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重要知识点
高一学生学习思想政治,需要掌握重要知识点,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一政治重要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一政治重要知识点(一)
1.第一产业
第一产业是指农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通常被称为“广义农业”。
2.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处于基础的地位,起着基础的作用:
(1)农业是人类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农业生产,特别是其中的粮食生产直接关系着我国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和国家的粮食安全。农业除了提供粮食,解决人们吃饭问题外,还为城乡居民提供大量的副食品。
(2)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农业。农业为工业提供大量的农产品原 料,为工业品提供重要的市场,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提供富余的劳动力,为国家建设提供相当多的资金积累。
可见,人民生活的改善,国民经济的增长,最终都取决于农业生产的发展水平。我们必须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始终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保证农业在提高整体素质和效益的基础上持续、稳定发展。
3.第二产业
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
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是两个从事物质资料生产最基本的部门,它们构成了社会物质资料生产的主体。
4.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起着带动整个经济发展的作用,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国力和现代化的水平。工业的主导作用表现在:
(1)工业为国民经济其他各部门提供必不可少的物质技术装备、能源动力、大量的原材料。其中尤以提供物质技术装备的作用最为重要。
(2)工业为人们提供基本的生活消费品,除去食品工业产品外,主要满足人们的“穿”和“用”。
(3)工业是国家积累的重要来源,也是加强国防的重要条件。
5.第三产业
服务活动的各种行业的总称。第三产业一般不生产有形的物质产品,而是为社会生产和 人民生活提供服务,因此也称为广义的服务业。
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在当代世界,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已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行业。它是为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
高一政治重要知识点(二)
1.劳动者就业途径和就业方式多种多样
(1)就业是具有劳动能力的公民在法定的劳动年龄之内(男16—60周岁,女16—55 周岁)依法从事某种有报酬的社会职业。
(2)在我国改革开放翻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劳动者选择职业的范围 是极为广阔的。劳动者的就业途径多种多样,无论是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三资”企业、私营企业工作,还是自谋职业、自主创业都应视为就业。
(3)劳动者的就业方式也是多种多样,包括固定工、季节工、临时工{小时工、轮岗工等。
2.劳动者要正确解决择业问题
就业是个人进入社会并作为社会成员参与社会生活的新起点,职业选择是个人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的环节。正确选择职业将为个人一生的顺利发展和实现,人生价值奠定基础。
劳动者要正确解决择业问题 ,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既要考虑个人的职业志向,又要考虑社会的需要。
(2)既要考虑经济待遇,更要有精神的追求。
(3)既要了解职业岗位的要求,又要考虑自身的主观条件。
3.新型劳动者和创业者必备的基本素质
就业与创业密不可分。人们可以在就业过程中创业,也可以在创业过程中就业。
实践表明,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必须提高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和创新能力素质,是新型劳动者和创业者必备的基本素质,也是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4.我国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权利
在我国,劳动者的权益是由国家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并有相应的法律保障和物质保障。劳动者的权益是指劳动者依照劳动法律行使的权利和享受的利益。我国的《劳动法》依据《宪法》对劳动者享有的权利作了具体的规定。
我国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权利有:(_1)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2)取得劳动报酬;(3)休息休假;(4)获得劳动保护;(5)接受职业培训;(6)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7)提请劳动争议处理;(8)依法享有的其他权利。
5.我国劳动者依法履行的义务
劳动者在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劳动者的义务是指劳动者必须履行的责任。
依据《劳动法》规定,我国劳动者依法履行的义务有:(1)完成劳动任务;(2)提高职业技能;(3)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4)遵守劳动纪律;(5)遵守职业道德。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相互依存、不可分离,两者是统一的。任何权利的实现总要以义务的履行为条件。
高一政治重要知识点(三)
1.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要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振兴装备制造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航空航天、海洋等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
2.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严格保护耕地,增加农业收入,促进农业科技进
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
3.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坚持实施积 极的就业政策,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
4.国家安排财政收支的原则
(1)国家每年度的财政收入,应当根据国民经济的发展状况,按照国家、集体、个人利益三兼顾的原则来安排。
(2)国家每年度的财政支出,应当根据有可能实现的财政收入,分轻重缓急来安排,量入为出,尽力做到收支平衡,略有节余。财政支出过多地超出了财政收入,或者财政收入过多地超出了财政支出,都会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产生不利的影响。
(3)为了保证国家财政收支的基本平衡,国家要制定科学的财政计划,并切实保证计划的贯彻落实。只有保证国家财政收支基本平衡,才能促进经济的协调发展和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
5.财政的重要作用
国家的财政收入,在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财政有力地促进经济的发展;(2)财政促进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的发展;(3)财政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4)财政为巩固国防提供可靠的物质保障。
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是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目的,也是我国组织财政收支的出发点。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需要创造社会财富,而社会财富的创造,离不开财政的支持。社会财富分配是否公平,也离不开财政工作,财政在实现社会公平方面发挥着重要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