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李煜的现代散文随笔
李煜做为南唐后主,那亡国之恨,切肤之痛,非我们常人所有理解的。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描写李煜的现代散文随笔,供大家欣赏。
描写李煜的现代散文随笔:李煜醉酒
月昏星暗,烛光惨照,珠帘半卷,锦帏散落。一桌简单的酒宴前,颓然坐着公元978年的李煜。两年多前,这位南唐国主还是诗酒风流,富贵荣华,现在却成了宋高祖的阶下囚,阶下囚最残酷的解释就是他李煜肉袒而降,从金陵(南京)解到汴京(开封)受封违命侯(后改封陇西郡公)。国已破家也亡,色艺双绝的小周后成了赵匡胤的应召女郎,随叫随到,诚惶诚恐。就是今天,李煜42岁的生日,小周后也不能侍奉左右,李煜只落得个形影相吊,闷酒愁肠,他想怒吼,想叱骂,最终却只能有气无力地说一句:“笔墨侍候!”
残羹推去,李煜三分醉意七分失意地挥毫走墨:“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馆阁昨夜又东风……”止笔思忖,觉得把这变相牢狱称作馆阁实在对自己不起,但怎样定义这栋禁闭森严的庭院呢?才高倚马的李煜稔须蹙眉,举笔难定。忽想起父亲李璟的一句词“小楼吹彻玉笙寒”,遂把“小楼”二字移入本句“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再想,“故国”之说似乎犯忌,改成故园吧?但“故园”缺少份量,也不确切,只有“故国”恰当,一字难易。想至此,文人的傲骨战胜了政治的怯弱,李煜文思泉涌,酒力澎湃,下半阕词便句从字顺,文不加点,一挥而就。
放下笔,李煜的额头沁出一层细密的汗珠,心里却有种一吐为快的清爽。他并不知晓,自己的亡国之痛,虏妻之恨经过烈酒的发酵蒸腾,从伤心断肠处啸出一阕千古绝唱,巅峰佳作。但也正是这阕字血声泪的词,成了他的绝笔。
又喝了两樽,李煜从词的凄苦意境中走出来,他用近乎商量的口吻对侍者说:“让人把词吟来听听如何?”稍顷,有歌女拂琴弹唱起来;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夜阑人静,歌声凄婉,如泣如诉。李煜叩樽应和,泪湿青衫!
依稀仿佛,李煜又回到金陵:湖光山色,江山无限,百官恭迎,彩女环绕。小周后蜂腰款动,丹唇轻启: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无限恨,倚阑干。
这是父亲李璟的《摊破浣溪沙》,怎么只半阕?李煜正待发作,却见李璟怒目圆睁,举剑向自己劈来,口中大骂:“你个败家的东西!”李煜惊叫:“父王饶命!”翻身从榻椅上坐起——原来是场恶梦,李煜稳稳神,觉得口干舌燥,刚要唤侍者奉茶,却见两名太监不等通禀径直闯进来道:“万岁口谕,闻李煜生日寿宴,特赐御酒相贺!”话未说完,另一太监已把手中的玉盘托在李煜面前,盘里的鎏金双耳壶几可触及李煜的鼻尖。李煜自然明白这赐酒的含意,但他不明白为什么突然要结束自己的性命?因为生日宴?因为醉酒?因为作词?或许都是,或许都不是,大牌皇帝杀他一个三流小皇帝无需原因,只看心情。这壶酒说明赵大皇帝心绪不佳,你李煜就干了吧!还得说谢谢啊!
酒是好酒,只是太辣,辣得李煜脑袋如鸡啄米似地颤动,膝盖上提,浑身抽缩。李煜明白,这叫牵机药酒,人喝了就会如此丑态百出。
明白了自己的死法,李煜很欣慰。那就去吧!长醉而去,永不复醒。但求来生,只做个逍遥文人,绝不再干儿皇帝的苦差!
描写李煜的现代散文随笔:再读李煜
是一个月白风清之夜,自然地由流水落花,凉风洁月想到了时越千余年前的南唐后主——李煜。翻阅这位浪漫人生的才子词作,令人感慨唏嘘。
“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渔父》。生于公元937年的李煜乃中主李璟的第六子。他不慕权势帝位,而向往隐居游闲的生活。“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队春,一壶酒,一竿纶,世上如侬有几人?”《渔父》。他不求威仪天下,但求独善其身。而命运却将他推上帝皇之座。公元961年其继中主李璟之位时,南唐已成一个弱势国度。他不谙政治乏于治国之术。开宝八年(公元975年)国破降宋,被俘至汴京。公元978年七夕乃李煜四十二岁生日,为宋太宗赐牵机药毒死。
据记载,李后主艺术才华非凡,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熟诗文,擅词令。而他前期的词作主要是反映宫廷享乐荒废的生活和男女情爱,风格绮丽柔靡,这并不是他向往的生活。多为空虚无奈。国破被羁后,他悲痛亡国,追忆往事,感情真挚,哀婉凄切,题村扩大,意境深远,语言清新,绕有艺术感染力。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浪淘沙》。他嗟叹命途,“自是人生长恨水流东”“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他哀愁,“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相见欢》。他怀国思家追悔疾首,“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破阵子》。在“日夕只以眼泪洗面”的软禁生涯中,他以一首首泣血而成的绝唱使亡国之君成为千古词坛的词宗“南面王”。
李煜的词作继承了晚唐以来花间派词的传统,而又摆脱了《花间集》的浮靡,成为宋初婉约派的开山。同时其词作的凄凉悲壮,意境深远,语句清丽,音韵和诣,在某种意义上可谓为后来苏辛的“豪放”派打下了伏笔,起承前启后之作用。有哲人云:“词至李后主眼界始大,感慨遂深”,此语中肯是也。
李后主被掳后,他敢于大书特书其亡国伤感之情,毫不畏惧。《虞美人》中道:“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他以豪迈的思国之感开创了以词抒情的先河,他的爱国之情也被后人称颂至今。而相比之下倒使人联想到三国史上的西蜀后主“阿斗”刘禅,他被魏国羁掳后,偏安于淫逸酒色而“乐不思蜀”,贻后人于不齿。
“960.赵匡胤”,翻开历史,历历分明。公元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宋朝。“十八年马上皇”的宋太祖兵发弱国,将南唐后主俘降北往。曾几何时,其后代帝主钦宗和徽宗双双为金人所掳北解,蒙尘成为阶下囚。此真为历史所开出的滑稽笑话呵!
李煜在历史上是亡国之君,但不是一个坏皇帝。他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性宽恕,威令不素著”。其在位时减赋税,赦囚徒。被俘北往时百姓泪送拱别。他“好生戒杀”,死后,江南人闻之“皆巷哭”。
清乾隆弘历哂讽李煜的词作是“亡国之君,靡靡之音。”乾隆有文治武略亦喜爱舞文弄墨,到处留情,到处留言,楹联,诗词颇多。然而论文才造诣他那破笔又怎能与李后主的同日而语呢!
一首《虞美人》的春花秋月加剧了一代词人四十二岁的殒逝,以此同时也造就了这个词圣的万古流传。
时间的足音带走多少英杰豪侠的壮丽诗卷,涛起潮落冲刷了多少骚人墨客的痴恋情怀。李后主《望江南》道:“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多少泪,断脸复横颐。心事莫将和泪说,凤笙休向泪时吹;肠断更无疑!”
李后主是一个失败的皇帝,后人很易忽略他。而他是一个成功的词帝,后人緬怀他,千古流传他的词作。一位智者说:“穿过历史的尘埃,回望那个衣袂飘飘彷徨落寞的背影,不知到底应该是一个王朝的悲哀,还是一种文化的幸运?”李后主之词作使人难以忘怀,正是缘于其艺术成就之高吧!
夜色浓浓,月色皎皎。电脑前又传来邓丽君的歌声“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哀声袅袅,悦耳动听。穿过历史的时空,不禁犹想品读一遍李煜的词作。
描写李煜的现代散文随笔:解读李煜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多少英雄豪杰为雄图千秋霸业而生命不息,战斗不止。屈子的吟唱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道出所有有志之士的心声。是的,在中国灿烂的文化遗产里,有数不尽的风流才子,他们激扬文字,挥斥方遒。象唐宋八大家,竹林七贤,个个都是饱学之士,学富五车的鸿儒,他们既能出口成章,倜傥浪漫,又对诗词歌赋样样皆通。只可惜他们空有抱负理想,他们的生存环境不能尽其才,明明是千里马,却偏偏死于黑暗的统治者和奸佞者、小人手下,顶多在受逼迫的时候怒发冲冠而已。也许性格就是命运,他们的性格决定了他们的一生。骨子里的东西是很难改变的,象中唐时期的皇帝李煜就是这样一个悲剧性的人物。
李煜字重光,兄弟十人,他排行第五,长得相貌出众,英俊潇洒,举止温和,性格柔弱,目光细腻,所到之处,象春风细雨一般带给人们阵阵暖意和滋润。他爱生活,爱艺术,写诗填词,音律书画样样皆精,在当时的社会里无人能与其比肩。正如现代开国领袖毛泽东写的豪迈诗句一样: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同样作为一国之君,李煜缺乏了毛泽东的霸气和英雄气,也没有毛泽东那雄才伟略和政治、军事上的深谋远虑,他有的只是在文学、艺术和音乐上的才能,还有的就是他会怜香惜玉和将生活变成艺术来享受人生。他沉浸于艺术,沉醉于爱情,心里除了诗情画意,剩下的就是柔情蜜意。怪只怪他生错了地方和时辰,周边国家摩拳擦掌,他好象从来就没有去听闻,依然在自己的小楼里听晓风残月,羌管弄笛,寒雨晚来风!外面的刀光剑影,金戈铁马和他的生活似乎一点也没有关系,他活在自己赖于生存的艺术世界里,并且深深地陶醉其中!什么政治权谋,生产经济,一切的一切都和自己没有任何牵连,他只要有文字和丰富的情感就足也!文字为他的情感服务,反过来情感在他的文字里得到酣畅淋漓的释放!他天生是一个多情的种子,春花秋月,江河流水在他诗意盎然的笔下意境深远,被推向了艺术的高潮!古人说:他一字一珠。的确是这样的,但珠宝有价而文字无价。他的那阕小令: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了了数语,道出了心里的千般情,万般痛!那种离情别绪无人能知,亦无人能懂。只有通过梦中的思念来寄托心里的哀思和无奈的惆怅!著名的国学大师王国维对此诗推崇备至,赞赏有嘉,称它为无我之境的典范。
李煜,昔日的一国之君,在一夜之间沦为阶下囚,成了“违命侯”,面对国破山河,生灵涂炭和娇妻随从等眼前的一切,这怎不令他痛心疾首。他只是一个白面书生,不可能有气吞万里如虎,马革裹尸的威武气势,他有的也只是通过芦絮般绽放的文字和音律唱词来表达自己对过去美好生活的深深眷恋之情。他的一首《虞美人》倾述了心里多少的哀愁: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里的何时了,又东风、应犹在和一个改字,道尽了落魄的凄凉和愁绪满地的心境!他不是一个利欲熏熏的昏君,也不是荒淫无耻的暴君,他的艺术修养和对艺术执著追求精神和他自己抒写的文字一样,让人感觉他的文雅和俊美。人们常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有怎样的心声就会产生怎样的语境,而通过这语境就能让我们看清作者的思想理念。当然,要除去一些奉承阿谀之作。为什么古人对李煜诗词文章这样喜爱,并且到了爱不释手这样的境地呢,那是因为他的真情实感深深感染着每一个读他文字的人的心,作为一个亡国之君,他肯定比寻常人更凭添了几份无奈和几份疮痍,更何况他本身就是那种多愁善感的性情中人!
李煜输在文化修养,也赢在文化修养。他的不幸,是文化遇上了刀枪,玉帛碰上了火药。但他的输是暂时的,他的赢是永远的!他的文字不仅在当时朝代赢得满堂喝彩,到了历史的今天依然令人着迷、倾倒!诗人李清照说:五代干戈,四海瓜分豆剖,斯文道熄。独江南李氏君臣文雅。是的,李煜的文雅让他失去了国家和爱他的臣民,更主要的是失去了他依赖生存的爱情,要知道失去女人对他意味着什么,在没有爱情的日子里,他只有在往日的回忆里寻寻觅觅,凄凄惨惨切切,到后来还是一个人倚栏望远,怎一个愁字了得?多少泪,断脸复横颐。心事莫将和泪说。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窠,夜长人奈何?这还不够,借春雨春意和春景来抒发心里的缱绻: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真是字字是血,句句是泪!用当代词学大家唐圭璋的话来说:此词殆后主绝笔是也!
读李煜的诗词文章,让我们深深感觉到一个字,那就是:痛!这种痛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痛,而是痛到心肺,痛到骨髓!然而,生命就是如此,没有深刻的痛,心就不会产生裂变,就象摩乐在小说《黑暗的灵魂》里写的那样:不经过黑暗的灵魂不会成熟,不经历风雨的爱情,婚姻不会美满长久。是的,倘若李煜没有经过亡国之痛、离别之情,断然不可能有他后来的突进,是环境和遭遇改变了他,不仅改变了他的人生,而且更主要的是改变了他的艺术世界观。正所谓:国家不幸乃诗人之大幸也!李煜可能就是如此。
李煜走了,象窗外的春雨,匆匆地走过了他热爱的生命,他带走的是家仇离恨和个人的绝望与痛苦,留下的却是一枚枚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的石榴,结实而美丽,让我们带着沉重的心情,用心轻轻掰开它,闻一闻它的芬芳,然后慢慢地放在嘴里,咀嚼!
猜你感兴趣:
1.精美的关于李煜散文
2.我看李煜散文
3.关于历史的散文
4.关于春之韵的优美散文
5.优美短的写景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