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名家张全亮谈八卦掌 吴式太极

2016-12-11

张全亮是八卦掌吴氏太极拳第四代传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武术名家张全亮谈八卦掌 吴式太极。欢迎阅读!

武术名家张全亮谈八卦掌 吴式太极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深受世人喜爱。

八卦掌和太极拳名家张全亮先生是当今中国武术界的泰斗级人物。2010年5月21日,中华民族网络电视台(中民网视)就中国传统武术的价值与魅力等问题对张全亮先生进行了专访,张先生主要以太极拳和八卦掌为例,对此问题进行了精彩的回答和深入的分析阐述。中民网视还请张全亮先生表演了吴式太极拳(北派)和梁式八卦掌的部分套路,并进行了现场录制。以下是对当时访谈内容的记录整理。

记者:武术起源于技击,技击也是武术存在的最重要价值。但是,冷兵器时代已经成为历史,为什么现代人对武术仍然喜爱有加?您不仅擅长太极拳和八卦掌,而且还习练过多种武术,长期担任中央电视台《武林大会》的专家评委和裁判长,请你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张全亮:任何时期人们都需要防身自卫,都需要自我保护。中国武术是古老的、巧妙的、世界优秀的防身抗暴技术,而且还具有其他运动形式无法比拟、无法替代的极佳的健身和开智等效果。所以,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中国武术都将在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心目中占有重要位置。

中国武术实际上是中国文化的一个载体,极具民族性和世界性。传统武术之所以能够历经数千年而不衰,并且不断发展,能传播到世界各地,因为它确实不仅是一种打斗的技术,而且具有很强的健身功效、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多方面的魅力。比如太极拳和八卦掌,都具有极高的养生价值、极强的抗暴功效、极好的开智效果、无穷的艺术趣味。其理论精深,技法独特,魅力无穷,令人惊叹。不但中国人喜欢,世界各国人民也都喜闻乐见。

记者:我们了解到,北京市大兴区为您申报的“吴式太极拳(北派)”已经被批准为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请您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角度来谈谈对太极拳和八卦掌的认识?

张全亮:国务院于2006年6月和2009年12月先后两批公布了已经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项目共1170项,其中武术项目22项,包括了三个流派的太极拳(陈式、杨式、武式)和一个流派的八卦掌。还有一些流派的太极拳、八卦掌正在陆续申报。这是国家对传统武术价值的承认,会对传统武术的传承发展起到很大推动作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构成必须符合五个要件。

第一、必须是人类在历史上创造并以活态形式传承至今的。只留下文字记载或遗物的不算。

第二、必须历史悠久,传承时间不超过百年的不算。

第三、项目本身必须是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或艺术价值、或文化价值、或科学价值、或社会价值、或有普世价值的知识、技术或技能。

第四、必须代表一方文化,为当地社会所认可。

第五、必须对当代社会进步有积极作用。打麻将、吸大烟之类的不算。太极拳和八卦掌不但完全具备这五个要件,而且在下述五个方面的价值更为突出。

第一,太极拳和八卦掌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太极拳和八卦掌的出现和发展,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上是形成民族文化和民族特性的重要事件。八卦掌已有近二百年的历史,太极拳的历史更为悠久。在推动历史前进的过程中所涌现出来的英雄豪杰中有不少人是太极拳、八卦掌高手。对于抵御外辱、展现民族气节起到了一定作用。在历史长河中,太极拳和八卦掌是中国人特有的智慧形成的独特的运动形式,它渗入到人们的生活之中,对于健身、防身起着重要作用。

第二,太极拳和八卦掌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太极拳、八卦掌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现象。两者都是哲理性拳术,是文化拳术,是头脑功夫。它们以易理为拳理,以阴阳变化为灵魂,以五行生克变化规律为指导练拳与技击的法则。太极、八卦文化融浸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与很多文化知识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对很多文化现象产生了深刻影响,甚至起到促进和引导作用。

第三,太极拳和八卦掌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其拳理富含哲学、力学、生理学、心理学、医学、美学及某些边缘科学如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等方面的科学知识。极其符合哲理和自然规律,两者都是纯任自然的运动,在自然当中求自然,招招势势都要阴阳互动、公转自转同时进行,强调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始终把头脑的作用放在第一位,每一式都要求先想后作、先看后行。既是极科学的健身运动,又是极其巧妙的技击抗暴技术。

第四,太极拳和八卦掌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练法独特,动作优美,运动起来圆润自如、和缓流畅、内外如一、形神兼备,对舞蹈、戏剧等艺术形式都有很大影响。百练不烦,百看不厌,魅力无穷,古人有“穷毕生之精力,难尽其奥妙”之说。

第五,太极拳和八卦掌具有极高的社会价值。贴近群众、贴近民生、老少咸宜、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爱好者有数亿之多,遍布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太极拳、八卦掌是实践的智慧,不但可以强身御暴,还可以陶冶性情,可以改进暴躁、粗率、心胸狭窄等情绪和性格缺点,培养人的优美性格。其精神的外延可以无限拓展,进而追求天人合一,达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高度和谐。

非物质文化遗产反映着一个民族的历史和奋斗的整个过程。在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太极拳和八卦掌是非常优秀的项目和价值极其突出的项目。大家可以注意,上述非物质文化遗产构成的五个要件的第三个要件中,共有有六项内容(价值)。一般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只要具备其中的一两项就可以了。而太极拳和八卦掌不仅具备全部六项价值,而且每一种价值的含量都很高,这是其他非遗项目所无法比拟的。弘扬这两个古老而优秀、富含民族文化的传统武术运动形式,既具有民族意义又具有世界意义,既有历史意义又有现实意义,既有国内市场又有国际市场。

记者:谈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具体到某一拳种上,其历史价值应该由一些具体的历史事件来承载和体现。您认为,在太极拳和八卦掌的发展过程中,有哪些重要的历史事件?

张全亮:首先,杨露禅进北京和董海川进北京,都应该是中国武术史上的两个重大事件,由于这两个重大事件的先后出现,世人才知道到什么是太极拳、什么是八卦掌。这两个事件也几乎发生在同一时期。杨露禅经人举荐到北京教拳是在1850年之后,清代王公、贝勒从学者颇多,后任旗营武术教师,还被推荐到端王府教拳。

杨露禅进京教拳才使太极拳公诸于世,才使太极拳得到广泛的传播发展。董海川大约在1855年来到北京,入宫当差,后改在肃王府当差。董海川——“肃王面前显绝技”,使八卦掌在武术界初露头角,轰动京城,把中国武术推向了一个别开生面的新阶段。两人在北京武术界掀起了轩然大波,有许多佳话广为流传。所以说,1850年及其以后的一段时间,对于太极拳和八卦掌的发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时期。

太极拳方面的历史事件还有:

1、1928年陈发科应邀赴北平传艺,使陈式太极拳在社会上迅速传播并奠定了全面发展的基础,为太极拳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2、30年代初王茂斋在北平太庙开设“太极拳研究会”,公开授徒,其弟子遍及北京、天津、河北、山东、东北等地,北平太庙“太极拳研究会”成了当时北京太极拳高手云集之处,为吴式太极拳在北方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1928年吴鉴泉应邀南下教拳,后又成立“鉴泉太极拳社”形成了历史上太极拳界尊称的“南吴北王”的历史格局,以后吴家又把吴式太极拳传播海外为吴式太极拳在南方和海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4、1953年王培生创编出“吴式简化太极拳37式”。编写了《太极拳三十七式讲义》,广泛传播,后定名为《吴氏简化太极拳》正式出版。37式曾以多种文字出版国内外广泛传播,还曾被美国宇航局确定为航天员训练教材。王培生思想解放,开太极拳简化之先河,推动了吴式太极拳的大发展。

5、1954年太极拳家吴公仪与白鹤拳家陈克夫在澳门比武,是中国太极拳史上,第一次上擂和其他拳种进行正规的竞技比赛。吴陈比武催生了“新派武侠小说”,造就了梁羽生、金庸、古龙三大武侠小说巨擘。

6、1956年国家体委(现国家体育总局)推广的“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为太极拳的普及推广起到了巨大作用。

7、1970年太极拳家黄性贤(60岁)按摔跤规则对战东南亚摔跤冠军廖广成(50岁),以26比0绝对优势获胜,显示了太极拳推手的高超效用。

8、1981年5月王培生老师应邀,参加了在沈阳举行的中日武术交流。以精湛太极功夫使日本武士连连跌出,受到中外人士一致好评。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以《太极神功技压东瀛》为题载颂其迹,日本<《阿罗汉》杂志刊其精彩拳照并尊之为“东方武林奇人”“中国十大武术家之一”。

张显了太极拳的技击功能。纠正了日本某些武术家的“太极拳只能健身,没有技击作用”“少林寺在中国,少林拳在日本”“十年之后让中国人向日本人学习太极拳”等偏见和狂言。证明太极拳不是摸鱼睡觉的拳术,不是只能健身不能技击的拳术,而是一种用意不用力,既能祛病强身、开智开悟,又能防身抗暴的神妙而又科学的拳术。他用自己的高深技艺,展现了太极拳的真面目,证明了明太极拳的真髓在中国。

9、1987年王培生编写刊印了“太极拳的健身与技击作用”,将多年来世人少见的太极拳技击之法公之于众,在武术界引起极大轰动,对太极拳技击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10、2005年9月3日在大兴举办的“纪念王培生先生逝世一周年”大型纪念活动,也应称太极拳史上的一个事件。一是规模大,参会700余人;二是参会人员广泛;三是声势大,品位高;四是全面客观总结了王老一生的功过是非,全面总结了他的武术精华;五是出版了大型精美纪念画册和纪念光盘;六是进行了大型技术交流。在武术界引起很大反响,使广大民间武术家受到感动和鼓舞。

11、2009年元月中央电视台组织全国陈(式)、杨(式)、吴(式)、武(式)、孙(式)、赵(赵堡)六大流派太极拳名家于北京新兴宾馆,为中央电视台擬在黄山举办的WMA首届中国武术职业联赛编写太极拳技击手册,韩建中老师负责竞赛规则编写,我负责技法整理编写,经过十多天加班加点的演练、示范、拍照、研究、筛选、整理、编写出了中国武术史上第一部太极拳技法30招训练教材,于2009年4月按央台安排用此教材,在北京市大兴区星光影视园对全国招聘的裁判员进行培训。

又于6月21日从陕西红狼俱乐部开始,依次对全国六大俱乐部的运动员按此教材进行技术培训。2009年7月26日至9月5日在黄山体育馆由中央电视台体育节目中心、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中国武术协会、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武术职业联赛,严格按规定使用“太极拳30招技法”进行了中国武术史上首次国家级太极拳擂台赛,其规格之高、规模之大、时间之久、影响之深远史无前例,在国内外引起巨大反响。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