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2优6号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2017-03-14

摘要介绍了内2优6号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培育壮秧、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合理灌溉、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内容,以期为该品种的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稻;内2优6号;培育壮秧;科学施肥;合理灌溉

内2优6号原名国稻6号,2007年在阜南县鹿城镇李庄村、2008年在地城镇高郢村进行小面积区试,产量表现很好。在此基础上该品种的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在地城镇高郢村建立了6.67hm2示范方。一般产量9 000kg/hm2左右,个别农户最高产量达到11 250kg/hm2。该品种具有很强的抗性(高抗稻瘟病、白叶枯病,中抗稻曲病),分蘖力强、生长繁茂,株型紧凑挺拔,茎秆粗壮,基部节间和穗颈部较短,不易倒伏[1]。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培育壮秧

播种前将种子摊在透气的塑料编织袋上晒2~3d,并勤翻动。阜南县一般在4月25日至5月1日播种,采用旱育秧方式,1kg干种子播16~18m2。因为播量的多少直接关系秧苗的营养面积,是决定壮秧的关键所在,过密秧苗得不到充分的营养、过稀易生杂草,所以要掌握好密度。培育壮秧时应遵循“齐苗通风”的原则,给秧苗生长点以低温刺激促使蹲苗。水分管理上做到宁干勿湿,秧苗二叶期时,喷施易次叶面肥,以增强根系活力、促使提前分蘖。在移栽前2~3d施1次送嫁肥(施尿素25g/m2)和喷1次送嫁药(用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加上90%杀蝉800倍液喷雾),以利于缓苗和防治三化螟危害。

2合理密植

栽插前把田面整平,保持5~7cm深的水层,肥水较好的田块栽插株行距为13cm×30cm,栽插24.0~25.5万穴/hm2;肥力稍差的田块栽插株行距为13cm×27cm或15cm×23cm,约栽插27万穴/hm2。秧龄控制在30~35d,也就是5月末至6月初小麦收后应及时栽插到大田。栽插时应带1~3个分蘖,高的达5~6个分蘖[2]。

3科学施肥

内2优6号需肥量大,肥料搭配方式:一是基肥施过磷酸钙600kg/hm2、氯化钾150kg/hm2(或阜阳产大颗粒钾肥300 kg/hm2)、尿素300kg/hm2。栽插1周后用80%丁草胺乳油1.5L/hm2对水600kg除草,期间保持5~7d浅水层,并追施尿素75kg/hm2,以利于根、茎、叶的营养生长,促进有效分蘖;拔节期追施尿素75kg/hm2,以补充养分,利于茎秆伸长、根系发达、增强抗灾害能力;抽穗期追施尿素30~45kg/hm2作攻粒肥,促进结实数和粒重提高,并防止早衰。二是基肥施三元复合肥600kg/hm2、尿素150kg/hm2,栽插1周后结合除草剂苄·乙525g/hm2、尿素75kg/hm2拌匀撒施,保水3~5cm,保持5~7d;拔节期追施尿素45kg/hm2;齐穗期再用磷酸二氢钾1.5kg/hm2加水喷施。三是基肥施土杂肥45t/hm2(或鸡粪7 500kg/hm2)、尿素300kg/hm2、二铵120kg/hm2、氯化钾180~225kg/hm2、硫酸锌15kg/hm2,栽插1周后结合除草剂苄·乙525g/hm2、尿素75kg/hm2撒施,并保持3~5cm深的水层,保水5~7d;拔节期追施尿素120kg/hm2;抽穗结实期施尿素45 kg/hm2,或叶面喷施1%尿素和0.5%磷酸二氢钾溶液750~900 g/hm2,以便促花保花、延迟叶面早衰、促进籽粒饱满。

4合理灌溉

水浆管理与其他杂交水稻大致相同,一般是保持浅水勤灌,注意在分蘖数达到有效蘖10~12个/穴时,即有效穗数达到240~255万穗/hm2时,及时烤田,控制无效分蘖的形成,减少养分消耗。烤田以田间出现龟裂纹为准。中后期做到干湿交替、以湿为主。这样既能保证水稻生理需水,又能向土壤内输送氧气,排出有害气体,促进根系发育,扎根深,能够更好地吸收土壤深层的养分,以便满足水稻生长的需要[3]。遵循以下间歇灌溉要点:深水返青保全苗(栽插至返青期保持4~7cm深的水层,防太阳晒秧苗嫩根而出现死苗);湿多干少促根蘖(返青后每保水5~7d,干1~2d,这样利于根系生长,促进分蘖);够苗晒田促转化(分蘖末期及时晒田,控制氮肥利用,促进钾肥利用);干多湿少增穗粒(幼穗分化期,间歇灌溉30d,每4~5d脚印水,保持1~2d浅水层);肥水养胎促齐穗(抽穗期结合1次攻粒肥,并保持一定时期的深水层);干干湿湿增粒重(齐穗后到收割前10d,干湿交替,每5~6d灌1次浅水)。

5病虫害防治

主要注意防治三大病害(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和四大虫害(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稻苞虫、稻飞虱)。叶瘟病发病初期或初见病叶时,施用含春雷霉素有效成分30g/hm2的制剂对水450~750kg均匀喷雾,防治穗颈瘟在孕穗期和齐穗期用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375g/hm2对水600kg均匀喷雾。防治纹枯病,在大田病株率分蘖期至拔节前达到3%~5%,孕穗期达到10%~20%时,用30%苯甲·丙环唑乳油300 mL/hm2对水750kg喷雾。防治稻曲病,一般要求用药2次,第1次在全天1/3茎秆最后一片叶子全部抽出时用药(离抽穗时间5~7d);第2次在破口始穗期用药,以巩固防治效果。可选用的药剂有井冈霉素或苯甲·丙环唑,比防治纹枯病用药量大[4]。防治二化螟、三化螟,在枯心苗开始零星发生时,或每10m2有1株集中被危害的病株时及时施药。可用澳喜(主要成分是毒死蜱)1.2L/hm2对水750kg喷雾;或25%杀虫双水剂3L/hm2对水600~750kg均匀喷雾;或在害虫发生初期用丁烯氟虫腈1 000倍液喷施。防治稻纵卷叶螟,可以在幼虫1~2龄时用20%氯虫苯甲酰胺或辛硫磷1.5L/hm2对水喷雾。防治稻苞虫以防治第2代为主,在卵熟化率达到80%~85%,至2龄幼虫占总数的50%时进行;分蘖期有虫5头/百丛,圆秆期有虫10头/百丛,抽穗期后有虫20头/百丛时进行。防治药剂为敌百虫1.5kg/hm2加少量洗衣粉对水600kg喷雾,或用虫挫(主要成分三唑磷)1.2L/hm2对水600~750kg喷雾。防治稻飞虱,可在有虫1 500~2 000头/百丛时,用澳喜1.2~1.5L/hm2对水750kg喷雾(施用澳喜可兼治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稻苞虫),或用美加农500倍液喷施。为了减少劳动量,也可以对几种病害和虫害进行综合防治。比如在水稻破口前用30%甲·丙环唑乳油300mL/hm2、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375g/hm2、美洲星900mL/hm2、澳喜1.5L/hm2对水600kg喷雾;在齐穗后用30%甲·丙环唑375 mL/hm2、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375~450g/hm2、美洲星1.35 L/hm2、澳喜2.25L/hm2对水750kg喷雾。

6适时收获

应在黄熟期后及时收获,过早、过迟收获,稻米食味均较差,且加工后碎米较多。优质稻应在晴天稻穗上露水干后收割,脱粒后晾干、风干或间歇晒干,有条件的可采用机械干燥,效果更好。注意不可在强烈阳光下高温曝晒,否则会使稻米发生断裂,碎米增多,整精米率下降;更不可在沥清路面上晾晒,否则会使稻米食味下降。

7参考文献

[1] 周祖昌,奚天位,张玉屏,等.内2优6号生育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模式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5(9):184-185,259.

[2] 马平,吕德治,徐庆猛.杂交稻汕优63产量结构及高产栽培技术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1989(5):6-8.

[3] 俞斌,黄惠芳,管耀祖,等.两系杂交稻“培两成2859”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J].江西农业学报,2006(6):43,45.

[4] 束孝海,夏松年.皖南地区双晚杂交稻高产、优质集成栽培技术[J].种业导刊,2006(9):39.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