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1第五单元试题及答案
有没有一份良好的模拟试卷可以比较准确的检验出你的学习成绩呢?让我们来做一套试题卷吧!下面是小编网络整理的小学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1第五单元试题以供大家学习参考。
人教版高二历史选修1第五单元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 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伊拉斯谟说:“许多个修道院与公共妓院无甚差别。”这反映了中世纪的西欧( )
A.教士和僧侣的腐化荒淫
B.天主教会残酷迫害进步人士
C.天主教会是西欧各国封建统治巨大的国际中心
D.教士政治上享有特权
解析 材料反映了教士和僧侣披着修道的外衣,实则道貌岸然,生活荒淫无度。
答案 A
2.教皇英诺森三世(1198—1216年在位)认为基督交给教皇治理的不仅仅是教会而是全世界,并自称是“万王之王,万主之主”。下列相关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英诺森三世在极力地维护教会的权力
B.英诺森三世认为教权高于王权
C.英诺森三世把教皇权力推崇到了极点
D.英诺森三世时教权已全面衰落
解析 材料中的观点反映出英诺森三世极力维护和夸大教权,但没有体现出教权受到威胁的信息。
答案 D
3.在中世纪的欧洲天主教会俨然是一个国家组织。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
A.教会拥有超国家的权力
B.全体民众信仰 天主教
C.封建国家体制不够完备
D.天主教会有雄厚实力
解析 教会势力之所以发展迅速,一是利用了欧洲政治上四分五裂的形势,二是得到了部分封建统治者(如法兰克王国)的支持,三是许多国家处于封建割据状态,封建君主无力与教会势力抗衡。
答案 C
4.13世纪,基督教神学权威开始受到了严峻的挑战,这些挑战主要来自( )
A.迅速发展的自然科学 B.日益增强的世俗力量
C.教会内部的勾心斗角 D.逐渐流行的其他宗教
解析 随着欧洲城市的大量兴起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市民、农民和国王的共同反对下,基督教神学权威受到了严峻挑战。
答案 B
5.对中世纪出现的“异端”运动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对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提出了有力挑战
B.反映了金融资产阶级的要求
C.为16世纪的宗教改革奠定了基础
D.是中世纪时期反封建斗争的主要形式之一
解析 中世纪金融资产阶级尚未形成。A、C、D三项均符合史实。
答案 B
6.西欧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体现的矛盾有( )
①资产阶级与教权的矛盾 ②王权与教权的矛盾 ③地方割据势力与中央集权的矛盾 ④罗马教会内部的矛盾
A.①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②③④
解析 资产阶级要求结束分裂割据实现统一,以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一些君主也要求结束分裂割据状态,加强中央集权。而这些都受到天主教会的阻碍。
答案 B
7.中世纪欧洲成立的宗教裁判所,又叫“异端”裁判所,存续了500年之久,意大利哲学家布鲁诺曾被判为“异端”活活烧死;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曾被罗马宗教法庭判为终身监禁,后获释客死他乡。对以上史实的正确理解是( )
A.宗教裁判所专门迫害非天主教徒
B.宗教裁判所是天主教会为控制人们的思想而设立
C.宗教裁判所严重阻碍了欧洲科学文化的发展
D.宗教裁判所制造了许多冤案,是一个非法组织
解析 宗教裁判所针对的是所有不符合天主教说教的思想,主要是迫害具有“异端”思想的人,它由教会设立,因此在当时具有“合法”性,据此判断A、B、D的说法都欠妥。宗教裁判所打击迫害很多科学家,把他们的科学成果也称为“异端”思想,阻碍了欧洲科学文化的发展。
答案 C
8.罗马城内有架“圣梯”,凡人只要爬上去便可赎罪。一天,有人爬到中间,又突然退了下来,旁人问其原因,他说:“只要心中有了信仰,就能赎罪,不必在乎表面的礼仪。”这个 人是( )
A.马丁•路德 B.克伦威尔
C.亨利八世 D.加尔文
解析 依据信息“只要心中有了信仰,就能赎罪,不必在乎表面的礼仪”,可联想到马丁•路德的“因信称义”的思想。他提出“信仰耶稣即可得救”的原则,提出简化宗教仪式。
答案 A
9.马丁•路德在宣传他的“信仰得救”思想时说过这样的话:“信徒就得一不靠教皇 ,二不靠圣礼,只有靠终生‘悔改’,才是基督的正道。”该话的思想从本质上( )
A.指出了基督教教徒的信仰途径
B.找到了基督教的正道
C.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
D.升华了欧洲启蒙运动的精神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掀起了反对罗马教廷的风潮,推动了广大下层民众的反封建斗争,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和封建势力,体现了资产阶级的要求。
答案 C
10.在《致德意志的基督教贵族书》等文章中,马丁•路德的哪一主张特别受到诸侯的欣赏( )
A.《圣经》是人们唯一信仰的神圣权威
B.世俗统治者的权力应当高于教权并支配教权
C.减少教堂和修道院
D.神职人员可以结婚生子
解析 诸侯代表世俗权力,他们最关心的是教权与世俗权力的关系问题,因此他们最希望世俗权力高于教权。
答案 B
11.在欧洲的宗教改革中,英国的宗教改革最具 独特之处,其独特的表现是( )
A.反对罗马天主教会
B.确定“教随国定”的原则
C.符合资产阶级利益
D.依靠王权自上 而下发动
解析 英国宗教改革是由国王引导自上而下进行的。
答案 D
12.如图,中间是天平,天平的右端向下倾斜,里面装着《圣经》,旁边站着信士,而天平的左端站着的是教皇、红衣主教等,他们被翘起。这幅图产生的主要背景是( )
A.16世纪新教的势力超过天主教
B.16世纪天主教仍然居于绝对统治地位
C.天主教、东正教、基督教三教合流
D.宗教改革
解析 从天平两端的平衡关系来看,《圣经》的地位远远高于以教皇为代表的天主教,信徒人人有权读《圣经》,教会的权威受到严重挑战,反映了宗教改革的主张。
答案 D
13.加尔文认为,上帝自创世纪以来,就把人分为“选民”和“弃民”,前者注定得救,后者注定沉沦。这种学说实质上反映了( )
A.封建贵族的世袭思想
B.封建社会的等级思想
C.人文主义思想
D.原始积累时期的资产阶级思想
解析 题干材料反映了加尔文的“先定论”思想,它一方面肯定了获得财富是上帝对“选民”的赐予;另一方面否定了教皇和教会的作用,反映了早期资产阶级积累财富的要求。
答案 D
14.下列哪一宗教改革主张不能体现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 )
A.倡导自由、平等和个人主义的宗教精神
B.主张选民要以奋斗精神取得事业的成功
C.主张建立民主的和共和的教会组织
D.规定国王为英国教会的最高首脑
解析 考查分析理解能力。A、B、C三项是加尔文宗教改革的内容,体现了资产阶级的利益;D项加强了封建王权,不能体现资产阶级利益。
答案 D
15.“它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却恢复了信仰的权威。它把僧侣变成了俗人,但又把俗人变成了僧侣。”以上材料反映的思想是( )
A.因行称义 B.因信称义
C.“人非工具” D.理性至上
解析 马丁•路德认为每个信徒都应当阅读《圣经》,并完全可以对《圣经》的含义作出个人的价值判断与理解,任何人都无权剥夺别人信仰自由的权利。这实质上破除了对教皇权威的迷信,倡导了信仰自由,使每个人都有权利和条件成为信徒。
答案 B
16.加尔文的“先定论”在宗教改革时期具有积极作用,它( )
A.为西欧各国加强王权作理论辩护
B.号召欧洲各国人民为摆脱罗马天主教会的精神控制而斗争
C.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作理论辩护
D.为使天主教焕发新的生命而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创造舆论
解析 加尔文的“先定论”适应了新兴资产阶级的需要,它既对新兴资产阶级起了鼓舞作用,又为资产阶级的发财致富提供了合法理论,因为上帝的“先定”是通过人的自身努力来体现的,凡是发财致富的就是上帝的“选民”,而贫穷受苦的则是上帝的“弃民”。
答案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