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维技法
在人类所有的思维能力中,最令人神往、也曾经是最为神秘、最难以捉摸的就是创造力了,正是凭借着历代先贤们的创造性思维,人类才走到了今天,才拥有了前所未有、令人瞠目的现代文明。下面,小编就简单列举几个重要的创新思维技法。
创新思维技法
(l)缺点列举发明法:通过列举现存事物的缺点,发现周围的用品有什么不方便、不得劲的地方,或有哪些麻烦、伤脑筋的事情,以此来寻找改进的办法。例如,人们发现城市的便道上铺上了地砖的确给行人带来了许多方便,但也妨碍了雨水的下渗,影响了树木的生长,于是发明了能渗水的便道地砖。
(2)希望点发明法:就是通过调查了解人们在生活工作中的各个方面有什么需要,有什么希望,以此作为发明的起点。例如,人们出门旅行所携带的东西都希望尽可能的小巧、一物多用,于是发明了剪刀、起子、掏耳朵勺等合为一体的东西。
(3)反向求索法:当你对一个问题左思右想仍然找不到好的办法时,不妨从事物的反面着眼,往往能打开思路,找到全新的解决办法。例如,日本的中田藤三郎发明不漏油的圆珠笔就是非常经典的一例。
(4)扩展用途法:针对某一产品或物品,不满足于我们所知道的它的常规用途,而试图发现它的新用途,往往也能带来一些新的发明。例如,有人把玉米、小麦的秸秆加工成轻便、坚固的防盗门材料,把建筑垃圾加工成新型的地砖等。再如,砖的常规用途是做建筑材料,但也可以当压重物,可以当锤子,可以当凳子来做,可以当武器,可以当垫脚的石头,等等。
(5)变化改革法:对现有东西的不同方面及其组成要素进行改变和替换,如对一个物品可以从材料,形状,大小等方面考虑变化,以期产生具有新特点的有价值的物品。例如,再大些,再小些;再轻些,再重些;再多些,再少些;能否改用更便宜的材料,元件能否再少些,能否再简化一些,能否再添加一些东西,能否改变一下外观?以及改变一下颜色、质地、声音、气味、形状、型号会怎么样?等等。
(6) 移植法:把其他事物的有关特征和特性,用于所研究的事物中,从中获得某种启示和借鉴,使所研究的问题获得解决的办法。例如,有人利用面包松软多孔的特性发明了海绵橡胶,多孔混凝土,多孔玻璃,等等。
(7)组合法:把不同的事物及其组成要素合并到一起,以期获得新的事物或产生全新的构想。例如,现在的手机就把普通的手机与照相机、Mp3、收音机、商务通等组合为一体,从而大大扩展了它的用途、提升了它的功能。
(8)见微知著
从别人不觉得稀奇的平常小事上,敏锐地发现新生事物的苗头,并且深究下去,直到做出一定创建为止。见微知著必须独具慧眼,也就是用眼睛看的同时,配合敏捷的思维。
(9)巧遇新迹
由灵感而得到的创新成果与预想目标不一致,属意外所得。许多研究者把这种意外所得看作是“天赐良机”,也有的称之为“正打歪着”或“歪打正着”。
(10)触类旁通
人们偶然从其他领域的既有事实中受到启发,进行类比、联想、辩证升华而获得成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触类旁通往往需要思维主体具有更深刻的洞察能力,能把表面上看起来完全不相干的两件事情沟通起来,进行内在功能或机制上的类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