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造假论文范文免费下载

2017-05-26

财务造假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发展,随着财务会计制度不断完善,已经对财务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制约。下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财务造假论文范文免费下载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财务造假论文范文免费下载篇1

浅谈财务会计造假与打假

[摘 要]2001年,在上海、北京、厦门办有三所会计师学院,朱基同志先后3次写过“不做假账”的题词。他用题词的方式对全国一千多万名会计人员的职业操守提出了要求。财务会计造假不仅导致会计信息失真,财务状况不实,而且造成了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银行贷款沉淀,干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为行贿受贿、权钱交易、挪用贪污打开了方便之门,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危及会计工作的生命。

[关键词]财务会计 造假 打假

一、财务造假内容分析

所谓的财务会计造假,是指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制度的规定,采用各种欺诈手段在会计账务中进行弄虚作假,伪造、变造会计事项,从而为个人或小团体谋取私利的违法犯罪行为。

从类型上分析,企业会计报表造假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虚增利润,虚增资产;二是虚减利润,虚增负债。三是营私舞弊,中饱私囊。第一项主要是上市公司以及国有企业,因为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公司股票价格的高低。第二项主要是私营企业以及个人出资的有限责任公司,因为不注重业绩,更关心的是如何少缴纳税收,少接收摊派。第三项主要是涉及一些行政单位的不法人员,贪污或者侵占财产。

以下列举了一些常见的作假手段:

1.在会计凭证上造假

这是造假者最常用的手法,在原始凭证上造假,或编造虚假经济业务,假餐饮费票、假销售收入票等假票据现象异常突出,劳务费、临时工资等自制凭证更是以虚开实;或以原会计事项为基础,通过夸大或缩小的方式非法谋利,以少开多、大头小尾的票据司空见惯;或采用偷梁换柱的方式,将公款行贿、个人购买的物品等非法事项在形式上合法的费用中列支。造假者让这些虚假的原始凭证进入记账程序,编造虚假的记账凭证。

2.在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中造假

有的单位存有大量的现金收入,私设“小金库”;将销售收入或预算外收入不按规章制度存入规定的开户行,擅自存入单位的经济实体或者个人存折,乱支乱用;还有一些单位直接编造、篡改会计报表数据;更有一些单位存有几套账簿,分别应对不同的部门。

3.在记账方法上造假

有的企业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将未实现的收入作为收入入账,如在服务或工程未提供完毕之前,就确认收入实现;有些企业虚构客户虚开销售发票,虚列销售收入和应收账款;一些企业对已经发生的支出不计入成本,或在结转成本时不按配比原则,故意少转成本,导致企业生产成本及库存商品的账面金额远远大于实际库存金额;有的企业则将有关费用支出单据压在银行未达账中,利用“未达账项”弄虚作假,调节利润。企业当期发生的费用计入待摊费用、递延资产、无形资产等资产类会计科目,使得企业当期损益不实;有的企业待摊费用不及时足额摊销,长期挂账,将费用支出列作资产。虚增了资产和所有者权益。在建工程长期挂账,应计入损益的借款费用予以资本化。

存货及固定资产价值虚假有些企业将应当报废的物资不做账务处理,账价明显高于实际价值,存货价值不实,虚增了企业存货价值。企业折旧不足、已毁损及不可用或不需用固定资产不处置等,虚增企业资产。在缴纳税金上造假。为了享受国家有关税收政策的照顾,将应当在本年计入的收入挂在账上,结转到下年度结算;为了偷逃增值税,购买进项增值税专用发票入账,浙江金华“中国第一大税案”就说明了造假者的肆意妄为。

在报表上造假,许多企业为了调节当期损益,随意调整报表,人为地加大资产调整利润;或为了逃税,避免检查而加大成本费用,减小利润,如为了增大管理费用,直接在损益中多计管理费用,并在资产负债表中同时增大应收账款和坏账准备金额,造成表账不符。不按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要求预提费用,而是根据企业调节损益的需求预提,造成账表不符。

二、对策

客观上说,打击财务会计造假刻不容缓,需要行之有效的方法,笔者列举了如下对策:

1.彻落实《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内部控制是指经济单位和各个组织在经济活动中建立的一种相互制约的业务组织形式和职责分工制度。内部控制的目的在于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它是因加强经济管理的需要而产生的,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完善的。最早的控制主要着眼于保护财产的安全完整,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侧重于从钱物分管、严格手续、加强复核方面进行控制。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生产规模的扩大,经济活动日趋复杂化,逐步发展成近代的内部控制系统。

2.事前防范,事中控制和事后监督三个环节

事前防范,首先,企业需要建立一套严格的内控规章制度,包括《企业财务管理办法》、《企业预算管理暂行办法》、《资金计划管理办法》、《企业资金授权审批管理办法》等一些与资金管理相关的制度。 行政单位比照建立相关制度。在企业的资金管理过程中,要合理设置职能部门,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各司其职,建立财务控制和职能分离体系。充分考虑不兼容职务和相互分离的制衡要求。各部门、各岗位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格局。 另外企业还应当建立严格的审批手续,授权批准制度,以减少某些不必要的开支。明确审批人对资金业务的授权批准方式、权限、程序、责任和相关控制措施,规定经办人办理资金业务的职责范围和工作要求。

事中控制主要体现在保障货币资金安全性、完整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资金安全性控制。其范围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应收应付票据的控制。主要方法有:账实盘点控制、库存限额控制、实物隔离控制等。

在资金管理过程中,除事前防范,事中控制环节之外,资金的事后监督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在每个会计期间或每项重大经济活动完成之后,内部审计监督部门都应按照有效的监督程序,审计各项经济业务活动,及时发现内部控制的漏洞和薄弱环节;各职能部门也要将本部门在该会计期间或该项经济活动之后的资金变动状况的信息及时地反馈到资金管理部门,及时发现资金的筹集与需求量是否一致,资金结构、比例是否与计划或预算相符,产品的赊销是否严格遵守信用政策,存货的控制是否与指标的一致,人、财、物的使用是否与计划或预算相符,产品的生产是否根据计划或预算合理安排等。

这样既保证了资金管理目标的适当性和科学性,也可根据反馈的实际信息,随时采取调整措施,以保证资金的管理更为科学、合理、有效。同时,将各部门的资金管理状况与部门的业绩指标挂钩,做到资金管理的责、权、利相结合,调动资金管理部门和职工的积极性,更好地进行资金管理。

3.建立健全内部制度

内部控制制度的重点是严格会计管理,设计合理有效的组织机构和职务分工,实施岗位责任分明的标准化业务处理程序。

内部会计控制其范围直接涉及会计事项各方面的业务,主要是指财会部门为了防止侵吞财物和其他违法行为的发生,以及保护单位财产的安全所制定的各种会计处理程序和控制措施。内部管理控制范围涉及企业生产、技术、经营、管理的各部门、各层次、各环节。其目的是为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确保企业经营目标和有关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例如,企业单位的内部人事管理、技术管理等,就属于内部管理控制。

大力推行中介审计制度,建立健全以注册计师制度为核心的社会监督体系。招聘高素质的人才,去除不合理人员,逐步建立起一支职业道德好、业务素质强、社会信誉高的注册会计师职业队伍,大力推行注册会计师制度,逐步扩大注册会计师社会审计监督的对象范围,凡具有公开性质的法人企业的年度财务报告也必须经注册会计师审查验证,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这一经济警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

三、小结

近年来,一些单位在会计信息的编制上,运用种类繁多的财务欺诈手段,致使会计信息严重失真。为了确保会计的真实性,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有必要深入了解会计造假手法,并采取措施加以规范,贯彻落实控制规范,加强社会监管,采取严刑峻法才能保证社会正常经济秩序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及其治理对策研究,叶淑林,《中国注册会计师》2011年4月

[2]货币资金舞弊及其审计探讨 袁银辉 《中国注册会计师》 2009/04

[3]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防范与治理 吴革 《中国注册会计师》 2010/02

财务造假论文范文免费下载篇2

试论财务造假的原因与对策

摘 要:随着财务会计制度不断完善,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财务造假的行为,但由于会计理论方式方法存有缺陷、财务相关法规条例不完善、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不强、素质不高,以及财务的监管力度不够等原因使财务造假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依然存在,所以应当从完善财务制度、提升从业人员素质等途径,从根本上避免财务造假行为再次发生,保证企业的财务状况能顺利稳定的运行。

关键词:财务造假;原因;对策

财务造假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发展,随着财务会计制度不断完善,已经对财务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制约,但由于多种原因,企业财务造假现象在当今各类企业当中并不少见,为了解决企业财务造假的问题,应该正确认识财务造假的现状,分析形成财务造假的原因,从而对症下药,最大程度上减少、杜绝企业的财务造假行为,保障社会经济顺利发展。

一、财务造假的现状

当前社会企业财务造假现象很常见,企业财务造假就是企业将对外的财务报表隐瞒真实信息或采用非法手段篡改财务信息,影响投资者或信息使用者的实质性决策的恶劣行为。企业的财务造假通常是企业管理阶层集体进行的会计数据造假的舞弊行为,并不能真实影响企业的盈利现象,并且这种造假行为通常属于有计划、长时间的连续性造假行为。

财务造假行为严重影响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削弱了市场资源的合理配置,相关机构受到经济损失,投资者对企业的信任降低,影响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据统计,我国财务造假引起的经济损失一年就高达几十亿,高额的经济损失数值造成资本市场大幅度混乱。湖南证监局、中国证监会2013年9月对万福生科企业的账务造假事件展开例行检查,经初步自查,该企业在2012年半年报中虚增营业收入1.88亿元、虚增营业成本1.46亿元、虚增利润4023.16万元。其财务造假后从证券投资者中非法赚得7.4亿元的投资金额,如此大数额的获利让人心惊。

分析企业常使用的造假手段,其中包括:

①采用虚构交易。企业利用虚假的合同、单据、发票等,在财务报表上捏造不真实的经济事项,使企业的收入和资产出现虚假增加的现象。

②收入确认虚假。企业销售收入的确认虽然有相关标准规定,但是收入确认上仍存在着很大的操作空间。企业将仓库中并没有出货的产品当作销售收入之一,以增加销售的收入值,提高企业销售业绩。

③调节利润。企业通过进行投资收益、出卖资产、让渡股权等来进行利润调节,但是这种方式并不是能持续进行的操作,属于一次性利润进入,不能实现企业的长久盈利预测。

④控制关联交易。一个企业想对另一个企业进行利润操控,通常使用的手段就是关联交易,内部转移买卖,高买低卖、高卖低买等。

⑤成本资本化。企业在进行企业成本均摊时,如果成本符合资本化条件就会实行成本在获益期间的财务均摊政策,企业将不属于资本化的成本进行资本化成本均摊就会虚增了当期的企业利润,实现企业业绩上升的目的。⑥选择会计政策,增加会计利润。企业在进行会计政策选择时有很大的自主选择性,相关政策规定,企业选择会计政策后不可轻易更改,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但是现实中,企业为了控制企业利润,在选择有利于企业利益增长的会计政策,甚至有的企业会随意更换企业的会计政策,创造虚假的企业会计信息。

二、财务造假产生的原因

1.会计理论和方法存在缺陷。

我国的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仍然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从会计理论来看,权责理论虽然可以解决企业收入和成本之间的配比问题,但是这种权责确认机制也增加了主观意识的作用,这种责任确认的主观意识为财务造假提供了平台。而我国会计计量单位的使用上也存在着局限性,计量属性和货币计量法都缺乏严谨度,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为了增加企业财务信息的调节灵活性和实用性,会计的计量属性增加了新的准则,如:公允价值、净现价值、重置价值等,但是多重标准的计量属性也增加了会计财务造假的可能性。同时,我国当前的政策制度给了企业很大的会计政策的自主权,企业在进行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的选择上范围较广,没有统一性,在某种程度上会使企业的财务信息失真。

2.企业财务内部控制能力不足。企业没有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使企业的财务内部控制能力差,不能实现企业对财务的良好把握,影响企业真实的运营状况,使企业出现了资金亏空现象,企业为了避免破产的厄运,会选择财务造假的非法手段获得企业经营的扭亏为盈。同时,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也是引起财务造假的原因之一。企业的资本所有者并不是企业的管理者,企业没有形成一定内部控制系统,无法使企业的管理者和所有者形成权力的制衡,造成管理者为了自身的利益采用财务造假手段将企业的资金转移到个人账户中,影响企业的整体运营情况。

3.企业会计人员素质较低。

企业的会计人员主要监管着企业的财务情况,然而企业现有的会计团队人员素质普遍较低,没有主动学习的意识,对经济法律的掌握程度不够,对自己的职业道德要求较低。同时,财务造假的利润较大,会计人员为了自身利益在进行企业财务报表制作时进行造假活动,甚至有的专业的注册会计师也参与进企业的财务审计造假活动中。由于现在的注册会计师大多数处在买方市场,不管委托企业的要求是否合理,为了获得经济收入,注册会计师也会满足审计企业的非法要求,使财务审计失去了原有的价值。

如:日本的安达信注册会计师所在对安然公司进行财务审计时,为了获得巨额的报酬,帮助企业进行审计报告作假,成为安然企业财务造假的帮凶。中国科龙电器财务造假案在广东省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审理期间,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顾雏军称“科龙企业的审计机构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在进行企业财务审计时刻意忽略了资金的流向,为企业财务造假提供便利条件,没有实现真正的审计作用。”虽然财务审计造假为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实现了“扭亏为盈”,但却受到了严重的法律制裁。

4.企业财务造假的监管和处罚的力度不够。

我国的企业财务审计监督制度还处在发展阶段,相关的制度仍需要不断的完善,才能适应飞速发展的经济社会。当前的社会情况是财务监督部门不能很好的行使其监督权力,监管体制的落后也影响了监督部门工作的开展,大大削弱了监督审计作用。这种监督不足的现象给财务造假提供了发展空间,助长了企业进行财务造假的风气,引起经济市场中的会计信息失真,形成一种恶性的发展趋势。

同时,当前的财务造假的处罚力度相对较弱,企业进行财务造假后属于民事案件,在处罚手段上一般采用经济惩罚,但是惩罚的金额与企业实际获利金额相比还相差甚远,达不到惩处的目的。如:企业采用财务造假手段获得了银行的贷款,再利用贷款进行资本投资,所赚取的利润很可观,企业考虑其经济效益仍会采用财务造假的手段增加企业融资,这种监管处罚力度弱的发展现状严重影响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财务造假的现象不能很好的控制将不利于国家整体经济的稳定增长。

三、财务造假的防范对策

1.完善会计制度和规则。

经济全球化发展模式使会计发展也逐渐步入国际化,建立完善会计的制度成为我国企业财务发展的趋势。将《企业会计准则》进行财务报告空间压缩,完善关联交易的管理,鼓励企业进行财务监督,重视企业的现金信息的审核。总结市场中存在的会计规范问题,完善会计规则中的不足,避免会计信息的主观性干扰,降低会计信息的误差发生率,使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透明度不断提升。

2.完善企业财务的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的财务内部控制是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关键环节,它可以实现保护企业的会计信息和企业资产,建立一个有效的控制体系,有助于企业自身对会计信息的审核和企业资金投入风险的估量,以及企业财务实施中保障相关法律法规的合理贯彻。企业的财务内部控制系统主要实现对企业财务的控制,成为企业防止会计人员出现错误操作的重要屏障,主要包括对企业业务流程的控制、采购付款的控制、货币资金的控制、成本费用的控制等。这种企业内部财务控制方式可以有效的实现企业会计监督、各部门之间的会计信息建设,进而实现整个社会环境的经济秩序。

3.提升企业会计素质。

企业应该给予会计人员提供职业道德培训的机会,建立其正确的职业发展观和价值观。每一位财务人员的道德品质都将影响企业财务的真实性,只有会计人员做到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规范、自归自律、公私分明、严格要求自己,才能遏制财务造假的现象。企业的会计人员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强化服务意识,适当参与公司的管理,提升自己的法律意识,充实自己的法律知识,增加自己的职业素养,能够做到知法、懂法、依法,避免会计人员参与企业造假。

同时,注册会计师作为具有审计作用的财务人员应该有自律意识,在进行企业财务审计工作时,严格按照相关审计程序执行,提高其审计的独立性,降低买方市场对注册会计师的影响。相关部门也应该注重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管理,严格控制注册会计师的职业素质,对注册会计师的违规处罚实行实名积分制,控制注册会计师的职业质量。

4.强化对企业财务的监督,加大财务造假的惩处力度。

政府为营造稳定的经济发展环境,需要对市场经济进行宏观控制,对企业的发展进行监管,财务监管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项环节。完善企业财务监管的法律法规,加大企业财务造假的惩戒措施,对造假企业的处罚力度决定了企业进行财务造假的成本,增加企业财务造假的成本可以有效的控制财务造假现象的发生。通过法律的手段对造假的企业进行严厉制裁,提高企业的经济罚款额度,使造假者在造假上不能获得利润。同时,保证企业财务信息的准确透明性,对财务造假的企业进行媒体公布,扩大影响力,提高对企业财务造假的约束力。

四、结论

综上所述,企业财务造假仍是经济市场中常见的现象,对企业造假的常用手段和原因进行分析,企业为了实现自身的长远发展需要严厉杜绝发生企业财务造假的现象,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注重企业自身的内部控制活动,国家也应该不断完善会计制度,减小会计人员的造假空间,营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经济环境。

参考文献:

[1]蔡娟.企业财务造假的原因及防范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05(06):57-58.

[2]洪新荣.浅析财务造假的原因与综合治理的对策[J].大陆桥视野,2009,03(08):92-93.

[3]王艺颖.浅析企业财务造假的成因及防范措施[J].财经界(学术版),2014,11(07):194-195.

[4]东方网.科龙造假案将遭大规模诉讼[EB/OL].2006-04-14.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