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苏轼的学术论文
苏轼作为我国古代文学家,为后人留下了一笔重要财富。这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苏轼的学术论文,仅供参考!
关于苏轼的学术论文篇一
苏轼处世哲学初探
【 摘 要 】在苏轼作为我国古代文学家,为后人留下了一笔重要财富。而作为政治家的苏轼,也做出了一个儒家士大夫当有的历史功绩。而苏轼辗转于放达文人和深邃政客之间的处世哲学,便有了深刻的研究价值。本文试从正道直行的执着、善处忧患的旷达、自救自立的人格、亲躬为民的情怀四个层面来剖析苏轼的处事之道。
【 关键词 】苏轼 处世之道 人格风貌 生命精神
秦观在《答傅彬老简》中说:“苏氏之道,最深于性命自得之际。”王国维在《文学小言》中评价苏轼:“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苏轼坎坷人生中表现出来的人格风貌和生命精神,值得我们深入探究和学习。
一、“奋厉有当世志”――正道直行的执着
儒家鼓励人“志于道”,建功立业,有为于天下。苏轼《上梅直讲书》云:“轼七八岁时,始知读书,闻今天下有欧阳公者,其为人如古孟轲、韩愈之徒。……其后益壮,始能读其文词,想见其为人。”苏辙《墓志铭》追述苏轼十岁时母亲程氏亲授以书。“太夫人尝读《东汉史》,至《范滂传》,慨然太息。公侍侧曰:‘轼若为滂,夫人亦许之否乎?’太夫人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耶?’公亦奋厉,有当世志。”这正如后来苏轼说自己“少抱有为之志”。苏轼于仁宗朝举制科作《制策》二十五篇,“大抵劝仁宗厉精庶政,督察百官,果断而力行也”;及事神宗皇帝,两次上书数万言,“大抵皆劝神宗忠恕仁厚,含垢纳污,屈己以裕人也”;哲宗元�初,主张“校量利害,参用所长”。
苏轼对儒家忠君报国的思想接受尤深,使得他虽有“隐”的思想,却终究没有归隐。正如他所言:“未成报国惭书剑,岂不怀归畏友朋。” “羡君欲归去,奈此未报恩。”……可知苏轼一生沉浮,而拳拳报国之意若一。
二、“一蓑烟雨任平生”――善处忧患的旷达
苏轼才华横溢聪敏过人,刚正立朝勇于为义,却拙于谋身,不会自我保护。故“一生忧患,常倍他人”(《南华寺六祖塔功德疏》),几经贬逐,饱受苦难,终不得大用。苏轼于靖国元年所作《自题金山画像》,算是对自己一生贬谪生涯的总结:“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苏轼的一生贬居黄州、惠州、儋州三地,穷困潦倒,但他都善于在诗词歌赋中发现生活美,从而获得一种充满善处忧患的智慧审美人生。林语堂先生在《苏东坡传》里说他“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智能优异”。
元丰时贬往黄州,《初到黄州》诗云:“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对黄州的“鱼美”、“笋香”盛情称赞,仿佛忘却了“乌台诗案”的灾难。绍圣初贬往惠州,他的《十月二日初到惠州》诗云:“仿佛曾游岂梦中,欣然鸡犬识新丰。……岭南万户皆春色,会有幽人客寓公。”这似是《初到黄州》诗在十几年后的历史回想。他又抒写“欣然”,描写口腹之乐。绍圣四年贬往儋州,登岛的第一首诗,“行琼儋间,肩舆坐睡,梦中得句云‘千山动鳞甲,万谷酣笙钟’觉而遇清风急雨,戏作此数句”,以其神采飞扬、联想奇妙而成为苏诗五古名篇:“应怪东坡老,颜衰语徒工,久矣此妙声,不闻蓬莱宫。”自赏自得之情溢于言表。
三、“尽卖酒器,以供衣食”――自救自立的人格
苏轼之所以能面对忧患随缘自适,不仅在于他善于排遣苦闷,更重要的是他始终立足于自救自立,保持一种人格的独立。元丰三年(1080)初贬黄州,作《节饮食说》,提倡“节食”。第二年不能再靠“节流”,于是“开源”。《东坡八首》叙云:“余至黄州二年,日以困匮。……庶几来岁之入以忘其劳焉。”他不辞辛苦躬耕其中,并把这块田地命名为“东坡”,从此自号“东坡居士”。他的《次韵孔毅父久旱已而甚雨三首》其二云:“去年东坡拾瓦砾,自种黄桑三百尺。……明年共看决渠雨,饥饱在我宁关天。”苏轼作为政治上的逐客,生存受到严重的威胁,心态却不卑微猥琐。苏轼之卓异正是建立在自己动手种田筑屋丰衣足食,生存需求获得独立的物质基础之上。
苏轼在海南禄�既绝,衣食难保,不得已“尽卖酒器,以供衣食”。暂居破漏官屋不久被官吏逐出,遂买地,起屋五间,名曰“桄榔庵”。然而,独特的伟大人格,既成就了不怨天尤人、立足自救自立的“东坡”精神,苏轼也就拥有了一份坦然与自乐。
四、“不以一身祸福,易其忧国之心”――亲躬为民的情怀
苏轼在贬谪时期,反复专研佛老,极慕陶渊明,却始终没有出世。苏轼从某种程度上实现了“奋厉有当世志”的壮志雄心,践行了范仲淹“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儒士操守,也在生存状态上真正的融入到了黎民百姓之中。
谪黄以后,苏轼和“渔樵杂处”,对黎民疾苦有着更深切的了解同情。当时岳州鄂州一带“例只养二男一女,过此辄杀之,尤讳养女。”苏轼遂“闻之酸辛,为食不下”,当即给鄂州知州朱寿昌写信并盼他“惟为民自重”。他说:“若岁活得百个小儿,亦闲居一乐事也。吾虽贫,亦当出十千。”由此可知,苏轼口出“悲歌为黎元”并非虚言。在儋州,他把自己被贬海南看作是“天其以我为箕子”,理应尽力帮助儋州人民改变困境。面对民族压迫、生产落后的现状,苏轼写了《和劝农》“以告其有知者”,“咨尔黎汉,均为一民”。看到当地人民“病不饮药,但杀牛以祷……以巫为医,以牛为药”,写了《书柳子厚牛赋后》。为了让百姓喝上泉水,讲究卫生,减少疾病,苏轼曾带领众人开凿至今完好的井泉,儋州人称之为“东坡井”。儋州在北宋时期仍处于“刀耕火种”状态,文化教育也十分落后,苏轼的《和示周续之祖企谢景夷三郎》一诗真实的反映了学校教育七零八落的情景。王国宪《重修儋州志叙》指出:“北宋苏文公来琼,居儋四年,以诗书礼教转化其风俗,教化其人心,听书声之琅琅,弦歌四起。”
【参考文献】
[1](宋)秦观:《淮海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2] 王国维:《人间词话》,吉林文史出版社2000年。
[3](宋)苏轼:《苏轼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
关于苏轼的学术论文篇二
浅谈苏轼词风
摘要:世人皆知诗是唐代最佳,而词唯有宋词最美。宋代词坛名家辈出,豪放、婉约两派词人共同书写了宋词的历史。众所周知,苏轼开创了豪放一派,但这位豪放派的鼻祖却并不只以豪放见长,他的婉约词也写得清丽徐出,别具风采。就苏轼的婉约词而言,无论从数量、质量还是所产生的影响来看,都足以与他的豪放词相媲美。本文通过对苏轼豪放,婉约词的几个方面进行论述有助于更好的了解苏轼和他的豪放,婉约的词作,更好的了解宋词。
关键词:苏轼;豪放;风格;意境
引言
宋代词坛分为婉约与豪放两派,可谓名家辈出,蔚为壮观;当时名作涌起,各具丰姿,它们像争奇斗艳的花朵一样构成了色彩斑斓的艺术殿堂,而苏轼无疑是这座殿堂中的艺术奇葩。在婉约词一统天下的时候,他敢于与之分庭抗礼,首创豪放一派。南宋的胡寅曾说:“及眉山苏氏,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谬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乎尘垢之外。于是《花间》为皂隶,而柳氏为舆台矣。”[1]这一评价概括了苏轼词作气势恢宏、风格豪迈的特点,而正如法国作家布封所说:“一个好的作家绝不可能只有一颗印章”,苏轼的词风也不拘一格,多姿多彩,豪放旷达之外也多有清新韶秀之作。
提起苏轼的词,人们多会想到气势豪迈、奔放不羁的“大江东去浪淘尽”。的确,苏轼作为豪放一派的开创者,以广阔的题材、工巧的文笔写下了许多影响深远的豪放词,而但其在婉约词上的造诣也是无人能及的。苏轼的婉约词不仅在数量上超过他的豪放词,在质量上也多上乘之作,受到诸多词学评论者的赞誉。[2]张炎也曾评价苏轼的婉约词“清丽徐出,出人意表,为周、秦诸人所不能到。”[3]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中也对苏轼的婉约词做出了高度的评价:“东坡词寓意高远,运笔空灵,措语忠厚,其独到处,美成、白石亦不能到。”[4]
一、苏轼词风格特点
苏轼的婉约词与北宋婉约名家的词作相比,不但不逊色,而且多有过人之出。他的创作不但吸收了晚唐五代以来委婉抒情的写作技巧,更打破了柔靡绮丽的传统风格。可以说苏轼的婉约词拥有自己独树一帜的特点,这才使得他的作品在异彩纷呈的北宋词坛享有盛誉。
(一)气势宏伟,豪迈悠远。
提到苏轼的词,我们经常会用豪放、气度不凡等词语来概括他的词风,读者也常常会被他那豁达的气魄所感染。我们读完其诗的确是这样,苏轼的作品中有一大部分饱含着豪迈与恢宏的气度,他常将个人的情感融入词中,在写人、咏景、状物中,以奔放豪迈的形象和磅礴的气势来展现自己非凡的理想。语言风格奔放不羁,读起来铿锵有力,令人读罢感觉酣畅淋漓。如《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这首词,通过狩猎盛况的生动描写,抒发作者的爱国热情和欲前往边关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上片写出猎的狂热情景,实际上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它既是写实,也是诗人虚拟的战场上奋勇杀敌的情景,场面壮观,气氛热烈,格调高亢,笔力健劲,读时如身临其境,备受感染。为下片做铺垫并渲染气氛。诗人意在表明:自己精力正旺,大可为国家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含蓄地表达了报国杀敌的勃勃雄心和豪情壮志。这正是诗人豪壮的气概、博大的情怀所在。
(二)清新放达,超尘脱俗。
苏词在创造清新放达,超尘脱俗的境界时,营造旷达超俗的意境是苏词的又一风格。苏轼在这类旷达词中通过清空疏旷的艺术格调,在词中多用比喻、象征、拟人、烘托等抒情手法。渲染出旷放之境。对苏轼而言,词不仅是情感的载体,而且也是人生哲理的宣言。这种表现功能的转变也就必然引起表现手法的变更。将抒情与说理统一于一体。情是词的基础,理是词的美的升华,二者互为表里。苏轼的一首《定风波》别具旷境: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从这首词里,我们能看到他旷达的胸怀、开朗的性格以及超脱的人生观。上片“一蓑烟雨任平生”句,将词人一生的坎坷磨难,以及泰我在自若的生活态度,尽行囊括。下片“也无风雨也无晴”丰富了词的主旨,展示出词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超脱有人生态度。尽管雨道中不狼狈而窜,斜照相迎也是预料中事。却通过对生活小事的描绘,表达出诗人不计得失、一切听任自然的超旷哲学。全词见出词人对人生风雨表现出一种听任自然,不怕挫折,乐观旷达的旷达胸怀。
(三)推陈出新、情真意切。
我们也了解到苏轼的词有很多婉约型的作品,同为婉约词,少了轻柔绮丽、缠绵悱恻的婉约之风,更多的是神韵悠远,读来令人回肠荡气。打破了昔日婉约的作风,内容上推陈出新。苏轼因为自己的人生遭遇和思想的独特性,决定了他必然会给那些传统婉约词注入新的活力。传统婉约词是以言儿女之情为主,其作用是为了娱乐遣兴。苏轼却一反常调,“以词为诗”,打破诗词固有的领域,使词不仅可以言情,而且可以明志。思想境界,高远志向,自然风物都可表现出来。苏轼之前,大多数词人的淡淡忧伤,多是百无聊赖之作,很少有写坎坷人生的肺腑之言。苏轼则不同,他在词中融入了个人深情之言,浑厚的思想经历,使词更贴近了生活。
综上来看,我们不能只单方面地以豪放或者疏旷来概括苏词的总体风格,开创豪放一派,用一种恢弘不凡的气度,展现自己超凡的人生态度。同是婉约词,苏轼追求另一种清新优雅的审美情趣,体现出一种如诗如画的艺术美感。如“清丽舒徐,苏轼沿着传统婉约词的创作发展变化,推陈出新,这是对题材艺术美的改造。因此只能用风格多样化来概括苏轼词的主导风格。
参考文献:
[1]唐圭璋、周汝昌:《唐宋词鉴赏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年第2版。
[2]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河北教育出版社,2009年12月第3版。
[3]秋枫:《婉约词・图文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1月第1版。
[4]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三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