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期末练习试题

2017-06-19

在高二的时候,对于政治的学习,往往在平时要怎样有效的做练习呢?别走开,接下来不妨和小编一起来做份人教版高二政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期末练习试题,希望对各位有帮助!

人教版高二政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期末练习试题

单选题

发展先进文化的本质是( )

A.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创建过程

B.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创建过程

C.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创建过程

D.社会主义经济文明的创建过程

2007年4月4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强固先进文化这个支撑。回答下题。

【小题1】强固先进文化这个支撑,必须

①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②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③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④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小题2】建设当代我国先进文化的核心的、本质的要求是

A.“社会主义”的要求 B.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C.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 D.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在新世纪新阶段,思想越是多样化,就越需要主心骨。据此回答下题

【小题1】“思想越是多样化,就越需要主心骨”这启示我们必须

A.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B.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C.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D.借鉴西方文化中的优秀内容

【小题2】如果我们失去主心骨

①文化建设就会出现混乱的状况

②社会就会失去共同的的思想准则

③文化建设就会失去正确的方向和生命力

④社会主义文化就会单调乏味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把握先进文化的先进方向,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我国的文化建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是由 决定的

A.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B.中华民族精神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 D.社会效益的首要地位

通俗化、平民化、娱乐化是近些年来电视节目的发展趋势。令人担忧的是,国内一些电视娱乐节目的通俗已经逐步变味,有的甚至走向庸俗、低俗和恶俗。可见,发展电视产业要

A.鼓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B.勇于吸收外来文化

C.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D.限制通俗文化的发展

2007年7月4日,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政协十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显著标志。”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 )

①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②要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

③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文化

④是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有人形象地把知识经济时代的国家划分为“脑袋国家”和“躯干国家”。“脑袋国家”通过生产和输出知识支配“躯干国家”,“躯干国家”受“脑袋国家”的控制与盘剥。据此回答下题。

【小题1】上述材料对我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启示是

A.知识正日益成为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B.知识经济的发展依赖于知识与信息的生产、扩散和应用

C.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D.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升国民文化素质

【小题2】发展教育事业,必须( )

①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建设服务

②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

③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

④坚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根本出发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在我国现阶段,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根本的是( )

A.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

B.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C.以马克思主义作指导

D.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 )

①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

②社会主义社会的唯一特征

③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相辅相成

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发展科学事业,必须坚持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并重,这是因为( )

①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样重要

②二者都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

③哲学社会科学虽然算不上真正的科学,但也有一定的作用

④二者都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为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市政府投资16亿新建和改造10所专业博物馆。发展博物馆( )

①属于发展文化产业

②有助于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

③是以德治国的基本要求

④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全局性作用的是( )

A.教育 B.道德建设

C.发展教育事业 D.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是( )

A.形成面向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B.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C.树立人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D.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综合题

材料1:在2005年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节选部分材料如下:

——各级政府加大对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的支持,中央财政用于这些方面的支出987亿元.投入国债资金147亿元。

——国家为中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2400多万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

——从2005年开始,免除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的书本费、杂费.并补助寄宿学生 生活费,到2007年在全国普遍实行这一政策。

材料2:2005年5月14日由科技部、中宣部、中国科协等单位主办的“2005年科技活动周”开幕,国务委员陈至立在出席开幕式时强调指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对科技事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坚持把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进结构调整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

结合材料运用学过的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材料1反映了什么观点?简要分析原因。

(2)材料l反映观点所实现的目标是什么?怎样实现?

(3)材料2反映了什么观点?怎样解决这一同题?

2008年春节前后,全国各地政府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搞好节日期间的精神文明建设,并非充分发动人民群众,让人民群众参与精神文明的创建活动来,即增加了节日气氛,又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大繁荣。

结合材料分析,我国为什么要积极推动亿万人民参加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