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年画
2017-05-27
年画是我国民间艺术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作为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年画为我们研究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文化地域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民俗民意和造型艺术提供了弥足珍贵的资料。以下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中华传统文化年画,一起来看看吧!
中华传统文化年画
【中华传统文化年画:1】
【中华传统文化年画:2】
【中华传统文化年画:3】
【中华传统文化年画:4】
【中华传统文化年画:5】
看完了以上的中华传统文化年画之后,下面就来了解一下关于年画的知识吧!
天津杨柳青年画
有着600年历史的杨柳青(位于天津市西20公里)的民间木版年画产生于元末明初,当时有一名长于雕刻的民间艺人避难来到杨柳青镇,逢年过节就刻些门神、灶王出卖,镇上的人争相模仿。到了明永乐年间,大运河重新疏通,南方精致的纸张、水彩运到了杨柳青,使这里的绘画艺术得到发展。杨柳青年画从清代雍正、乾隆至光绪初期最为风行。杨柳青年画的画样(粉本)有几千种。到了清代中期全盛时期,杨柳青镇的戴廉增画店一年生产的成品就达2000件,每件500张,共达百万幅。当时,杨柳青全镇连同附近的30多个村子,“家家会点染,户户善丹青”,画店鳞次栉比,店中画样高悬,各地商客络绎不绝,是名副其实的绘画之乡。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杨柳青年画走向衰落。
1926年,霍派五世传人霍玉棠创建了杨柳青镇最大的“玉成号”画庄,杨柳青年画渐渐走向复苏。解放后,周恩来总理还曾亲临视察并给画庄寄来急需的藤黄原料。“文革”期间,杨柳青年画改为胶版印刷,传统工艺濒临绝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