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文言实词推断五法

2017-03-14

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归根到底就是要能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推断重要实词的词义,同时“理解并翻译文中的重要句子”最终也要落实到实词的推断上,因而掌握推断的技巧至关重要,本文将做具体阐述。

1、字形推断法

汉字本是表意性文字,特别是“偏旁”与字义联系密切。有些字能直接从字形分析出词义,有些字虽不能直接分析出词义,却可以根据字形圈定出该字的意义范围,为进一步猜测词义提供依据。在汉字中,形声字占大多数。形声字分声旁和形旁两部分,其中的形旁为我们推断字义提供了条件。对待冷僻的字不妨尝试字形推断词义法。

例如:“樯橹灰飞烟灭”,其中的“橹”我们知道是木制的“船具”,而对“樯”就不甚理解,但我们知道“樯”从“木”,同“橹”字联合成词,都属船具,便可推知“樯橹”有“船”的意思,使用了借代的修辞格。

再如:“君径造袁所寓之法华寺“一句中”造“,其形旁为“辶”,不难推测与处所关联的词义应是“到”、“去”的意思。

又如:“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句中的“理”,形旁从玉,凡形旁从“玉”的字,本义都与玉石珠宝有关,据此可知,“理”字的意思是“治玉、雕琢”。

还有:①金就砺则利 (《劝学》)。“砺”,“石”旁,推断它可能与一种“石”有关, “磨刀石”。

②骐骥一跃,不能十步(《劝学》)。“骐骥”,“马”旁,可能是一种“马”,准确义项为“骏马”。

我们常见的形旁还有很多,如:“禾”与五谷有关;“贝”与金钱有关;“言”与说话有关;“隹(zhuī)”与鸟雀有关;“歹”与死亡有关 ;“月”与肉体有关;“页”与头有关; “厂”,词义就和“房子”有关等。

会意字可采用拆字法。如:

①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邹忌讽齐王纳谏》)。“昳”,“日”加“失”,联系上下文“形貌昳丽”,联想到“昳”可能表现的是一种美丽,这种美丽让“日”失掉光彩。

②生而眇者不识日 (《日喻》)。“眇”从目从少,联想到少目的含义,可推知为眼盲。

③(04年全国卷)“常通商贩,贸籴粮食”中“籴”是与“粜”相对的会意字,把该字拆分为上下两部分即“人米”,由此推知为“购买粮食”之意。《先秦诸子选文》P70:“田 稼恶,籴贵民饥,道路有死人”中“籴”与上同义。

2、语境推断法(句意辨析法 )

文言文的翻译强调“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因此在推断文言词义时特别注意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推敲怎样理解才能使上下文语意贯通。语境可分为句子内部语境和外部语境,所谓内部语境指的是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所谓外部语境就是针对整段文字、整篇文章而言的大语境,即上下文的语言环境。上下文语境是相对稳定的,我们可借助语境来推断实词的含义。

一般来说,对某个词语的解释正确,把它放到句子中就讲得通,反之则不能。

《促织》中有“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句,其中“应”搭配对象为节拍之“节”,“应节拍”即为“随着节拍、和着节拍”,根据语境可释为“随着,和着”。

缪贤对赵王称赞蔺相如时说“臣窃以为其人勇士”中的“勇士”,联系到后面词语“有智谋”和他在“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中的表现来推敲,就可以推知“勇士”在句中是指“有胆识的人”。

又如 “恐为身祸,每遇人尽礼” 句,“遇”在句中处于谓语的位置,答案提供的“优待”虽为动词,但从语境来看又译不通,只能推断为“对待”的意思。

有些句子的实词还需借助句子外部语境来推断,才能上下贯通,例如:

如《项脊轩志》说:“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句中“借”字,教材注解为“借阅”,就大为不妥。因为,借阅一本几本书尚可,哪有“借”满架书之理呢?况且,归有光是书香门第,所读之书又不会是什么珍本秘书,一般是用不着去“借”的,此处“借”当理解为“堆叠”之意为妥。

06年北京卷文言题有“委之百姓”句,可联系上下文语境,寻找有关信息:从前文“寡人请奉齐国之粟米财货”可知,齐景公是要把粮食财物“委”之百姓,选项中讲成“任”显然不通。这实际是一个省略句,“委之”后面省略了一个介词“于”,实际是请求晏子把这些粮食财物交给百姓。所以,联系上下文语境“委”在句中应是“交付、交给”的意思。

1993年六省市高考卷第13 题,要求选择文末“予访得之”中的“访”字的词义,四个选项分别为:咨询;探望;寻求;访问。联系上文内容,李衡临终告诉儿子,他生前曾购置有“千头木奴”,只有“寻求”一义合适。

又如1999 年高考卷14 题翻译题A项,“在郡多有出息”,这实际上是考查“出息”一词的意思。联系上文“资产巨富”和下文“常得郡县为征”、“为债数来”,就可推断这里的“出息”绝对与现代汉语中的意思不同,不是指发展前途和志气,而是指资产的租息收益。

“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和“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两句话同出苏轼的《石钟山记》,大多数同学把两个“言”,都理解为“说”。前句根据前文语境可知,郦道元对石钟山的命名有自己的看法,只是在观点表述上说得不够详细,由此推知此“言”为“叙述”之意。后句我们联系整篇文章的语言环境及历史背景来看,渔工水师大多文化水平较低,所以渔工水师虽然知道石钟山命名的真实原因,不是不能说,而是不能用文字记载下来。故此处的“言”应理解为“记载”较为准确。

3、结构对应法 (句式特点)

结构对应法是指利用前后对称的两句(例如对偶句)中相同位置上的词语的意义来推断词语的意义的方法。文言文中常有对仗很工整的词句,其对应位置上的词义往往有相同、相近或相反的关系。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这种对应关系来推定二者中较难的一个实词词义。

词义相同、相近。例如:①“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从句式结构来看,属于对仗,“忠”和“贤”相对,“用”和“以”相对;“忠”和“贤”同义,那么“用”和“以”同义。“用”的意义是“重用,任用”的意思,所以“以”的意义也就是“重用,任用”的意思。

②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从句式结构来看,也属于对仗句,“六国”与“秦”相对,“灭”与“族”相对,由此可推知,“族”就是“族灭”的意思。

③“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这里的“殚”和“竭”是同义。如果知道“竭”的意思是“尽”,就可以推知“殚”的意思也是尽了。

④“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 (《过秦论》)句中“因”字意思可由“蒙”推断, “蒙”和“因”的意思相近,“因”解释为“沿用、沿袭”,由此再结合上下文可以推断“蒙”为“继承”义。

⑤“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句也为对仗句,“据”与“拥”相对,“固”与“地”相对,“地”是地方之意,名词,那么“固”也是名词,据此推断“固”为险固的地方,坚固的形势”之意。

⑥带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为对仗句,“帽”与“环”相对,“带”与“腰”相对,“带”为动词,“腰”也为动词,“腰佩”之意。

⑦(2006年天津卷)“南迫洛阳”。迫:逼迫。要解释此句中的“迫”字,不妨再看原文中的前一句“北通上党”,与“南迫洛阳”结构完全一致,故“迫”和“通”就属于意义接近的对举关系,解释成“逼迫”自然就相去甚远了。

再如: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封”与“礼”相对,封赏、礼遇、对待

“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崇”是高大的意思,(上:高)

“时(时间)维九月,序属三秋”。(序:时序)

“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逐)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屈( 贬 )

“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六国论》)(弥、愈:更加)

“通五经,贯六艺” (《张衡传》)(通、贯:精通)

“慄深林兮惊层颠”(《梦游天姥吟留别》)(慄、惊:使……战慄震惊)

词义相反。如:

①“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句运用了对偶的修辞。其中“逸豫”义可由“忧劳”来推断,词义相反。

②“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我们知道“终日”与“须臾”。是反义对文,这样就可以由“终日”是“整天、时间长”的意思推知“须臾”的意思是“时间短”了。

③“时浓雾半作半止” (《游黄山记》)“作”和“止”的意思应该相反,“止”是“停止”义,那么可以反向推知“作”当为“起来”义。

4、语法推断法(辨析词性推断)

句子的结构是固定的,其组合是有规律的,词在句中所处的语法位置,为我们推断词义提供了依据。语法分析法是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功能推断词义。即根据字词所处的语法位置,推知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意义。在汉语语法中,主语、宾语大多是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是由形容词、动词充当;定语是由名词、代词充当;状语是由副词充当。根据某个词语在句子中的语法功能来辨析它的词性,进而辨析它的含义,这也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

例如:①李白诗中有“烟涛微茫信难求”,从结构上看“信”字是在状语“难”和谓语“求”的前边,“难求”为谓语,而“信”修饰了“难求”,作状语。状语一般由副词和形容词充当,结合语境就可以推断其词性为副词,这样就可以解释为“确实” “实在”的意思了。

②“齐人追亡逐北”句中“北”字做“逐”的宾语,是名词,译为“败北的军队”。

③“于是行旅不至,人物无资”句中“行旅”词做句子的主语,是名词,译为“旅行的人”。④“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句中“曲折”词做句子的宾语,是名词,译为“隐情,复杂的、不顺当的情节”。

⑤《鸿门宴》中有“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其中“籍”后跟了“吏民”做宾语,所以“籍”应该是动词,翻译为“登记”。

⑥况吾与子渔樵于江诸之上。侣鱼虾而友靡鹿。中“渔樵”作句子的谓语,而谓语一般由动词、形容词充当,故“渔樵”应释为动词“捕鱼砍柴”。

练习:

1 、辨析下列一组“信”字的用法

①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② 今以蒋氏观之,犹信

③ 信义著于四海 ④ 怀信侘傺

【简析】①句“信”处在谓语动词“知”之前,作状语;既作状语,那么一定是副词,进而推断它为“确实”之意。②句“犹”是副词,作状语,“信”处在谓语的位置上,是动词,为“相信”之意。③句“著”为谓语动词,“信义”处在主语的位置上,为名词,故“信”为“信誉”之意。④句“怀”为动词,处在谓语的位置,“信”处于宾语的位置,所以“信”为“忠诚”之意。

2、辨析下面一组加点字的实词义

①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 ②(屈原)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简析】①的“应”搭配对象为节拍之“节”,“应节拍”即为“随着节拍、和着节拍”,可释为“随着,和着”。②句中的“应”和“对”连用,都处于谓语动词的位置上,而“对”为“回答”之意,故“应”为“应答”。

5、联想推断法 (温故知新法 )

温故知新法是指借助熟知的知识来推断词义的方法,即遇到某一实词我们可以联想课文中有关语句的用法,相互比照,辨其异同,然后初步确定文中实词的含义。运用此法可进行两个联想,即联系教材和联想成语。

先说联系教材:高考文言文阅读所考查的实词,其意义和用法在课本中一般都能找到落脚点。因此,我们要善于联系教材,以“已知”求“未知”,以解决试题中的实词词义问题。

例如①“威自京都省之”句中“省”字意思,可由课本语句“省坟墓”推断,是“探望”的意思。

②“讽帝大征四方奇技”句中“讽”字意思,可由课本语句“邹忌讽齐王纳谏”推断,是“劝告”的意思。

“岁凶,汝旁诸县多盗”句中“凶”字意思,可由课本语句“凶年免于死亡”推断,是“收成不好”的意思。

“始而相与,久而相信”的“与”解释为“结交”也是正确的,在《烛之武退秦师》“失其所与,不知”的“与”就作“结交”讲,

“不以外夷见忽。”要理解此句,关键是“见”。我们可以联想到《孔雀东南飞》中学过的“兰芝初来时,府吏见叮咛”来推断。“见”是第一人称代词“我”之意,且“见”作宾语,宾语前置。“不以外夷见忽”中的“见”据此可推断为第一人称代词,此句句意为:不因为我是外夷而轻视我。 与“见谅、见笑”中的“见”相同等。

如2004年高考重庆卷中“公逸感端之节,亦固守”,如果联想到白居易《琵琶行》诗前小序“感斯人言”就可推知“感”应译为“被……所感动”;如果联想到《促织》中“少年固强之”就可推知“固”字就是“坚决”意。

再如2006年高考湖南卷“间以婀娜之声”,此处“间”如联想到《口技》中“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就可以推知此处“间”可译为“夹杂”、“穿插”。

如果能熟练地掌握这些课本知识,很容易做出正确判断。

再说联想成语: 学生对成语比较熟悉,也可以联想成语推断。不少成语源自文言文,解题时可利用这些成语中的意义来推断文言实词的意义。

如①“收天下之兵”中的“兵”。我们可借助成语“短兵相接”中“兵”的意义去试解,可推断出解释为“兵器”之意。

②“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句中的“速”字,可借助成语“不速之客”很容易推断出是“招致,招引”的意思。

③“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涉江》 腥的臭的都用上了,芳香的却不能接近啊。)句中的“薄”字,可借助成语“日薄西山”中的“薄”字来推断,“日薄西山”中的“薄”为“接近”“靠近”之意,那么句中的“薄”字也可用“接近”“靠近”试解。

④“每责一头,辄倾数家之产。”(每寻求一只蟋蟀,就常常使好几户人家破产。)中的“责”字,可借助成语“责备求全”很容易推断出是“寻求,寻找”的意思。

⑤“登高而呼,声非加疾也”句中的“疾”字可用”疾风知劲草”中的”疾”字推断出是“强”的意思。

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1)势拔五岳掩赤城(“出类拔萃”——超出)

(2)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运斤成风”——斧头)

(3)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殚精竭虑”——竭尽)

(4)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焉(“一蹴而就”——践,踏)

(5)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狐假虎威,假:借助)

(6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屡试不爽,爽:差错)

总之,能否正确理解文言实词的意义,直接关系着能否读懂文言文,在平时学习和应考中,要灵活利用一些技巧,正确推断实词的意义。在解题中可以根据题干和题肢的具体要求采用某一种,也可以综合运用,从不同的几个侧面加以反复推断,以提高解题的准确率,从而做到准确地读懂文章,提高文言翻译的能力。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