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与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是否健全,直接影响着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进而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下面小编就来和你探讨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与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与监督存在的问题
(1)财务内部控制意识薄弱
目前很多事业单位的资金大都来源于财政拨款,相应的财务管理的目标并不是如何利用现有资金获取更大收益,而是保证事业单位能够维持正常的运转,有效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更好地履行其社会职能。这样的话,事业单位的财务内部控制就很容易被忽略,所谓的财务管理也就是做好收支工作即可。而且,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体制和普通企业也有很大区别,单位领导在内部拥有很大的决策权,并不用对单位的经营状况负责。严重破坏了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完整性,导致下属部门和人员也无法重视相关工作。而且计划经济时代的一些弊端还在事业单位内部生根发芽,尤其是一些基层事业单位,由于改革对其影响较小,其思想就更为落后保守,很难奢求其能够重视内部控制工作。
(2)预算不严格,资金管理不规范
在财务内部控制管理中,严格的预算管理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受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影响,很多事业单位并没有意识到良好的预算管理对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要性。预算方案制定不合理、内容编制和实际不符、预算执行较为随意。这些都导致在事业单位内部,预算管理流于形式,无法为财务内部控制和监督提供必要的保证。而且,部分事业单位在资金管理方面还存在着漏洞,在使用和保管资金的时候,没有严格按照相关程序进行。使得一些工作人员挪用公款谋取个人利益,部门内部私设“小金库”现象比较比较普遍。同时,一些事业单位对于资金的使用情况没有指定相关的责任人,一旦资金的使用出现了问题,资金的使用部门和管理部门就会为了推脱责任而互相“踢皮球”以推卸责任。不能明确部门和个人的责任,就无法限制违规使用资金情况的发生。
(3)缺乏风险管理意识
事业单位资金来源固定,社会职能相对来说较为简单,这就导致在日常管理中,风险意识薄弱。在单位内部缺乏完善的风险预警体系和管理机制,影响其财务管理的稳定性和投资效益。以广播电视行业为例,由于长久以来受到事业体制的影响,决策层缺乏在市场化条件下的企业运作经验。对财权的划分、控制机构的设置以及信息沟通方面,都缺乏必要的控制措施和监督手段。很多广电机构在实现多元化经营的过程中,不能认清自身优劣以及市场的风险型,在决策的时候往往主观臆断,导致多起产业投资失败的案例。此外,由于事业单位依然实行的是行政管理体制,在内部领导具有高度的权威,很难对其进行监督和制约。再加上事业单位无论是在业务上还是管理方面,都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政府以及社会监督机构很难从外部对其财务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督,导致事业单位的财务监管环境相对宽松,严重降低了财务内部控制和监督的作用。
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与监督完善措施
(1)强化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意识
由于事业单位资金的来源和使用都较为稳定,尤其是偏远地区的基层单位,经济发展滞后,面临的经济环境也较为简单,其财务人员对于内部控制就更为陌生,这就给事业单位加强财务内部控制工作造成一定的困难。所以,要解决财务内部控制问题, 必须先从意识上引起事业单位人员对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视。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事业单位应该加强对财务内部控制宣传力度,并针对员工的实际情况,在他们中间开展必要的培训和教育工作,让所有的人员都认识到财务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同时掌握必要的技能以保证内部控制活动的正常开展。并规范财务流程,为施行财务内部控制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此外,在事业单位内部,还应该建立相对独立的内部控制体系,主要包括三个相对独立的控制层次:首先,在内部成立专门的审计机构,独立于被审计部门,受上级机构的垂直领导。审计机构主要对会计和财务部门实施内部控制,通过离任审计、日常稽查、监督审查账目等方式,在事业单位内部构建起一道以“查”为主要手段的监督防线。其次,设立事后监督机制。通常的做法是在事业单位内部设立一个独立专业岗位,专门负责对事业单位的日常财务活动进行监督,并将监督的过程和结果直接向审计机构反映。为了更好地发挥岗位作用,需要完善其程序化和规范化建设,并在配备工作人员的时候,由审计机构负责选择责任心强、职业素质高且工作能力全面的人员担任该职务。以在日常的会计核算基础上,建立以“堵”为主要的监控体系。最后,在事业单位内部完善相互制约的制度。工作人员处理业务过程中,涉及到资金支出的,均需要经过审核,并明确处理权限和应该承担的责任,严禁由一人负责资金支出的所有程序。建立以“防”为主的监控防线。以上三层方面,再配合良好的控制环境,对于完善财务内部控制和监督,具有重要意义。
(2)将全面预算贯穿整个财务控制体系
事业单位应该根据全面预算要求,严格地执行预算制定以及审批程序,对下属机构的业务过程进行全面的管理和专项控制。比如广播电视行业集团内部,有频道、栏目、节目等责任主体,这就需要分析其实际情况,并严格按照程序执行预算,以降低其运营成本,保证这些业务的经费控制在预算范围之内,实现管理目标。并时时监督预算的执行情况,一旦有超出预算的可能,就应该严格控制相关业务,并分析审核追加预算的可行性。如果追加预算确实必要,应该交由专门的预算机构决定增加预算。由于此举可能会影响预算的调整,所以必须慎重对待。在财务控制引入全面预算管理,针对频道、栏目、节目等责任主体,强化事业单位内部成本管理,完善成本核算。通过严格执行预算内容,加强对各责任主体的预算目标的考核。考核内费用、不再仅仅限制在节约开支、降低成本等目标。而是在这个目标的基础上,合理配置资源,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从而可以更好地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需要注意的是,全面预算的有效实施和绩效考核存在密切的联系,将预算执行效果和考核结果、薪酬体系相结合,可以更好地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保证预算目标的有效落实。
(3)建立风险管控、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类似广电行业的事业单位,资产规模不断扩大,资金的链条不断延伸,经营地区也随之扩张。经营规模扩大带来的是经营风险的增加,尤其是越来越多的广电企业参与多元化经营,其经营风险更是成倍增加,必然形成更为复杂的管理体系,增加了管理难度。对于这种新的变化,此类事业单位必须具备优秀的资源整合能力以及跨行业、跨地区的经营能力,保证各部门的资产处于良好的循环之中,更重要的是要具备对风险的识别和控制能力,所以,建立风险管理和预警体系,刻不容缓。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首先,实施有效的风险管理。将风险管理作为日常管理的一个必须流程,纳入到关键的管理活动之中,并将风险管理的焦点集中在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方面。为了更好地实施风险管理,对于广电行业这样规模较大的单位,可以将相应的管理机构独立设置并归属于监督部门之下。其次,构建财务风险预警体系。一套完整的财务预警体系,需要事业单位在组织机制、风险控制运行机制及风险预警方法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建设基础,这也是预警体系能够有效发挥作用的保证。最后,健全内部监督机构,以识别在日常经营过程中存在的潜在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内部监督机构要和管理机构平行,互不干涉,使得内部监督机构能够独立的形式职权,保证内部控制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