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思维方法论文

2017-02-09

为了正确和有效地进行理性思维,人们必须把握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辩证思维方法主要有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的统一等方法。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辩证思维方法论文,仅供参考!

辩证思维方法论文(一)

(一)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

1辩证思维及其客观性

在客观世界中,我们可以找到与知识相对应的实体,诸如原子、分子、基本粒子、商品等,却找不到诸如与“分析”、“综合”、“抽象”等方法相对应的实体。但我们不能由此认为思维方法是纯主观的思维方法本质上是主体化了的客观规律和关系,是人们在客观规律和关系基础上依据主体需要而形成的思维规则、工具和手段。

思维方法是有客观原型的,思维方法的原型就是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客观规律。例如,比较法是客观事物统一性与多样性关系的反映,有“统一性”才有“同”,有“多样性”才有“异”,这才有“异中求同”和“同中求异”的比较法。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外部世界(自然和社会)运动的一般规律和人类思维运动的一般规律,是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从本质上说,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

2辩证思维ǖ奶氐

主观辩证法是以概念、判断、推理和理论体系诸形式表现出来的思维发展的辩证法,可以概括地把主观辩证法称为概念辩证法,或者说,主观辩证法是在概念辩证本性的基础上展开的。

概念之所以成为主观辩证法的基础,不仅在于概念凝聚着以往人类的认识成果,是人类思维史的结晶,而且在于概念又是人的思维的“细胞”,在概念的内在矛盾中包含着尔后判断、推理和理论体系深化的“萌芽”。人的思维反映和把握客观世界正是通过“概念之网”或“范畴之网”进行的。

3辩证思维ㄓ肟凸郾缰しㄔ谑导基础上的辩证关系

尽管概念的运行有着自己的特点,而且在一定意义上是“自己构成自己”,但归根结底,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而实践辩证法则是连接二者的基础和中介。主观辩证法之所以是客观辩证法的反映,是因为,作为主观辩证法基础的概念本身有其客观内容,是对客观世界现象、关系、过程的一种抽象,而且一种概念体系向另一种概念体系的变革也不是随意产生的,它本身是人们新的实践所达到的广度和深度的反映。

4北缰しㄓ胨嘉方法

辩证法与方法论是一致的。思维方法本质上是辩证法揭示的规律和关系在人脑中的内化,辩证法是全部思维方法的“原型”,它的所有规律和范畴都具有方法论的功能。同时,辩证法若不能成为方法论,不能成为把握现实的认识方法,它就没有存在的价值。辩证法只有同时作为方法论,才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具有实践意义。

邓小平要求我们“按辩证法办事”,实际上就是要求我们把辩证法转化为认识论和方法论,转化为辩证思维方法。

(二)辩证思维的主要方法

1惫槟捎胙菀

归纳是从个别上升到一般的思维方法

演绎是从一般性原则推出个别性结论的思维方法。

2狈治鲇胱酆

分析是把事物分解为各个部分、方面、要素,逐个加以研究的思维方法。

综合是在把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方面、要素的基础上,再把它们组合成一个整体的思维方法。

分析与综合的关系是辩证的,分析是综合的基础,而综合是分析的完成,只有把二者结合在一起,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科学的认识。

3背橄笥刖咛

(1)抽象:抽象作为一种思维方法,是指在思维中把对象的某种属性、因素抽取出来而暂时舍弃其他属性、因素的一种方法。

(2)具体:即指多种规定性的综合

有两种具体:一是“感性具体”,它是感觉多样性的综合,是感官能直接感觉到的具体;

二是“理性具体”即思维具体,它是在抽象的基础上形成的各种规定性的综合,是具体在思维中更深刻的再现。

(3)从抽象到具体

人的认识在思维运动中走着两条方向相反的道路:一条是从具体到抽象,另一条是从抽象到具体。对于辩证思维来说,更重要的是从抽象到具体的方法,这是一个以抽象为逻辑起点,通过各种形式的逻辑中介,达到以思维具体为逻辑终点的思维运行过程。

从抽象到具体是理性认识不断高级化的过程。

4甭呒与历史相统一

所谓逻辑与历史的统一,是指理论体系的逻辑顺序是对客观历史发展顺序的反映。逻辑与历史之所以能够统一,是因为历史是逻辑的基础,逻辑是历史在理论上的再现,是由历史的东西派生出来的。历史是逻辑的基础,逻辑是对历史的修正。

(三)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研究

1北缰に嘉方法与现代科学方法有着密切的关系。哲学范畴与科学范畴、哲学思维与科学思维原本就是交叉的。科学上的一些范畴,诸如系统、信息、结构、功能、手段、反馈、控制等,随着它们本身意义的确定,也就有了哲学上的意义;反过来,哲学的基本范畴,如物质、运动、时间、空间、矛盾等,也是思维中常用的范畴。因此,哲学思维与科学思维、哲学方法与科学方法是相互促进的。

2本捅缰に嘉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关系来说,辩证思维方法是现代科学方法的方法论前提,哲学通过本体论、认识论、逻辑学等参与到科学思维中。现代科学思维方法并不是完全自觉运用辩证思维方法的结果,但这并不能说明现代科学思维与辩证思维之间没有关系。实际上,现代科学思维复归辩证思维的道路是多种多样的,它可以是在辩证思维方法指导下自觉进行的,也可以由科学发现本身所具有的力量而自然地实现的。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与辩证思维方法的一致性却是一个基本事实。

3毕执科学方法是对辩证思维方法的丰富和深化

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是一个巨大的方法群,包括控制方法、信息方法、系统方法、结构——功能方法、模型化方法和理想化方法等,这些方法又丰富和深化了辩证思维方法。辩证思维方法从普遍联系、永恒发展的角度来揭示事物的关系,侧重于人与世界的整体关系。现代科学思维方法是在确认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前提下,深入研究世界的某些关系,如系统方法就是在承认普遍联系的客观实在性的前提下去研究系统的最优解。现代科学思维丰富了辩证法的宏观画面,使辩证法深入到发展的细部、更复杂的层次。因此,辩证思维方法应该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中吸取营养,以丰富自身的方法系统。

(一)核心概念

1比鲜叮菏鞘导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2备行匀鲜叮菏侵付允挛锵窒蟆⑼獠苛系、片面的反映。

3崩硇匀鲜叮菏侵付允挛锉局省⒛诓苛系全面的反映。

4崩硇砸蛩兀菏侵溉鲜吨械娜现因素、逻辑因素。

5狈抢硇砸蛩兀菏侵溉鲜吨械姆侨现因素、非逻辑因素。非认知因素——不是指认识中的认知能力,但作为认识中的精神因素,贯穿于认识过程中,对认识过程的发动、抑制、加速或延缓起着推动、支撑作用。非逻辑因素——不是认识中的逻辑因素,但会加快认识过程,突出事物的本质。

6闭胬恚菏侵溉硕钥凸凼挛锉局省⒐媛傻恼确反映,是标志主、客观相一致的哲学范畴。

7本对真理:真理在内容上的客观性,真理总是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规律,就整个人类认识而言随实践的无限发展可达到对整个物质世界无限认识。反映了人类认识的至上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8毕喽哉胬恚涸谝欢ㄌ跫下人类的认识只能达到对物质世界的一定的广度和深度的认识。反映了人类认识的非至上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9奔壑担菏侵缚吞宥灾魈逍枰的满足程度。

辩证思维方法论文(二)

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任何现象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某种规律的具体显现,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待物理问题,有利于在物理背景下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探究规律的能力,进而促进学生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探究性学习”通常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主动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主要是在实际物理背景下围绕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来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而辩证思维是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来认识事物和揭示事物本质的思维方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有力的思想武器。因此,用辩证观点来分析和研究物理问题,能使问题更加深入,更能触及物理本质。辩证思维对有效开展物理学科内的研究性学习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创造性思维就是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寻找变异,得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的一切思维活动。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有目的地逐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使学生的思维方法逐步从收敛思维到发散思维,从直观思维到联想思维,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发展,这对于提高学生素质,增强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十分有利。但由于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双边活动的过程,因此,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呢?

从人的发展角度来看,教育的作用有三个层次:①使教育者知道世界是什么样子,从感性上有了解世界的欲望。②使受教育者知道世界为什么是这样的,并成为一个会思考的人,一个有分析能力的人。③使受教育者知道怎样才能使世界更美好,并成为一个勇于探索和创造的人。物理探究性学习对培养学生的物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学物理探究性学习可界定为: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研究、搜集和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性活动,获取知识、技能、情感、态度、方法、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主要是指在物理教学中,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们用科学探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对于学生来说,探究能力的形成,也就形成了独立学习的品格,有了开拓创新的基础,可以说,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创新的必经之路。如何进行探究式教学呢?下面就此进行一些分析:

一、导入的准备

1.融入“物理化”情景中

要激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首先要有“物理化”的氛围,这样就有要学、学好、用好物理知识的欲望。物理学科本身具有现实性、生活性、趣味性。在每本书的封面及每章的首页都有寓意深刻的背景图画,教材力求做到知识导入自然、图文并茂,有启发性、趣味性。在教学中教师要适当地进行引导、说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对面临的问题要运用哪些物理知识,怎样去运用这些物理知识才能使问题解决他们都有明确的认识。另外,在教材的内容中也穿插许多插图,增加直观性和趣味性,便于了解知识的背景。

2.敢于挖掘和创新

教师要敢于挖掘和创新,合理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不断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那么在备课时就要研究学生心理认知规律的特点,精心设计物理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尝试应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验证物理规律。既然探究性教学已成为新课程实施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态度和科学学习的重要方法和手段。物理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还能创设学生有效掌握知识的学习氛围。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出发设计的物理实验内容,有助于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学习“实验”技能,提高教学效果。

3.物理的活化作用

高中物理新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物理能力,特别是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传统教学更多的是一种对知识的硬式获取,忽视了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性,新课程的编写体系能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物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新教材在内容的编排上形式多样、活泼、有趣、启发性强,包括探究、思考、边注、课外阅读、讨论、实习等栏目。学生要根据实现问题目标的需要主动地将原来所学过的有关知识运用到新的情景中去,使问题得到解决,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个运用物理学知识、使知识转化成能力的过程。

(1)知识重组和知识转化

学生把前面已学到的物理学知识运用到新的情景中去,这种运用不是一种简单的模仿操作,而是一种对已经掌握的物理概念、定律、规则、方法和技能重新组合的创造性运用过程。它促使学生在原有认知结构中去提取有用的知识和经验运用于新的问题情景,培养学生根据目标需要检索和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

促使学生将掌握的知识和方法转化成可操作的动态程序,知识不是简单刻板的复制,而是活灵活现的处事技能,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将知识转化成能力的过程。将已有的物理知识迁移到他们不熟悉的情景中去,并作为实现问题解决的方法和措施。

(2)知识深化和知识泛化

能使学生知识深化和泛化,这既是一种迁移能力的培养,同时又是一种主动运用过去的知识解决新问题能力的培养。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加深物理知识的理解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过程,通过对已有知识和方法的重新组合而生成新的解题策略和方法,它是在创新活动中实现已有物理知识在更高层次上的掌握,能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教材中许多具有时代性、现实性的图片、习题、例题使学生充分感受到物理知识应用的广泛性,消除神秘感、枯燥性。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联系生活中的物理,使课堂教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课堂教学更丰富。

二、合理把握物理教学过程

1.关注现象

在授课中要注意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主动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在发现中探究。物理学最重要的内容是与现象有关的。所以,我们要在教学中通过实验手段把实际物理过程展示出来引导学生猜想。科学探究的基础是发现,发现问题可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如“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看似简单,实则非常深刻,为此我帮助同学们分析了动起来、停下来等现象后,引导他们探究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的观点,他们很自然的得出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错误的:因为它忽视了摩擦力。然后通过自制教具(用金属丝弯成倾角可调的导轨)顺利引入伽利略的理想实验,通过实验分析的方法引导学生猜想:我们看到小球从斜面由静止运动下来,由于受摩擦力的影响升不到原来的水平高度,但力越小就越接近原来的高度,然后以实验事实为基础沿着摩擦力越来越小的发展趋势,进行科学推理得出小球将永远运动的结论。这样就可以顺理成章的提出问题、组织探究,引导猜想,然后通过师生共同讨论得出牛顿第一定律也就水到渠成了。同学们先提出一个实际生活中的现象问题,再自己设计一项有益的改进措施的方式将课堂知识延伸到课堂以外。从而实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最终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