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报有哪些传播优势
导语:手机是依托手机媒介,由报纸、移动通信商和网络运营商联手搭建的信息传播平台,用户可通过手机浏览到当天发生的新闻。手机报自在我国出现之日起,就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得到推广和发展,之所以如此,除了由于上述五点原因外,更重要的是得益于其自身独特的传播优势。
第一,传播方便。
美国媒介理论家保罗·莱文森认为,“人类有两种基本的交流方式:说话和走路。可惜,自人类诞生之日起,这两个功能就开始分割,直到手机横空出世,将这两种相对的功能整合起来,集于一身…无线移动的无限双向交流潜力,使手机成为信息传播最方便的媒介。[3]”
第二,受众众多。
工信部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2月底,全国手机用户已达6.6亿,其用户总数居世界第一。庞大的手机用户量为手机报提供了巨大的受众资源和市场,同时也提升了手机报这一新兴媒体的竞争力量。
第三,成本低廉。
与传统报纸相比,手机报还有收费低廉的竞争优势。近年来,随着新闻纸价格的攀升、印刷成本的上涨等,传统报纸的价格也大幅上涨,诸如《南方周末》自2008年起就由原来的2元/份涨为3元/份,而手机报每月资费一般在3-5元/份,价格优势明显。
第四,互动性强。
传统媒体的传播往往采用单向的传播方式,缺乏与受众的有效、即时互动,极大地影响了传播的效果。而手机报则弥补了这一缺点,其用户可以通过短信等方式与媒体进行实时互动,互动中媒体也可以得到信息反馈,从而丰富手机报的内容和形式。
第五,传播快且广。
传统报纸由于受地域发行的限制,传播范围有限,如《齐鲁晚报》发行范围主要是山东省内。随着现代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手机已实现“全球通”。目前我国覆盖率达90%的移动通讯网络,已克服了传统报纸的地域限制,能够将手机报信息迅速且广泛的发送到用户手机中,。
第六,传播功能全。
手机报大多通过多媒体数据包发送新闻,这个多媒体数据包包含了图片、文字、声音等,可涵盖多个版报纸的内容。用户不仅可以去看、去听,而且还可以借助图片和动画等形式更深刻地去理解新闻,这就充分调动了受众的视听器官,实现了新闻的多维阅读[4]。
当然,手机报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它也存在很多障碍和瓶颈,比如缺乏自主健全的采编体系、运作管理体系以及专业的媒体从业人员队伍,新闻内容同质化、缺乏创新性和针对性,手机包容量有限,与各类媒体竞争激烈等。这都是手机报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