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结课论文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环节,怎样通过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系统有效的开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需要认真探索的问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结课论文,供大家参考。
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结课论文范文一:高职院校心理健康监测机制创建
摘要:分析引发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建立和完善高职院校心理健康监测机制、心理咨询服务体系。
关键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监测机制;心理咨询服务体系
近年来,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越来越得到社会的重视,各地高职院校开始成立了自己的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对在校的大学生进行定期的心理健康普查,并制定了适应本校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体制。尽管如此,心理危机事件在高校时有发生,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目前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监测机制还不完善,所以,高职院校心理健康工作亟待解决的重要任务就是建立一套科学、系统、完善、有效的心理健康监测机制与心理咨询服务体系。
1引发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
虽然引发高职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多种多样,并且引发心理问题的原因又具有其特有的独特性,但深入分析形成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基本是由学生的家庭、社会环境、学校以及学生自身等因素造成的。
1.1所处环境的改变引发大学生的心理冲突
高中时代的学生基本在家里都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优越生活,进入大学后,会蓦然发现自己所处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不仅要自己安排生活,不能依靠外力,还要靠自己去处理和面对许多问题,比如人际关系、学习、生活起居等问题,这样,给一部分学生的心理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另外,在大学里,评判学生优劣的标准也不再单一,不仅是单纯的学习成绩,还包含更多的综合能力,比如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及其他多种因素,而这种标准的多样化,使一部分学生感到不适应,心理上产生失落和自卑。
1.2高职院校对心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及其管理者对学生心理方面的问题不够重视,认为心理咨询工作主要是针对少数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只要不出问题即可,因此,各学校在这方面精力的投入严重不足,心理咨询师配备和培训也不到位,缺乏完善的心理咨询工作机制,心理咨询机构的设置成为摆设。
1.3高职学生自身因素造成的心理问题
部分高职学生心理素质欠佳,他们有较强的不平衡感和不被重视感,要么敏感脆弱,少言寡语,要么自我保护,攻击性强,甚至相互歧视。中、高考失利,使他们自暴自弃,放弃主动学习,消极孤僻;在学校以自我为中心,人际交往能力较差,诚信意识淡薄,团结协作观念淡化。
1.4家庭因素造成的学生心理问题
每个问题学生的背后往往存在一个有问题的家庭或有问题的家庭教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家庭过分溺爱、家长重智轻德、家庭矛盾、家庭危机、家教简单粗暴,等等。
2建立和完善高职院校心理健康监测机制
2.1建立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现机制
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现主体应包括所有与其密切接触的各方面人员。可以建立一个由学院、辅导员、班级和寝室组成的心理问题干预体系。
2.2建立心理健康问题的传输机制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是固定不变的,这样就需要及时把问题学生的具体情况,通过一定的传输机制反映给相关部门,才能尽快解决问题。一般采用自下而上的信息传递方式,即由寝室长把发现的问题信息传给班级心理委员,心理委员再传给学院辅导员,最后辅导员把信息传递给学院心理健康中心,由心理健康中心做出相应的专业鉴别评估,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恰当的处置措施。
2.3建立心理健康问题的处理机制
针对问题学生,心理健康中心要做出相应的专业鉴别评估,明确具体情况是属于心理健康问题,还是心理疾病问题,然后再采取恰当的处置措施,以保证学生心理问题在发生初期就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3建立和完善高职院校心理咨询服务体系
3.1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宣传工作体系
面向全体学生普及心理知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通过单独开设心理健康知识课程或将其他相关课程加入心理教育课中,定期举办专题性的心理健康讲座和培训。通过学校广播、校园网络、报纸、杂志等媒体,开设普及心理学知识的栏目,加强宣传力度,扩大宣传广度,增加学生对心理保健知识的认识和接受程度。普及心理健康知识,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建设心理健康网站、开展网上咨询服务、利用心理DV的拍摄、校园心理话剧,等等,帮助学生化解思想矛盾和心理障碍,提高心理素质,全面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3.2建立心理健康咨询与监控工作体系
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问题疏导、心理咨询辅导、心理危机干预和监控工作。通过个别咨询、团体咨询、电话咨询、网络咨询、书信咨询、班级辅导、心理行为训练等多种形式,为学生提供及时、有效、高质量的心理咨询与服务。要做好新生、应届毕业生、家庭贫困学生、失恋学生、痴迷网络学生、违纪学生、性格异常和言行异常学生的心理辅导和咨询工作,帮助他们化解心理压力,克服心理障碍,及时解决问题,避免校园恶性事件的发生。对突发心理危机的学生或群体,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进行积极的心理援助。高职院校心理健康监测机制与心理咨询服务体系的构建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应当时时、处处留心,要全方位、多角度开展工作,持之以恒,长抓不懈。
参考文献:
[1]宋维真,周东明.心理健康测查表(PHI)使用指导书[C].北京: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1993.
[2]樊晓光,周东明.青岛大学师范类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评价[J].中国学校卫生,2006,(04):68-70.
[3]刘启刚.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建构[J].青年探索,2006,(05):83.
[4]陈香,贾巨才.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其预警干预机制研究[J].教育探索,2005,(06):114-115.
[5]张绍波,傅文第.关于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研究[J].教育探索,2006,(03):140-141.
[6]张大均.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若干理论的探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03):201-202.
[7]陈运明.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初探[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S2):110-111.
[8]曹钢.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热"的冷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半月),2008,(10):136-137.
[9]吴先超.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体系探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10):121.
[10]朱雨兰.网络时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探析[J].交通职业教育,2005,(05):185.
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结课论文范文二:高职院校新生心理健康调查对策
摘要:根据省教育厅和教育部文件精神,切实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并为学院教育教学提供基础数据资料。2012年至2014年,课题组对河北轨道运输职业技术学院的四届新生进行了心理健康状况的调研,2014年至2015年借大学生入学之机,对部分新生家长进行了问卷调查。调研结果显示:几届学生心理健康整体状况水平相当,可能存在问题的学生约占全校学生人数的30%,心理问题主要集中在适应能力、人际交往、意志力、自信心、强迫倾向等方面。根据调研结果进行了调查数据的初步分析,对数据结果中的重点学生完成了两轮筛查工作,并就一些普遍问题利用第一和第二课堂开展了相应的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工作。本文介绍了用大学生人格健康问卷对河北轨道运输职业技术学院2014级新生调研的结果分析与对策。
关键词:高职;新生;心理健康;结果分析;对策
一、2014级新生调查的总体情况分析
通过对2014级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并结合2012至2013年的调查结果分析。总体感觉,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A、B类学生比例达到了33.27%,C类学生比例63.73%。本次调研发现有4.40%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过去和家庭是不幸的,占关键症状项目的首位。这反映出两方面问题,一是家庭环境对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成长的重要性,二是提醒教育工作者要关注学生的家庭背景,注重与家庭的沟通,努力拓宽家校沟通渠道,做好学生的各项工作,为学院和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教育环境,保障学生们的心灵健康成长。2014年,我们对新生家长问卷的统计结果也验证了这一点。另外,需要特别关注的还有25题肯定选项的学生,本次测评有18人做了肯定选择,比例为1.15%,数字不高,问题严重,提请倍加关注,决不能掉以轻心,要加强与这些学生的沟通与疏导,建立层层防护机制,防患于未然,避免恶性伤害事件发生。
二、新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
1.人际关系茫然
刚入大学,高职新生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思维和行为方式仍停留在中学阶段,会产生种种不适应感,而人际关系的不适应是比较严重的问题。
2.适应能力不强
这和家庭背景有关,本次调研中,安排《如何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失衡期”》的家长讲座为家长帮助新生增强适应能力,提供了必要支持,很好地配合了学校的学生适应能力的教育工作。
3.缺乏自信心
缺乏自信心是高职生中比较普遍的现象。一方面,高职生普遍入学成绩较差,社会对其认可程度不高;另一方面,现代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信息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学生个人对自己越来越没把握,自信心偏低。
4.意志力薄弱
这也是高职生比较典型的问题。意志力低的新生面对困难往往束手无策,经受不住挫折和打击,容易出现心理上的不适应感。
5.强迫倾向
大部分学生对自我过度关心,有较强的强迫倾向。这可能与近年来当代青年为自我以中心、要求别人关注自己等现实情况有关。
6.神经衰弱倾向
神经衰弱倾向较为明显。很多学生都或多或少表现出思想不集中或记忆力减退的行为,从来咨询的学生情况也证明了这个问题是较为突出的。总的来说,大一新生在自信心、意志力、强迫、人际和神经衰弱等这些方面表现出比较大的心理问题,需要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三、对策实施
严格执行教育部、省教育厅文件,严格执行学院心理健康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文件,以文件精神指导我们心理健康的各项工作,领会精神,细致工作。
1.重点学生的筛查工作
(1)第一轮筛查工作。2014年10月底,测评统计工作完成后,召开了心理健康课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志愿者、各系心理健康教育小组组长及辅导员的测评情况通报会。对大家开放了数据平台系统10天,本着支持、保密、服务的原则,要求大家了解学院和各系学生的心理健康测评数据,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尤其是所辖学生的集中问题和重点帮助对象认真细致地分析和研究,并制定具体措施。安排对A、B类学生进行第一轮访谈筛查工作,分配了访谈任务,明确提出访谈要求,截止到2014年12月10日,完成了对全院522名学生的初步访谈工作。
(2)确定了第二轮访谈和相关的后续服务工作。①利用心理健康课,利用环境和团队的力量,对星级学生特别关注。②利用个体咨询,指定专人跟踪服务、访谈星级学生。③要求星级学生所在系别的辅导员特别关注该生,建立家校联系制度,通过系、班、宿舍建立援助体系,取得家长支持,做好工作记录,切实保证学生的安全和成长。④建立星级学生档案,建立重点学生的转介制度。⑤发挥学生心理委员的作用,确保问题早发现,早帮助。通过对重点学生的筛查,访谈,制订了相应的措施和计划,有效地维护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对问题较严重的学生实施了转介,并寻求家庭和社会的支持。
2.测评集中问题的教育对策
(1)通过学生团体活动,心理剧创作、展演等,增加同学的人际交往机会,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增强适应能力。
(2)加强心理健康课教师的教研活动,就学生测评反映出的突出问题,利用课堂教学和课堂活动,开展有针对性的工作。
(3)各系根据本次测评数据和第一、二轮访谈筛查情况,分析本系学生的突出问题,结合专业特点,建立具有自身特色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开展适合本系学生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3.后续支持工作
(1)结合几年来,我院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根据教育部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的各项要求,拟编写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材,以开展系统的、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学工作。
(2)总结本次测评的经验,反思组织工作过程的问题,完成调研报告,为高职学院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素材,为明年的测评工作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张海涛,苏苓.高职新生人格健康状况分析与研究[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
[2]朱双华,刘海雄.基于UPI的高职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与对策[J].学术•理论,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