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春书法作品欣赏

2017-05-27

杜牧的《江南春》在描写江南风光则相对具体一些,似乎使人参观了几个景点,也就更深刻了。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江南春书法作品,希望对你有用!

江南春书法作品欣赏

江南春书法作品图片1

江南春书法作品图片2

江南春书法作品图片3

江南春书法作品图片4

宋代尚意书风

唐太宗倡导书法,为整个唐代书法的发展奠定了基调。这种基调既为颜真卿的变法提供了基础,也为从虞世南一直到杜牧对传统之法的选择奠定了基础。书法进入宋代,宋初的宋太宗也雅好翰墨,对书画非常感兴趣。宋太宗也像唐太宗那样,一旦坐稳江山,马上就下诏各地,收寻前贤遗墨,也做了一件比较重要的事。唐太宗时期是把搜集来的前贤作品如二王的遗迹,摹搨下来。宋初的时候则是命令侍书学士王著主持刻了《淳化阁帖》。《淳化阁帖》之中所有的书法作品都是由王著或者由王著组织挑选的,它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帖学(刻帖)史上出现的一个重要史实。《淳化阁帖》前也有过刻帖。南唐的时候,李煜就刻过《升元帖》,而在南唐以前恐怕还有。研究刻帖史的专家认为,甚至还可上溯到初唐褚遂良,说他也有过刻帖。

倘若这是事实,那么《淳化阁帖》的出现似乎没有多大意义。但是,前举这些刻帖,或只局限于宫廷内的少数人赏玩,或者只是一二个人在做这方面的工作,尚未形成社会的反响。而《淳化阁帖》编成刊后,宋太宗看了非常高兴,下旨把《淳化阁帖》拓出,每个朝中大臣都御赐一部。我们可以猜想一下当时的情景。文武大臣们拿着钦赐的阁帖,都得供奉起来,以示圣主隆恩。说每一个大臣都爱好书法未免言过其实,但正因为书法使每一个大臣毕恭毕敬,这种气氛就十分特殊了。皇帝如此看重书法,大臣们面对赐下的阁帖可能会认真看一看,看完以后可能就会产生兴趣,有兴趣可能就会讨论书法,学习书法,于是也就会形成一个学习书法的贵族将相的圈子。来源书法屋,书法屋中国书法学习网。以皇帝为代表的朝廷雅逸之士认真学习书法,显示了比较高的趣味。即使是一般的大臣,为了附庸风雅,表明自己学养很高,也会凑趣玩几下笔墨。这只是我们的一种猜想,没法从宋人文集里找到直接证明。如果这种猜想能成立的话,那么王著刻《淳化阁帖》至少倡导起了一种风气。

《淳化阁帖》的内容侧重什么,它倡导起的风气就可能是什么。《淳化阁帖》的内容是刻古代的二王书法和魏晋时期名贤名相的书迹,总十卷之中二王的书法是单独作为五卷刻成的。这样的比例明显体现了对二王传统的膜拜。似乎也可以这样讲:唐代人的膜拜是以硬黄、响搨、钩摹的方法来表达,而宋人的膜拜是以刻帖形式来表达的。虽然手段不一样,而膜拜的对象却是一致的。《淳化阁帖》是把板块裁得整整齐齐,在上面刻上古代名迹。只要看看北京北海公园长廊存放的《三希堂法帖》的格式,就知道宋代刻帖是怎么回事。在这些名迹中不包括碑,都是前人的书翰、尺牍,用双钩的方法覆在石面上,然后在石面上刻成。当时的印刷术不发达,宋代的毕升曾发明过一种活字印刷,而也还是只能用固定的文字。古人不像我们今天有复印技术或可以拍照,要复制艺术性很高的书法,只有采用这种刻帖方法。《淳化阁帖》是刻帖的早期阶段,我们现在看到的《三希堂法帖》是清代乾隆时期的刻帖,都是用石头刻的,但宋初的时候是用枣木板刻的。相比之下,木板刻帖因为木质材料特性所限,反映笔法的准确程度和细腻程度都相对弱于石刻。所以,《淳化阁帖》出现以后,因木板不容易保藏、容易腐烂和损坏,故后代又出现以它为底本的许多翻刻本,其中开始有以石头代替枣木板的刻帖了。

刻帖这个名词本身就很有趣。帖是写的,碑是刻的,结果帖也是刻的,两者似乎很矛盾,但这是一种历史现象。此外,我们现在所指“法帖”的“帖”是指陆机的《平复帖》之类的墨迹本,但过去不指这个,过去是指刻帖。过去谁也没有办法得到《平复帖》,它只有一本,所以要了解古代人的作品,只得靠刻帖。于是,我们可以知道,刻帖保存了古法帖,它是一种印刷术。不过《淳化阁帖》虽然名气很大,里面仍有比较大的问题。由于王著本人的书法修养并不很高,所选《淳化阁帖》是从仓颉造字开始选起,里面掺杂了大量的伪作。宋代人能看到仓颉造字的原来模式?看阁帖里的仓颉《戊巳帖》、夏禹《出令帖》、孔子《延陵帖》会觉得很滑稽。来源书法屋,书法屋中国书法学习网。至于二王书法作品,也有大量伪作,可见得他并不高明。尽管这样,在刻帖史上,在中国书法史上,《淳化阁帖》的出现意义还是非常之大。它在书法史、刻帖史上有意义,但以字帖本身来说,伪品很多,价值却不高,这就表明:一件作品本身的艺术欣赏价值和它的历史价值常常是不成正比的,关键是我们从哪个角度去看。当然,我们应该从一个更广泛的立场去估价阁帖出现的意义。也许在宋代,它只有刻帖史的意义,但自《淳化阁帖》之后,《绛帖》、《潭帖》直到《大观帖》再到南宋的《淳熙秘阁帖》,宋代刻帖约有近二十种,专门的法帖研究也开始兴起,这样,我们才可以说有了一个真正的帖学系统的产生。这是对后世元明清都有极大意义的书法史现象,它对把握宋以后书法观念有很大作用。当然也为清代碑学兴起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证据。应该看到,阁帖所倡起的特定艺术思潮在书法审美史上也是十分重要的史实。

更多相关阅读

最新发布的文章