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慌气短是怎么回事

2017-03-02

心慌气短可能和心情、年龄有关,也可能是心脑疾病造成的。常见于冠心病、高血压、风心病、肺心病、心功能不全、各种心律失常、心脏神经官能症等多种功能性或器质性心脏病以及贫血、甲亢之人。 窦性心动过速 的伴发症状。

心慌气短病因:

心源性心慌气短:见於心脏病患者出现肺淤血、心功能不全。当平卧位时,肺淤血加重,产生胸闷与呼吸困难,坐起後好转。胸闷也可以是冠心病心肌缺血时,心绞痛的一种表现。

肺源性心慌气短:见於支气管哮喘、胸腔积液、自发性气胸、肺纤维化等。

神经功能性心慌气短:最常见于心血管功能紊乱。中医认为是中气不足导致的气血两虚。可能是平时不锻炼身体,作息时间不规律,经常熬夜,睡眠不足,或电脑幅射,或血压过低,或房事过度等所造成的。要早点治疗才好,不然整个人都会萎靡不振,记忆力减退,做事无精打采。长时间如此会使得人体免疫力下降,各种疾病接踵而至。

心慌气短预防:

平时多锻炼身体,调整作息时间,充足睡眠。保持良好的心态。发现器质性病变调理脾胃可改善脂质代谢,降低血脂、血粘度,阻止动脉硬化形成,这不仅有治疗上的意义,而且有抑制病情发展和预防的重要意义。,应及时尽早治疗。

心慌气短类型:

根据中医传统理论,心悸可分为心血不足,心气虚弱,阴虚火旺,痰火上扰,气滞血瘀五种类型,故其饮食宜忌的原则也应有所选择。

心血不足型:常表现为心悸不宁,面色少华或萎黄,夜寐不安,或多梦,胆小善惊。此类患者宜食具有养血安神作用的食物,忌食辛辣香燥食品。

心气虚弱型:常感心悸气短,动则出汗或自汗,面色恍白、倦怠乏力、胃纳减少,或四肢不温,舌淡苔白。宜常食用温阳益气之物,忌食生冷滋腻物品。

阴虚火旺型:经常心悸而烦,咽痛口干,手足心热,夜寐不安而烦躁,或有盗汗,舌红少苔。宜食生津养阴安神食品,忌食香燥辛散之物。

痰火上扰型:常感心悸心慌,胸闷不安、烦躁不眠、头晕口苦,或痰多恶心、舌苔黄腻。

心慌气短检查:

若怀疑患者有甲状腺功能亢进、低血糖或嗜铬细胞瘤等疾病时可进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如测定血清T3、T4、甲状腺吸碘率、血糖、血。尿儿茶酚胺等。怀疑贫血时可查血常规,必要时可进行骨髓穿刺检查骨髓涂片,以进一步明确病因。

另外,对于怀疑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为进一步明确病因,还可进行心脏多普勒超声检查,以了解心脏病变的性质及严重程度。

心慌气短宜吃食物:

1、宜食用富含蛋白质和铁的食物; 2、饮食宜清淡; 3、宜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心慌气短忌吃食物:

1、忌食海腥肥腻及易产气食物; 2、忌食刺激性食物; 3、忌食诱发哮喘的食物。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