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即兴演讲中常用的修辞手段

2017-03-16

即兴演讲是现代社会各级领导干部经常面对的事情。随着社会的发展,领导干部即兴演讲的机会越来越多,如参加新闻发布会、接受采访、答记者问等。即兴演讲能力就成了现代复合型领导干部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

常用的修辞手段及其表达效果

(一)运用比喻,增强即兴演讲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比喻是建立在心理学所说的类化作用的基础上的。领导干部即兴演讲的目的往往是宣传一种观点,讲清一种道理,其中有些观点与道理,或者比较抽象,或者比较专业,或者比较深奥,而比喻的作用就在于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使专业的知识通俗化、使深奥的内容浅显化,以简约的文辞、生动的形象引起听者的兴趣,唤起听者的联想,给听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2006年3月14日,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温家宝总理在谈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时说:“我还想提出一点,加强农业和农村建设是一着‘活棋’,这一步棋走好了,就能够带动内需和消费,从而使中国的经济发展建立在更加坚实的基础上。”在这里,温家宝总理把加强农业和农村建设这一举措比作一步“活棋”,意思是这步棋如果走好了,必然“全盘皆活”,用“活棋”形象地说明了加强农业和农村建设在整个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的重要性,让人过耳不忘。

商务部部长薄熙来更是运用比喻的高手,在他的一篇访谈录——《关于理想、信念和党的先进性——访商务部部长薄熙来》(《求是》2005年第6期)中,多处运用了比喻。在谈到对国际局势的看法时,他用“戴着有色眼镜”来比喻有些国家对中国的偏见;在谈到当前社会人们的思想状况时,用“跳槽”来比喻人离开原来的单位到别的单位或改变职业;在谈到要有选择地读书时,用“细粮”和“粗粮”分别来代表“经典”与“闲书”等,都非常形象准确。

这些即兴演讲中比喻的运用,一方面显示了讲话人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另一方面又给听众接受信息提供了联想和再创造的基础,使听众从中受到感染、得到启发,讲话人的意图也更加容易为听众所理解和接受。

即兴演讲中常用的修辞手段

(二)巧用引用,增强即兴演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引用就是引述有关的语言材料来阐述自己的观点认识,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引用的材料包括名人的言论、有关著作的论述、格言警句等。即兴演讲中如果引用得当,就能够增强讲话的文采和理论性,提高其说服力和感染力。

温家宝总理谙熟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以在他的讲话中,常常是诗词佳句脱口而出,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成了他语言上的一大特色。2003年6月29日,他在香港礼宾府出席CEPA协议签字仪式后发表的演讲中,引用晚清著名外交家和诗人黄遵宪的诗句:“寸寸山河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以此表示对香港的美好祝愿。2003年10月1日,陕西省大面积受灾,在看望了灾民后,他引用了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诗句:“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以此告诫所有官员,要时时惦记着百姓的疾苦。2004年3月4日,他在看望政协委员时,引用汉代政论家王充《论衡》中的话:“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表达了本届政府倾听民声、受民监督的施政理念。2006年3月14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他引用了《孟子》中的“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以此来说明台湾当局阻挠开放“三通”损害了台湾同胞的利益,必然失去民心。这些引用,自然恰当,引人深思,令人回味,展现了一位中国总理深厚的文学功底。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