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名人读书时的故事

2017-06-02

书是世界的一个窗口,人们就是通过这许许多多的窗口去认识世界的。书就是一艘船,它载着人们在知识的海洋中航行。下面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名人读书时的故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关于名人读书时的故事篇一:杜预的《左传》癖

晋代杜预(公元220~284年)文武兼备,才华横溢。既是将军,又是学者。平时,杜预不喜欢骑马,射箭也不穿铠甲。但是,只要担任重大军务,却身居将帅高位。杜预在结交朋友和待人接物方面,对人既谦恭又有礼貌。回答人家的问话时,总是尽力阐述自己的观点;开导别人时,从不感到厌倦。真是做事勤快,说话谨慎。

他立下平定东吴的功劳之后,由于从容安逸,悠闲无事,于是便专心琢磨经典,著《春秋左氏经传集解》。又参考诸家所著记述宗族系统的书籍,写了阐释《左传》的著作《春秋释例》。又写了《盟会图》、《春秋长历》,形成了一套体系完备的独家学说,直到老年才完成。

当时,大臣王济擅长相马,又特别爱马,大臣和峤贪得无厌,喜欢聚敛钱财。杜预常说“王济有马癖,和峤有钱癖”。晋武帝听说后,问杜预道:“你有什么癖?”杜预回答说:“我有《左传》癖。”

关于名人读书时的故事篇二:王冕:偷得佛前一点光

王冕是元朝杰出的诗人和画家。王冕幼年丧父,家境十分贫寒,因此只读了三年私塾,就不得不去给人家放牛来维持生活。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王冕仍然刻苦读书。

每天放牛的时候,王冕都要把家中仅有的几本旧书带在身边,以便随时翻阅,可是这几本书很快就被他读得滚瓜烂熟了。于是,他在微薄的工钱中拿出一点点,来跟伙伴们换几本旧书读。但钱实在是少得可怜,根本换不了几本书。

王冕又开始四处借书读,这些借来的书中,有些常常使他百读不厌。但是,借来的书总是要还的。于是,他想出了一个办法。他将喜欢的书逐字逐句地抄写下来,这样说可以反复地阅读了。不论是火热的夏天,还是寒冷的冬天,他都始终如一地坚持抄写。

王冕读书勤奋,白天放牛的时候读,晚上休息的时候就更不想放弃了。可是 ,家里太穷了,没钱买油灯。没有光亮怎么读书呢?他想到了村里的一座庙,那里有一盏长明灯,整夜都是亮着的,可以到那里读书。不过,这事可不能让母亲知道,母亲若是知道了,少不了要打他一顿的,因为那盏灯是专门点给菩萨的,怎么会容他一个小小和放牛娃去亵渎呢?

一天晚上,等母亲睡着了,王冕轻手轻脚地走出家门,来到庙里。

庙里有些昏暗,只有那盏长明灯把菩萨照得十分明亮。王冕心里有点儿害怕,但为了读书,他还是大着胆子,走到菩萨像下,再爬到菩萨的膝盖上,借着长明灯的光亮读起书来。从此,王冕每天晚上都到庙里去读书,而且常常一读就读到天亮,直到村子里的欢叫才想起回家。

如此勤奋苦读,使没上几年学堂的王冕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对天文、地理、诗歌等无不精通。

关于名人读书时的故事篇三:经师易遇,人师难遭

东汉末年,有个大学者名叫郭泰,他道德品质都十分高尚。

一天,他看见一个十二三岁的童子正在给他打扫书房,那童子长得眉清目秀,而且举止有礼。于是他就问那个童子说:“你叫什么名字?几时来的?”那童子彬彬有礼地答道:“我叫魏昭,是这两天才由府上总管收下来的仆人,分派我给您做清洁工。”郭泰问:“你认识字、读过书吗?”魏昭说:“读了一点。”于是郭泰拿起一本较容易的书考问他,觉得这孩子不但聪明,而且很有学问。

郭泰说:“你有这么好的素质,应该继续学习啊,来这里做仆人岂不是浪费青春吗?”魏昭说:“我是专门投到你府上来的,因为我听说‘经师易遇,人师难遭’,所以想到你身边来,学习怎样做人啊!”郭泰听了,深深地被这孩子积极进取的行为感动,于是收魏昭做自己的学生,尽心竭力地教育培养他。魏昭后来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学者。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