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整理
在考试之前,要做好哪些准备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中历史知识点整理以供大家学习。
高中历史知识点整理:商朝与青铜文化
商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直接文字记载的王朝,因文献、甲骨卜辞和考古资料的多重印证成为信史。
内外服制的内容:“内服”是商王直接管辖的王畿之地:“外服”是商王通过方国首领间接管辖的畿外之地。
二重证据法:纸上之材料(文献)和地下之新材料(考古遗迹)互相印证。
司母戊鼎:青铜器的代表
商朝青铜器的特征:
1)主要是礼器;
2)是器主等级身份和政治地位的象征;
3)被赋予了沟通天地和支持政治权利的功能。
甲骨文:
1)是我国目前所发现的比较成熟的汉字;
2)商人在甲骨上用来记载占卜情况的古文字;
3)已经具备了汉字构成和使用的“六书”规律,是一种较为成熟的古文字;
4)真实地记载了商朝社会各个领域的历史状况,为我们探究商史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高中历史知识点整理:多民族政权的并立
辽的建立:916年,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称帝建契丹国,后改国号为辽,实行“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的政策。
辽与北宋的和战:
1)为夺回燕云地区,宋太宗两次北上攻辽,均告失败;
2)1005年宋辽订立澶渊之盟,宋辽间的战争状态结束,双方维持了百余年的和好关系。
西夏的建立:1038年,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帝建国,史称西夏。
西夏与北宋的和战:1043年,宋与西夏达成和议,形成了宋、辽、西夏三国鼎立的局面。
金建立的时间、建立者:1115年,女真完颜部首领阿骨打称帝建国,国号大金。
靖康之变:1127年,攻入宋都的金军俘虏北宋徽宗、钦宗二帝及后妃贵戚等数千人北撤,史称“靖康之变”。
南宋的建立:1127年,赵构登基,为宋高宗,定都临安,延续宋朝政权,史称“南宋”。
岳飞抗金和绍兴和议:南宋初年,岳飞郾城会战,大获全胜。次年,宋金达成“绍兴和议”,形成了宋金长期对峙的局面。
辽、宋、西夏、金并立时期的榷场:
1)定义:宋、辽、西夏、金并立对峙时期,各政权都在边境接界地区设置了互市贸易的市场,称为榷场;
2)特点:由官府管理、控制;
3)各国主要交易物品:宋朝主要输出茶叶、瓷器、丝织品等,辽、西夏和金主要输入马、皮革、药材和盐等;
4)影响:控制边境贸易以挟制对方;促进了边境地区的商品交流;各对立政权、地区间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促进了民族融合。
大蒙古帝国的建立者:1206年,铁木真,尊号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
元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1271年,忽必烈称帝建年号,定国号为“大元”,定都大都(今北京)。
南宋灭亡的时间:1279年,元军在厓山一役中消灭南宋流亡政权,南宋灭亡。
高中历史知识点整理:宋朝的建立及其制度创设
北宋的建立: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宋朝。
北宋与辽、西夏以及金等民族政权长期并立。
文官体制原因:鉴于唐末五代以来藩镇拥兵自重、禁军将领篡夺皇位的历史教训;内容:
1)961年,宋太祖“杯酒释兵权”,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确立枢密院主军政(枢密使一般由文官担任)、三衙统兵和皇帝总揽兵权的体制;
2)实行内重外轻的方针,各地拣选强壮士兵编入中央禁军,地方上留老弱者充任厢军和乡兵;
3)采取更戍法,轮流变换驻地;
4)以“重文轻武”为基本国策;
5)通过科举制度来大量提拔文人担任官职;
6)为了便于官员的调遣撤换,实行官、职、差遣相分离的制度。
宋朝在考试制度和规则方面改革的举措:
1)宋朝科举考试分解试、省试和殿试三级;
2)宋太祖时,增设“殿试”;
3)为防范考官考生徇私舞弊,创设“弥封”、“誉录”等制度规则。
宋朝科举考试的内容:宋初进士考试,承唐代,主要以诗赋取人。宋中期以后,废除了单纯记忆背诵性的考试内容(“帖经”),增加策论考试。
科举制度改革的影响:为宋朝选拔了大量的文官人才,对普及教育和传播知识产生了积极影响。
高中历史知识点整理:中外文化交流
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长安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举世闻名的国际大都会。
唐与新罗(朝鲜)的外交:互遣使节,新罗派遣留学生,唐朝文化的律令、科技、佛教、儒学、学校教育、科举制度等,皆为新罗广泛吸收。
唐与日本的外交:日本派“遣唐使”,留学生和学问僧,不仅在政治、经济、法律等制度层面仿效唐朝,而且对宗教、文学、艺术、天文、历法,包括衣食住行、风俗习惯,以及各类生产技术,皆予以吸收融合。
东亚文化圈:东亚诸国形成以中国本土为地理中心,以中国文化为轴心的东亚文化圈,也称汉字文化圈、儒家文化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