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不厌诈的典故
典故指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等的故事或传说。大家知道兵不厌诈的典故吗?下面请欣赏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兵不厌诈的典故,欢迎欣赏
兵不厌诈的意思
厌:嫌恶;诈:欺骗。作战时尽可能地用假象迷惑敌人以取得胜利。
兵不厌诈的典故
公元前633年,楚国攻打宋国,宋国向晋国求救。第二年春天,晋文公派兵攻占了楚的盟国曹国和卫国,要他们与楚国绝交,才让他们复国。楚国被激怒了,撤掉对宋国的包围,来和晋国交战。两军在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对阵。 晋文公重耳做公子时,受后母迫害,逃到楚国,受到楚成王的款待。楚成王问重耳以后如何报答,重耳说:“美女、绸缎等等,您都有了,我能给您什么呢?假如托您的福我能回国执政,万一遇到两国发生战争,我就撤退三舍(舍为十里)。如果楚国还不能谅解,双方再交手。”
为了实现当年的诺言,晋文公下令撤退九十里。楚国大将子玉率领楚军紧逼不舍。 当时,楚国联合了陈、蔡等国,兵力强;晋国联合了齐、宋等国,兵力弱。应该怎样作战呢?晋文公的舅舅子犯说:“我听到过这样的说法:对于注意礼仪的君子,应当多讲忠诚和信用,取得对方信任,在你死我活的战阵之间,不妨多用欺诈的手段迷惑对方。你可以采取欺骗敌军的办法。”
晋文公听从了子犯的策略,首先击溃由陈、蔡军队组成的楚军右翼,然后主力假装撤退,引诱楚军左翼追赶,再以伏兵夹击。楚军左翼大败,中军也被迫撤退。
兵不厌诈的造句
战场上讲究兵不厌诈,所以将领们会想出各种计策赢取胜利。
作战不仅要靠勇敢,还要讲智谋,所谓兵不厌诈,就是克敌制胜的一个法宝。
古语有云“兵不厌诈”,要想在战场上克敌制胜,就应该放下尊严,不择手段。
你没听过兵不厌诈吗?不如此,我们怎能掌握先机打败对方呢?
古人说得好,兵不厌诈,你可要多加提防以免落入对方的陷阱!
兵不厌诈,兵以诈立,欺骗的手法,在兵家是常事。
这是个弱肉强食的世界,兵不厌诈,我们必须利用智谋和经验去生存。
兵不厌诈,是战场上出奇制胜的权谋,善于用兵者无不深信此道。
兵不厌诈,似有非有,无时不有,是重要的战术手段。
你如果想要取胜,就得使点心机,佯输诈败以诱敌深入,毕竟兵不厌诈啊!
奥运之兵不厌诈的赛场竞技,胜负之间,有时求金心切,有意无意间会有一些正规动作以外的举动。
选举有如行兵调将,所谓兵不厌诈,用兵打仗时,各方总不排除用狡诈手段迷惑敌人。
诚信是待人接物应该遵守奉行的,你怎麼可以拿来与兵不厌诈的用兵之道相提并论呢?
正所谓兵不厌诈,英格兰早前声言朗尼不会在今仗复出,不过朗尼终在下半场以后备身份上阵。
商场上竞争激烈,兵不厌诈的招数层出不穷。在我们还无法确定从中判断真假时,切莫轻举妄动。
对付敌人,有时,我们还要兵不厌诈,我们平时要尽量保持低调和自强不息。
打仗就是要战胜敌人,兵不厌诈,敌人越骂我们狡猾,越说明我们做得对极了。
他是一个智勇双全的将领,在带兵打仗的时候,经常在他身上看到兵不厌诈的身影。
兵不厌诈是一条比较麻烦的计策,因为要返过来复过去地斗智,非常需要耐心。
所谓兵不厌诈,就是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手段去打倒敌人,不要怕被别人笑话。
俗语有说「兵不厌诈」,我们可要提防对方另有阴谋,还是小心一些好。
这次比赛的选手来自五湖四海,兵不厌诈,在我们不了解对方的情况下,一定要小心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