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良好心理素质的发展的重要性

2017-06-12

心理素质作为教师素质的核心,对学生的成长、学校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推进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搜集整理的教师良好心理素质的发展的重要性文章内容。

教师良好心理素质的发展的重要性

1.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

乌申斯基说:“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应建立在教师人格的基础上。因为只有从教师人格的活的源泉中才能涌现出教育的力量。”反过来就是说,教师的不良人格或不健康心理状态必然导致不适当的教育行为,并对学生心理产生不良影响。教师工作具有示范性,教师的言语行为会对学生产生重要影响。教师精深的学问、高尚的品德、友好的态度、浓厚的教学兴趣与热忱、适当的情绪表现、合理的语言表达等特质,都会为学生所观察、所注意、所模仿。

教师行为不当或精神不振,或不善于调控情绪等,都会使学生受到感染。由于学生的身心还未发育成熟,教师的不良心理行为往往给他们的心灵造成伤害,进而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所以,在教学环境中,只有身心健康的教师才能通过教学影响学生,培养出身心健康的学生。

2.教师的心理健康影响教学工作效率。

我国著名的心理卫生专家陈学诗教授指出:“心理健康的学生,学习成绩必优于心理不健康者;心理健康的成人,其工作效率必胜于心理不健康者。”心理健康的教师,精神会更加饱满,注意力会更加集中,工作热忱也会更高,对学生也会更加关爱。

心理健康的教师对学生耐心友好,能促使学生努力上进,使学生不仅对教师所授的课程感兴趣,而且对与课程有关的知识也会热心钻研,教学效率就大大提高。反之,一个心理素质较差的教师对学生态度粗暴不友好,会影响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威信,影响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也必然影响教学的效果。

影响教师心理素质健康的主要因素

1.社会环境的压力。

长期以来,社会上存在着行业收入不公平现象。教师这一职业在社会上的地位不是很高。无论是政治地位还是经济待遇与教师的付出都是有差距的。从事教师这一职业,有时容易出现心理不平衡。特别是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的男性教师,与其他行业相比往往会有一种自卑和无奈。

2.工作的压力。

家长望子成龙,社会、学校对教师的期望很高。对教师工作业绩的评价有其特殊性,既有来自学校的评价,又有来自社会的评价。评价的标准主要是升学率,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学校之间、年级之间、班级之间都存在着竞争,学生考试成绩好、升学率高意味着教师的水平高,教学有成效,教师的声誉、威望和相应的待遇也随之提高。反之,教师的地位会受到影响。教师是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工作,这就决定了教师投入到教学中的精力很多,所承受的心理压力也必然比其他工作更大。教育的对象是人,是正在成长的青少年。面对身心发展还不成熟的教育对象,面对复杂而又单调的教学工作,有的教师会出现烦躁不安的情绪,而且不良情绪不能在学生面前随意宣泄,这就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3.人际关系的压力。

教师在学校中所处的人际关系较复杂,要处理与领导的关系,与学生的关系,与学生家长的关系,教师相互之间的关系,还有教师与家人之间的关系,等等。领导对教师工作的评价、态度,学生家长对教师工作是否理解和支持,教学中教师间的合作是否愉快,学生是否懂事,家长对教师工作是否认同等都会影响到教师的人际关系。教学中的竞争,教育理念的不同,个性的不同,会导致教师间的人际关系紧张。领导的不恰当批评,学生家长的不信任或指责,家庭成员的不理解不支持,等等,都会使教师有一种无形的人际压力。长期处于人际关系紧张的状态下,会心情忧伤、烦闷抑郁,影响心理健康。

4.教师的个性品质也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性格内向孤僻,沉郁压抑,急躁冲动,固执偏激,不善人际交往,自卑等都不利于心理健康,教师的一些心理问题都是和这些不良的个性分不开的。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