上,能很快达成高度一致。

在外界看来,一向不喜欢张扬的潘首德正渐渐把女儿推到前台,“我希望,潘巍不仅成为我事业的接班人,成为吉林省企业界的佼佼者,而且希望她靠自己的天分与努力,成长为一个真正的民族企业家”。

潘巍没有辜负父亲的殷殷厚望。一年12个月,她有近一半时间奔波在全国市场上。

2005年,万通遍布各地的460多个“销售舰队”创造了5.2亿元的销售额。潘巍本人也被推举为“全国青联委员”,并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和同龄人相比,潘巍出类拔萃,她做事有思想,行事有章法,显得非常成熟、老到。”万通集团党委副书记兼董事长办公室主任孙焕杰有30多年的机关工作经验,她断言:“潘巍必有大前途。”她认为,民营企业家选子女做接班人本无可厚非,关键要以生产力标准来衡量,只要子女能带领企业走向辉煌,就是正确的选择。

女性创业成功故事篇2:鞋厂里走出来的创业女强人

她从鞋厂流水线工人做起,目前在湘乡拥有了上千万资产的公司,300多名员工,生产出的鞋子远销国外。在16年的摸索中,她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所在。

她叫张智辉,1973年出生在湖南省湘乡市壶天镇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家里收入不高负担重。1992年,高中毕业的张智辉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开始了南下打工之路。刚开始,她是在一家鞋厂做流水线工人,又苦又累的工作没有击倒她,反而激发了她的韧劲,她向老师傅们学技术、讨经验,短短几年,她从一个普通的流水线工人变成了生产管理人员,成为了鞋厂的顶梁柱。

独创门户,发展自己的公司是她人生中的重要转折。2004年,她和丈夫已经是鞋厂的高级管理人员,年薪数十万,本可以高枕无忧,但她萌生了要独创门户、开一家外贸公司的想法。想干就干,在广州,她和丈夫开始了艰难的创业历程,慢慢地,公司红火了,赚钱了。善于思考的她在外贸公司的运作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订单不稳定,而主要原因是出单存在不稳定性。这时,她想,如果要是有一家自己的鞋厂可以自产自销,一切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返乡创业,是她人生价值的升华。2007年6月,她回自己的家乡湘乡考察了一番,家乡的乡情和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更坚定了她回家乡创业的信心。创业之初,百废待举、百业待兴,其艰难可想而知。没钱,借;没厂区,找;没人,招。7月份,回到湘乡,她踏城区跑乡镇,用了近五个月的时间才找到合适的厂房。创业之初,她吃住在厂区,白天和工人们研讨技术、培训管理,晚上安排第二天的工作、联络老客户。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调理,员工队伍稳定了,产量上来了,公司焕发了青春和活力。大家对这位端庄、秀气的女老总投去了敬重和信赖的目光。张智辉常说:刚开始,我也很担心,顶着很大的压力,返乡创业,兴办企业的,但路是一步步走出来的,我有信心。

谋划科学的发展战略,是她人生追求的原动力。张智辉以她的智慧胆识和人格魅力,造就了富有创新精神的管理队伍和团队意识的员工队伍。公司创立以后,订单接了不少,但规模始终没有扩大,这时以前做外贸时的认识的韩国老客户也正准备在福建开一家鞋厂,得知这一情况后,她又动起了利用外资的念头,她专程跑到福建,拿出连夜赶出可行性分析报告,并把韩国老板请会自己的家乡进行实地考察,韩国老板对此非常满意,当场同意与其合资。在公司运转过程中,也不是一帆风顺的,通宵加班、赶制产品,是常事,各方面的管理压力也是席卷而来。作为一名女性到各地跑业务、管开发是一件难事,有的不理解、有的不支持,门难进、脸难看更是家常便饭,但最难过的是订单到手了,有时因为客观因素,眼看不能如期交货,那时的她就如热锅里蚂蚁团团转,但每次都在她的领导和全公司的员工共同努力夏,挺了过去,成就了一块“诚信”的金字招牌。现在公司每年年产值可达1500万元—2000万元,上缴税费25-30万元。对于未来的发展,张智辉踌躇满志,她希望公司越做越大、越做越强,在内销市场有一席之地,希望能安排更多的返乡女性、下岗女性,让她们有个好的工作平台。

张智辉多次讲:我的事业刚起步,我爱的事业,更爱生我养我的家乡和父老乡亲,有爱就能奉献一切,就能创造人间传奇,我愿把这种爱奉献给全社会。

女性创业成功故事篇3:30岁妇女摆地摊3年成千万富翁

3年前,她是涪陵区某纺织厂的一名普通一线工人。她叫胡华芳,今年31岁,目前是重庆绣花一族服装加工有限公司董事长。3万可以做什么,谈到自己的创业经历,胡华芳掩盖不住内心的欣喜,“当时什么都没有想,只是为了求生存。”

“每天都会在网上招揽客户”

2008年,胡华芳还是当地纺织厂的一名普通一线工人。每个月拿着600块工资的她,该如何谋生成为她面临的最紧迫问题。3万可以做什么,考虑到自己在纺织厂呆了8年之久,有一定的经验,于是胡华芳选择了最为“直接”的方式,拿出几个月积蓄下来的2000块,去学了织补技术。

学好归来后,胡华芳与老公开始在涪陵区街上摆路边摊。2009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胡华芳接触到了网店,“当时一位网友推荐我到网店上去卖,而我对这些点都不懂。”胡华芳说,在这位网友耐心帮助下,我才逐渐摸索入门。“做起网店后,没过几天就成交了一件绣花产品,还是个外地客户。”胡华芳说。

“感觉网上宣传效果挺不错的。”“初尝甜头”后的胡华芳,一边平时跟老公一起在外边摆路边摊,一边又开始不断地运用网络宣传自己的产品。去年,她投入三万元,在重庆涪陵区创办了一家微型企业。

做外地生意,她主要靠新媒体

3万可以做什么,公司顺利创办后,如何打开市场是每一位创业者面临的首要难题。在胡华芳看来,当地市场较小,而且消费水平有限,公司光做当地是完全不够的。但应该如何让更多的人了解公司,知晓自己的产品?“公司刚起步,哪有这么多钱作宣传。”

根据过往的经验,胡华芳考虑继续加大在网上免费平台的宣传力度。“在网上卖东西,不要钱。”3万可以做什么,胡华芳笑着说,公司成立后,自己又当董事长,又做业务员,每天都会在网上招揽客户。胡华芳也这样做了,“不断地加QQ群,不断地在论坛发布免费的广告……”公司还建立2个宣传网站和1个店铺。

“通过在网上不断地寻找意向客户,跟他们聊,了解他们所需;而且还能扩大受众面,我们现在有九成以上的客户都来自外地。”胡华芳亲自带头上网揽生意只是使用网络等新媒体传播和营销的一个缩影。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是新技术支撑体系下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数字电视等。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企业在新媒体传播领域的投入不断增加,它们开办自己的网站,通过网络宣传营销自己的品牌。

据全球最大的企业信息发布机构美通社《2011中国企业新媒体应用调查报告》显示,人员规模在500人以内、500~2000人以及2000人以上的企业在新媒体方面加大投入的分别为63%、67%和66%。这些投入,主要包括自己企业网站的建设和人力投入,以及营销推广等等。

胡华芳说,“公司现在有8个人,目前的订单量已经超出了我们每月的生产量。等到生产跟上后,我会加大公司在新媒体这块上的营销,同时聘请这类专职人员。”3万可以做什么,胡华芳记忆中,刚起步时,业务主要依托于当地,每个月只有一两个客户,同时找到当地服装店接一些缝补类的活,“一个月收入只有1000多块钱。”“现在公司经营中,95%的收入来自沿海城市,主要接沿海厂商半成品加工的活;5%为内销及零售。”胡华芳说,现在每个月营业收入有5万左右。

利用网络搞推销的利弊

重庆工商大学教授韩渝辉表示,“通过免费的论坛、空间等网络宣传可以降低成本,对于小创业者来说,是一种比较‘实惠’的方式。”3万可以做什么,重庆资深创业孵化指导专家谭刚强表示,任何创业者创业经营的核心目的都是推销商品。唯有商品的推销成功,创业经营的利润才会得以体现。创业的成功或价值也才可以用利润的回报来加以证明。

销推广资金与人手的不足,所以要加大企业与企业营销商品的品牌影响力事实上是力不从心的。但利用QQ群、论坛等免费平台,对商业意识敏感的小创业者确是“一道亮丽的营销风景线”。“钱少、势单、力薄”的小创业上路者,可借它“搭顺风车”,“做精品店”,而简捷快速地起步。

3万可以做什么,所以,用“鼠标、键盘、手机界面”等工具组合而成的商务新媒体,确实可看作小创业者的乖巧行路伴侣。谭刚强表示,小创业者在创业上路时如能关注到这点,并积极尝试将其用于自身的创业实践,必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但作为创业者,对于新媒体的风险仍不能忽视。小创业者千万不能以为“推销”或“好的推销”就可主宰创业的一切,或牵引自己必然成功。因为真正的营销必须要有开发或推销商品本身的品质及市场受用性做基础。过于依托新媒体平台的免费推销,只会把自己引向更迷茫的失败之途。所以小创业者一定切记:新媒体可借势,可助力,但不能包办作为创业核心竞争力商品或服务品质本身。

女性创业故事_女性创业成功故事相关文章:

1.成功女人创业故事

2.80后女性创业故事

3.女强人创业故事

4.四名成功女性的励志创业故事

5.女人创业成功的故事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