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文言部分复习资料

2017-05-16

文言文跟现代文有很大的不同,我们并不能直接看懂文言文要表达的意思,我们通常需要通过翻译才能通读文言文,不过,这也是文言文的优美之处。下面是由小编整理的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文言部分复习资料,希望对您有用。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文言部分复习资料第一部分

《咏雪》复习题(一)

一、填空。

《咏雪》、《陈太丘与友期》选自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作者是南朝宋(朝代)刘义庆,《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二、解词。

1、内集:家庭聚会 2、讲论文义:讲解诗文

3、俄而:不久、一会儿 4、骤: 紧

5、欣然:高兴的样子 6、何:什么

7、似:像 8、差:大致、差不多

9、拟:相比 10、未若:不如、比不上

11、即:就是 12、因:凭借

三、理解性默写

1、交代咏雪背景的句子: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2、咏雪的直接原因:俄儿雪骤。

3、两个比喻句: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

4、谢道韫对雪的描述是:未若柳絮因风起。

5、补充点明谢道韫身份的句子(暗示谢太傅对谢道韫才气的赞赏):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四、用原文填空。

时间:寒雪日

地点:內

人物:谢太傅(召集人兼主讲人)、兄子、兄女(听众)

事件:咏雪

五、问答题。

1、“寒雪”、“内集”、“欣然”、“大笑乐”等词语营造了以种怎样的家庭气氛?

和睦、融洽、欢快、轻松

2、对于谢太傅的出题,兄子和兄女分别给出什么答案?

兄子:撒盐空中差可拟,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兄女:未若柳絮因风起。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3、两个咏雪句“撒盐空中差可拟”与“未若柳絮因风起”,哪一个更好?请从文中找出根据,并谈谈你的看法。

“未若柳絮因风起”更好。作者也没有表态,却在最后补充交代了道韫的身份,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道韫的才气。

• 因为柳絮团状,与雪花相似,漫天飞舞給人以想象和美感,比喻十分传神,而且还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温暖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

4、谢太傅为什么跟儿女们谈论诗文时,出了一个“白雪纷纷何所似”的咏雪题目?

主讲人出题考听众时,天气发生了变化:早先也有雪,但不大,而此刻变成了纷纷扬扬的大雪。这使主讲人感到很高兴,就出了一个“白雪纷纷何所似”的咏雪题目。

5、“未若柳絮因风起”被后人称为咏雪佳句,妙在何处?

• 因为柳絮团状,与雪花相似,漫天飞舞給人以想象和美感,比喻十分传神,

而且还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温暖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

6、你学过的古诗词中咏雪佳句?请写出一两句来。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数梨花开。(比喻)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比喻)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夸张)

7、你认为谢太傅究竟满意谁的答案?为什么?

对兄女的答案满意。因为文章最后一句“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表明了谢道韫的身份,暗示了谢太傅对道韫才气的赞赏。

8、文章最后一句有什么作用?

补充点明了谢道韫的身份,暗示了谢太傅对道韫才气的赞赏。

六、翻译。

1、谢太傅寒雪日內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

2、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3、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4、兄女说:“未若柳絮因风起。”

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5、公大笑乐。

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

6、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一、《咏雪》一文结尾谢太傅对两个人的优劣未做评定,只是“大笑乐”,十分耐人寻味,请说说你对此的理解

【答案:1、对两种答案都满意2、为后喻而“笑乐”3、“笑”前喻。“乐”后喻】

二、“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那一句较好?为什么?

【答案:“柳絮因风起”较好。因为“柳絮因风起”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而“撒盐空中”仅仅形似,仅有物象而无意蕴,所以不够好】

三、你还积累过哪些描写雪的诗句?请写2句

【答案: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四、翻译

欣然( )【高兴的样子】

内集( )【家庭聚会】

俄( )【常与“顷”、“而”连用,都有片刻的意思】

差( )可拟( )【差不多 相比】

未若( )【比不上】

未若柳絮因风起【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的样子】

五、《咏雪》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文言部分复习资料第二部分

《陈太丘与友期》复习资料

一、文学常识:

《陈太丘与友期》选自《世说新语》,《世说新语》是由南朝宋人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二、内容理解:

《陈太丘与友期》叙述了陈元方幼时批评父亲友人“无信”“无礼”的故事,表现了元方的聪敏、懂礼。告诉人们为人处事一定要忠信、有礼,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三、 通假字:

尊君在不? “不”通“否”,放在句末表疑问,相当于“吗”。

四、一词多义

1、顾:

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相顾一笑瞻前顾后)

顾野有麦场:看

将军宜枉驾顾之(三顾茅庐):拜访

2、信

则是无信:讲信用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真诚、诚实

必以信 信:实情

五、敬辞与谦辞

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家君:对自己父亲的谦称

六、重点词语理解

(1)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约定

(2)太丘舍去 舍、 委:丢下、舍弃。去:离开

(3)下车引之 引:拉

(4)乃至:(友人)才到。乃:才。

七、句子翻译:

(1)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约定一同出门,约好正午时碰头。正午已过,不见那朋友来,太丘丢下他先离开了。

(2)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您跟家父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

(3)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拉元方(表示歉意),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八、人物理解

元方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他“入门不顾”是否失礼?从本文中你在做人方面得到什么启发?

陈元方是一个聪敏,懂礼的孩子。

没有失礼:客人失信、无礼在先,元方批评对方“无信”“无礼”,维护父亲

尊严,令人钦佩,对于年仅七岁的孩子我们不能求全责备。

失礼:客人已有悔意,应该给对方致歉的机会,所谓“得饶人处且饶人”。若元方能更大度些,则更令人钦佩。

启发:做人要诚实、守信、尊重他人。

20、虽有佳肴 测试题

一、整体感知

1、。是家经典著作之一,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

选集。相传为西汉 编撰。《礼记》选自《 》,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关于 的论著。课文所选的这一部分主要论述了 和 的关系。

2、本文的中心句是3、划出下列句子的停顿。

(1)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3)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4、开头“虽有佳肴”一句有什么作用?

5、结尾引用《兑命》中的话有何作用?

6、想一句与课文意思相近的诗句,

7、读了这篇短文,结合你的学习实际,谈一点你的学习体会。

二、翻译下列句中加线的字词。

1、虽有佳肴( ) 2、虽有佳肴( )

3 ) 4 )

5 ) 6、虽有至道( )

7、 )8 )

9 )10 )

11、然后能自强也( ) 12、教学相长也(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兑命》曰( )

三、解释下列句子。

1、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2、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3、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4、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5、故曰:教学相长也。

6、《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四、解释下列古今异义词。 虽有佳肴 古义: 今义: 不知其旨也 古义: 今义:

教然后知困 古义: 今义: 教学相长也 古义: 今义: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