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婚恋心理学论文
对婚恋问题的关注和对恋爱的尝试是大学生在校生活的一部分,由大学生错误、极端的婚恋观引起的各种负面事件层出不穷,因而引导大学生积极恋爱,树立科学健康的婚恋观尤为重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婚恋心理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大学生婚恋心理学论文范文一:浅谈大学中的爱情
引言:对于文化水平较高,情感体验较为丰富的大学生们来说,校园爱情是我们大学生活中重要的一课。
上个学期我选修了大学生人际交往,让我受益匪多,所以这个学期我又选修了大学生恋爱心里这门课,希望能从康中和老师那能学到更多的东西。结果没有让我失望,我学到了很多关于爱情的东西。
爱情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话题,圣保罗说:“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较别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久无止息。”
爱情,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定义。现代定义为两个人基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共同的人生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对对方的最真挚的仰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生伴侣的最强烈、最稳定、最专一的感情。但在远古的母系社会、古代的父系社会,爱情有另一种体验,并不是单纯的一夫一妻制。爱是生命的渴望,情是青春的畅想,爱情的意义在于:让智慧和勤劳酿造生活的芳香,用期待与持守演绎生命的乐章,用真诚和理解还有包容和信任去谱写人生的信仰。
当代大学生几乎都没有能这样认识爱情的人。大学生恋爱动机不同,有的是渴望自身价值得到认同;也有从众心理,好奇心理,依赖心理,排解寂寞的心理,更有一种是补偿心理。因为小时候,在家庭中得不到关爱,进入大学之后,希望能找到一个伴可以互相关爱,实际上是对小时候失爱的一种补偿。总而言之,大学生恋爱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生理、心理发育成熟,渴望与异性交往。大学生的身体和心理都已发育成熟,产生恋爱心理是很正常的。2、从众心理。绝大多数大学生上大学的目的很明确,要在自己年轻的时候尽可能地多地学习知识,但有些人看到周围同学谈恋爱后,心理发生变化,也盲从地加入到恋爱的行列中来。3、社会家庭影响。有些家长认为,在大学里谈恋爱要比社会上更纯洁,还有些家长认为大学生毕业不容易找到志同道合的恋人,对孩子的影响是极大的。4、价值观念的变化。 部分大学生价值取向中的消极因素影响他们的生活态度,于是就用谈情说爱来弥补精神上的空虚。5、外来文化影响。西方的价值观念的影响,使大学生认为在大学谈恋爱很时尚,否则的大学生活就不算完整的大学生活。6、引导失误。大学生在恋爱方面没有得到必要和正确的引导,由于不知道如何正确、科学地对待爱情,只有根据自然需要,盲目地去谈去爱。
大学生在恋爱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些问题。1、恋爱动机。调查显示,高达25%的大学生因为一个人孤单,内心空虚而选择恋爱,以消磨时光,寻求短暂的快乐。
2、不注重恋爱的后果。“只在乎曾经拥有,不在乎天长地久”的心理遍布在大学生群体之中,把恋爱当作大学生活的一部分,而从未考虑过将来的婚姻和组建家庭。3、道德观念淡化。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15%的同学赞成同居,显示出大学生对婚前性行为的开放及不负责任的态度,更有甚者只是为了找寻一个性伴侣道德观念的淡化日趋严重,亟待解决。4、爱情与学业定位不当。调查结果显示,只有25%的大学生认为恋爱影响学习,完全没有理解作为一个学生的根本任务。
5、物质至上。有部分人希望自己能找一个家境好的且有一定社会背景的家庭的人作为自己的伴侣,从心理上没有考虑过是否和对方有真正的感情。
引导大学生正确恋爱刻不容缓,从根本上来说是要树立大学生的正确恋爱观。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爱情观的对策有:(一)加强恋爱过程中的责任感教育有许多恋人在一起只是为了满足精神上的空虚,伴随着两个人交往,性问题也开始发展,婚前性行为逐渐增多。其次,大学生经不住金钱、权贵的诱惑,开始傍“大款”。所以,加强大学生道德责任感教育显得极其重要,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同时也需要大学生自身努力,提高自身道德修养。(二)指导大学生正确处理学习和恋爱的关系。作为青年大学生的我们应该明确我们当前的主要任务,应利用自己的“黄金时期”多多积累知识,培养自己在各个方面的能力。当爱情真的降临到你身上时,要进行理智的思考,摆正爱情与学业之间的关系。(三)学会辨别爱情,注重保护自己鲜花与美言成为爱情中的一部分,而在鲜花与美言的诱惑下,易使人丧失理智,很难辨别出爱情的真伪。特别是女生,沉浸在爱情中时,要学会识别爱情,洁身自好,保护好自己。当代大学生正处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关键时期,其心理是趋于成熟。在这个关键时期,学校和社会应该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立足于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人才。同时,作为大学生自己,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必须加强自身道德、法律修养,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只有这样,爱情之花才能以最炫美的方式绽放。
虽然这门课结束了,但是生活中爱情的课没有结束。康中和老师交给我的道理、学问我永远不会忘记,是您让我明白爱情的真谛,也是您让我了解恋人间最重要的是什么。我会把您交给我的东西用到我的爱情中,我会好好经营我的爱情,让自己成为幸福的人。
大学生婚恋心理学论文范文二:大学生恋爱心理论文
爱情无疑是大学生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而大学生恋爱早已不再是“犹抱琵琶半遮面”了,它是那样的具有魅力,拨动同学们的心弦,令人寻觅和向往。然而,恋爱问题恰恰又是莘莘学子们最感困惑的问题之一,严重影响到他们的学习、生活乃至人格的健康发展。因此,关注大学生恋爱心理,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恋爱行为,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恋爱心理问题是困扰大学生学习、生活和成长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当前大学生主要面临四方面的恋爱压力,即经济压力、学业压力、就业压力和准婚姻生活带来的心理压力。同时他们还要承受各种恋爱挫折及矛盾心理的煎熬。针对大学生的各种恋爱心理困惑,高校教师应引导大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爱情观,指导他们正确处理学业与爱情的关系,引导他们积极面对恋爱挫折,并培养他们健康文明的恋爱行为。 (著者:刘小龙,题名:大学生恋爱心理困惑及教育对策,来源期刊:《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 第3期 65-69页 ) 分析当代大学生在恋爱问题上存在一些误区(恋爱动机世俗化;恋爱过程闪电化;恋爱道德空洞化;恋爱心理脆弱化;恋爱地位至上化)。
心理学家指出:“在人格尚没有成熟的时候就谈恋爱,对该人的人生有可能带来不利。”不成熟的心灵既难以把握自己选择什么样的人,也难以处理恋爱中的各种矛盾。正如张洁的小说《爱是不能忘记的》所言:“人在年轻的时候,并不一定了解自己追求的、需要的是什么,甚至别人的起哄也会促成一幢婚姻,等到你再长大一些,更成熟一些的时候,你才会知道你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可那时,你已经干了许多悔恨得使你锥心的蠢事。”
恋爱并不必然都带来快乐和幸福,有些人体会到的往往是烦恼和苦涩。对这样的人来说,还需进一步发展自己’完善自己,否则匆忙进入恋爱,很可能弊多利少。大学阶段的学习很紧张,时间很有限,如果为了处理恋爱中的矛盾、烦恼而花去很多时间、精力,影响学习和全面发展,无疑是于己于国都不利的,也是违背恋爱心理健康的。
因此,大学生是否可以恋爱以及利多弊多的问题,实际上是恋爱能力的问题。从恋爱心理健康角度分析,人格不成熟的大学生匆忙涉足恋爱容易导致不成熟的恋爱,容易产生多种心理问题。如果恋爱双方都不成熟,那么失败的可能性就更大,或者会产生更多的负面影响。从大学生心理咨询的实践看,恋爱中的矛盾纠纷多产生于他们不成熟的思想、心理和行为。
大学生恋爱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即一些人只想恋爱而没有考虑到将来的结婚,他们选择恋人而不清楚地、自觉地意识到应该选择一个终身伴侣,这在低年级大学生身上尤其如此。不过大学生之所以恋爱,是因为自己需要爱和被爱,许多大学生还未成熟到考虑将来的生活。对他们来说,未来美好但如梦幻一般。这不是大学生的过错,而是年龄的特点。然而,婚恋心理卫生却因为这一点是重要的。一般来说,恋爱的目的、归宿是结婚。把恋爱和婚姻结合起来,是婚恋心理卫生的要求,是恋爱心理成熟的特征之一。
恋爱着的人常常表现出隐蔽性(尤其是恋爱初期)、羞怯性、兴奋性、冲动性、幻想性等心理牲,同时在行动上表现出焦灼不安、记日记、读小说、欣赏音乐等个人独自进行、独立体验的内隐行为以及写情书、修饰自己、去舞场、看电影、郊游、倾心交谈乃至拥抱、接吻等外显行为。
恋爱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着一个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恋爱对人的影响越大,这种改变也越大。恋爱越健康,那么积极的改变就越多,反之,这种改变也可能是消极的。正如日本学者在《现代青年的性意识》一书中指出的:“对青年来说,恋爱更多的是一种涉及到生活全貌和人格整体的事情。如果说一个人进入青年期以后,在人格、生活态度以及人生观上发生了很大变化,那么导致这种变化的最大因素,大概莫过于恋爱的影响。”
当代大学生恋爱观在不同社会价值观的碰撞和影响下,呈现出恋爱态度的显性化及恋爱动机和择偶观念的多样化等特点;同时内隐了许多问题,针对内隐问题,把爱情内涵教育、心理教育和日常教育三者并举,才能正确引导他们处理好恋爱与学业的关系,保障他们健康成长 .(著者:赵娟,题名:对当代大学生恋爱观的调查和思考《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 第17期)
一、大学生恋爱的一般心理过程
恋爱心理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是一对恋人相互了解对方的过程。一般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感受阶段。这是爱情的萌发阶段,即男女大学生在交往中,产生了对某位具有某种魅力的异性感性趣的阶段。在这一时期异性的外表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它能够激起感观快乐。一些学生可以凭着这短暂的感受就一下子跌入"情网",导致盲目恋爱。这是一种非常原始的感受,因此它是脆弱而容易见异思迁的。
2、注意阶段。一旦被某为异性所吸引,就会自觉地将注意力集中指向某位异性所从事的一切活动,以及举爱好和家庭情况等。进而考虑自己能否和他(她)接近,如何表露真情,并时而设计一些相会的情景。此阶段多表现为"单相思","白日痴梦"。如果没有恰好的契机,爱慕之心就会随之消失或埋在心底。
3、求爱阶段。这是重要而且困难的阶段。这时期求爱者心理负担非常重,各种担忧不断涌现:怕向对方表白后遭到拒绝;又怕表白时太紧张而张口结舌;担心情书言不尽意;担心求爱不成反被人讥笑--这一阶段容易出现求爱挫折,产生心理障碍。
4、恋爱阶段。一方表白与一方接受,双方的恋爱关系就确定了。求爱成功之后,爱情的扁舟就驶入了恋爱的海洋,两个异性之间就开始了共同的情感交换活动。
大学生恋爱心理是有一个发展过程的。这一过程大致可分为初始期、发展期、稳定期三个阶段:
1.初始期。一般为大学一年级。经过高考干军万马的角逐.挤过升学独木桥,进入大学殿堂的青年,一下子从如牛负重的升学压力当中解脱出来,个个身心舒畅,如醉如痴。得意洋洋。他们远离父老乡亲,面对着全心的生活环境、全新的人际关系,心里的孤独感油然而生,从而急切渴望得到别人的关心、帮助。于是,男生女生接触就频繁起来了。尤其是在这时,高年级的大哥哥们关心起一年级的小妹妹们来了。
发展期。一般为大二。大三年级。经过一年左右的大学生活,他们已经完全去掉了中学时代的尾巴。经过一年左右的大学生活,他们已经对周围同学有了较深入的了解,与许多同学建立了友谊。而友谊往往正是恋爱的基石。
稳定期。一般为大学四年级后,大学生变得成熟稳重了,看问题也更加现实了。
目的 探讨当代大学生的恋爱心理。方法 采用自编的大学生性心理问卷,对627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用SPSS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81.4%的人认为大学期间可以谈恋爱;②30.8%的人认为大学生恋爱影响学习;③12.3%的人认为大学生恋爱可有性行为,对恋人曾与别人有性行为的态度,64%的人表示不追究过去,只看相识以后。有过婚前性行为的男生占5.5%,女生占6.4%。46.4%的人不反对婚前性行为;④大学生失恋后48.5%的人表示顺其自然,26%的人表现痛苦,16.9%的人通过文娱活动寻求解脱,只有2%的人找心理医生咨询。结论 重视在校大学生的恋爱心理是学校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之一,同时还应建立和健全性心理服务机构。 (著者:刘发荣,题名:当代大学生恋爱心理调查分析来源期刊:《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年 第5期 325-327页)
二、 大学生恋爱的一般特点
一般来说,恋爱者具有以下特点:
1、主动性。恋爱要求主体做出具有目的的行为,实现关于感情的交流,关于充实而完整的亲昵情谊的理想。这种主动性同克服各种障碍紧密联系着,使主体始终处于一种情绪激动状态。
2、专一性。这是恋爱的一个显著特征,主体将爱情集中于一个异性,对其他异性的关心明显地减少了。爱情作为特定的人的选择,具有专一排他性。
3、平等性。恋爱双方必须相互尊重,相敬如宾,没有高低之分,必须有一种"投桃报李"的默契运作其间,否则便不能恋爱。
4、相互依存性。恋爱伊始,彼此吸引,彼此弥合,双方把各自的灵魂袒露出来,纳入恋爱的心理平衡模式中去。这种依存关系是由异性之间的相似性和互补性决定。
5、离群性。恋爱是封闭的人际关系。它游离于社会,游离于集体活动。
6、欢愉性。恋爱使人感到高度的兴奋和愉快,以审美愉快为最突出。恋爱继续的最基本条件是从恋爱中所得到的快乐的感觉。
7、牺牲性。发展到了极度的恋爱方式会成为一种完全无我而利他的冲动,可达到为了对方的幸福甘愿牺牲自己的一切的强烈程度.
三、 大学生恋爱的类型
1、志同道合型。这是在理想、信仰、信念、事业、情趣、气质等方面都能得到满足的类型。这是一种较高尚的追求类型。
2、纯感情型。这纯粹是为了达到情感满足为目的的爱情追求类型。在相爱期间,有如兄弟姐妹般的手足之情,即使毕业分配在天涯海角,也能够心心相印,相亲相爱。
3、痴情迷恋牺牲型。恋爱双方坠入爱河,陷入痴迷状态,即使一方已无行为能力或人身自由,另一方也情愿等待,忠心地为爱情献出自己的一切。
4、感官满足型。这是以获得感官上的满足为心理特征的追求类型。渴望对方的拥抱,对方片刻的分离会使他(她)吃不下,睡不着,学不好。
5、功利满足型。这是以对方的门第、家产、地位、名誉、处所、职业、理家能力、社交能力、驯服度等为恋爱前提的功利主义类型。对方的条件能达到自己要求的一半,也能得到满足。
6、单恋型。不管对方反应如何,自己一味地求爱,这叫单相思。这类学生有不少推崇"勇敢+死皮赖脸=求爱成功"的信条。
7、性幻想型。这种人常在幻想中,见到自己的心上人,他(她)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而随心所欲,自编自导自演带有性色彩的"电视连续剧",充满着浪漫情调。但是一旦从"梦"中醒来,热情便化为泡影。
以上恋爱类型划分是为了便于表述和进行理论讨论,而现实生活中的大学生恋爱类型大多属于复合型。正因为如此,大学生的恋爱才变得更加复杂,更加另人眼花缭乱。
对583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的恋爱认知存在一定偏差;大学生获得婚恋知识和性知识的途径多样化,无师自通占主导方式;恋爱比例在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来源上存在差别;恋爱态度总体是严肃认真的,但也存在着随意的不负责任的态度;大学生抗恋爱挫折能力欠缺。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建立自信是基础;帮助大学生理解爱情的真正涵义,进行恋爱艺术、技巧教育是关键;提高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是必修课,性教育应走进高校课堂。(著者:李鑫 题名:新时期大学生恋爱观的调查与思考,来源期刊:《教育科学》2007年 第4期 74-77页 )
总之,大学生应该正确的恋爱观将对他们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对于在大学生中出现的恋爱现象,我们要正确对待,积极引导。尤其要学会理性的处理好因爱情而引起的一系列矛盾与选择。拥有正确的恋爱观,合理恋爱,才能让自己的大学生活因爱情而锦上添花。
大学生婚恋心理学论文相关文章:
1.爱情心理学结课论文
2.爱情心理学论文
3.爱情心理学的论文
4.大学生成功心理学论文3篇
5.大学生成功心理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